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deadline來臨,如何克服拖延?

今年長假一拖再拖,開學時間也延遲了很久,很多同學已經宅在家裡二十多天了。大家都在家裡幹什麼呢?有木有一覺睡到大中午,打遊戲看劇刷微博,看書看不下去,論文寫不下去,閒極無聊又心情焦躁呢?


小編最近寫論文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思來想去卻遲遲不肯動筆,注意力不集中,忍不住分心吃零食看電影,直到發現deadline逼近才心驚肉跳,廢寢忘食,沒日沒夜地酣戰,把一個月的工作量硬生生壓縮到兩天內完成,真是累到精疲力盡,急出心髒病的節奏……


相信有類似經歷的同學不止一個,大家一定體會過寫論文拖延導致的後果有多麼糟糕。


那麼,怎樣才能合理規劃時間,有序完成任務,戰勝拖延呢?


論文deadline來臨,如何克服拖延?

Tip1.每次只做一件事

拖延是因為沒有正確對待你要做的事情,你要暫時擺脫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須做的事,專注於你當下最應該做的事。


馬克 · 吐溫說過,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論。每件事都很重要這句話實在有待商榷,事無鉅細地接手一百件事,倒還不如只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用心去做好。


別為無所謂的事做無用功,相較而言,總有一些事情更重要,而在這些事情裡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是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是一直在暗示自己要同時做更多的事。許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不斷切換任務同時處理多件事情根本不是節省時間,而是浪費時間


不停地切換手頭的任務,會讓人產生緊張感。同時讓大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這樣的感覺會導致依賴,所以當沒有多巴胺分泌的時候,人們就會覺得無聊。

可恰恰有規律的生活是去做對的事情,而不是做對每一件事情。


意志力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意志力一旦耗盡,我們就自動進入了默認狀態,所以一定要趁意志力高漲時只做那件最重要的事。


如何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呢?簡單來說是:

寫下所有你想做的事,挑出當下你最應該做的事,直接去做!


人生永恆的問題絕不是我們將要做什麼,而是“什麼”是我們要做的。找到那件“除非我把這件事做完了,否則其他一切事務都會分散我的注意力”的那件事,並且用最大的努力完成它。


當你的生活有了目標,當你知道你下一秒最該做什麼時,你的人生就充滿了意義,你才可能擁有高效的生活。


至於如何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時間,如何通過不斷自我總結、發現自己的最適合的工作狀態,這是因人而異,需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摸索。


Tip2.改變“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


試想,一個給自己定下一個月減肥二十斤計劃的人,容易成功嗎?


在過於艱鉅的目標下,人們總會把關注的重點放在20斤上,每當想起這個任務,就會覺得短時間內難以完成,從而把任務無限期地推後。


一篇論文或科研項目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把它們看做一個整體的任務或者連續的過程,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就更容易引發拖延。這是結果取向思維的產物。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這些拖延者比不拖延的人壓力更大,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和消極想法。


這些人經常因為拖延而自責,產生自我挫敗式想法。這種自我批評反而會加重拖延,引起惡性循環。


如何中止這一過程,抵抗“非黑即白”思維呢?


論文deadline來臨,如何克服拖延?


調查顯示,人們總是傾向於完成離自己更近、更容易完成的目標(短期目標),這樣能夠不斷得到積極的反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因此,可以嘗試用分解任務的方法來抵抗拖延


還可以改變計時方式,用更小的單位計時。如用“15天”替換“半個月”,用“四個小時”替換“一下午”,這樣人們心理上會覺得時間更少,截止日期更近,從而會更快地開始行動。


任務完成之後給自己一個小獎賞也是不錯的選擇哦,這樣可以讓你在做事的過程中更多地思考它能帶來的好處,保持心情愉悅~所以請及時慶祝自己的每一個小勝利叭。


以及,不要總是對自己要求太嚴格哦,經常批評自己更容易加重拖延,那些接納自己,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評價較高的人更容易實現自律,更不會在困難面前輕易放棄!


Tip3.不要美化壓力


不要相信“壓力越大,動力越大”這樣的說法。心理學家弗瓦爾發現,那些花兩年時間完成論文的研究生總能給自己留下一點時間放鬆、休整。而那些花費三年甚至三年以上時間寫論文的人則幾乎每分鐘都在收集資料和寫作。有的時候,準備得越多,時間越充分,工作效率越低。

論文deadline來臨,如何克服拖延?


來源弗雷賽斯,浙江大學博士生,知乎 360圖庫


論文deadline來臨,如何克服拖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