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静”中做到“知行合一”?

道夷资产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着急,似乎是想一语双关,到底是想说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抑或是如何做到静?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够知行合一的人,内心一定很平静;能够“真静”的人,也一定会知行合一。

无论是哪门哪派的修行,没有敢否定“静”之大用。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又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养方法;《清静经》里更言: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迁之。


《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庄子所谓“心斋坐忘”;孟子所谓“反身而诚”;佛家更是有“戒定慧”三学;诸葛亮的《诫子书》里也特别强调“宁静淡泊”的修养方式等。

诸如此类言论,不胜枚举。经史子集中,但凡论修养者,“静”字的比重篇幅最广。只因唯静方能生慧,心不静无以见道。明朝大儒吕坤的《呻吟语摘》中,特别将“深沉厚重”作为人才的第一等资质,若非内心波澜不惊,何以能深沉厚重。

而正如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中所言: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王阳明非反对“静”,正是反对此“静中之静”,因其一旦遇事便慌,非真静也。真静须从动中磨砺出,故而王阳明才提出要在“事上磨”。恰如吕祖所谓“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但普通人习气厚重,闲居尚且浮躁,动中更易忘形。故当从静处沉淀,动处观照,动静两不误,绝不可偏执一端。王阳明谓之“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切不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明明未有超脱之境界,却装作“大修在城市”的样子,藐视静坐,沉迷俗情,内心浮躁不堪,却以洒脱自居,实近乎“狂禅”,日沦于堕落而不自知也。

今有不少阳明粉丝,抓住王阳明批判静坐的几句方便之言,竟妄自尊大,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每见人静坐,便借以斥之;甚有学着王阳明批判佛老,以至发展为诽谤,实不知者无畏;

看了本《传习录》,就真把自己当“王阳明”了;殊不知早已背离修学之要。《大学》所谓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修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好为人师。非言论不妥,道理不真,实乃自未得度,而急欲度人。总以高标准要求他人,却忽视自身的修为。实际上,人们往往不会听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人能接受己之言论,无非有两种情况:一者,自身能量比他强;二者,君子所见略同。

《了凡四训》所谓: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实是古之良训,当为仁人志士切戒之。

而欲达到知行合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虽简单直接,恰如禅宗之“直指人心”,非上根器之人难以承当,否则早就“满街都是圣人”了。

我辈修学当有自知之明,切须务实奋进,万不可好高骛远。必于闲居独处中,若众目睽睽,指视昭然;方可于大庭广众之下,光风霁月,洒洒落落。《大学》所谓:君子必慎其独也。

外须谨守颜子之四勿,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此为持戒之说,常人习气尚在,若无视戒律,放任自流,以随便为方便,以放纵为洒脱,则习气愈厚,离本性愈远,以至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也。

孔圣七十岁方“随心所欲不逾矩”,乃随“本性”而自在,非今之随“习性”而妄动,此处不可不慎也。故佛陀涅槃前特别警告应:以戒为师。

内须闲邪存诚,时刻提起观照,保持正念,勿助勿忘,持久行去,虽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必有所长。兼此内外之修,再施之以“致良知”之功,盖能不狂不拘,把握中道矣。

而论“静”之功夫,亦如上之所言。孟子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庄子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也。若不能于食色二事严加防范,欲求内心之平静,恰如沸水中求凉意,可乎?

然重在就此心而论,念念不离本性,时时保持正念,所谓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王阳明所谓“致吾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此处虽言之甚易,而行之亦甚难。万不可以仅执此上事,而忽略下功,必当兼而行之,以防偏颇。然仍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欲进一步了解王阳明心学,可参考我的文章《一口气看懂的王阳明生平与思想》)。


不遁之遁


知行合一是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标志性主张。其实知行合一早有此说法,并不是王阳明所独创。治学止于至善,终在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终极追求。王阳明以儒家思想为宗,传承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创造性的提出“智慧天然,不假外求”,在朱熹理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发展,成为明朝新儒学思想的创始人。而王阳明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学,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诠释了“知行合一”。王阳明在历经大起大落的人生仕途中,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以为,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的“静”。比起王阳明,生活在现世的我们,没有惊涛骇浪,不需要我们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只要坚持心中的梦想,不计较、不气馁,淡定从容,不忘初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忙碌而又充实,快乐而又享受地过好每一天,足矣!




陋石书艺


知行合一,并不等同于“静”。王阳明一再告诫自己的弟子,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脚,否则整天沉迷于“静”中,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乱了阵脚。

当然,如果你刚入门的话,“静”这一关是必须要学会攻破的,它是一切智慧的温床,做不到静,那么一切如镜花水月,抓不住事物的根本。学习心学就更加离不开静了,很容易出现像你上面描述的这种境况,毫无头绪地去生活中去磨炼,像一只无头苍蝇,这样是学不到任何智慧层面的东西的,只能白白浪费掉生命时间。

注意,此处我指的“静”不是禅坐,是先在内心搞清楚“格物”的概念,这才是通往光明的第一条门道。

心学重在“心”,知行合一重在“知”。如果你学到了一定的境界,你能发现“心”和“知”这两个概念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名字不同而已。

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此心便是良知,识得此心,便认得“知行合一”的用功着力点。安不住此心,则一切皆空谈。

关于“知行合一”的文章我已经写过好几篇了,虽然所阐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其核心不变。

如何才能做到这四个字,如果你刚入门就别想着一步登天了,老老实实地去多看看《传习录》,那才是心学的无上秘法,不要沉迷于那些市面上鸡汤式的心学书籍,那都是要华丽的语言文字包装出来的废话,根本没有实际操作方法,即使你看几十年也对你没啥帮助的。



尘谷行知


《静心明理致知懂行善为》

作者鹤鸣

这里的静主要强调主体的态度端正。要求有三点:1是心静。静得下心,不要浮躁,要踏实。2是环境净化,要抗外界不良干扰。要专心至

致。3是要心净。七情六欲等要自制,不要杂念丛生。

这些都是致知至良知的基本前提条件。相当于“学"获得良知。

知行合一则强调“实践"。用良知完美的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人拥有良知而且又善于用良知解决问题那就是一种主客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这是一种人性的自我完善。

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理想至高境界!

个人体会,与有缘分享。


良诗成



在中国文化中,知是知大道,行是行走于大道之上。而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对知行的严重错误理解。

王阳明其实一点都不聪明。他学佛教,学了二十多年才弄明白,原来这东西是异端邪说。这些资料都有,感兴趣的自己去查,这里不再累赘。真正聪明的人,几分钟就可以看穿佛教的那点骗人话术了。

后来王阳明又学儒,朱熹说格物致知,他就去格竹子,结果格竹子格的吐血。于是他开始怀疑朱熹讲的是不是不对。接着,他走到了朱熹的反面陆九渊那里。


道者惟一,生天地化天下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圣推知天道,是通过天文观测和地理观察得出来的。而不是支离破碎地归纳万物得出来的天道。朱熹认为任何人都能穷究出来天理,这显然是搞反了。

而陆九渊认为没有文字之前,圣人是靠心灵感应来理解天道,显然陆九渊错的更离谱。

王阳明最后回到了孟子的思想。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就是这段话,启发了王阳明。比如小孩生下来没人教就会吃奶,这个便是孟子说的良能。小孩不用思考就知道亲近父母,戒备陌生人,这就不虑而知的良知。结果,王阳明把陆九渊那一套,移花接木的嫁接到了孟子的思想上。进而主张,存在一个先验的心之本体,这个心的本体,不善不恶,凡是能觉悟这种心之本体的人,就是具有良能良知的人,就是圣人。再进一步,那就是人人学了阳明的心学都可以成为圣人。想啥就是啥,想干啥就干啥,他管这个叫知行合一。 现在人,进一步把阳明心学鄙俗化,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人的行为被彻底地被剔除了道德仁义。比如,我想杀人,就真的去杀了一个人,这叫知行合一。我想吸毒于是就去吸了,这都是市井匹夫所理解的知行合一,认为自己干啥都理直气壮,都自带心学的气质光环。


中国文化里面的知,是知道,行是行道。为什么?道者万物之宗,之源头。修齐治平,均以道为核心,而不是现在是个人自立门户,认为自己的一点见识和理解就是修行之道。修行,以道修身,行走于大道。而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这不是知和行,而是妄思妄为,是小人妄人的行为,非君子之道。王阳明不尊崇先圣之道,离道叛经,大明的亡跟心学有直接的关系,守仁难辞其咎。

姚江王氏阳儒阴释诬圣之邪说,其究也,刑戮之民、阉贼之党皆争附焉,而以充其‘无善无恶圆融事理’之狂妄。 ——船山《正蒙注序论》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取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顾炎武评心学

王阳明已经很鄙俗了,但是现在的一些人比他更加鄙俗。中国文化里面的知,是知道,行是行道。为什么?道者万物之宗,之源头。修齐治平,均以道为核心,而不是现在是个人自立门户,认为自己的一点见识和理解就是修行之道。修行,以道修身,行走于大道。而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这不是知和行,而是妄思妄为,是小人妄人的行为,非君子之道。


王阳明说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想一出是一出,被船山学派定性为邪说,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王夫之的知行论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欢迎文明交流。


崇儒


很理解你的苦恼,因为我以前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过程,你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完成了转变,王阳明也是经过心变路程才到达那个境界。所以不必着急,一着急你先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心静先要做到制怒。这个过程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会很困难,这和我们生活费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浮躁的环境,而这种浮躁也演变成了社会的焦虑。

人焦而躁,因躁而怒。所以这是不可避免的,人是有情绪的,是一个感性动物,感性大于理性时就会放大情绪化,所以控制情绪,制约怒气,很痛苦,确也是有成效的。

控制不是在压抑,我读了你的描述,发现你在压抑自己的怒气,这是不好的,你既然能做到心平气和,那就说明你能控制。但是压抑大了,你就不好控制了。

要试着去说服自己,说服自己。


地瓜gan


首先恭喜先生进入“知行合一”的更高层次,小疑小悟,大疑大得。

对于“知行合一”很多人不知道正确的意思是什么?关于此中真义,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解释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可以看得出,王阳明先生是个明白人,把“知”放在第一位,

问题来了,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前后有别的“知”有何不同?

也就是说,王阳明悟了前的“知”与悟了后的“知”转化的关健在哪?

如能懂了,这就是凡夫与圣人的区别。

所以很多人,用凡夫之“知”来推测圣人之“知”。

只能说学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不如牛角一二。

至于如何做到入静?

在儒家的经典《大学》有过精彩的修行次序描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为什么静不下来,因为心乱,为什么心乱?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境(声色香味触法)从而引起内识波动,故能扰乱本心。

如何像王阳明一样静下心来,这必须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一样,悟到无我,无法,

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史记sj


我个人的见解是:体动而心静。

“知行合一”是方法论,它的目的是“致良知”,将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才不会迷茫。

题主能够在生活中第一时间反思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够立即改正,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必再执着于追求所谓的“静”了,因为越是追求“静”,就会发现生活越来越没意思,这就容易偏离本意,转向清谈了。

王阳明讲“凡事需在事上磨”,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去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干嘛呢?中国人肯定会说仁义礼智信,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可以用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去解释。遇一事思一事,无事时则自我反思,其目的一是要搞懂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二就是要明白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要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么,当你搞清楚了以后干嘛呢?当然是“行”而不是“静”。知行合一,在行中悟出知,以知指导行,两者谁都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是知行不一了,“静”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不焦急,不气馁,守自己所追求,达成一种自我与外界的和谐,这样,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你要做的事,所以,这就和我的观点“体动而心静”结合起来了。

永远热爱生活,永远保持心里的光明,永远保持战斗力,永远不堕其志,知行合一,便是如此。


解儒


动与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静。静动是一体的二个方面。互为对应。

知行合一:指的是圣人修道达到的一种境界。身心灵,天地人达到了精神上的统一性。没有了二元对立。意识在纵向上提升超越了自我。达到了无我的人我天地融而合一的境界了。这时心灵体验到那种超自然的存在状态。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身心灵合一的全部归一的境界。这是要靠行动去彻身体验感觉觉知的一种状态。不是我们大众凡夫所能靠思维方式来认知的。

所以,知行合一是一真法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普通人因为受社会规则规范的习惯影响,都是用头脑的自我意识在思想,思维模式处在二元对立的概念世界中。是很难体会到什么是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及所处的境界!

圣人所在知行合一境界中的《静》指的是一种心里状态。心处在如如不动之中。觉照起用在观察着外在的一切变化而不会起心动念的一种状态。这是知行合一境界中所说的《静》!


凡转如是


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说明你已经知道反观内求了,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并且你也能知道这是不对的,说明你的良知很清澈。所以,你不用担心自己本身有什么问题。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情绪,情绪的改变除了需要明理还需要通过克制使自己去掉原本的不良情绪习惯。关于后一点你已经在努力,虽然开始有点难受但是时间长了身体习惯了就好了。你一定会成功的,提前祝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