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占领淮安城


元军占领淮安城

元军何时占领淮安州城?本地史志有两种说法: 一、《同治山阳县志》云:“至元十二年(1275年)安东州归附,以本县马逻军寨作山阳县;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仍存淮安县。”(注:其中“淮安路”应为“淮安州”) 二、《淮阴史事编年》称:“1274年(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九月,元淮东都元帅孛鲁欢等会师淮安城下,遂克淮安。” 欲知以上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必须先认真研究各种史籍记载,然后综合考订。 1、《元史•巴延传》①云:“至元十一年(1274年)大举伐宋,〔巴延〕与史天泽并拜中书左丞相,行省荆湖。时荆湖、淮西各建行省。天泽言:号令不一,或致败事。诏改淮西行省为行枢密院。天泽又以病表请专任巴延。乃以巴延领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所属并听节制。秋七月,陛辞。世祖谕之曰:昔曹彬以不嗜杀平江南,汝其体朕心,为吾曹彬可也。至元十二年(1275年)八月,调淮东都元帅博罗罕②、副都元帅阿里布③以所部兵泝淮而进。九月戊寅(初十日),会师淮安城下。遣新附官孙嗣武叩城,大呼,又射书城中,谕守将,使降,皆不应。庚辰(十二日),招讨巴尔默色④拒北城西门,巴延与博罗罕、阿里布亲临南城堡,〔指〕挥诸将长驱而登,拔之。溃兵欲奔大城,追袭至城门,斩首数百级,遂平其南堡。丙戍(十八日),次宝应军。戊子(二十日),次高邮。十月庚戍(十三日),围扬州。 2、《元史•博尔欢传》云:博尔欢,中统三年(1262年)因围李檀授昭勇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大都则专右卫,上都则兼三卫。会伐宋,授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诏:分大军为二,右军受巴延、阿珠节度,左军受博尔欢节度。俄兼淮东都元帅,罢山东经略司,而以其军悉隶焉,遂军于下邳。召将佐谋曰:清河城小而固,与昭信、淮安、泗州为犄角,猝未易拨。海州、东海、石秋,远在数百里之外,必不严备。吾顿大兵为疑兵,以轻骑倍道袭之,其守将可擒也。师至,三城果皆下,清河亦降。宋主以国内附,而淮东诸城犹为之守。诏博尔欢进军,拔淮安南堡,战白马湖及宝应,掠高邮,自西山河入漕河,援湾头,断通泰授兵,遂下扬州,淮东平。 3、刘敏中撰《平宋录》云:“至元十二年(1275年)八月辛亥(十二日),调淮东元帅右丞博罗欢(博尔欢)、左副都元帅右丞阿勒巴(阿里伯)所部军兵万众附江而进。九月戊寅(初十日),阅兵于淮安城下。淮东招讨使、签枢密院事阿尔默色(阿里迷失)守新城,兵亦会合。是日,指授诸将方略。己卯(十一日),诘旦,会兵于淮安城下,令安东州(注)归附官孙嗣武等叩〈扣〉城,大呼,谕淮安等(应为“守”)将许安抚曰:丞相奉大元天子命,举兵南伐,所向无前,声势震天,东连海峤,西抵川蜀,沿江州郡,望风纳款,其孰不知。今我等名爵有光子宋,乃至合境生灵俱获安业。汝曹思之,宜速来降,则可转祸为福。如不然,城陷之日,诛灭天遗,悔将何及。又系文书打矢射于城中,以摇众心。辛巳(十三日),遣阿尔默色(阿里迷失)领本兵船铁骑拒其北城西门,丞相与博罗欢(博尔欢)、阿勒巴(阿里伯)等亲临南城堡,指挥诸将分道进攻其堡,俄而兵众鼓勇长驱登城,遂拔之,宋兵大溃,趋奔大城之下,我军追杀直抵门,桥断,遂不得进,亦斩首数百级。癸未(十五日),平其南堡。甲申(十六日),发淮安南行。丙戍(十八日),至宝应军。戊子(二十日),攻白马湖,克之。“ 4、《通鉴续编》卷二十四云:孝恭懿圣皇帝德祐元年(大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九月,大元巴延侵淮安,墮南郛。【注文曰:巴延至淮安,会右丞博罗欢(博尔欢)、阿勒巴(阿里伯)之师于城下,佥院伯勒默色(阿里迷失)亦自新城至,遂进攻南城,拔之。宋师大溃,趋城,大元兵追之,平淮安南堡。】(注:“墮”,应为“隳”,huī毁坏) 5、《元史•地理志》云:淮安路,“宋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淮安路归附(注)”。 【注】“淮安路归附”,应为“淮安州归附”。此本《元史•地理志》误书,但元以后,清朝《钦定续通典》曾以讹传讹,称“〔至元〕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乾隆山阳县志》虽变换说法,称“至元十三年得淮安路”,但仍不知其错。 6、《宋史•瀛国公纪》云: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辛丑(初五日),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使降。 7、《元史•世祖本纪》云: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乙卯(十九日),诏谕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淮西制置使夏贵及所辖州军县镇官吏军民。戊午(二十二日),淮西制置夏贵以淮西诸郡来降。(注:此时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所辖州军县尚未降元。) 8、《宋史纪事本末》云: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甲戍〕(初九日),文天祥自镇江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曰:两淮兵足以兴复,特二阃少隙,不能合从耳。天祥问:计将安出?再成曰:今先约淮西兵趋建康,彼必悉力以捍。吾西兵指挥、淮东诸将,以通、泰兵攻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扬子桥,以扬兵攻瓜步,吾以舟师直寿镇江,同日大举。湾头、扬子桥皆沿江脆兵,且日夜望我师之至,攻之即下。合攻瓜洲之三面,吾自江中一面薄之,虽有智者,不能为之谋矣。瓜步即举,以当仁不让东兵入京口,淮西兵入金陵,要其归路,其大帅可坐致也。天祥大称善,即以书遗李庭芝,遣使四出约结。(注:此时淮西已降元,苗等尚不知,淮东州县仍未降。) 9、《元史•世祖本纪》云:至元十三(1276年)“夏四月,阿珠以宋高邮、宝应尝餽饷扬州,遣蒙古军将哲辰及史弼等守之。”“六月壬辰(二十九日)下诏,招谕宋扬州制置李庭芝以次军官及通、泰、真、滁、高邮大小官员,又招谕陈宜中、张世杰、苏刘义、刘师勇等,使降。”“秋七月丙申(初三日),淮安、宝应民流寓邳州万余口,听还其家。”(注:由此可知,淮安、宝应已于六月二十九日以前降元。) 10、《元史•贺祉传》云:“攻高邮、宝应,战淮安城下,尸填壕中。丞相伯颜(巴延)以其功上闻,授武节将军。”“镇新城,绝淮安、宝应粮道,降之,得战船六百艘及器械,上于行枢密院,遂命领宝应军民事。” 11、《宋史纪事本末》云:“淮安、盱眙、泗州以粮尽降元。” 以上各种史籍记载所揭示的内容,可概括为两点:其一,元至元十二年(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九月,尽管元丞相巴延调集三路兵马会师淮安城下,用六天时间,攻克并平毁了南城堡,但并未攻入淮安州的大城。当时巴延因急于进兵临安(即宋朝廷所在地杭州),以世祖诏书谕宋心,故在第七天就领兵“发淮安南行”。由此可见,《淮安史事编年》的说法是错误的。其二,宋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二月,朝廷虽诏谕郡县向元投降,但淮东州县仍在坚守。淮安、宝应两城终因粮尽援绝而降元,其时间当在该年夏季(四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间)。

【注释】 ①《元史》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上海中华书局据武英殿本校刊的木刻本,一种是台湾商务印书馆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两种版本的主要区别是元人名字各不相同。如木刻本的《伯颜传》,在影印本称《巴延传》。经查对《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中的《元史语解》,始知应以影印本为是。 ②据查《元史•博罗罕传》,得知博罗罕及其子托欢均未任过淮东都元帅。“博罗罕”,木刻本《元史》称“孛鲁欢”,而《平宋录》又称“博罗欢”,实际应为“博尔欢”。 ③阿里布,木刻本《元史》称“阿里伯”。 ④巴尔默色,木刻本《元史》称“别里迷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