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乾隆稱為“一代完人”,後世認為他的藝術貢獻大於政略

  《明史》上的黃道周總容易被人遺忘,這也難怪,閱覽一個王朝興衰,人們都喜歡讀最慷慨激昂的部分,後面到處流亡,憔悴不堪,有時就看不下去了。

1585年 ,黃道周生於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當時熹宗朱由校剛即位,太監魏忠賢專權,閹黨炎勢熾盛。黃道周一入朝班,行“盡言極諫”之責。以魏忠賢為首的當權派也沒有人搭理他。

  1627年,朱由校崩了,魏忠賢被誅,朝野人心大快,但朝政並非雨後天晴。新即位的崇楨帝朱由檢喜怒無常,時袁崇煥被逮捕入獄。黃道周激於義憤,直指崇禎帝的過失,被降三級調用。

  降職後,黃道周仍以國事為重,幾次上書呼籲重振朝綱。然而,崇禎帝剛愎自用,無動於衷。忠諫不果,反遭去官。

被乾隆稱為“一代完人”,後世認為他的藝術貢獻大於政略

  黃道周罷官南歸,在餘杭的大滌山建書院講學授業,後又返鄉在漳州紫陽書院聚徒講授,問業榕壇,影響閩南四方。

1636年,外寇進逼,邊土失守,崇禎帝想起黃道周,召復起原官。此時,農民起義的大火已經燃遍全國。黃道周憂心如焚,秉燭疾書,針對當時惡弊,堅決削除冗官濫職,“簡明政治”,遏制奢糜浪費以補足軍需之用,安定天下。

他甚至竟然指遭崇禎帝“忠佞不分,則邪正不明,為政之大戒也”。被激怒的崇禎帝將他叱退,貶官六秩,為江西布政司都事。

  兩年後,江西巡撫解學龍舉薦地方人才,極力推獎黃遭周。結果崇禎帝懷疑解、黃二人結黨,把黃道周打得血肉模糊,拋下大獄。

黃遭周在獄中備受酷刑折磨,杖瘡發作,幾不能自持,但仍治學著書不輾。後來當政者為了延攬人心,旨下復原官。他卻乞病告休返回漳浦,建立了明誠書院,廣收學生授課講學。

就在這時,李自成攻陷北京。1644年農曆3月,朱由檢吊死煤山,崇禎朝覆亡。繼而清軍入關,鐵蹄踏踏大舉南進。

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建立南明政權,是為弘光朝,黃道周再度出山,任禮部尚書。黃道周期望振興邦國,可弘光帝整日沉溺於酒色,無意抗清。數月後,清軍攻佔南京,弘光朝傾塌。

  翌年,唐王朱聿鍵即位於福州,改元隆武,黃道周為兵部兼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他見隆武帝有志復國振興,便制定抗清戰略,以期朝見孝陵,收復南京,旋清中原。

黃道周熱血盈腔,原以為只要眾心合力,砥柱中流,迴天尚有可望。誰知福建的南安伯鄭芝龍擁兵自重,凌駕於上,不發一兵一餉,並悄悄準備投降清朝。

黃道周只能依靠自己在家鄉的影響募兵抗清。他在福州校場誓師,揭舉抗清義旗,率門生蔡春溶、賴繼謹、趙士超等子弟兵1000令人進發信州。

黃道周親擬《招徵書》,一路得到仁人志上的支持,各地軍民奮起響應,他把各路彙集的軍隊加以整編和訓練,遂分兵三路,一出撫州,一出婺源,一出休寧。正當各路義軍與清軍奮戰時,徽州陷落,他提兵赴救,不幸於婺源兵敗被俘。

被乾隆稱為“一代完人”,後世認為他的藝術貢獻大於政略

  清軍督師早聞其名,希望勸黃道周歸降。“六省經略”洪承疇親自出馬,以同鄉和舊友的身份規勸他。黃道周是才子和書法家,他寫了副對聯送洪承疇留念:史筆留芳,雖未成名忠可法。洪恩浩蕩,不思報國反成仇。

  這副妙聯嵌字諧音,現實對比的嘲諷意義強烈,洪承疇羞得滿臉是汗,倉皇而退。

  在婺源獄中,黃道周置生死於度外,賦詩數章,抒發他盡忠明室,義在必死的心志。

1646年,黃道周身赴刑場,昔日的學生和隨從冒死來送,他即當場咬斷手指,寫下血書: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遂慷慨就義。

晚明幾個屈指可數的沒有投降的漢子,與他同在囚車,見到此景,泣血大喊:“師魂少須,吾輩即來矣!”亦一同赴義殉難。

  清廷詔令將黃道周的頭顱四處示眾,至微州,黃道周的學生陸自嚴用千金買回頭顱,合身首掩葬於金陵。數年後,由其家人和門生帶回歸葬於老家漳浦。

被乾隆稱為“一代完人”,後世認為他的藝術貢獻大於政略

  訃訊傳至福建,隆武帝“震悼罷朝”,特賜諡“忠烈”,贈“文明伯”,在福州為他立“閔忠”廟,樹“中興大功”坊。鄭成功隨之在閩南揭起抗清復明的義旗,特在廈門建忠烈廟奉祀他。其子鄭經最後從銅山退往臺灣,又命將士們把他的香火帶過海峽,在臺北等地建起祠廟奉祀他,至今香火不絕。

清朝的乾隆帝讚揚黃道周:“立朝守正,風節凜然,不愧一代完人。”黃道周學貫古今,弟子遍及閩、浙、蘇、贛、皖。他詩文俱佳,且工書善畫,世人稱其文法為“黃體”,書法為“浦體”。他所畫山水、人物、長松、怪石,技法磊落,英氣飄逸,意氣橫生。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對黃道周崇敬有加,詩讚他的書法是“屈鐵為書動九五,屈鐵為心龍在田”。

  為官做人能真正做到如此堂堂正正、磊磊落落之境地,斯誠為貴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