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唐初白袍小将罗成,历史上实有其人吗?有何依据?

筱说历史666


就算翻遍了《旧唐书》、《新唐书》、《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甚至是《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等等,罗成也属于查无此人,也就说历史上压根儿就没这号人物。

罗成这个人物,最初出现于《说唐演义》第61回和《大唐秦王词话》第49回,是文学创作加工而产生出来的。虽说历史上没有,可现实之中却有多座的罗成庙。

罗成的原型是否就是罗士信?

隋唐时期的罗士信,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清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中,只是增加了与秦琼结义等虚构情节。而评书里的罗士信却是一副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的模样,几乎与正史全然不沾边,活脱脱就一“傻大憨”。

历史上的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 市历城区)人,与秦琼是老乡。隋炀帝大业年 间,年仅14岁的罗士信,就成了齐郡通守张须陀的部下。据记载,作战异常勇猛的罗士信曾在战斗中斩下人头,并抛向空中,以枪尖接住,令对阵的敌军将士大为惊恐。


另外,罗士信在战斗中,每斩杀一人,即割下鼻子揣入怀中,以此统计杀敌的数量。且隋炀帝对其十分赞赏,以至于在宫中还存有罗士信的画像。后率部投降唐高祖,更随李世民平定洛阳,并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洺水防御战中,罗士信陷入重围,城破后被俘拒降,为刘黑闼义军所杀。据《新唐书》记载,罗士信葬于洛阳北邙山。罗成的原型是否就是罗士信?仍有待商榷。但至少,在罗成的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其影子。

罗成庙与罗成墓

既然罗成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那么现实中的罗成庙与罗成墓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按理说,为一个虚构的人物修庙并不奇怪,可罗成墓的出现就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据说,罗成墓还不止一座,光是从南京到北京就有多达七十二座之多,比之三国时期玩七十二疑冢的曹操,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罗成庙,据说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东平县曾有一座。而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的白落堡村,则有两座罗成庙。一座是为纪念罗成而修建的;另一座是纪念罗成所乘白马,名叫“白马庙”,相传这里是罗成当年战败之地。



罗成墓最为著名的共有两处,一处在山东省;另一处却在河北。位于山东省的,其确切位置在临沂市罗庄区盛庄办事处的陷泥河南岸,响马岭北麓,原潍徐路的东侧,李家白庄界内。

据说这墓是罗成的拜把兄弟史大奈,物色了一批能工巧匠,在二龙山采青石修建。墓分三层,最下一层以石块砌成方室,棺木吊在上壁,棺下充有清水,无门可进。中间一层是长条青石,垒成纵横交错的通道,有室有门,状如八卦阵图。墓修好后曾遭盗墓贼破坏,随葬品已荡然无存。

河北的另一处,在邢台市平乡县艾村西,相传是唐朝初年罗成与刘黑闼作战的战场。据《平乡县志》记载,古洺水流经平乡一带,按古洺州治所在永年县,与平乡毗邻,这里疑似罗士信初葬之地。这座墓葬同样遭到盗墓贼的破坏与盗掘。

因此,这两处罗成墓究竟葬着何人?已无从稽考了。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自古以来,有多少真正的英雄被无情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鲜为后人提及,而另外一些虚构的人物,非但没有被浪花淘尽,反而比那些见于正史的王侯将相们还要家喻户晓,如花木兰、穆桂英、罗成等均属此类,这一现象一方面折射出的是“曲高和寡”,同时也说明了戏曲、评书等通俗艺术形式的影响力是何等强大!

今天,我们单独探究一下《隋唐演义》中的那位白袍小将——罗成。

在评书当中,罗成被塑造成一个出镜率很高的明星级人物,不仅颜值堪比潘安、卫阶,枪法更是神出鬼没,加之出身官宦名门,用现代话说就是妥妥的高富帅,所以又被冠以“

玉面寒枪俏罗成”的美名。民间故事中关于他的桥段不胜枚举,广泛流传于市井、山野之中,长期为人津津乐道。

如因为人见人爱的缘由而娶了一百多个老婆,因为与表兄秦琼互传武艺时有所保留而一语成谶,马陷淤泥河被万箭穿身等等……如此形象丰满、栩栩如生的偶像,谁又能料到竟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呢?查遍新旧《唐书》均无此人,人们不禁要问罗成这一形象到底有无原型呢?深挖史料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罗士信。

罗士信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山东历城人,与同时代的秦琼、程知节是同乡,此人年少成名,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先从张须陀,再归瓦岗军,最后效命李唐,武德五年,在征伐刘黑闼的落水之战中被敌方擒杀,年方二十三岁。

从罗士信的简历上,我们是不是看到了不少罗成的影子,如果单就个人情感而言,我也很喜欢那个风流潇洒、才貌双全的白袍小将,他的气质、相貌即使作为同性也是“我见犹怜”,多么希望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考证的结果,让我们不得不遗憾的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罗成史无其人。

他的叱咤风云,只活跃在储人获的笔底波澜、说书人的如簧巧舌之中,即使我们能够逆时空而寻迹于隋唐之世,亦未见其踪。


燕赵那些荒唐事儿


其实关于罗成,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很多形象都是后来的评书中说的。所以关于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罗成这个人,还是值得怀疑的。

罗成在隋唐英雄排行榜中位列第七,一手罗家枪法使得出神入化。因为罗成肤色白皙但是不苟言笑,所以又有着“冷面寒枪俏罗成”的美誉。罗成的父亲罗艺是隋末唐初的军阀,曾经被晋封为燕郡王。所以罗成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高富帅了。

罗成后来和表兄秦琼,陈咬金等人结义,一起组织了瓦岗军。在瓦岗军离散之后,罗成留在了洛阳,后来临阵倒戈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是李世民手下非常有名的大将。 罗成的有勇有谋有很多地方可以体现,在瓦岗军的时候,杨林曾经摆下了一字长蛇阵,当时的瓦岗无人能破。于是秦琼派人请来罗成成功破阵。罗成在投奔到李世民麾下的时候,曾经带兵将以王世超为首的五路反王擒获。 就是这样一个英姿飒爽,武艺高强的少年将军,却不幸被人害死。李世民被李建成陷害入狱之后,罗成带兵支援紫金关,谁知道被不怀好意的李建成李元吉关在城门外,罗成不幸中了刘黑闼的奸计,连人带马陷入了淤泥之中,被乱箭射死。

在隋唐时期有一名猛将叫罗士信,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他就是罗成的原型人物。罗士信是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将领,综合他和罗成,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的相似点。 罗士信武艺高强,擅使长枪也曾经在瓦岗军中待过,后来也一样投靠过王世充。罗士信在武德五年(622)年的时候,于落水之战中成败不幸被刘黑闼杀害,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 至于历史上的罗士信和罗艺以及秦叔宝到底有没有关系,根据史料记载,罗艺有一个儿子,但是无法查证其名字,罗艺和秦叔宝也并不存在亲戚关系,所以这些表兄弟和父子等,大部分都是后人的评书中加上去的!





清水隐士


罗成是《隋唐演义》中虚构的人物。人们多认为罗成的原型为隋朝的猛将罗士信。罗士信为齐州历城(山东济南人),少年英勇,先在齐郡通守张须陀手下为将。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长白山的贼首王薄、左才相、孟让领兵攻打齐郡,年仅十四岁的罗士信请求出战,张须陀言其年幼,盔甲尚无力穿戴,谈何上阵杀敌,罗士信听言,身披双甲,悬弓带箭,上马言战。张须陀被其少年英勇感染,准许参战。在潍水之战中,罗士信冲入敌阵,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人首级,投入空中,并用长枪接住,在敌前巡走,众敌无不骇怕。张须陀趁势追击,大破敌军。罗士信杀一敌人,就割下敌人的鼻子,凭鼻子数来报功。张须陀对罗士信非常赏识,将自己心爱的战马赏给他,将他视为心腹爱将。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张须陀与涿州的贼首卢明月在祝阿(山东禹城西南)交战,张须陀粮草殆尽,欲派兵偷袭敌营,众将无人敢去,罗士信和秦琼自告奋勇前去偷营,二人率伏兵偷袭敌营,打开营门火烧敌人三十多座营寨,和张须陀前后夹击大败敌军,卢明月仓惶逃走。张须陀后来战死后,罗士信改隶裴仁基部下,在裴仁基投降瓦岗寨的李密后,罗士信被李密封为总管。在李密和王世充交战中,李密大败,罗士信身中数箭,被王世充擒获,王世充久闻罗士信能征惯战,对他十分器重,和他共吃同住。

王世充在得到邴元真几位战将后,都拜为将军,对罗士信不再特别器重。后来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询看中了罗士信的骏马,前来索要,罗士信不给,王世充得知后,竟强行把罗士信的战马赐给王道询。罗士信对王世充十分不满。

王世充和唐军交战,令罗士信攻打谷州,罗士信趁机率部千余人归顺唐军。李渊闻报,赏赐罗士信,并封其为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乘势袭击王世充的洛阳外城,焚烧清化里,又攻占了洛阳西北的青城堡,对王世充形成了战略威胁。

第二年,李世民攻打东都洛阳,罗士信围攻慈涧,枪挑王世充之子王玄应,王玄应仓惶而逃,罗士信乘胜攻占硖石堡,进攻千金堡。千金堡守军坚守不降,罗士信令人怀抱几十个婴儿,假意扮作老百姓,说从洛阳来投罗总管,又诈称错把千金堡当作罗总管的营寨,不想罗总管已撒军,敌军以为罗士信已撒军,出堡追击罗士信的军队,罗士信率伏军乘机杀入堡中,攻占了千金堡。

第二年,唐军平定洛阳,王世充投降,罗士信被李渊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

第二年,罗士信随李世民征讨刘黑闼,唐将王君廊戍守洺水城,敌军攻势凶猛,唐军三次增援都被打退,洺水城岌岌可危,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去救援,经过一番苦战,率二百人进入城中,罗士信进城后和王君廊合力守城,争奈敌军进攻猛烈,日夜不停,天降大雪,唐军又增援不上,苦战八天后,城破被擒,刘黑闼亲自劝降,罗士信誓死不从,最终被刘黑闼杀害,年仅二十三岁。李世民得知罗士信被害,非常悲痛,化重金赎回罗士信的尸首,予以厚葬,并赐谥号为“勇”。

隋唐演义中,白袍银将俏罗成有罗士信的原型,罗士信死后葬于北邙山。


赵永志67


在说罗成之前,大家还记得《隋唐演义》中还有一个叫罗士信的人么?在《隋唐演义》中罗士信是一个性格憨厚、但拥有一身神力的大力士,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历史上真的存在罗士信这个人物,罗成的原型就叫做罗士信,而小说里的罗士信却是实实在在虚构的,历史上没有这么一个天生神力的人。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在史书上记载罗士信武艺高强,善用长枪且枪法了得,曾上过瓦岗寨,离开瓦岗之后投靠了王世充,后来厌恶王世充的为人,又投奔了李世民,归顺了唐,最后中了奸计被引入周希坡淤泥河,被埋伏的士兵乱箭射死,死时二十多岁。这和小说中罗成的事迹相吻合,而且结局也都是相同的,都是二十多岁死于非命,这就可以确定历史上的罗士信就是小说中的罗成了。



戰盧君GK


关于罗成,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很多形象都是后来的评书中说的。所以关于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罗成这个人,还是值得怀疑的。

不过在隋唐时期有一名猛将叫罗士信,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他就是罗成的原型人物。罗士信是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将领,综合他和罗成,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的相似点。

罗士信武艺高强,擅使长枪也曾经在瓦岗军中待过,后来也一样投靠过王世充。罗士信在武德五年(622)年的时候,于落水之战中成败不幸被刘黑闼杀害,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

至于历史上的罗士信和罗艺以及秦叔宝到底有没有关系,根据史料记载,罗艺有一个儿子,但是无法查证其名字,罗艺和秦叔宝也并不存在亲戚关系,所以这些表兄弟和父子等,大部分都是后人的评书中加上去的。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隋唐时期,有太多罗士信这样的英雄值得大家敬佩。在各位心中,还有那些让你感到佩服的隋唐英雄呢?欢迎留言讨论。





佳哥tan5366


历史上没有这个人,把新唐书和旧唐书翻遍了也找不到罗成这个名字。在清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中出现了这个人物。燕山罗艺的儿子,罗成的表弟,精通枪法。罗成的历史原型经过很多人考证,应该是罗士信,隋末名将,先效力瓦岗,后来被王世充俘虏,最后又离开王世充降唐,和罗成的经历很类似。


东海逍遥之客


罗成史上有其人 但是不是白袍没记载

隋未罗成是蓟县守奋 就是现北京附近 后投靠唐官至太守 再强调一下 演义是演义 史实是史实

史上罗成没那么精彩


超超9918


历史上没有罗成这个人物,大部分史书记载说是罗成原型是罗士信,罗成这个名字应该是明朝万历年间才出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