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發朋友圈,也不喜歡在同學群聊了?

寧靜致遠165190812


感謝您的閱讀!

朋友圈“可能止於朋友圈三天可見”的設置,我現在已經很少去使用朋友圈了,或者說看到別人發朋友圈已經懶的點進去了,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這種情況,似乎已經違背了我們所熟知的朋友圈的命題了,


其實,我的朋友圈也很久沒有發了,不發的原因是覺得朋友們似乎關注的並不多。並且,因為大家都在朋友圈中設置了僅3天可見,反而熱朋友圈失去了意義。

實際上,我們對於朋友圈從最初的認知就是朋友之間真正交流的地方,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似乎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那種優勢,大家能夠互相更單純的進行分享。

微商,似乎也毀了朋友圈。我們知道微商其實也是讓朋友圈不再成為大眾分享的內容,因為朋友圈中各種廣告不斷,也影響了我們使用朋友圈。

如果說朋友圈只是我們共享一些日常所見所聞的話,那麼群就成為了一種更便利的溝通方式,但是同學群隨著時間推移,大家在一起聚會的時間越來越少,反而沒有了當年的情!

更為主要的是大家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信群,反而微信群數量增加,也讓我們對於去開始有了排斥。微信群和朋友圈這兩大微信的主體部分似乎在慢慢的被消磨殆盡。


LeoGo科技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在發朋友圈,也不喜歡在同學群裡聊天了?

朋友圈也是我們認為別人和熟悉別人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但是現在的朋友圈已經不是以前的朋友圈了。

第一種原因就是現在的好多人都是在朋友圈裡發一下關於自己心情和個人感情的話,有些人會選擇比較有文藝的話來裝飾自己,大多數人都會在朋友圈裡發的都是一些負能量,讓人看了心情也跟著變得不好了起來,這不是人們想要的

第二種原因,現在的很多人們都是為了發朋友圈而發朋友圈,不管是吃飯還是購物,而且自己的自拍都是經過美顏,失去了朋友圈原本的坦誠和真實,朋友圈算是一個展現真實自己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還是真誠一些,朋友直接的相交就是要交心。

第三種原因,朋友圈裡的各種微商廣告。還記得小編在大學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感覺自己的朋友圈已經不是朋友圈了,真是變成了一個大賣場了,不過你們掙錢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朋友圈就真的不說朋友圈了。

第四種原因,投票點讚的消息。相信大家也是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吧,朋友發了一個投票或者點讚的朋友圈,你不想知道,但是又不能坐視不理,畢竟是朋友發的,所以就要去點進去給他投票,但是這樣的消息真的是有些影響別人的生活。

為什麼不喜歡在同學群聊天?

其實並不是沒有人聊天,也是有人出來聊天的,但是總是那幾個人出來聊天,而且都是出來推銷自己的產品,要不就是讓別人幫忙做什麼事情,基本上就把這個同學群當成是一個廣告群,垃圾群了,誰會願意在這樣的群裡聊天呢,久而久之肯定就沒有多少人想要出來聊天了。

工作後,大家的差距也就越來越明顯,有錢的也就更有錢,沒錢的可能更沒錢,之間的差距已經慢慢形成,所以大家之間交流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不在同一層次,也就不知道該交流什麼,所以更多的人會選擇退出這個同學群,或者直接就屏蔽這個群!




J天生嬌傲


你要知道,他們大多數以前不是這樣的。

包括我,之前也喜歡在朋友圈發東西,微信群也經常和別人聊天,現在壓根提不起興趣。原因有幾點:

喜新厭舊

這是人們認知的規律,新鮮感能在短時間能調動我們內心的情趣,滿足我們的好奇感,並且樂此不疲地頻繁接觸,獲得極大地、頻繁地滿足。

所以每個產品都有生命週期,這與人們的滿足感有很大一部分關係。

新媒體工具的產生

對於滿足感、刺激感,抖音、快手等一些新媒體的出現,自身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加上平臺的金錢扶持誘惑,其在內容上不斷地達到新的高度,質量上也是越來越高,能夠持續不斷地刺激我們的感官體驗。

新媒體內部的聊天功能

這一條得單另拉出來說,現在各大短視頻都有聊天功能,最主要的是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專業愛好的人,所以有一大批人不是不想聊天,還是看和誰聊天,而相同愛好的人我們一般都會滔滔不絕、聊個沒完。

所以不是不聊,而是微信那些熟人好多話題沒得聊了,膩了、該聊的都聊完了。

年齡段問題

記得微信起來已經有7到8年了,想想剛開始那部分人的年齡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了,他們的話題還有多少沒聊完。

我曾經在吃飯的時候聽了一哥們的聊天,他說“咱們都30幾歲的人了,還有什麼可聊的”,不得不承認,交際方面跟年齡有一定的關係。


應該還有很多原因,接下來留言補充吧。。。


心理學分析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在發朋友圈,也不喜歡在同學群裡聊天了?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朋友圈,指的是騰訊微信上的一個社交功能,於微信4.0版本2012年4月19日更新時上線。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發表文字和圖片,同時可通過其他軟件將文章或者音樂分享到朋友圈。用戶可以對好友新發的照片進行“評論”或“贊”,其他用戶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評論或贊。當今社會,作為現代科技發展和工業現代化成果之一的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通訊工具,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終端。使用手機在“朋友圈”發送微信,轉發各類文章、信息,是人們互相之間交流、溝通、聯絡、信息傳遞的重要途徑,人們之間的聯繫因此變得更加迅捷、輕鬆、方便。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空間;互聯網時代,也等同於公共空間。

曾幾何時,微信朋友圈紅火一時,網友們個個躍躍欲試,在朋友圈大顯身手。有原創的:秀自己的事業和工作成就,秀自己的家庭生活日常,秀恩愛秀孩子,照片視頻及時發表,像一個直播平臺;有轉載的:心靈雞湯,百科知識,草根新聞,社會動態。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網友發現,微信人均一個,無人不用時,便不再是一種聯繫方式,成為我和你溝通的介質,而是一種社交,一個圈子,一個微媒體,成為我和他們的舞臺。而現在的朋友圈,已經不是你熟悉的那個朋友圈了!也就是說,微信中,已經沒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好友。你不會和他們談心,不會和他們見面,甚至一連幾年,都不會對他們說一句話。你們沒有任何聯結,只是互為觀眾,互為演員,在手機的某個APP中,一天天地繼續。人類都是逐利的。而微信好友,在我們的認知中,也被當做是一條路,可以通往某種未知的利益。它的朋友圈,已不足以稱為朋友圈。微信的實質已然突顯:它不再是熟人圈,而是合作圈,即人脈圈。大家基於潛在的、未來的、可能的利益,聚在一起,看能不能從中,找到合適的夥伴,來達成一樁合作。暫時沒有,但不代表未來沒有,留著唄,或許人脈就在明天變現。沒有共同的利益基礎打底,沒有相似的價值觀扶持,微信好友就只是微信上的“好友”,是一個APP上晃盪的數字,是一串朋友圈沸騰的符號,終究無法入心。

因此,微信中也有好友,但大家的情誼,早在平臺之外發生,而非通過微信開始。畢竟,微信朋友圈已非真正的朋友圈。朋友圈的性質變了,作用變了,需要淨化了,所以,不發或少發了就很正常,就是常態了。

我個人的微信朋友圈,基本上就是給個別常發朋友圈的朋友點贊和評論,偶爾自己也冒個泡。

再說說微信的“群”。微信群是騰訊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個平臺,可以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類似於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聯繫。物以類聚,人以微信群分。只要擁有共同的愛好、價值觀、目標,就能HAPPY到一起去。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手機社交平臺迅速普及,加入各種各樣的微信群,成了大家聯繫親朋好友、隨時隨地工作學習的一種手段。然而,因為各種目的應運而生的微信群,就像一個個的小江湖,裡面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炫富、曬娃、拉投票、談工作、搞推銷、做股票……微信群內各式各樣的刷屏,此起彼伏的消息提示,也讓很多人不堪其擾。

為減少微信群帶來的困擾,只有少數人會選擇主動退群,更多的則會選擇相對更加柔和委婉的方式:有的將群消息調成免打擾模式,有的受訪者會對這些消息視而不見,有的會定期刪除信息。

至於“同學群”,更是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群。當年中小學的發小,時隔多年已經似曾相識;當年大學的同窗,已經各奔東西天各一方,情況各異,階層分化和固化。

所以,不喜歡在同學群裡聊天,是能聊的、可聊的、接的住的話題很少很敏感了,有的是很沉重了。因此,還是不聊為好,不打擾到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Lucky河岸人


先說說朋友圈的問題。

朋友圈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發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心得感悟。最初也是最純粹的目的就是分享,刷朋友圈也是純粹看看朋友們的生活狀態。

只是慢慢地,這種最初純粹就發生改變了。

一來是,注入商業目的了。一個平臺發展地越好,越會被商人盯住。微商的湧入,讓朋友圈變質了。朋友圈慢慢地變成了微商代購的刷屏營地。有些甚至賣一些三無產品,讓原本就脆弱的朋友關係,雪上加孀。於是一批人被設置成不可見了。

第二,人的虛榮心作祟。每個人都想展示最好的一面,所以朋友圈裡面都只分享最光鮮亮麗的那面。而實際上,我們心裡也清楚,私底下的生活,誰都有狼狽的一面。所以朋友圈變成了一個秀場,不再真實反映生活,從而也就失去了去髮狀態,或者去刷別人狀態的意義。


再說說同學群問題。

大家在校的時候,同學群當然有很多話聊。畢竟生活在同一個空間,有共同經歷的事件。

只是隨著年齡增長,大家各奔東西以後,彼此間的生活狀態已經各不相同,很多同學甚至在畢業後就沒再見過面了。在這種情況下,同學群的聊天話題基本都停留在一些寒暄問候上了,很難在聊一些深層次的話題。你分享事情,可能你同學根本不感興趣,同樣,你同學分享的事情,可能你也沒有共情感。隨著時間流逝,同學關係會越來越疏遠,是很正常的事情。


跳動的七果


朋友圈是熟人朋友,彼此都比較瞭解,曬兒曬女,曬家底別人不感興趣,旅遊照片曬多了說你在炫耀,沒人回應,久了自然無趣,就打住了。至於在同學群聊,由於各人看法不同,情趣不同,話不投機,無人回應,十分尷尬,還聊什麼!

倒不如上頭條,還找得到同觀點,同情趣的網友侃侃,彼此又沒有利益關係,還覺得有情趣些,還自在些!


逍遙46613


感覺朋友圈兒都是你的各行各業結交的朋友。知識層面不一樣,良莠不齊。人的品味不一樣。各有所需。你發了沒準兒別人不喜歡。別人發的不對你的口味。不能投其所好,只能讓人厭煩。莫不如自娛自樂!自我的陶醉。


chen翔遠


同學群也是社交平臺。

同學群聊,太放開,會鬥嘴,又有男女同學,多聊會讓人感到暖昧。

長此以往,又有什麼意義?

原身居高位的,不屑加入。不在一個層次。

但是,人己70,藉著高科技,能與少年時的同學鬥嘴,曬幸福,確也是歲月回報。

大家若珍惜,共同愛護,建設好同學群,也是晚年一大樂事。


風風285750272


有了設置只顯示三天。於是大家紛紛裝逼、設置為只顯示三天,然後朋友上去看時:啥都沒有!………

於是乎,沒了分享的動力;久了就成為了新的習慣。

只要能夠引流到手游上,微信服務器為啥要承載那麼大的壓力呢?!站在騰訊的角度想想也是哈😊

怪只怪對手太弱,看不到問題與機會。


xinyuxindejiaoliu


主要是現在人人時間寶貴。

不是說人人工作都忙,現在的人玩的方式太多,玩都忙不過來。

不說玩別的,就是一個手機,也有各種玩法。看朋友圈則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活動,其實是應付。例如點贊,有的人把自己感興趣的,興致勃勃發給大家,別人卻可能不感興趣,而且有人發的內容太豐富,看完太費時間,有的還明確要求別人點贊,所以儘管點贊,是否看完內容,是否發自內心,都得打個問號。不像玩別的,真正隨心所欲。

至於發評論,則更加麻煩。

有的人時間就是金錢,例如寫頭條答悟空寫自媒體寫網文,在朋友圈則純粹盡義務,朋友圈的人很多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再一點,現在的人都非常自我,看見那些格格不入的內容,心裡很不舒服,還覺得浪費了時間。有的人發的太無知太無聊太偏激還非常自以為是以為發現了新大陸;有的人發的上綱上線,強加於人,攻擊他人;有的人經常性地要求別人轉發、投票……這些都在浪費別人時間,魯迅認為無端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

至於在朋友圈炫富,刷存在感,假正經,高大上,曬幸福,是連起碼的人性都還沒有搞懂。

除了你父母,你以為別人真盼望你超過他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