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举例阐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

Maffer


王阳明,一代宗师,一个圣人,群山之巅,我13君,班门弄斧啊!侃大山,讲几点

1知行合一的目的,儒家的最高目标,做圣人。人皆可为尧舜。内圣外王,但做圣人,比较难,中华五千年,有人说,只出了二个半圣人。做君子,切实可行,伸手可及,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儒家的重心了。

2知行合一,的知,什么内容,不单是知识,而是指的儒家有智仁勇三德,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是君子的标准。

3行是什么意思,儒家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怎么做到知行合一了,这就是王阳明的创造性了,王阳明讲了许多,我来讲讲皮毛,


a放下自我,欲望要少,莫道山中无供给,明月清风不要钱。

b越是艰难处,越是立身时。人须在事上磨。

c人皆有良知。致良知。

d吃饭,穿衣,工作,皆是修行。不坐金丹不参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d活在当下。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

e只问耕耘,但行好事,不问收获,莫问前程。前面两句是行,后面两句是知,合起来,知行合一。

王阳明,天赋异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身,为往圣续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令人神往。我辈凡夫俗子,知行合一。好好干吧!


无能的扎心君


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按常规我们的理解是所学的知识面和行为融合一体。知是知道,识是见识、认识,知与识携手为“知识”。知识是通过书本而存储于大脑记忆的经验,知识可以通过文字形式记载、记录,以便借鉴和学习,也可以通过口口传授,手把手的教学等等,那要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说白了就是要和实际的实践相互融合,真正做到才行。



但其实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知道你就要做到,你不能光说知道,实际上行为却做不到。比如说,抽烟,很多人都知道对身体有害,但却戒不了;酗酒,很多人也知道对身体不好,但到酒桌上就什么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还有现实生活中很多不文明的行为,随地乱扔垃圾、随地乱吐痰、乱插队、霸座、破坏公共设施等等,这些三岁小孩都懂是破坏环境,不道德行为,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还要去为之?道理很简单,因为做不到“知行合一”,所以,所做所为无法自我约束,自觉尊守道德法律法规。


当然,人非圣人,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确实很难,只能说能做到尽量去做,确实不能做到也就随波逐流吧。


诗蓦诗书画


王阳明(1472~1529)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可以说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可谓是精彩至极。



要说他最突出的贡献,那便是将宋朝时期的“心学”发扬至顶峰,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一下“半圣”。而“知行合一”是他所提出的著名思想理论之一。

严复: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经过多年的自身经历所总结概括出的一种思想理论,于正德三(1508)在贵阳讲学时正式提出。

“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良知”,“行”指的是“实践”,所以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协调。它不是强调理论决定实践的唯心主义,也不是强调实践决定理论的唯物主义,而是不偏不倚,互为表里。

除了这一更深层次的解释之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另外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也就是:嘴上知道的,也要身体力行的去做到,否则,他们的“知”与“行”便隔断了。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笔者认为,这需要从我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

首先,我们必须严格律己,遵守原则,做到“良知”的不丢失,再通过这种“良知”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行”,也就是以“知”促“行”。再者,就是通过生活中的每件事的行动、实践去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反省、总结“知”,以“行”成“知”。也就是说只有不断的严格自我,勤于实践,才能有效的做到“知行合一”。


旧时楼台月


‘‘知行合一’’这词,在古人来说并没那么难理解,但放在我们现在的语境,却觉得好高深的样子。

关键在于对‘‘知’’这个字的认识。

我们现在理解的‘‘知’’,不约而同地指向‘‘知识’’,而现代的知识浩如烟渺,要一一学会才去实践,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有人就诟病‘‘知行合一’’不可能。
但在古代,这一‘‘知’’却是‘‘良知’’,是我们内心固有的善性,并不是知识,所以,古人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困惑。


‘‘良知’’每个人都有,要达到也容易,就像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下,或者说任何时候,都有良知。

就如同我们看到有人摔倒,心里第一念头就是去扶起来,这就是良知!这时不管不顾地去扶起来,就已经是‘‘知行合一’’了。


如果想了下,担心被讹,没有上去扶,这就是良知泯灭了,被各种担心遮蔽。有良知,却没有行动,就不能称为‘‘知行合一’’。

如果女朋友在旁边,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和善良,一把上去扶了起来,是为了某种利益去做的,有行动,没有良知显现,也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所以,理解知行合一,重点在理解‘‘良知’’上,要善于抓住闪念即逝的良知,不带任何功利性地去做,就能达到‘‘知行合一’’了。

心学的内涵极其丰富,这里所说的只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尚望各位补充!


南山刘向雄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这个知并不是普通意义上我们理解的知道,在王阳明那里这个“知”是“良知”的意思。那么什么又是“良知”呢?就是人的本心,初心,没有被污染或者蒙蔽过的赤子之心,这种本心知善恶,明是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能做。

当你回归本心,达到良知的时候,你就应该按照这个良知去行动做事,这就叫知行合一。这样做你就不会错,也不会后悔,也就是王阳明说的“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在人的原始内心中是知道要孝敬父母的,但是有些人被外界不良的环境影响或者觉得父母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条件等等,于是便不再孝敬父母,甚至有的殴打父母,与父母决裂的数不胜数。这个时候他的“良知”就被蒙蔽了,只有静心反思,达到“孝敬父母”的初心,这才算“知”。知道了以后,不去行动也不行,要照顾父母,多关心,嘘寒问暖,知道孝敬父母加上行动上的付出才算是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的知行合一。

2、举个反面的例子。现在骗子很多,根据人的本来良知,骗人是不对的,但是这些骗子的内心被金钱的诱惑蒙蔽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先致良知,明白人要诚信善良,但是光明白道理不去行动也不行。很多人知道骗人是不对的但是还是骗人,这件是没有行动。只有再付出实际,不去骗人,诚信对人,这样才算完成了这件事情上的知行合一。


三爷观影


首先,理解知行合一之前要知道心学的目的。心学的终极目的是此心光明,心与天理合一。当你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心中已无善无恶,回归到本体,与万物融为一体…

其次,知行合一就是为达到我心即天理的一种修行方法。知行合一也好,致良知也好,都是一种手段都是为目的所服务。诚如先生所言,有些人生来就禀赋异常,可直达目的。而大多数人是普通人,良知就在那里,不过被污垢所淹没,需要通过修行来实现。知行合一就是修行途径。

最后,何谓知行合一?我揣摩并总结先生的话,认为知行合一当如下: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是为不行。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知道了不去践行,那是你不是真的知道。因为一旦你知道这非行不可,你必行之,反之是为不行。如果你连做一件事的目的都搞不清楚,呆头傻脑的照做,也犹如没头的苍蝇,行还不如不行。

总之,知行合一,本是一体,凡事皆须事上磨,方能逐渐走向此心光明,中正持平,我心即天理的境界……


心学西湖学派


王阳明,这位500年前的“70后”,从年少时便立志成为圣贤,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思想上的困惑后,终于悟道成功,创立了阳明心学,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知行合一”是心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阳明子前期讲学的重点,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研究和实践。

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我们平时理解的不一样,我们一般理解知行合一就是言行一致、先知后行。王阳明明确反对这样把知行分做两样,而是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一个人虐待父母,你能说他“知”孝道吗?

阳明还强调,“一念发处便是行”,完全把意识领域的事归入实践领域,强调更加严格的思想锤炼和修养,绝不让错误思想进入“知”。我们有时候能看到一些心学信仰者每天反省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根本就没有去做,跟“狠斗私心一闪念”有点像。





磨史作镜


现在社会上十分流行的一句鸡汤话:“没有做不通的事,只有想不通的人”。这是一个典型的逻辑错误!“想”和“做”看似是理论与实践的两个结合,但问题在于:“做”不等于能做成,能做好,想通了,决对不等于做通了。“费力不讨好,得不偿失”的现象多了。如果我们把“想”和“做”连贯起来,就可以视为“知行合一”了。


应该知道,意识是“思”,行为是“想”,“意识+行为”就是思想,就是“知行合一”,而“知行”之后还有一个“能”的问题,知道了,也行动了,但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呢?或者说,知行之后是否“能”呢?


其实,控制这个“能”的就是灵魂。所以,灵魂是高于意识的另外一个层级的控制枢纽,意识只是对物体思考后的一种反应,而灵魂则是在意识的触动下,通过系统对整个身体所执行的综合指令。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的“知”是“知道” ,而非“知识”;“行”是“行为”,而非“行动”。“行”的关键不在于“行为”,而在于“行动”,尤其是借助科技的手段,实现超越人体本身能力的“行动”。


比如,古代人想“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现在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 再比如,过去人的所谓“天”并不是今天人认为的“天”!过去的“天人合一”只是“心”与“忄”之间的合一!同理,比如“氣”与“炁”也不同。


“知行合一”究竟是一个理念,还是一个行动?事实上,无论怎样谈“知行合一”,关键在“行”上,比如,如果马云不做个阿里巴巴、马化腾不做出QQ和微信,他们再怎么“知”又有什么鸟用呢?


现在我们都崇尚“知行合一”,如果仅仅只是个理论性的道理,又有何用?“知行合一”本身不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吗?有想法再行动,通过行动再提高想法,难道这不是一个正常人的普通思维吗?值得流芳百世吗?(别喷,我只是无知)


所以,现在的中国人,不是知道什么叫“知行合一”,而是怎么样做到“知行合一”。如果王阳明只是发现了“知行合一”,而没有做出任何“行”的内容或者项目,“知行合一”岂不是自己也没做到?哪又如何告知别人?


现在,我们的很多人天天沉浸在“知行合一”的道理里,而无法用西方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造出来飞机、火箭……,“知”又怎咋地?“行”又在何处呢?真的是知易行难呀!


千百年来,“知行合一”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理论的理论,哲理的哲理,人人都在崇拜并学习,但难道我们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的新人们就甘愿跪舔在虚拟化的祖宗脚下不敢喘一口气?


“知行合一”能干点什么呢?由于缺乏具体的科学手段,也只能在“知行合一”的道理上绕圈子,而没能创造出任何的社会价值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定慧堂


《无我心境》

不以自己为中心,抛弃自身一切虚伪虚假虚荣的空虚不实思想的不理性念头,凡事以《行知合一》要求自己思维及行为理性理智!

抛弃不实的心态,提升思维致良知,行为致良和,就要忘我心境了。不为当下缺失而忧心,因为缺失是以经确实存在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索求得到,不忘初心,方能幸运!

不要怕别人打击嘲笑自己,正因为当下我们拥有的物质太少,所以我们才要持之以恒的索求我们想来的东西!不苦于当下的自己,没条件自己要创造条件上!

在自己人生艰苦逆境中要立志,增加自己的信心,甚至不给自己留回头路,面对着别人好冷言嘲笑,自己只有持之以恒追逐目标,不断索求,在最后实践成功后,所有冷言嘲笑不攻自破!

☆☆☆查看我微头条,《派顺阳明心学》,作者故乡是《阳明之城,文化之都》,圣贤阳明先生在江西崇义县有《朝思归顺心学指导》,指未来在和平时期,中国所有理性文化信仰要归顺于正义方,为国为民为和平出力,国家则昌盛,理智文化盛世于人间,世间所有迷信,迷失则无处可依了。

人人《知行合一》,天下太平,国运昌盛!


凤凰阁文化


不太懂,瞎说几句吧。王阳明的理论最著名的就是知行合一,又叫阳明心学,这是大家最多知道的。那么心学和知行合一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佛教也是唯心主义学说,又有何不同呢?佛教的理论起源于印度,受到印度教的影响很大,简单来说外界一切都是虚幻唯心中是真实的。而阳明的心学则是特指与朱熹格物致知的不同,阳明不格物,而是格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内心格通了懂了明了了,则自然顿悟,身心合一而知行合一,心之所至,身之所达,也就是心中想到的则行动必达,毫无阻碍。

这是圣人的境界,一般人心中所想与行动都是有阻隔的,大部分人是做不到,我们常说一个人意志坚强能数十年坚持一件事情,但也是靠意志坚强,而且只是一两件事情,而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毫无滞涩的行动与信念合一,无需强迫或坚持,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很多人恐怕很难理解吧,否则也不会是圣人境界了。

不说王阳明孔子老子佛陀这些古人了,近代我觉得毛泽东就是圣人境界,不是那种愚昧迷信崇拜的意思,而是毛泽东的思想和行动就是自然合一的,他并没有特别刻意如何,就是洒脱磊落举重若轻挥洒自如。靠意志勤勉聪慧运气等等只能成为强人,圣人境界不可能靠这些达到的。比如曾国藩也很了不起,但比起圣人来就太刻意太拘谨,用现代词就是格局太小。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没特别研究过,只是在看其他书时有些间接了解,正好有空就瞎聊几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