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當新冠肺炎這個黑色的幽靈開始在我們的生活空間肆意遊蕩,露出猙獰面目,張開血盆大口,威脅和吞噬我們的健康和生命的時候,是一群被稱為“逆行者”的醫護人員,衝到了戰“疫”的前沿陣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羅定市人民醫院作為雲浮市後備收治定點醫院,感染科設有羅定市唯一新冠肺炎患者隔離病區,是戰“疫”最前線,凡經過發熱門診“甄別”的患者都需要進入隔離病區進行醫學觀察。

在感染科,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為保護我們的家園,全力打贏保“0”戰役,頑強拼搏、日夜奮戰,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隔離病房裡的行走先鋒

感染科科主任周蘭,2003年抗“非典”期間就奮戰在隔離病房,被同事稱為“隔離病房裡的行走先鋒”。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周蘭毅然取消了回重慶過年的行程,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由於疫情緊張,出於對家人的保護,醫院決定將腫瘤大樓二樓的病房改成宿舍。除夕夜,周蘭帶領科室人員掃除地面的垃圾,抹去病床上的灰塵,用消毒水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消毒,鋪上墊被,蓋上棉被,就這樣在忙碌中迎來了新年,而她的丈夫李光宇則在CT室值守,當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夫妻之間甚至連祝福的短信都沒有時間發送。

高強度的工作,不是用連續幾天中午不休息來計算,她甚至每天晚上都要忙到10點以後。2月12日晚上下班回到家,她感到身體不舒服,一量體溫,37.5℃!她連飯也不吃了,趕緊服藥睡覺。她在心裡默默的說:“現在是關鍵時刻,作為科室主任,我得帶領著大家,千萬千萬不能倒下啊!”第二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量體溫。謝天謝地!體溫正常。周蘭吃了早餐又立馬趕回科室工作了。這份擔當和責任,生動地詮釋了醫務工作者的人生價值和醫者仁心。

我是黨員,沒理由往後躲著呀

1月23日凌晨,科室電話急促的響起。120從華石衛生院接回兩名發熱患者。女患者從武漢回來,堂弟與她有密切接觸,均出現發熱,伴有咽痛、咳嗽症狀,須轉到感染科進行隔離醫學觀察。當班的主治醫師唐光大和彭以芬護士接到通知後馬上穿戴好防護服從容的做好一切準備。

兩名發熱患者經治療解除隔離醫學觀察出院。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當問道第一次面對有可能是新冠肺炎患者害不害怕的問題時,唐光大很實在的說:“當時沒想太多。我是一名黨員,沒理由往後躲著呀。”醫院組建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時,唐光大“有幸”參加了體檢,但是沒有被選中,為這事,他至今還好遺憾。

而彭以芬調皮的說:“我穿了防護服全副武裝,根本不怕啊。反而是第一次穿防護服,很悶熱,很難受,很難呼吸的樣子。”

出院當天,女患者激動的拉著彭以芬的手說,“姐姐,這段時間好謝謝你!你一直鼓勵我、表揚我,還教會我防護知識,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我會記得你的。”

扶危渡厄,醫者擔當,在困難和危險面前首先站出來的總是共產黨員。院黨委書記張春華帶領大家領誓:“聽黨召喚、聽黨指揮!堅決服從醫院統一部署......”還在耳邊迴響的時候,2月3日,李小梅、王曉華、彭紅欣鄭重的向院黨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一人頂多職的超能護士

隔離病房實現全封閉管理,沒有護工,病人家屬不能陪護。定時監測體溫、發藥、打水、訂餐、送飯、病房消毒、處理病人大小便、清潔衛生、丟垃圾......這意味著,除了護理工作,其他大小事都必須由護士來完成。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她們都非常認真地完成。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感染風險。做好這一步不但是對自己、對家人負責,更是對病人和社會負責。因為佩戴了護目鏡和手套,護目鏡容易起霧,雙層手套也會對扎針手有影響,所以每次抽血前,她們都會輕聲的告訴病人:“麻煩你忍忍,現在扎針比平常困難一些。”雖然病人都很配合,因為護目鏡視覺受阻,有時要跪在地上給病人採血。

由於被隔離,又是單獨病房,有些患者和家屬也出現了恐懼、擔心、悲傷、內疚情緒,有的患者每幾分鐘按一次鈴,有的家屬每天電話諮詢。對此,護士們都理解。忙完護理工作的她們會和每個病人聊天,進行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都希望幫他們調整好情緒,幫他們擺正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早日康復出院。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護士長李小梅大年初一把小孩送回鄉下請父母照顧後立即返回科室全身心投入抗疫。她每次一進到隔離病房就“不願”出來了,除了搞好日常護理管理,為患者進行護理外,她做得最多的,還是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聽她傾訴,與他們聊天,給予安慰,緩解患者緊張的心情,甚至為一些恰逢女性經期的患者購買女性用品,讓患者十分感動。

練就了“滴水不進”的本領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雖然收治的是發熱病人,但與平時收治的普通發熱病人相比,工作量增加了好N倍。有時病人吃飯要喂,翻身要幫忙,就連使用的清潔水也要由護士一桶一桶提到病房。病人使用過的物品要仔細消毒,痰液、大小便、垃圾更是要嚴格處理,就連吃剩的水果皮、核也不容忽視。加上輸液需要長時間觀察,穿著厚重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們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為了不影響工作,更為了節約防護物資,大家進入隔離病區前都不敢喝水不敢多進食,就算穿了成人紙尿褲有了尿意也不敢解決。他們苦笑著說,膀胱脹得厲害時,最怕的就是聽到水聲,而出了隔離區第一件事就是想喝水。一段時間後,大家有經驗看,練就了“滴水不進”的本領。

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N95口罩,醫護人員們不停地忙碌,連坐一分鐘的時間都沒有,常常會感覺到呼吸困難,等到完成所有的操作,走出隔離病區,幾乎每一個人疲憊不堪到連脫下手套的力氣都沒有了。而被隔離服和手套裡的汗水浸泡過的雙手形容枯槁。但在這非常的時期,在這特殊的地方,在這危險的時刻,他們做到了堅守崗位、絕不退縮。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與病毒擦肩而過

黃任洪醫生回憶道,2月8日是最忙的一天。那天隔離病區收治了16名隔離醫學觀察病人,其中有一位需要上呼吸機。連續上班5天的他好想睡一覺啊。2月9日早上交接班的時候,頭暈頭痛陣陣襲來,一量體溫38.5℃。“難道我中獎了?”那種恐慌的忐忑,黃任洪至今還心有餘悸。考慮到昨天收治隔離醫學觀察的病人中有兩名均與封開縣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史,科主任周蘭立刻安排黃任洪住進醫務人員隔離病房進行醫學觀察。經過連續2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胸部CT排查不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黃任洪排除了患上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符合解除隔離標準。那兩名接受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病人也經過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也順利出院。

黃任洪說:“當時知道自己發燒,心裡真有點慌張、害怕,也不敢和家人說,騙他們說要工作忙。但我每天都發信息向他們報平安,生怕他們打電話和視頻。在接受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我十分感謝盧志文院長、張春華書記等院領導的關心和問候,感謝主任、護長和科室姑娘們的悉心照料。他們是我強大的後盾,化解了我內心的焦慮。”他還笑著說:“萬幸我與病毒擦肩而過。萬一我真的不幸被感染了,我也不怕,因為我的同事們一定會全力治好我的。”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有溫度的守護者

誰都是父母的孩子,誰都是孩子眼裡的大樹。只因為職責這兩個字,他們勇敢的走上充滿危險的戰場。他們除了每天都要用強大的意志力去克服防護服、護目鏡帶給身體的各種不適外,還必須一絲不苟的完成隔離病房裡所有的治療和護理操作,還要對病人進行人文關懷,在病人感到恐懼彷徨的時候,陪伴在病人身邊。

可這群特殊的人群也會用特殊的方式尋找工作中帶來的樂趣……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哇塞,你背後衣服溼了像一個心形,不過這心有點胖,瘦點會好看些。”

“李醫生,你的褲腳都溼了,你是剛游泳回來嗎?”

“熊大、熊二,你們趕來出來吃飯吧,輪到我上了,今天護長又煲了愛心湯,還暖著呢,快去吧。”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護長,今天的湯好香啊。”

“護長每週都抽空煲湯給我們喝,快把我們養胖了。

“姐妹們,等會再睡,張書記送酸奶來了。”

......

在這個充滿荊棘的征途上,他們默默地救治患者,守土盡責,全力以赴,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他們心連心,用愛溫暖著彼此,靜待春暖花開!


贊!羅定這群堅守隔離病房的“逆行者”

來源 | 羅定市人民醫院 / 劉海麟 陳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