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自由”的?

柒零農大哥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有陰必有陽,有反必有正。所謂自由是相對於約束而言的,即有約束才有自由,沒有胡作非為的自由。當然對自由的約束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自我約束,自己約束自己不能做什麼,不能說什麼,否則就要反省。第二種是他人的約束,即告訴你不能做什麼,不能說什麼,否則就批評你。第三種是法律約束,即強制你不能做什麼,不能說什麼,否則就懲罰你。

還是孔夫子說的對,所謂自由,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


我是一個特別嚮往自由的人,渴望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當然是在不觸犯法律和不違反道德的前提下了。

這種思想和原生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在我小時候,爸爸媽媽是不怎麼管我,當然不是讓一個孩子自生自滅那種,而是不會干預我的決定,基本上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所以長大以後,我的獨立性特別好,最重要的是不喜歡被別人拘束,被束縛的感覺。

我的自由,往小說就是我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飯,想吃什麼吃什麼,想想就覺得好爽。

往大些說呢,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我自己做主,我不喜歡有人干預我的生活。生活是自己的,憑什麼要聽你的。

對我來說,自由就是可以讓我隨時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桃之夭夭去也耶


我認為的自由: 孩子長大了,能夠獨立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我可以揹包就走的旅行。

兒子今年高一,來多倫多以後,學校的氛圍在快樂中學習,每一天孩子都是開心的,早上早起從簡單的三明治或者粥和炸雞翅。我從前嚮往的 一個人說走就走的旅行遊3次啦,最難忘的最開心的是上虞任賢齊的演唱會哈哈,對,這就是我認為的自由 !

祈禱疫情趕快結束,然後…說走咱就走啊,天上的星星川北斗啊…


高娃160226191


自由?

沒有絕對的自由一說。

無論是身體上還是思想上,其實我們都是一直被束縛的。我覺得這是必須的,是應該存在的。

只是相對自由罷了。

社會有道德有法律有約定俗成的規律。就是魚缸,我們就是在浴缸裡打圈的魚兒。

只是壯大自身,才能在這個“魚缸”內,遊走的相對“自由”。

這個話題讓我聯繫到一個詞,社畜。

聯繫到了一種關係,甲方、乙方。

社會關係中,總是有這種甲乙雙方,審或被審的關聯關係。

都知道做甲方爸爸爽快,可以對乙方提各種要求。

但是,誰這一輩子都是甲方呢。沒人可以。

社會關係就是一個圈,總有一個甲方在你頭上。

社畜,無非是被各種社會關係所束縛的人罷了。

(“社畜”一詞,起源於日本,用於稱呼部分工薪階層,睡眠和飲食都草草了事,然後拼命投入到眼前的工作,意思是公司養的牲畜。)

說到底,還是束縛。

身體上的自由做不到,精神上自由總能有吧。

思維是無形的,精神沒有實體。

但是很現實的是,它被困於我們的肉體內。

你的精神自由程度依託於你的眼界。

甚至於我們的精神,是被馴化的。是被他人牽引的。

很多時候,這個可能是存在的。

即使做社畜,也要做一個高級社畜。

即使精神被束縛,也想試著掙脫囚籠,看看更高更遠的天空吧。

沒有什麼絕對的自由,不過可以嘗試爭取自己能達到的,最高的相對自由。

努力學習工作,提升社會地位和經濟水平。

豐富自身,增加精神深度。

是做到這些的有效途徑。


十一不識


我覺得自由可以分為兩種——絕對自由和相對自由!

給大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一個富婆商場裡買衣服,她清楚自己的錢多到可以把整個商場都買下來的程度,所以這種程度的消費她完全可以承擔得起,這個時候她就是絕對自由的。

但如果她囊中羞澀,只能消費得起中檔服裝,超出部分她無力承擔,那這個時候她就是相對自由的,需要謹慎選擇。

目前而言,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就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但這種相對自由是有益處的,維護了社會良好的發展方向。

絕對自由就意味著毫無束縛,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人或事能拘束他的話,他就會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事,就會一次次達到瘋狂,推而論之,一個人的絕對自由意味著瘋狂,那一群人、一個國家的人如果毫無約束,任意妄為的話,那這個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一定能安分守己,在這個時候,制定一些大家都需要遵守的規則,將大家都安置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中,這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最後,以我個人觀點來看,真正的絕對自由是不存在的,人們的一切行為都處在相對自由中。



一個周星馳的影迷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裴多芬這首詩.已經傳誦幾十年了.它得了人們的廣泛認同.可見自由是多麼珍貴.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希望無拘無束地幸福生活.但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自由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是和紀律辯證統一存在的.自由不是沒有限制.沒有限制的自由帶給人的不是幸福而是災難.例如獵食野生動物這個自由就必須嚴格限制.否則.它帶給我們的災難是難以承受的.自由沒了約束.人們就會為所欲為.自然就會受到破壞.疾病就會到處蔓延.人類就會走向滅亡.

我們的生活要有自由.也更要有紀律."鐵軌雖然限制了火車的自由.卻保證了火車風馳電掣般的前進."


書苑主人


我是這樣理解自由的

自由不是你想幹嘛就幹嘛,首先你得愛國,敬畏法律,感恩和尊重別人,約束自己的行為,有組織紀律性,對人互敬互愛,自由是平等的一視同仁。沒有欺壓沒有剝奪才能自由,民主,快樂生日快樂。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CJL那片海


自由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講好像很重要,叛逆的我們不希望被人管制,總是希望什麼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這我們管這叫自由。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是很多人對自由的理解。但我覺得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我覺得自由是一種權利,就像每個公民擁有的其他權利一樣,但是,我們也知道,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義務,而對於自由來講,應該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

人們在強調自由的時候,講的是他人的自由,在確定了他人應該有何種自由時,再確定個人可能的行動空間,這才是自由的基本含義。

要享有自由就必須學會寬容和忍受一定程度的混亂。要享受個人自由就必須成為一個理性的、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人。不管自己的選擇會有什麼結果,都要去接受承擔,這也是追求自由所要付出的代價。

自由是相對的,要享有就必須做好承受的準備。我們這些年輕的人總是叫喊著說要自由,而當我們擁有了所謂的自由卻總會面對著最後的結果不知所措。

康德說,自由不是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我不要做什麼就能夠不做什麼,這就是不受捆綁的自由,不受那些因錯誤的自由所產生的結果所捆綁,才是真自由。真正的自由就是不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自由源於個人想要成為自己的主人的期望,按照自己的意願,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雲捲雲舒


很多人喜歡把自由描繪得如夢私幻,聽起來珍貴而美好,但是放在生活中卻少了很多適用性。

其實理想中的自由很簡單--從心所欲不逾矩。而唯一的為難在於,什麼是規矩。

其實生活中的規矩無非就是法律和所謂的公序良俗,一個一個來看。

在日常中,法律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穩定社會秩序,平凡的人得到庇佑,作惡的人受到懲罰,所以這無疑是不可逾越的自由底線。當然,如有惡法且在法律允許的方式內無以辯駁,那自然不能成為自由的標準。

而對於公序良俗,卻要難辨別得多。

古稱女子應有三寸金蓮以免粗俗;古稱身體發皮膚受之父母,哪怕一根頭髮也不可傷害;古稱女子無才便是德,學富五車難免另類……

站在歷史的角度不難發現,自己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話語體系,其中不乏扭曲的部分。

而放在當今,傳宗接代是對父母的孝順、努力奮鬥是青年人的責任、跟上時代是比不可少能力這都成為了綁架的工具。

其實我覺得,所有一切好的秩序,即可以作為自由底線的,必須遵守發秩序便是建立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上的適意。在這個時代,我們最需要的自由即是包容。

什麼時候,不只是年薪百萬不成為決定青年成功於否的標籤,安於現狀享受生活也可以得到世人的讚賞;什麼時候,家庭圓滿不不要是婚姻與孩子,也可以是一個人與父母的故事;什麼時候,順應不成為必須,各抒己見不被綁架,這個時代就真正自由。



四處亂晃的小廖


我認為任何所謂的“自由”,都是相對的。因為,眾生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的邊際看誰制定?怎麼制定?是國家內的自由,亦或是民族內的及組織內的自由。只要定下了規矩規定及法律法規,違背了就要承擔“自由”的責任。濫用自由的代價,重則要以命抵命,要身敗名裂,要傾家蕩產,要付出十幾年幾十年的牢獄之災。輕則要承擔法律法規的制裁,黨紀國法的處理,組織內部的“說法”。自由是個好東西,沒有自由的人,是可悲可嘆是痛苦的。而自由又分為精神的心靈的,身體的。身體健康的人,有充分的“自由”權,可謂天馬行空龍騰虎躍。而身體殘疾的人呢?缺少任何的健康體魄,都是對“自由”只能羨慕嫉妒恨,而無法完成心想事成之“自由”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