02.26 不到16個月的孩子被確診自閉症,我該怎麼辦?

Sweet-Maiden


首先就是看醫生。自閉症是一種心裡疾病,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跟同齡人表現不同時,就要積極帶他去醫院檢查,任何疾病都是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

我不是醫生,對這方面不是特別瞭解,就是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給點建議吧。自閉症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作為父母的我們,要長期陪伴。孩子不說,就換我們說,多說,多帶他出去看看世界,多觀察孩子的表情,看看他對什麼事物或者你語言的哪個方面,能給予你哪怕一丁點的表情或動作,然後從他有興趣的方面入手去引導他。

只要我們不放棄孩子,用最大的耐心去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也許有可能他會一點點通過你的引導,走出他關閉起來的世界。對待這樣一個孩子,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但是再苦再累,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當你的耐心用盡時,轉過身好好調解,回頭還是用愛用笑容去鼓勵他幫助他。

同為母親的我,真希望孩子們都是健康的。


老嶽是瘋子


自閉症治不了呀 就算花再多錢去康復 也就是多說幾句話而已 我親戚家孩子也是自閉症 花了無數的錢沒有用 現在快20歲了 把他關在地下室 不關的話 別人就會有生命危險 有一次差點把他媽媽掐死 他身高190 200多斤 力大無比


大傻1971


不要悲觀!畢竟他才16個月,肯定會好起來的。為什麼現在自閉的孩子越來越多,現在的小孩太孤單了。你現在就是要多和孩子溝通,多帶他去人多的地方,多接觸外界,會好起來的。我一同事的侄兒,三歲多才發現自閉,後來也好了,現在和正常人一樣。


呼蘭河68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患病率萬分之2-13,男孩多於女孩。病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圍生期因素、病毒與免疫學因素;器質性因素等。主要表現為交往障礙、語言障礙、刻板行為。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到幼兒期對撫養者沒有依戀,缺乏興趣,不會與同齡的兒童交往,或不會建立夥伴關係。在語言方面有明顯的缺陷,不會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意思,表情呆板。興趣愛好狹窄,對正常兒童感興趣的內容不感興趣。如果別人拿走自己依戀的東西則哭鬧不安。行為方式刻板,玩具要求放在固定位置,重複一些動作,動作奇特怪異等。0-3歲期間確診患有自閉症也是治療的最佳時機,父母親一定要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及早的做好治療的準備,因1-3歲是兒童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開語言、形成正確認知的關鍵時間。在專業機構進行評估患兒的基本狀況,做出治療計劃,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康復教育訓練,感覺訓練,聽覺方面的訓練以及地板時光遊戲訓練等。

    最後提醒一下父母要接受孩子患自閉症的事實,克服心理不平衡狀態,要長線治療,和醫生建立長期的諮詢合作關係,幫助兒童走出自閉症。




遮陽傘2009


有一個有自閉症的孩子,確實讓人燒心,既然不能選擇,那就要勇敢的去面對。

早期的自閉症患者有以下幾個特點,1,不叫人,2,不和人對視,3,對聲音反差大,4,叫他不回頭,5,不跟小朋友玩。

你的寶寶16個月大了,正是早期自閉症患者,不知道你的孩子這些特點是全有還是部分有,如果是部分有那就好訓練了,寶寶對哪幾樣不行就要去訓練不行的項目,如果全都有,那就很辛苦了,你要每天逐一項目去訓練引導寶寶,比如教寶寶叫爸爸媽媽啊,

買一些會叫出聲音的玩具,經常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去,特別是小朋友多的地方,讓寶寶學會跟小朋友玩,跟小朋友互動,這樣天天堅持,不畏艱辛,不怕吃苦,你的寶寶自閉症狀會有所緩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治癒,也不是沒有可能。

自閉症孩子是一個弱勢群體,更需要人們的關心幫助,我們不應該歧視他,疏遠他,讓我們攜手都來關愛孩子,呵護健康。


楊柳依依7485


您好,這個情況屬於發現比較早的,說明您對這方面意識還是比較強的。

有條件的話去專業醫院做康復治療,沒有條件可以多看書學習,自己幫助孩子做康復,即使去醫院,父母瞭解自閉症知識以及父母的愛和接納,陪伴也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自閉症的孩子需要父母比其他父母更有耐心。早治療是有恢復到正常水平可能的。

恢復到正常水平不是唯一目標,發現孩子的特長優勢,因材施教才更好。

加油(ง •̀_•́)ง

書籍推薦:

1、社交潛規則:以孤獨症視角解析社交奧秘

《社交潛規則:以孤獨症視角解析社交奧秘》內容簡介:天寶•格蘭丁與肖恩•巴倫共同創造了這本關於社會關係的最完全指南。兩位作者個人的優勢與不同的生活背景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戰勝了社交帶來的挑戰。

2、用圖像思考:與孤獨症共生

《用圖像思考:與孤獨症共生》這本前所未有的書中,天寶帶領讀青走進孤獨症人士的世界,以科學家和孤獨症人士的雙重視角,向我們呈現了孤獨症人士的體驗方式,以及她如何設法打破自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分界線。從而更好地適應後青。在此書中,我們目睹這位了不起的女士優雅自如地在自己的世界與我們的世界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揭開人類的共同身份之謎。

《用圖像思考:與孤獨症共生》以獨特的視角描述了孤獨症人士如何理解和感受外部世界,既為身陷孤獨症症狀中的人指明融入社會和自我成長的方向,也為普通人,尤其是需要與孤獨症兒童和成人共同生活的家屬、專業人士,更好地理解孤獨症人士提供建議。

名人推薦

對於《用圖像思考》這本卓越非凡的圖書,我幾乎不知道該如何評論……它為我們打通了一條路,通過這條路我們可以理解那些將世界裝扮得豐富多彩的各種感覺、人類與動物。

——伊麗莎白·馬歇爾·托馬斯(Elizabeth Marshall Thomas)《狗的秘密生活》(The Hidden Life of Dogs)作者

3、發育障礙兒童診斷與訓練指導

《發育障礙兒童診斷與訓練指導》以兒童發育的重要領域為線,介紹了針對發育障礙兒童的諸多訓練項目,涵蓋自我概念、社會性、認知、語言、運動、生活習慣等領域。這些訓練項目內容簡單易懂,操作性強,在實踐中可靈活應用,讀者也可使用書中的評估表對兒童的發展狀況進行評估。書中的發育診斷評估表還可以用來評價兒童發育中的異變,結合在使用過程中對兒童臨床表現的詳細記錄,家長對孩子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原更多的家長掌握先進的訓練方法,幫助障礙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發育障礙兒童診斷與訓練指導》是日本障礙兒童的家長、教師以及活躍在第一線的各領域專業人員的工作指南。

譯者:王寧 編者:(日本)柚木馥 (日本)白崎研司

柚木馥(1936~2007),教育學博士,日本岐阜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醫學部教授。曾任養護學校教師,北海道教育大學特聘教師,岐阜大學附屬小學及中學校長,岐阜大學附屬障礙兒童教育中心主任等職。柚木先生已障礙兒童的個人發育和自我實現為宗旨,將具有治療訓練性的臨床活動作為研究重點,培養了大量的年輕研究人員和障礙兒童家長,設立了社會福利法人明日會,積極參與障礙兒童生活村、心身障礙兒童入園設施、小規模工廠、集體之家等福利機構的運營及實踐活動,並撰寫了多篇研究論文和書籍,為障礙兒童及其家庭的幸福貢獻了自己全部的感情與智慧。

白崎研司,1945年生,教育學博士,以臨床發育心理學士的身份獲得臨床發育心理學執照。曾任岐阜大學教育學部特別支援教育中心研究員,北海道伊達高等養護學校教師,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客座教授。

4、與你同行:自閉症兒童家長必讀

《與你同行:自閉症兒童家長必讀》主要對認識自閉症、我的孩子可疑嗎、確診——不願得到的答案、深入瞭解自閉症、我應該怎樣幫助你,我的孩子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介紹。主編:鄒小兵,你懂的。

5、爸爸愛喜禾

《爸爸愛喜禾》內容簡介:當蔡春豬把《給兒子的一封信》貼到博客裡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這封信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這封信被瀏覽十萬餘次,被感動轉發及評論數萬條。而老蔡(朋友們以前習慣叫他小蔡,現在都叫他老蔡)以“爸爸愛喜禾”為名的微博粉絲也在短期內狂增十倍以上。在兒子喜禾被確診為“自閉症”之後,老蔡在微博中以自強不殘、愛開玩笑的喜禾爸爸形象,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戲劇性的細節場景,小心翼翼地繞開了悲劇的漩渦,展現出來的是笑中帶淚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

6、我心看世界:天寶解析孤獨症譜系障礙

天寶•格蘭丁博士在《我心看世界:天寶解析孤獨症譜系障礙》中為每一位家長、老師和身在孤獨症譜系內的人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自閉症世界,努力幫助他們理解每一天都要面對的獨特問題。天寶從她身為成功的孤獨症人士的視角,結合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給讀者提供了有益的建議,具體的實施策略和生活實用技巧。所涉及的內容有:為什麼孤獨症人群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他們是怎麼思考的?有哪些經濟可靠的早期干預項目?感覺敏感問題是怎樣影響到學習的?怎樣區分因為能力不足造成的行為問題和不良行為問題?怎樣理解無語言的孤獨症人士?怎樣尋找合適的大學和導師?以及替代藥物和傳統藥物的分析,孤獨症成人的就業建議,孤獨症成因中基因和環境的因素影響等相關內容。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富有洞察力的、有極大幫助的、給人帶來希望的書,就像寫作這本書的女士一樣!我堅信這本解析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指導書籍,會給廣大讀者帶來知識和啟發。

——埃米莉•格爾森•賽恩斯(Emily Gerson Saines)美國HBO電影《自閉歷程》製片人

我認為每個圖書館,無論大小,都需要收藏這本書;每個學校,無論大小,只要有教育孤獨症和阿斯伯格綜合徵孩子的責任,都需要這本書的指導;每一位相關的老師都會從閱讀這本書中受益,而且能夠在日常教學中立即應用到天寶所提供的清晰策略。最後,當然還不止最後,每一位孤獨症孩子的父母都會在這本書中找到金礦——那些建議、鼓勵和希望,會激勵他們走過陪伴孤獨症孩子的每一天。

——露絲•克賴斯特•蘇利文 博士(Dr. Ruth Christ Sullivan)美國孤獨症協會創辦人之一

7、孤獨症兒童情緒調整與人際交往訓練指南

《孤獨症兒童情緒調整與人際交往訓練指南》主要內容:“自主交往訓練法”是一套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幫助孤獨症兒童穩定情緒、關注和解讀他人心理、適應現實生活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成效顯著,能夠幫助孤獨症兒童家長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幫助孩子“體驗親情、享受人生、走出孤獨”。

《孤獨症兒童情緒調整與人際交往訓練指南》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

解密兒童的心靈,找到有效的方法。只有方向正確,方法才有價值,講求人性,啟動快樂,走出孤獨,就是我們的前進方向。

王梅,女,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現為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從1994年開始從事孤獨症兒童的教育康復與科研工作。十多年來一直專注於這項事業,保持著每週都到一線進行教學研究的好傳統,先後諮詢、訓練的孤獨症兒童近千人,積累了豐富而獨到的實踐經驗。已出版《智力障礙與孤獨症兒童的學與教》《孤獨症兒童的教育與康復訓練》等5部著作。她及其團隊首創的“自主交往訓練法”在孤獨症兒童康復領域屢傳佳音。

8、地板時光:如何幫助孤獨症及相關障礙兒童溝通與思考

斯坦利·格林斯潘(Stanley I. Greenspan)通過多年的臨床研究及實踐,以“通過兒童與生俱來的興趣來教授基本能力”的理念為基礎,提出了基於發展、個體差異和人際關係(developmental,individual-difference,relationship-based)的模式,簡稱DIR模式,也經常被稱為“地板時光”,本書詳細介紹DIR方法的內涵,描述何為DIR/地板時光方法、如何進入孩子的世界並把他們帶入一個充滿關聯、交流和思考的共享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此類兒童的發展前景。本書適用於有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的父母、照顧者和相關的專業人員。

每個兒童及其家庭都是獨特的個體,很多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的家長希望得到個性化的治療並參與進來。《地板時光:如何幫助孤獨症及相關障礙兒童溝通與思考》始終考慮家長、照顧者的需要,以“通過兒童與生俱來的興趣教授基本能力”的理念為基礎,同時綜合有關人的思維及大腦發展的最可靠及最新資訊,提出了DIR方法,給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家長或照顧者以及專業人員帶來了福音。

斯坦利•格林斯潘博士(Stanley I. Greenspan,M.D.)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及兒科臨床教授。他是發展和學習障礙跨學科委員會主席,創建了“0到3歲:美國嬰幼兒及家庭中心”組織,也是華盛頓精神分析協會的兒童心理分析指導專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前任負責人,國家心理健康協會嬰幼兒臨床發展項目主管。格林斯潘博士曾發表學術論文上百篇,編撰出版至少38部專著,被譯成至少12種語言。這些專著包括:《特殊需要兒童智力和情緒發展指南》、《第一個想法》、《積極心理的發展》、《充滿挑戰的孩子》、《嬰兒及兒童早期》、《以發展為基礎的心理療法》、《兒童不可剝奪的需要》。

Ÿ塞蕾娜•維爾德博士(Serana Wieder, Ph.D.)是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主要致力於嬰幼兒的診斷及治療工作。擔任《發展和學習障礙》期刊的副主編、華盛頓精神醫學院嬰兒心理衛生項目的諮詢專家。也是“0到3歲”組織的諮詢專家和項目負責人。她發表了多部專著,並組織了三十多場關於發展問題診斷和治療的國際和國內研討會。

9、自閉症兒童社交遊戲訓練:給父母及訓練師的指南(通俗易懂,推薦這本書入門)

《自閉症兒童社交遊戲訓練:給父母及訓練師的指南》是專門針對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社交訓練的一本書。由於各種環境因素及父母生理因素的影響,患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能瞭解一些方法使自閉症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接受訓練,從而降低此病症所帶來的負面作用。《自閉症兒童社交遊戲訓練:給父母及訓練師的指南》的兩位作者是美國自閉症研究方面的專家,他們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了一系列對自閉症兒童進行社交訓練的方法,操作可行且非常有用。

《自閉症兒童社交遊戲訓練:給父母及訓練師的指南》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們是自閉症兒童社交訓練項目的發起者,並將此方法應用在很多自閉症兒童身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自閉症兒童與其他大多數兒童不同,他們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接受你的微笑或擁抱;身邊的人會對你投來同情或責備的目光,它們刺痛著你的心…… 但請你千萬不要放棄,伸出你的手,放慢你的腳步,耐心學習,指導他成長…… 雖然,他可能不會一下變成你夢想中的樣子,但他會一點點進步,會與你交流,會對你微笑,最終你會為他的成長感到幸福與驕傲!

10、孤獨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

《孤獨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在為所有的孤獨症孩子表達心聲,它以一個孤獨症孩子的媽媽在實際經歷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為基礎,介紹了孤獨症孩子不易被一般人所瞭解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對孤獨症孩子的特質有一個最基本、最直接的瞭解,從而可以採用正確的方法和態度對待這些孩子。它用一種坦誠、真摯的述說喚起人們內心對孤獨症孩子的愛和幫助。

《孤獨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讓孤獨症孩子的想法和感覺被聽見,即便有些是無言的聲音。在這裡,我們將發現蘊藏在孩子的孤獨症裡的機會和天賦,我們將感受到一種渴求發現和理解的迫切性,感受到一種心靈的召喚,讓我們去採取正確的行動。

媒體推薦

“寫得太好了!當我們的孫子剛剛被貼上這個最新的‘流行病’標籤的時候,我將所有能找到的資料都找來看。沒有人能像你寫得這麼恰如其分。”

——來自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


心理諮詢師小鹿老師


自閉症一直被認為是終身無法自愈的沉痛,自閉症帶來的傷害不僅僅是孩子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更重要的是給背後的家庭帶來無法解脫的磨難!

每個得知噩耗的父母,從最初的絕望茫然,再慢慢到接受事實以及選擇最終的陪伴,守護自己家裡的“星星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和煎熬。

自閉症的康復是第一難題,然而自閉症的後續看護、教育,成年後的就業、生存才是更大的難題,在無盡的黑暗中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的守護,是否有勇氣面對,是否有耐心等候,都是巨大的考驗。

“子欲養,而親不待”被調轉過來,成了“親欲養,而子不待”,看著遲遲長不大的孩子,那個父母敢輕易老去,時間的盡頭不是自己恐懼的死亡,而是對孩子放心不下的憂愁,看過《海洋天堂》,主角訓練兒子學習自理,學習溝通的苦心,感同身受。

如果孩子在專業機構康復過程中有明顯好轉,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自閉症的不可自愈性,決定了行為干預和康復訓練不可替代。

未來應該怎麼辦?

1、陪伴不等於溺愛終身。

父母需要的是繼續訓練下去,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專業康復的力量,做好孩子的陪伴,配合好訓練師的工作。不要肆意干涉康復課程,不要輕易質疑,過分的溺愛會讓孩子被封閉的更加嚴密,不利於孩子的持續康復。

2、呵護不等於逃避現實。

未來孩子成年,很多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帶著自閉症標籤進入社會,這樣自我欺騙,自我麻痺,然而會帶來更意想不到的傷害!相信人性的力量,相信人心向善的期望,如果總是逃避,遮掩,無疑是給孩子前進的道路上自設了一道陷阱。認清現實,為孩子尋找適合的生存環境,適合溝通的群體。

3、這些孩子的未來在哪裡?

不得不承認,目前成年自閉症人群的生存發展空間有限。孤獨症患者出路在何方,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在哪裡,孤獨症患者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十分艱難。國外有些針對性的嘗試,比如從事技巧性簡單,重複動作性強的工作,簡單指令可完成,不需要複雜思維等工作,如裝訂,複印,洗車,包裝,分揀等行業的低端職位,但是依然需要人員指導和看護。

自閉症的早教干預,特殊教育,職前培訓,三者是社會需要完善的康復鏈條,但是家庭護理、家庭教育更重要,因為未來,家庭要承擔的更多,如果家庭失去看護能力,那麼針對特殊人群的託養機構還是空白。這也是他們的父母擔心自己老去,孩子無所依靠的恐懼原因。



用戶93210772618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性疾病,但是經過系統治療可以提高患兒的自理能力,建議家長平時要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並經常與他們溝通。

自閉症兒童要綜合治療,個體化很重要。綜合治療就包括康復治療,像在醫院的診斷,康復學校、特教學校的康復,還有到正常學校的融合教育等等,這是一個系統的治療的方案。還有就是醫學方面的治療,像促進腦發育、營養神經的一些藥物的應用。還有一些小朋友多動,用一些治療多動的藥物;還有一些小朋友像伴有一些攻擊自傷打人咬人,小劑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藥物來處理對症。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治療方法,像一些新出來的腦功能生物反饋、腦循環治療,還有一些中醫治療、按摩針灸等等。但是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還是主要靠康復治療和融合教育,就是說要多參與社會實踐,多接觸小朋友。家長、老師、醫生還有一些特教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像社會交往能力訓練,語言表達和理解方面的訓練,還有定位方面的干預行為,矯正不好的行為習慣,不好的飲食習慣等等,從這些方面去訓練。


聲控郭郭


不到十六個月的孩子被確診自閉症究竟該怎麼辦呢?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自閉症是怎麼造成的。嬰兒其間得自閉症應該和母親懷孕其間飲食情緒和環境等因素造成的。自閉症也稱孤獨症。目前來講發病率很高。但不要自我恐慌。在現在如此發達的年代一定會有科學有效的解決辦法。現在有很多這種機構都可治癒。家長首先要多去了解發病原因。改變現狀,多加陪護和做好自我陪訓。要知道自閉症是一個慢長的自愈過程。多一份關愛自會多一份收穫。加油吧!風雨過後一定是美麗的彩虹🌈。





山東小齊齊


自閉症兒童近些年來越來越多,首先你和你的家人要調整心態,面對現實。老人和父母的心態要一至,不要覺得這類孩子是異類,不要覺得孩子得了自閉症不敢在親戚、朋友面前正視,這個非常重要。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在家進行訓練。雖然自閉症兒童目前沒有藥物根治,但是在孩子6歲以前進行專業的干預,對孩子未來之路非常重要。要面對的是天天的訓練,有可能一個指令孩子花費一個月甚至兩個月。他們是“星星的孩子”,需要你們很多的信心與耐心。聽從專業的自閉症兒童干預中心訓練,不能盲目進行針灸、推拿、普通早教中心感統訓練等,耽誤孩子最佳干預時間。另外,你在頭條關注大米和小米,他們發出的一些關於自閉症兒童近些年案例以及干預訓練的心得,會給你帶來全新的認知!這條路很漫長,希望你堅強!祝願孩子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