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性行情之前:一些必要的心理建設

2月份的消息面其實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是空調的“暖風模式”,千篇一律的政策對沖下,任何有倉位的人都在被盈利灼燒,這是一種幸福的苦惱,我希望各位能和我一起苦惱下去~

今天,同樣也不例外,如果要我說消息面,又是那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實在沒有什麼新意。

我左思右想,不如在牛市前給新股民普及一下相關的注意事項,不管牛市何時來,總歸用的上。

那有人就要說了,科技股都已經在走牛市了,再說這些會不會有點晚了?

顯然,對於牛市的定義,咱們還是有分歧的。

在我看來,普漲才是牛市的本質。結構性行情最多隻能算跛腳牛,其他滯漲的股票不起來,這就不能叫牛市。

所以對於多數仍然還趴在底部的股票,進行牛市前的心理建設,就很有必要了。

趨勢性行情之前:一些必要的心理建設

這裡我簡單梳理了4個要點,不一定全面,但都是許多新股民容易犯的錯誤。

1、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牛市也總有結束的一天。

多數人,在牛市趕頂的那段時間,視力和聽力早已降低至0,任何負面的客觀事實,都無法進入他們的腦袋。自然,落袋為安對於他們來說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最瘋狂的階段,請至少保留一份對市場的敬畏。

2、切忌不要頻繁換股。

追逐熱點和題材,並不是多數普通投資者獲取成功的捷徑。

當下處於風口浪尖的科技股,他們的漲幅大多以N倍計算,顯然他們是當前A股中最靚的仔。

而從賠率的角度來說,追漲這類科技股的性價比其實已經很低了。

如果此時,你持有的不是處於風口的股票,也無需急躁,任何堅守在牛市中都有與它相當的回報,只需靜待時間的玫瑰慢慢綻放。

3、保持交易的紀律性,適度利用槓桿。

這點適用於任何時期市場,熊市也不例外。紀律與槓桿是對孿生兄弟,兄弟同心,才可以其利斷金。

紀律保證你的下限,槓桿決定你的上限。而對於新股民來說,大多會被槓桿加零所誘惑,從而忽視了紀律的重要性。

4、倉位優於擇時,不與人攀比收益。

強趨勢行情之下,中高倉位顯然是比擇時更加重要的,在此背景之下,擇時失誤幾回,根本就是無關痛癢的事。

而攀比心態,放哪都不是件好事,他會讓的心態越發急躁,你賺了1倍羨慕別人10倍,你賺了10倍又羨慕別人100倍,如此往復,你的心態永遠好不了。

事實上,任何領域,心態都是成功的前提,財不入急門,與之相通。


今日覆盤:滬指早盤震盪走低後,日內即完成調整,午後逐步回暖甚至一度拉至紅盤,兩市成交額12220億,第四個交易日破萬億,處於逐級抬升的通道中,賺錢效應再度在科技股中爆發。

板塊上,超級電容、半導體、5G、OLED等科技股領漲兩市,機場、旅遊、白酒等消費板塊有較大跌幅,此外以上證50為首的各類權重同樣受挫明顯。

兩市A股漲跌幅中位數+0.44%,個股漲多跌少,普漲效應有所回升。

明日策略:持盈待漲、倉位不變。現在不管場外觀望的資金還是場內滿倉的資金,都需要關注兩個信號:

一是技術信號。承接昨日文章,滬指有效突破周K線級別的下行趨勢線後,將會吸引大量的右側投資者進場,增量資金自然就會爆發。

二是政策信號。政策錨的介紹昨日文章介紹的已經比較詳盡,目前各方都在吹這個風,我覺得早來晚來,遲早要來,自己把握好節奏和時間差。

當然了,如果你偏好左側交易,事實上黃金坑上來的任何一根K線都可以介入,我這裡主要從右側交易的角度來分析。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