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可能帶來的焦慮和恐懼,“心理防疫”應該怎麼做?

湛江仔


放鬆心情,樹立正確的心態,做到勤洗手,房間內適時通風,和加強鍛鍊身體。


遇見你是我的緣3759


面對疫情可能帶來的焦慮和恐懼,“心理防疫”應該怎麼做?

這次疫情,來得突然,病毒傳播快,被感染的人多,受影響的行業多,讓很多人出現焦慮和恐懼情緒。在以往調整的眾多心理疾病患者中,有的雖然有恐懼情緒,甚至很強烈,但他們並沒有實質的危險,是焦慮放大的。而面對疫情,出現恐懼情緒是正常的,因為確實有被感染的風險。

面對疫情,首先讓大眾瞭解病毒傳播的特點,讓大家知道掌握有效預防的方法,客觀的解釋被感染者治療和康復情況,以減少心理壓力。

有的人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雖然沒有被感染,家裡也做了很多防護,但焦慮得很,甚至每天都哭,主要是個性過於敏感,嚴重的缺少安全感。這需要在消除焦慮的基礎上,在生活中培養自信,增強安全感。

從長遠看,要引導大家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及好的飲食結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克服大腦及時享樂的思想,培養自控力。


霍體清


對普通老百姓:

生物心理社會上宗教上的要求,出現問題時,要針對 加以幫助,評估,建立同理心,評估、優先順序,針對 性干預,用藥等,幾種技術運用。社會支援,解決。對外的社會聯接。電話能搞定,不行再去醫院精神科,等

對醫護人員:

生活心理社會,評估,基礎性疾病,三種技術。動機面詢等,焦點短程。社會資源,保護條件,多提供幫助。

對管理幹部:

他們有第一群第二群都有的問題,認知行為療法,身體疾病,生物學方面的問題,社會資源是否足夠調配,授權是否足夠,等,也需要多支持。


香遠德馨


這次疫情確實來得比較突然,而且好多人都產生心理恐慌,但我比較淡定地做好心理調節:我覺得自己沒能力象前線的醫務工作者一樣救人,那我就聽從黨的指揮,不外出,不添亂,只要家裡還有殘糧裹腹,那大家就一切從簡,一家人在家學習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相信黨,相信前線為我們負重前行的白衣天使。我們在家等待,一定會等來好消息,一定會迎來疫情己經封殺的捷訊。


陳佩容806


面對疫情首先我們要認識疫情的危害程度,要怎麼去應對它,當然在重災區的人恐懼和焦慮要比發生的輕的地方的人要多一些,這都是正常的,所以我們要以一個冷靜,平和的心去對待,關鍵是要聽話,國家叫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如果不小心感染上了,更要主動配合隔離或治療,你配合了最起碼還有活的希望!更要相信我們的國家是不會放棄每一個人的,尤其是在大災大難面前更是如此,如果你不聽話就會把恐懼,焦慮變成事實,從而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所以一定要冷靜,聽話!更要相信國家早晚會戰勝病毒的。現在傳來的都是好消息,病例一天比一天少,我們只要再堅持堅持就勝利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新疆川妹陳姐


宅到家裡面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煩惱,當然我也看到積極的一面,很多網友非常有創意,在家裡宅出新花樣,過得也不亦樂乎。比如有的人在家裡的魚缸前面釣魚。有人在家裡練習打羽毛球、打乒乓、打冰壺,各種各樣的創意。

宅在家裡,刷微博、上網看到關於疫情的消息和數字,自己內心波動比較大,感到恐慌和焦慮,該怎麼辦?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解決焦慮,最根本的辦法是去除焦慮的因素。更早看到疫情轉折點,看到更多好消息來緩解我們的焦慮。但是這並不能憑個人意志馬上轉移,需要時間,也需要我們醫學科技的發展,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這種情況緩解壓力有兩個更好的辦法:

首先是信念,我們應該相信國家,相信黨,能夠領導全國戰勝這場疫情;第二,應該自己放鬆,有自己的興趣。在樂觀的角度上來看待我們待在家裡、宅在家裡這段時光。

怎樣才能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

首先,我們一定要從官方的渠道去了解新聞,對於一些不知道來源造成恐慌的信息我們應該加以區別。

第二,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安全的空間。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叫安全屋。也就是說我們一天當中已經接受了很多關於疫情的信息之後,我們需要放鬆,建議大家不要再去看和疫情相關的東西,做做自己喜歡的事,看一本小說,放鬆一下,自然進入睡眠,保證一個良好的狀態。

在我們的承受力可承受的範圍之內,隨著壓力的增加,我們機體會運行更有效率,免疫反應更好。但是過大的壓力,無法緩解的長期的壓力,隨著時間延長,會造成免疫系統減弱,降低自身免疫力。面對肺炎感染的時候,我們就會缺少一條非常重要的屏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更應該要保證我們情緒的穩定,在病房當中我經常會跟患者說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助於治療你的肺炎。

在家裡看書,之前一開始特別想看,但是宅時間太久了,我做事的動力和我做事的最早的原興趣都在一點點消磨,對於這種心態的變化,

我們第一步做的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一件事情上的時候,效率是不高的,反而你適當休息,留出一定時間給休息、給鍛鍊、給社交,然後你再去寫論文、看書的時候它的效果更好了。所以,在家期間我們依然要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規律。

在睡前看了大量一些信息,出現情緒的波動,引發我的失眠,我如何更好保持我情緒的調節?

人的睡眠其實是有規律的,我們一個晚上大概有三到四個睡眠的節律,一個節律大概是兩小時左右,所以當你過了你要睡覺的那個點,接下來可能有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你都睡不著。所以等到下一個節點你有睏意出現的時候,不要做其他事情,乖乖上床睡覺,這樣可以很快入睡。

如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沒有改變的話,到第二天白天儘量別睡,晚上你在平時差不多的時間入睡,就可以把一個紊亂的生活規律調整過來,

有沒有好的運動方式可以給我們推薦一下,比如在家裡實現小的運動的辦法?

比如說深呼吸。深呼吸得利用我們腹部的抬升、縮減,來讓我們的呼吸量增加。比如我們深吸一口氣之後,忍住三秒,然後把所有的氣都吐出來,這樣一個來回我們做五到十次,可以減緩、降低我們的焦慮的情緒,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做得過多。

還有一個小方法更好一些,是雙手交替的握拳和放鬆訓練,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當握緊拳頭放鬆一刻感覺到血液重新流回我們手掌,我們能夠感到這樣交替之下肌肉緊張和放鬆之間的區別,能調節自己肌肉的緊張,這樣交替五到十次也有利於我們的放鬆。

面對疫情,身體是我們的本錢,所有人都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健康的心靈,渡過難關。

我在家辦公,為什麼感覺比平時更累?

我相信沒有這疫情之前,有很多人吵著嚷著他說如果能在家辦公那有多幸福。當真正這一天來臨之後發現對時間管控不合適,感覺工作時間更長了,其實他失去原先工作的節奏,在這種壓力之下沒有把很好的健康規律的方式保存下來,這樣就模糊了工作和休息之間的界限,他就覺得工作時間更長了,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在工作當中可能他的效率有所下降,所以同樣的工作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完成了。

在焦慮的時候有一個原則,儘量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這樣可以減少我們焦慮的形成。

待了十多天,真的快抑鬱了。我該怎麼辦?

他現在最缺的是人際的交往,所幸,我們現在通訊比較發達。在這樣一個疫情面前,我們面對焦慮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這樣的人際交往給我們很大的支持。還有一點就是他對未來悲觀的預期,因為他對未來不確定性,如果他確定了,他可能就好了。像我到我們一線來工作,我出發之前我們單位領導就告訴我,你去工作兩週,結束之後出來隔離觀察兩週,所以我非常明確我在什麼時間會在哪裡。

希望大家宅在家裡,一方面為國家做貢獻,另外一方面發揮這段時間應有的價值,而不是隻把這段時間通過焦慮的方式渡過。



喝酒的閒人


首先把一切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自我做起。1:做好自我防護,一定要科學防護,自己健康了,安全了,才能樹立信心去保護他人,所以保護好自己就是做貢獻。2:轉移注意力,可以聽聽歌、看看電視、電影、視頻以及多運動增強體質的同時可以有效的放鬆心情。3多關注好的新聞消息,向一線的白衣戰士們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並傳遞正能量鼓舞更多的人病毒並不可怕,我們有信心戰勝疫情,贏得勝利。因為團結就是力量,全中國都在戰鬥。滾蛋吧!☞病毒





G走走停停G


這次疫情來的太突然傳染也太厲害,真的是措手不及,產生心理恐懼是正常的,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國家為了應對這場疫情采取的措施,人民是何等的眾志成城,疫情不可怕,只要我們每個人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做好防護工作,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多關注官網消息,不傳謠不造謠,就不要有什麼恐懼心理,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定能戰勝疫情。




追夢的光頭哥


毛主席說:”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新型冠狀病毒是人類的大敵,關鍵是無症狀潛伏期傳播,對人類造成威脅,甚至有的感染者抱著僥倖的心態當著感冒自行購藥治療,拖延病情加大了治療力度,拖累並對醫護人員有高風險的傳染。無疑新型冠狀病毒溫疫是人類的天敵,焦慮恐懼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降低自身免疫力。戰術上重視學習並瞭解病毒的知識,防範入侵之敵。


登錄制


面對疫情可能帶來的焦慮和恐懼,“心理防疫”該怎麼做?

這次武漢新冠疫情,病毒傳播非常迅速,感染人群非常多,給整個社會經濟,公眾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遠超非典。面對疫情,焦慮和恐慌難免。如何把這兩種負面情緒降到最低,我覺得我們要做好以下兩點:

第一,要信任。對於疫情,我們要相信政府,相信醫療團隊,心理上藐視疫情。武漢封城之後,全國人民響應政府和醫療專家的號召,宅在家裡,確診人數和疑似病例已經在不斷減少。事實證明政府和醫務團隊是可信的,打贏這場戰役指日可待!另外從疫情數據來看,除去湖北,全國其他地方新冠感染者的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致死率也很低。恐慌是沒必要的!

第二,不要盲目樂觀,行動上要重視疫情。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新冠病毒是比較容易傳染的。在新冠疫情徹底解除之前,我們要繼續聽從醫療專家的建議,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不聚會,少出門,出門帶好口罩,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做好防護檢驗工作。每個人都管好自己,不給社會添亂,也是對疫情工作的最大貢獻!

災難興邦,相信新冠疫情過後,政府、民眾會有很大改觀,尤其是政府在面對疫情時的防控機制,民眾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習慣等方面。危難時刻,信心比黃金重要,我們相信中國!支持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