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 圖片源自網絡

人類統治地球最大的敵人是病毒

-喬什瓦.李德伯格

◆ ◆ ◆

復工後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這幾天,各大企業開始復工。路上行人車輛逐漸多起來,甚至在北京上下班高峰期已有堵車跡象。不時也有新聞爆料—香山公園人頭攛動,西湖斷橋人山人海。人們是不願意放棄大好春光的,但在享受風景的同時似乎也忽略了不要聚集這個重要事實。乃至聚集人群不斷增多,很多人反而也選擇不戴口罩。雖然各地方政府已經把一級應急響應逐漸調整為二級應急響應,新增的確診患者也一直下降。不容忽視的是,中國已經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下稍微取得一絲成效,但世界上其他各國分別開始不斷爆發大規模肺炎疫情。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新加坡等等等等。乃至我國外的朋友近期也不斷給我微信詢問新冠的消息,疫情真的遠比我們想象的可怕太多,這個時候真的不是鬆懈的時機。中國在為世界各國搶出來抗擊成效剛好一個月,而其他國家卻沒有做好疫情抗對工作,這場考卷就是照抄中國也沒能完成及格分數。隨著“復工潮”的到來。我們應該做的反而是不要掉以輕心。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以上圖片來自CNN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以上圖片來自CNN截圖



◆ ◆ ◆

關於抗擊疫情的一些科普

昨晚,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做了一期直播解答。全程觀看後,CC整理了以下一些方面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重要原則:該消毒消毒,該防護防護、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不焦慮、保持充足睡眠、居家多運動,沒事別屯藥喝藥,健康心態才是最重要。

  • 關於酒精消毒上下班出行,最好攜帶免洗洗手液或者酒精擦劑棉片。並且如果是在密閉空間消毒例如車裡使用酒精噴霧的話要及時用抹布擦乾,最好還是用棉片擦劑,以免引起火災。在家中特別是廚房,不要使用酒精消毒。酒精易燃,一旦炒菜和火苗接觸就會引發火災。坐高鐵、飛機等密閉空間,酒精噴霧也是不允許攜帶的。
  • 關於拿取快遞消毒快遞現階段都要求我們在小區門口特定位置領取,很有可能會造成人員聚居。如需要領取快遞,建議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一定要戴好口罩去領取。使用酒精噴霧對快遞表面消毒後拿回家時快遞外包裝要在門外拆除,儘量不將快遞外包裝帶進家門,同時消毒棉片擦拭所購買物品。
  • 現階段我們是否要使用N95口罩目前的N95是美國的一個官方標準,數字95代表能過濾95%的外來氣體。實際上一般的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就達到常人需求過濾效果。普通醫用外科口罩中間層的過濾棉足以滿足過濾標準。去超市、地鐵等空間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除非是在非常密閉的空間,沒有空氣大幅度流動,那麼需要佩戴N95口罩。目前N95主要還是用於醫護人員近距離直接接觸病患使用。普通人不近距離直接接觸病患,在辦公環境中,每天一換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
  • 關於護目鏡有必要準備嗎之前有案例表面有醫護人員在接觸病患過程中感染了新冠肺炎。懷疑是通過眼結膜感染,並且是在病房的密閉空間當中接觸到。目前還沒有科學確認臨床數據支持這個感染途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外不要用手接觸口鼻,回家第一件事勤洗手。如果需要乘坐高鐵和飛機實在不放心可以準備護目鏡。無需哄搶護目鏡,護目鏡留給專業醫護人員使用。去辦公室或者超市,非特別密閉空間,也不需要攜帶護目鏡,不過一定注意勤洗手。
  • 關於糞口傳染目前在糞便中已經提取活的新冠病毒,建議在解決內需之前先洗手,解決完後再洗手間,做到以防萬一。上洗手間使用手機也需要注意,不要使用毛絨手機殼,儘量使用光滑易消毒手機殼。所以呢最好上洗手間時不要攜帶手機,避免汙染接觸。
  • 下班回家衣服的處理出門在外儘量穿表面光滑的衣服,類似衝鋒衣之類的防水面料。這樣方便衣物擦洗消毒,同時內外衣物分開放,外衣消毒後掛在陽臺等乾燥通風的地方。洗衣機洗衣服時鹼性洗滌劑已經足夠殺死衣服上病毒(除非我們是直接接觸病患的醫護工作者),不放心的可以使用消毒液浸泡完衣物再清洗。


  • 新冠病毒目前會損壞男性生殖系統有檢測發現有感染者腎臟和睪丸內存在病毒。體內臟器存在病毒可推測出對生殖系統有影響。但沒有臨床更多的舉證證明,就如同其他病毒感染症狀同理,如果身體機能有異常導致患病,例如感冒,那就說明身體某個臟器不正常工作,也是同理。這只是個例,也未經過實際論證,無需過多擔心。


  • 有報道說這是一場“生武器”戰爭,屬於人為更多層面上講,這只是一場陰謀論。如果真的是“生武器”那麼現階段技術並不滿足製造針對某特定人種易感病毒的生武器。從目前數據全球人種都被感染,加之雖然在2014年國際上有做過關於蝙蝠改造實驗,後期被停止;而且人類在近100來才瞭解知曉病毒,這個世界還存在太多未知病毒,目前人類技術無法達到操控“生武器”。這一切都是由於人類對自然索取過度,吃野味加之高度發達的交通工具讓傳播迅速起來。包括目前也做不到在蝙蝠身上提取抗體,蝙蝠本身攜帶多種病毒但自身體溫加上免疫系統強大才不被感染。已知人類技術做不到“生武器”,所以說是生化危機屬於陰謀論。
  • 有案例表面患者在治癒出院十天後又陽性是否說明無法根治。目前關於疫情痊癒標準也一直在改進當中。有患者出院後或許再次被周邊環境感染,或許肺部感染痊癒,但有病毒存在腸道當中。所以目前痊癒標準也在不斷改進,新的特效藥也不可能近期能研究出來,關於病毒的治癒都是實際中不斷摸索進行。所以也不會排除病毒後期就像乙肝病毒一樣和人類共存,因此在目前大面積復工階段。個人防護是一方面,減少聚集更為重要。所以出現遊玩聚會需要杜絕。


  • 新冠治癒後有後遺症否目前判斷是否患病是通過核酸和CT檢測結合臨床來確診,核酸針對病原,CT針對肺部是否出現毛玻璃狀。肺纖維化後會出現一定後遺症,如同骨折以後要想恢復最原始健康的骨頭也是不可能,輕症患者也是會完全恢復的。
  • 不是已經有“人民的希望”特效藥嗎關於”瑞德西偉“目前在美國治好了一個病患,當病患發病時用該藥成功治癒,結果是100%治癒,但臨床數據和嚴謹的結果最快也需要4月出來。新冠不同於SARS病發快,死亡高。新冠潛伏期長,且可在多種環境存活,所以更需要嚴謹對待。



◆ ◆ ◆

關於現在和未來的反思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法國電影《天堂病毒》

電影中病毒的源頭是在一個1952年死於瘟疫被埋冰川下的男孩身上的,這些病毒通過候鳥遷徙開始在非洲歐洲傳染禽類,再開始傳播給人類。好像跟我們現在所接觸的一些事實如出一轍。都說電影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雖然有不少的藝術加工在裡面,可是這不就是根據現實而來的嗎。如果我們管住嘴,不食用野生動物,保護環境,遵守自然界特定守恆的定律,或許這場災難就可以避免。我們不能無休止地索取自然,卻用自己的“作”打破了自然界的守恆定律。而人性終歸是複雜的,我們有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複雜潛力在哪裡,可是儒家學說也教育我們“人之初,性本善。”如我們真的做到用以善意去對待這個世界,我想自然的饋贈就不會變成對我們的報復。

在《後天》《2012》等等災難大片中,人類的渺小和絕望是那麼不堪一擊,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流浪地球》也成了2019年春節檔的一匹黑馬,是因為讓觀眾產生了反思和共鳴。我們誰也不希望未來的生活是在地底下幾百米的地方,我們下一代看見的藍天或只能是我們的3D投幕。澳洲前段時間的山火,在NASA公佈的視頻中山火產生的濃霧幾乎籠罩著半個地球。喜馬拉雅冰川已經不抵嚴寒,史上超高的植被也打破我們常規認知。冰川不斷融化,海平面不斷升高,那些一生想去一次的帕勞和馬爾代夫可能最終也只能存在歷史長河裡。因為冰川融化,瘦骨嶙峋的北極熊和只見陸地未見冰川的南極,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垃圾分類的麻煩,有什麼資格去為了自私的發展而破壞自然。一旦北極冰川融化,甲烷釋放,永久凍土層下的病毒復甦,可能這場致命的威脅讓每一個人都不復存在。

是的,在困難得面前,我們會說人類是打不倒的。在西方神話中,洪水來了是諾亞方舟來拯救蒼生;普天下的火種是普羅米修斯偷來普渡眾生。在我們東方神話中,面對洪水,我們會大禹治水;沒有火種,我們會鑽木取火。面對困難我們都是秉信人定勝天,要自救。我們的科技在疫情當下又向前邁進一大步,有企業成功研製出了可重複使用的口罩,汽車生產企業五菱等也可以在十天之內生產口罩,無人機高端成像的廣泛應用等等等等。好像一切又向前推進一大步。是的二戰軍事科技也不斷進步,可多少戰爭下的亡靈又豈有容身之地。或許我們會歸結於進化論和淘汰制,但是這種進化和淘汰,也不是每個人願意看見或面對的。

苦難的面前,我們的文明是不是更應該從根源上做起?愛護自然、保護大自然平衡,在這個多元化的自然界與各種文明和諧並存。別因為自己的貪心而毀滅了老祖宗留下的一切。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

●●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記得《2012》的片段,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男主帶著家人駕駛飛機衝出了陰霾和火光籠罩的城市上空。。

面對自然,人類很渺小。

面對災難,人類很脆弱。

面對宇宙,人類很孤獨。

趁還好好活著,用愛多做善良的事。

珍愛生命,敬愛自然。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復工|我們該怎麼面對|反思敬畏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