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西安網評:“三度”解難題,戰“疫”發展兩不誤

近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會議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分區分級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推動有序復工復產,糾正影響復工復產的不合理規定,解決用工、物流、資金等問題,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儘快提高工業行業、交通物流、重大工程復工率,為抗擊疫情提供堅實保障,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春天,萬物復甦。春耕的號子響起來了,復工復產的鑼鼓也敲起來了,因疫情防控延緩了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步伐,隨著疫情防控的局勢向好,這些工作也提上了議程。經濟發展是整個國家發展的“大動脈”,要讓國家更好地運轉,疫情防控有更強力的支撐,就需要讓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及時地行動起來。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恢復並非是雜亂無章的,只有有序生產,才能夠更快地步入正軌,而要縮短恢復期,就需要在精準上狠下功夫,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施策,以“靶向治療”的方式解決各個地方具體的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問題。

  提升制度深度,提升治理效能。在疫情當前,做好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工作,其實也是對國家治理思維和治理能力的一種考驗,要下好全國“一盤棋”,尤其需要在“佈陣”上下功夫,這就需要發揮制度優勢,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去看待問題,既抓疫情防控,也抓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治理的效能,才能夠及時地追回因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

  延伸服務廣度,方便群眾辦事。不耽誤春季農業生產,才能夠讓農業這個“壓艙石”更穩固,經濟社會發展能夠良性循環,才能夠確保整個國家的脈絡更通暢。具體而言,就是要把工作做得更細,要在務實上更用心,這就需要延伸服務的廣度,不放鬆疫情防控的工作,也要創新服務群眾的方式,藉助“互聯網+”的方式,讓線上服務成為一種常態,才能夠打通農業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關節”。

  強化創新力度,打通經濟梗阻。復工復產是大考,要答好這個“答卷”,就需要在解決企業用工難、疫情防控難、交通物流難、供應鏈協同配套難、市場拓展難這些“痛症”上下功夫,而“痛”的根源就在於“不通”,因此,要解決復工復產的難題,關鍵是要用創新疏通毛細血管,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梗阻”,這就需要在方法、用力上更精準,效果才能夠更顯著。

  抗疫情,促發展,兩手都要硬。做好復工復產其實也是在推動疫情防控,以更精準的方式按下“快進鍵”,推動經濟的發展,才能夠讓經濟更平穩,只有“菜籃子”“米袋子”“錢袋子”都得到保障,才能夠讓人心更穩,凝聚眾力,我們必能夠贏得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的雙勝利。(婧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