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通俗解释是什么?

罗玉波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认为,人性是一只魔鬼和一只天使共存的二元对立世界。当一个人遇到一件事时。魔鬼和天使就在主人的心境里,争先恐后地跳出来。说着相反的观点,唧唧咋咋不停。让主人内心打鼓,左右为难。这些是普世的本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属性。而善良的天使是“天理”;邪恶的魔鬼是“人欲”。所以,朱熹认为,作为高级动物,文明世界,生物链顶尖的主宰者,需要做到,克制内心的“欲望”,顺乎“天理”去言行。


格物致知:

礼记中的《大学》篇说:要先格物,才能致知。有了格物致知后,才能做到诚意,才能去正义。有了诚心诚意后,才能修身,如此才能齐家。修身齐家后才能够去治国平天下。一切需从“格物”做起。

“致知”的意思是获得知识,了解事物本质

“格物”宋朝理学家,两大学派有两种不同解释。朱熹认为,格物是“至”是观察研究的意思。陆九渊认为格物是“去物”,是排斥物的意思。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对“知”和“行”的观念。通俗说,“知”可以理解为“道理”;“行”可以理解为“行动”。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一体的:就是理论离不开实践,道理离不开行动。他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好比说,某个人知孝,是指此人已经行了孝。”

“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都有美好的“初一念”,也有邪恶的“次一念”。但并不是人人都是圣人,所以私欲私念太多太重,内心的天平会倾向利己害人的“次一念”。如果让天平倾向美好利他的“初一念”呢?那么就要做到“致良知”,即“存天理,灭人欲”。这里就是朱熹说的克制内心的魔鬼,倡导发散内心美好的一面!

当年文化,当年历史,听当年青山娓娓道来!欢迎朋友们交流和关注!

当年青山

人欲得去,天理得存,何谓人欲?超过需求的欲望即人欲。即今日所说的贪欲。

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何谓良知,良知是灵与肉中的那个灵。精神与物质中的那个精神。 意识与行为中的那个意识。致良知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开发自己,最终得以成长。

知行合一就要绕一点,简单地说就是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的认识其实是对自己的误解,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以上便是我个人的感悟。


自律才能功成

人欲是灭不了的,只能转。怎么转?格物致知就是转,相当于佛家去除贪,嗔,痴。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致良知,致良知,也相当大学一书里讲的明明德。也可称佛性,自性,道体。就是证悟到了心之体。没有分别心就是心之体,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知行合一,所谓知,是知良知,行为要与良知合一。行为不可违背良知之心。


caoxiaopeng

存天理,灭人欲,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天理可以存,但人欲是很难灭尽的。格物致知,去向大自然学习,真理就在你我身边。知行合一,别光说不练就行。致良知,做人做事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