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小麦时加什么农药治地下害虫?

为了孩子玩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农巴士|多年专注于作物栽培和植保技术研究。

浇小麦时防治地下害虫,这是一种比较传统和古老的方法,剧毒的有机磷农药现在国家已经禁止厂家生产和农民使用,现使用的多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可以杀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但是现在采用这种方式杀地下害虫的农民,已经很少了。因为农药使用量大,费时费工,且不能全面杀虫。下面我将从地下害虫种类以及危害特点、针对性药剂和防治方式三个方面为你答疑解惑。

小麦田地下害虫种类以及危害特征

小麦田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见下图)。它们对小麦的危害时间、危害部位和危害特征是不同的。

蝼蛄——直翅目昆虫,常在地下土层挖掘隧道,造成小麦根部土层空洞,根系无法继续下扎,从而地上部位吸收不到营养,麦苗逐渐发黄枯死;

蛴螬——鞘翅目昆虫,成虫是我们常见的“金龟子”,蛴螬主要危害小麦根部,麦芽由于含糖量高,也会遭到啃食,所以,它的危害主要是小麦破土出苗前;

金针虫——鞘翅目昆虫,在小麦破土出苗后,危害小麦的根系,啃食成丝缕状,营养输送通道被彻底破坏掉,地上部位发黄死掉;

地老虎——鳞翅目昆虫幼虫,同样是啃食麦芽和麦苗根部,由于口器较大,可以直接将根部咬断,2天左右时间整株麦苗就会死亡。

防治小麦田地下害虫的农药有哪些

由于这四种地下害虫属于不同的类别,使用的农药是有所差别的。

  • 对蝼蛄有效的农药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

  • 对蛴螬有效的农药是吡虫啉、毒死蜱;
  • 对金针虫有效的农药是氟虫腈、毒死蜱;
  • 对地老虎有效的农药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吡虫啉。

防治小麦田地下害虫的方式有哪些

由于各地的农事操作不同,农民朋友采用的防治措施也是不同的。

1、施用底肥是加入颗粒剂杀虫剂(毒死蜱.辛硫磷),可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害虫,性价比高,但是持效期非常短,对后期发生的害虫无效;

2、小麦杀虫剂拌种,常用的有吡虫啉、噻虫嗪、氟虫腈,持效期长,不仅对地下害虫有较高的防效,对苗期的蚜虫也可以有效防治,是当前市场上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如果以上两种方式你都没有采用,就会遇到你所提出的方式了:浇水时候加农药防治地下害虫!

3、我建议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菊酯进行淋根,效果会更好。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喷雾器喷头拧掉,对准小麦根部喷淋,可以杀死大部分地下害虫。如果随水冲药的话,用药量太大,性价比低。

总而言之,希望你种植下一季的小麦时,采用针对性的拌种剂进行拌种,并且现在市场上的拌种剂多含有杀菌剂成分,可以起到“一药双重功能”的功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农巴士


小麦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和金针虫。    

   (1)金针虫 。

  防治建议:用2.8%百树菊酯(盛菊)乳油20~25毫升/桶水,喷施在麦根围土表;用20%速杀硫磷水剂500毫升/亩,随水灌入,或拌成40千克药土,撒在麦根处,再浇一小水。    

(2)蛴螬、蝼蛄。 50%辛硫磷乳油,喷雾器去掉喷头顺垄喷灌,对蛴螬、金针虫有特效;2.5%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或45%辛吡乳油或25%辛吡乳油3 000~4 500毫升/公顷稀释液,或90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浇灌在植株根部。





中京强子


小麦地下害虫是为害小麦地下和近地面部分的土栖害虫,造成为害的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三大类。这些害虫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季苗期咬食小麦地下根茎,往往造成缺苗断垄;在春季苗期为害则导致枯心苗,使小麦植株提前枯死,从而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蝼蛄,也叫拉拉蛄、土狗子。其成虫和若虫都是在地下随土温的变化而上下活动,在秋苗期为害后,随着上层土温的下降,下潜120到160厘米筑洞休眠,当春天土温回升后,又上升到10厘米的耕作层为害。

蛴螬,也叫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其在土中上下垂直活动,在秋苗期为害后,成虫在地下40厘米以下、若虫在地下90厘米以下越冬,春季再上升到10厘米左右深的耕作层为害。

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甲的幼虫。其在秋苗期为害后,可钻入地下60厘米以下的地方越冬,钻入时留有虫洞,春季再由虫洞上升到耕作层为害。

小麦出苗后进行田间调查,当死苗率达到3%时就要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一是毒土法。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到3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3到5公斤,对细土30到40公斤,拌匀后顺麦垄开沟条施,或顺麦垄撒施后接着划锄,可以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

二是浇药水法。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到1公斤,对水700公斤左右,顺麦垄浇施可防治蛴螬和金针虫。

三是毒饵法。用麦麸或饼粉10公斤,加入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到100克,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可有效防治蝼蛄。





西湖李家小熊


小麦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和金针虫。  

  

1:金针虫  防治建议:用2.8%百树菊酯(盛菊)乳油20~25毫升/桶水,喷施在麦根围土表;用20%速杀硫磷水剂500毫升/亩,随水灌入,或拌成40千克药土,撒在麦根处,再浇一小水。    

2:蛴螬、蝼蛄。 50%辛硫磷乳油,喷雾器去掉喷头顺垄喷灌,对蛴螬、金针虫有特效;2.5%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或45%辛吡乳油或25%辛吡乳油3 000~4 500毫升/公顷稀释液,或90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浇灌在植株根部。





浩蛋的田园生活


浇小麦时加农药治什么害虫呢?农药随水治害虫极不科学。

第一,用药量大,浇一亩把大约两小时吧,得多少药,滴的太慢药下不匀,所以不建议浇地灌药。药量少杀虫效果不好。

第二,浇地滴药是害虫,益虫一起杀,比如蚯蚓,农药对.它绝对有较大杀伤力,得不偿失,再说,这种方法将来的小麦药残留太大。

那么,麦田害虫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用农药拌麦种,如果是蛄蝼,可在浇地一星期后,用磷性农药,伴麦麸撒于地面,可达到去除效果,如果是麦田套种,可在套种秋苗时,顺垄喷洒菊脂类农药,可达到除虫目地。



青草地4783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小麦田主要害虫,有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麦蚜,麦红蜘蛛,吸浆虫,麦蜘蛛,叶蝉,麦秆蝇等。害虫取食不仅对小麦造成直接为害,而且有些害虫如麦蚜,叶蝉等还传播各种疾病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因此及时防治小麦害虫,对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稳产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间生长在土壤内的一类昆虫,危害播下的种子,农作物的地下部分及近地面部分。造成麦田不同程度的缺苗,断梗,严重时死苗率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有

  1. 精耕细作,翻土壤,破坏地下害虫滋生繁殖场所适当调整播期,合理施肥实施灌水。
  2. 种子处理,秋季班中可用辛硫磷乳油加水拌种或者选用包衣种子,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3. 土壤处理,用辛硫磷乳剂加细土撒施于地表
  4. 毒饵诱杀, 可用五千克炒香麦麸,谷子,米糠,豆饼或棉籽饼,加80%的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的辛硫磷或40%的毒死蜱乳油加适量水将药剂稀释均匀而成,与种子混拌进行诱杀。

我就知道这么多希望能帮的你。




新疆农民小魏


追施小麦返青肥要“三看”,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一是看苗情施肥

在追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苗情分类追施。一般来说,晚播苗、弱苗应重施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壮苗则少施或不施返青肥。同时,对于冬季没有形成壮苗或单株分蘖少,每亩总茎蘖数在40万以下的麦田要早施、重施,一般每亩追施三元素硫基复合肥20公斤。对于越冬期个体发育良好,群体适中的壮苗则少施或不施,主要控制拔节肥以减少春季无效分蘖的滋生,防止行垄郁闭,有利于通风透光。对群体过大的旺长苗,除在返青期控制肥水外,还要采取深耕、化学调控等措施,控制小麦根、茎、叶的生长。

二是看土施肥

由于沙土地发小苗不发老苗,保肥保水力差,应适当多施肥,如果施肥不足,对穗数和粒数以及后期的生长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黏土地由于前期肥效发挥较差,返青期应少施,孕穗期可采取根外施肥,注意施肥不要过多,以防贪青和倒伏。

三是看天施肥

如果返青期遇下雨天,用化肥施播器将化肥施入,严禁撒施化肥,避免造成烧苗、烧叶,影响小麦生长。化肥撒施不仅不能被小麦很好地吸收,还会造成肥料挥发与流失,导致浪费。天旱时施肥后要及时灌水,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注意】 小麦返青水亟须谨慎浇

返青期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不是肥水而是温度。入春后虽然气温逐渐升高,但夜间气温仍偏低,适宜小麦生长的温度尚未达到,只要墒情充足,中耕松土提高地温才是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的重点。地温的高低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春季我省的气候特点为多风少雨,倒春寒频繁,早春浇水过早容易造成田间降温大,对小麦返青后的生长十分不利,重者还会因冷空气来临引起冻害,所以不要盲目浇返青水。

具体浇不浇返青水要根据苗情来定。对冬前适期播种的麦田,由于地力不足造成分蘖少,穗数不够的(冬前每亩总茎数50万左右)可浇返青水,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加入5~7.5公斤的硫酸钾或氯化钾,促进早春分蘖产生,尽可能争取较多的穗数,为丰产打好基础;晚播麦及总茎数70万~90万的壮苗或90万以上的偏旺苗肥水充足一般不浇返青水,以中耕松土、保墒增温为主,把春生分蘖压到最低限度;冬前旺长的麦田因冬前生长量大消耗肥水多,而冬前又未浇灌冻水,田间墒情差,早春遭遇倒春寒易导致死苗,也应注意及时浇返青水。

浇返青水的时间应根据土壤墒情来定。凡是冬前抢墒播种又未浇灌冻水,整地质量差、田间失墒严重的麦田及小麦个体发育较差、群体小旱情严重的麦田,均应及时浇返青水,浇返青水的时间为日均温度3℃以上。一般麦田,只要墒情允许,可以不浇返青水,或推迟到起身或拔节期进行。


魏大磊生活录


小麦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和金针虫。

(1)金针虫 。

防治建议:用2.8%百树菊酯(盛菊)乳油20~25毫升/桶水,喷施在麦根围土表;用20%速杀硫磷水剂500毫升/亩,随水灌入,或拌成40千克药土,撒在麦根处,再浇一小水。

(2)蛴螬、蝼蛄。 50%辛硫磷乳油,喷雾器去掉喷头顺垄喷灌,对蛴螬、金针虫有特效;2.5%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或45%辛吡乳油或25%辛吡乳油3 000~4 500毫升/公顷稀释液,或90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浇灌在植株根部


三分田地


这个要看治什么虫了,如果说是蛴螬的话需要加涕灭威农药,蛴螬专门吃小麦根,如果不及时打农药的话很容易造成大片的死亡。还有一种农药甲拌磷3911,这个毒性大,一般的害虫都可以药死,在犁地的时候会加入一点,这个毒性大到连地鼠都能被药死


昊妈的农村生活


浇小麦怎么会用农药呢?只有耕地的时间。肥料加点杀虫药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