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莘縣市場監管局:對使用紅外測溫設備測量體溫的提示和建議

當前,為打贏新冠肺炎決勝戰役,體溫篩查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作為測溫重要工具的紅外體溫儀,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紅外體溫儀分為額溫計和耳溫計兩種,我們絕大部分使用的是額溫儀(額溫計),因其具有無需與被測對象直接接觸,不會造成交叉感染、1秒測溫、讀數和使用快捷、方便等優點,被作為體溫初步篩查的重要工具,在火車站、汽車站、高速口等交通運輸場站及醫院、商超等公共場所被廣泛使用。

紅外體溫儀是利用輻射原理來對人體測溫的,它不向外界發射任何射線,而是利用體溫儀自身的紅外傳感器吸收人體向外輻射的紅外線進行測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近期,有群眾反映在使用該儀器時發現部分測量數據存在較大偏差。實際上,紅外體溫計(額溫計)的設計原理決定了其受環境和操作影響較大,通常在低於16℃(或說明書規定的最低允許溫度值)的環境溫度下測量體溫,數據會出現較大偏差,甚至無法顯示,這是由於紅外線測溫設計原理決定的,環境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體溫計的準確測量。

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監測點的實際情況,如何正確使用紅外體溫儀?

一、在紅外體溫儀(額溫計)使用前,使用單位一定要認真閱讀儀器《產品使用說明書》,學習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進行測溫。

二、測量人體溫度時,要保持儀器電量充足,確認已設置為“體溫”模式,這是紅外線體溫儀工作的前提。如果選擇“表面溫度模式”,很可能會測出33℃、34℃甚至更低的體溫。

三、使用環境溫度應處於16℃~35℃之間,或說明書中規定使用溫度範圍,這一點是紅外線體溫儀正確測量的關鍵。使用前應在此溫度條件下放置15分鐘左右,直至滿足使用要求。

四、在實際測量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鏡頭務必保持清潔,測量部位不能有毛髮遮擋,如有汗水應擦乾等。

2、手不能觸摸額溫計非手柄部位的外殼。

3.測量體溫時,緊貼額頭測量反而不準,測量時應垂直,儀器探頭距離被測部位一般在2cm~5cm之間,或按說明書要求的距離。

4、當被測人員來自與測量環境溫度相比溫度差異較大的地方(比如突然從室外進入室內),應在測量環境內予以停留(建議5分鐘以上),待與環境溫度一致後測量,可採用測量衣服或者圍巾覆蓋的皮膚部位,如測量手腕或耳後、頸部的方式提高測溫準確度。

五、在當前疫情期間,為提高測量準確度,建議相關使用單位在使用前,可自行開展紅外體溫儀校準比對。

參考做法:使用前,在相同環境溫度下,對同一組人,用紅外體溫儀和玻璃體溫計進行測量(3次以上),各取平均值,以玻璃體溫計的平均示值為比對標準,比對兩者的示值誤差,這樣在具體測量時,可對紅外體溫儀測量值進行誤差修正。

如:玻璃體溫計與紅外體溫儀的比對誤差為+0.3℃,在用紅外體溫儀測量時,可在測量的溫度數值上加上0.3℃,獲取相對準確的示值(注意前提:在同一相同環境溫度下)。

六、當篩查出高發熱人員,要用玻璃體溫計進行進一步確認。

紅外體溫儀只能作為體溫異常的初步篩選,在測量準確度上,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體溫儀,當發現體溫異常時,應用玻璃體溫計或電子體溫計的腋下測量值進一步確認。

七、在低溫室外開展測量體溫怎麼辦?

1、先以未發熱的人群(比如自己和同事)測出一個參考溫度,將其作為基準,一旦出現明顯高於基準溫度的,立即進行二次測量,用玻璃體溫計或電子體溫計進行確認。

2、採用溫度不太高的暖寶寶貼在測溫儀外側,幫助其維持正常工作使用溫度,或將備用紅外體溫儀存放於乾燥的保溫箱中,測後迅速放回,輪換使用。

3、經諮詢相關專家,專家提醒:以上方法是防疫期間,不得已而使用的辦法,使用者要儘可能保障紅外體溫儀使用環境溫度要求。

八、提供技術服務

疫情期間,山東省計量院免費開展校準服務(地址:濟南市千佛山東路28號;工作時間聯繫電話:18678785088;18678786362),使用單位可送檢校準;

紅外線測溫儀計量諮詢電話:

縣市場監管局 0635-7360722

疫情散去,春暖花開!你我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