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魏延谋反是确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

逍遥酒一壶


仅从三国演义上看.延并无反迹.但历史上延或叛或忠我不知道.三国演义中延反一事.我认为应是三国时自毁基石的第一大寃案.


云雾里看客


有的人认为,魏延确实要谋反,而诸葛亮神机妙算,猜出了他的心思;可有人却说魏延之案乃天下奇冤,他非但没有谋反之心,反而是坚定不移的反曹魏者。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北伐途中,临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让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密不发丧,令魏延断后,如果他不听的话,大军就直接班师回朝,不要管他了(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杨仪就让费祎到魏延那去打探消息,看看他怎么想。魏延却说:”丞相虽然死了,可我魏延仍在呀,怎么能因丞相一人就坏了北伐大计呢?更何况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给他杨仪断后?“说完,魏延就跟费祎商量着,要联合起来通知三军,继续北伐。费祎以跟杨仪周旋为由,告退了。后来,费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杨仪,说魏延要谋反,杨仪就领着三军返回蜀汉。魏延得知后,就立马去追,并率先赶到南谷口。杨仪派何平去击杀魏延,两军对峙。王平说:”丞相尸骨未寒,你魏延居然就要图谋不轨,岂有此理(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说完,魏延部队自知理亏,纷纷放下了武器。魏延见势就逃跑了,最后被马岱所斩。

这大概就是故事的梗概。也就是说,魏延谋反是有点根据的,毕竟在古代,将领以服从主帅为天职,魏延不服从丞相的命令,终归有点说不过去。

但就凭此说魏延谋反,也查无实据。

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如果魏延要谋反,为什么不直接投降曹魏,反而南归,去追击杨怡等人,这样做岂不是多此一举?

《魏延传》也说,魏延那样做,无非是想要追杀杨怡,替代诸葛亮,不便于背叛。(原延意不北降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不便如此。)

此外还有一个证据,试想假如魏延真的要谋反,杨仪可是立了大功,一定会加官拜爵。可结果呢?杨仪仅仅被拜为中军师,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位,没有一兵一卒。杨仪对此愤懑不平,旁人都若无其事,只有费祎安慰他。杨仪跟费祎絮絮叨叨,说早知如此,就干脆听从魏延的算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往者丞相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

也就是说,史学大师陈寿,认为魏延是被冤枉的。

但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却认为,《魏延传》记载不实,此事另有真相,他说诸葛亮是暴毙而亡,临死之前压根没下过那样的命令,他还补充道:”岂有和杨仪、费祎、姜维私相计议,置先锋军于不顾之理?“

而史学大师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却认为,魏延谋反一事是诸葛亮一手炮制出来的,魏延并无反意。

这可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同意《三国志》的观点,就要冤枉杨仪;而如果同意吕思勉先生的观点,就要冤枉陈寿;但如果同意张作耀先生的观点,可就要冤枉诸葛亮了!

我认同陈寿的观点,毕竟他是位非常严谨的史学大师。





H说扒道


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任命大将魏延作为北伐的前锋,诸葛亮亲统大军最后一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当时诸葛亮才五十四岁。诸葛亮死后,蜀汉大军内部发生了内讧,长史杨仪以魏延谋反为由,秘密派人将魏延斩杀。在影视剧《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刻画成了一个天生反骨、反复无常的小人。但真正的历史并不是这样。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临死之际留下了一道密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军便自发斩杀。”诸葛亮死后,杨仪便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口风,魏延答道:“丞相虽亡,吾自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并且魏延还想让费祎与自己联名向诸将宣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魏延并没有造反的意图。

当时魏延知道大军已经撤退之后,他非常的愤怒,于是他日夜兼程,赶到杨仪大军之前,将所有的栈道烧毁。杨仪和魏延先后向刘禅上书都说对方想要谋反。但魏延是一个武将,所有朝中很多文官们都担保杨仪不会造反。当时魏延将栈道烧毁之后,大将王平骂魏延是奸臣,由于魏延的军队不明情况,所以四处逃散。

魏延被迫逃亡,但是魏延率大军是逃亡到汉中,并不是逃向曹魏一方。随后杨仪派遣大将马岱追杀魏延,最终将魏延斩杀。当马岱将魏延的头颅交给杨仪时,杨仪骂道:“庸奴!看你还能再作恶么?”就这样魏延谋反的罪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立了。

根据《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当时魏延只不过是想杀了杨仪,起真实意图并不是谋反。这一点元代的郝经也可以证明:杨仪是以私忿杀了魏延。魏延谋反的确是千古冤案,并且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魏延小人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

最后杨仪的下场是什么呢?公元235年,杨仪因口出狂言,被撤职流放。但杨仪仍不以为然,最后被下狱,自杀身亡。


公元前


据三国志记载:魏延并不是谋反叛汉,而是与杨仪有矛盾,所以杨仪造谣说魏延向北降魏,而且发兵攻打魏延,魏延只逃不战,最后被追杀。而魏延其人, 深受刘备器重,是刘备麾下一员猛将,屡立战功,攻下汉中后刘备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并镇守汉中将近十年。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也是功绩显著,但得不到诸葛亮的重用,郁郁不得志。魏延善待士卒,武力过人,但性格孤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芒。唯独杨仪从来都不屑魏延,与他水火不相容,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要杀杨仪的举动;而诸葛亮爱惜二才,经常为二人调解。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最后魏延败逃,而不是谋反,被马岱追斩于汉中北门外,并被灭了三族。





观史鉴今


真正死因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着。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

  

  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可见,三国中应该是把魏延给丑化了,而且还顺带着最后美化一把诸葛孔明,魏延或许是死于蜀国的内部阴谋和争斗。我们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魏国,曹家,司马,夏侯家明争暗斗,难道蜀国和吴国就一点内部矛盾都没有吗?这是不可能的。




大鹏1390999969


《三国演义》中魏延因为反叛,被诸葛亮预留马岱一刀斩杀。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能当信史看。在真实的历史上,魏延其实并没有谋反,他其实死于蜀汉内斗,但最终结局确实很凄惨。

魏延被刘备重用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当刘备得到汉中之地后,需要勇猛的大将前去镇守。所有人都认为张飞会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就连张飞本人也是这样想的。

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刘备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所有人都非常吃惊。为了打消众人疑虑,刘备当众问魏延:“现在让你肩挑重任,你到了汉中之后会怎么开展工作呢?”

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请为大王吞之。”(《三国志》)

魏延回答:“要是曹操亲自领大军而来,我只能防守住;但如果是其他将领前来,哪怕有十万之众,我也替大王消灭他们!”这还是魏延稍微自谦了一下,没把自己放在和曹操、刘备一个等级上,但内心的骄傲也是一览无遗。

刘备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众人也“壮其言”。魏延虽然狂妄,但确实有真才实学。在汉中镇守期间,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也说明刘备有识人之能,且能压制住魏延,使他甘心受驱策。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已经有点压不住魏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魏延受到诸葛亮压制

刘备去世,诸葛亮领军政大权,驻扎汉中准备北伐。此时的魏延被诸葛亮压制,从一方主帅而成为诸葛亮下属,对于性格桀骜的魏延来说,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不尽。(《三国志》)

魏延私下认为诸葛亮太胆怯,使自己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因为每次出兵之时,魏延都想分兵万人,自己单独行动,不受“胆怯”的诸葛亮统领。

魏延就像李云龙那样的刺头,胆子大、能打仗、难管理,但和李云龙圆滑的性格不同,魏延过度自傲,使得他人缘非常差。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

魏延的性格,使得当时蜀汉阵营中的人们都不愿和他交往,这也注定了魏延的悲剧。等到后来发生矛盾后,没有人替魏延说话。

当初,诸葛亮也只是抑制魏延的性子,并没有认为他会造反。等到诸葛亮快去世的时候,秘密与杨仪、费祎商量后事。

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

诸葛亮预料到魏延会抗命,所以他告诉长史杨仪:“让魏延断后,如果他不从命撤退,你便领军先行,不用管他。”由此可见,诸葛亮也只认为魏延会抗命,但从没怀疑魏延会投靠曹营。

魏延最终结局

等到杨仪前去试探魏延的时候,情商低的魏延果然露出了不忿。

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邪?”(《三国志》)

魏延让丞相府的属官,把诸葛亮运回安葬,他自己可以带领大军继续北伐。而且,他魏延本人,也不服隶属于长史杨仪。但后来,杨仪按照诸葛亮吩咐,不等魏延而自归。魏延得知情报后,非常生气,自己抢在杨仪前面,烧掉栈道。

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

从魏延的行为中,也能看出他并没有谋反之意。魏延如果想要谋反,就会往北走去投靠曹氏集团。而如果他想杀掉杨仪做投名状,也会从背后掩杀杨仪的军队。但魏延偏偏抢在杨仪前面,往成都方向走。

此时的魏延,就像一个赌气的孩子,把栈道烧掉,大家谁都别回去,一起去北伐攻打曹氏集团。而且,此时魏延、杨仪两人,纷纷向后主刘禅上表,指责对方谋反。只是魏延平时人缘太差,众多大臣相信杨仪而不信任魏延。《魏略》中对此,也有记载。

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之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魏略》)

和《三国志》不同的是,《魏略》中记载诸葛亮把后世托付给魏延,一向和魏延不合的杨仪担心受到迫害,所以才把谋反的罪名扣在了魏延头上。

魏延带军阻住杨仪等人的归路,何平被杨仪派去抵御魏延。

平叱曰:“公(诸葛亮)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三国志》)

魏延在军士离散之后,还是向汉中方向逃跑,而不是向北方曹氏集团逃跑,足证魏延本无谋反之意。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魏略》,都记载是魏延和杨仪平素不合,诸葛亮死后,杨仪担心受到魏延迫害,所以把谋反的污水倒在了魏延头上。

所以,反曹斗士魏延之死,死在蜀汉集团的内斗,而他并没有真正谋反。只是最终的胜利者是杨仪,被灭掉三族的魏延,已经没有地方去伸冤了。后来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使得更多人认为魏延是死于谋反了。


飞熊说历史


魏延谋反案自然是子虚乌有的案件,对此陈寿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原延意不北降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可是陈寿的《魏延传》中却也有不少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他说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可是后面在南谷和杨仪对峙时,其部下士兵却在王平的一句呵斥中全部溃逃,只剩下儿子和几个亲兵逃脱,这一点和他“善养士卒”的描写很不相称。

  1. 由于蜀汉不置史官,所记载的资料多是由民间修史以及陈寿个人靠着在蜀地的所见所闻而合集而成的;
  2. 考虑到陈寿所写的关于“魏延谋反案”一说,其主要来源应该也是蜀汉官方的说法,而官方为了稳定人心,是真真切切地把魏延案当作谋反案来审判的;
  3. 即使陈寿对其有所疑问,但也免不了受到官方史料的影响,对魏延案的记载自然有所遗漏或错误。

所以要了解魏延案的真相,即“魏延到底有没有谋反”,我们也只能从正史以及一些不入正史的边角料来着手解释。


一、魏延有很多可以谋反的机会,可是他偏偏选择在最不易成功的时候来谋反,这很不符合常理

自从被刘备越级提拔为汉中都督后,魏延一直尽心尽力地保护住汉中这个蜀汉的咽喉之地,十年时间虽毫无军事作为,可魏延却没有什么怨言,这一点在一个渴望透过战争建功立业的武将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 诸葛亮誓师北伐之时正是“危急存亡之秋”,蜀汉内部不稳,派系林立,而魏延以荆州旧部身份,自然会被归入荆州派系之中,可是诸葛亮却似乎对其一直有所猜忌,不能给予绝对信任;
  2.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开始,魏延就不断提倡“子午谷奇谋”,希望诸葛亮派自己率偏师,走山路崎岖的子午谷,极速赶到潼关,和后方赶来诸葛亮大军回合控制潼关,关闭曹魏入关中的大门,可诸葛亮没有一次听从;
  3. 街亭之战时,魏延在陇右击败了郭淮、费曜的守军,升任为征西大将军、假节,按理说他此时在关中战区是有自行其事的权力的,不必事事请求丞相诸葛亮的同意,可是诸葛亮还特意给了魏延一个前军师的名号,这是属于丞相府的属官,诸葛亮此举无非是为了压制魏延,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魏延虽然对此十分反感,不服诸葛亮的安排,可是他也没有什么怨言,可能就是在背后咒骂几句而已,他知道此时也只有诸葛亮才能扶好已经摇摇欲坠的蜀汉。

魏延深感刘备之恩,对他来说蜀汉的稳定胜于个人荣辱,所以在诸葛亮北伐到其去世,这期间将近七年的时间,魏延所得到的待遇可谓十分不公,可魏延也没有过什么谋反的心思:

  1. 第一次北伐,驻守街亭大关的重任被移交给了诸葛亮亲信马谡;
  2. 第三次北伐,趁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而导致关中曹魏防务空虚之时,蜀将陈式夺取了武都、阴平。这是北伐行动中取得的最重大也最容易的一战,可诸葛亮没交给魏延,而是交给了败绩多多、毫无出色之处的陈式;
  3. 包括诸葛亮多次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让在汉中驻守了将近十年、深知关中地理气候的魏延没了用武之地,其官职自击败郭淮之后也一直没升过,倒是降将姜维却是步步高升,不但掌握了中军虎步监,还胜任中监军、征西将军,隐约已爬到魏延头上。

作为荆州旧部又是刘备所器重的将领,魏延在诸葛亮时代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他有一万个背叛的理由,可以说诸葛亮专权摄政,埋没人才,可以说诸葛亮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也可以说朝廷不公,没有给自己施展身手的机会。

再不然以“良禽择木而栖”这一借口,魏延也大可拿汉中去投敌,可是魏延却不选择在这一即有借口,又有机会的时间点来谋反,反而在诸葛亮去世,大权全在杨仪手上的时候来谋反,这就和韩信谋反案一样,对一个打了一辈子战的武将来说,是十分不合常理。



二、蜀汉官方所说魏延谋反的情况不太符合实情

公元237年,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于五丈原一年多,感到自己的身体日益衰弱,在自己临死之前,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目前存在着两种说法,而且还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以《三国志》而言:诸葛亮是让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负责撤军,让魏延断后,秘不发丧,如果魏延不听从的话就直接回去,不用管他,但这其中却有很多蹊跷:

  1. 诸葛亮素以“小心谨慎”著称,怎么可能在自己死后故意挑起魏延和杨仪这对冤家的仇恨,让军队有发生内讧的可能,后世有种说法是诸葛亮要提前引爆魏延这颗定时炸弹,可这难免有点“事后诸葛亮”了;
  2. 魏延在得知诸葛亮安排后,对费祎说:“你们可先引棺木回国,我独自引大军抵抗贼军,不可因一人之死而废大事”。这是魏延作为一个合格武将的表现,要知道当时蜀汉并不是没有后撤之忧的,司马懿的大军可是在渭水南岸蠢蠢欲动,魏延此举是他在权衡战场局势后所得出的解决办法,就是为了阻挡住司马懿的追兵,以免蜀汉军队被抄了后路;
  3. 魏延作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北伐军中除了诸葛亮外就属他官职最高,诸葛亮不可能越过魏延而任命杨仪总管全军,直接授予军队大权;

所以《三国志》中关于“诸葛亮撤军安排”的记载有可能是被杨仪给改了,而朝廷为了安稳人心,只能认定魏延谋反,将其诛三族,并且默认了杨仪等人对当时情况的描述。朝廷既然认定了魏延谋反,那就需要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有什么比蜀汉擎天大臣诸葛亮亲口说的话更有信服力的呢?



三、《三国志》关于魏延案的记载有可能是被篡改的,而《魏略》的记载反而却更加可信

  1. 诸葛亮在临死前是让魏延等人小心谨慎,秘不发丧,以免司马懿大军趁乱袭击;
  2. 魏延和费祎等人慢慢撤军,一直撤到褒口后才发布诸葛亮的死讯,杨仪在知道这消息之后,害怕魏延会因私怨而对自己不利,所以大肆宣扬魏延谋反,要带兵投降曹魏;
  3. 魏延本来就没有谋反心思,在听到军中谣言四起的时候,只能不战而逃,带着几个亲兵逃跑,被杨仪派人斩杀,并致信朝廷说魏延谋反。

对于《魏略》的说法,裴松之说“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直截了当地否定了《魏略》的说法,可是结合上下文来看,似乎《魏略》的说法才更贴近事实真相,不管是诸葛亮的安排还是魏延的举动,都很符合这两人的性格和当时的情况。

诸葛亮生平唯谨慎,对于主帅在战场上突然去世所造成的后果肯定是了然于心的,他不可能为了铲除魏延一人而将整个大军置于险地,这可是蜀汉的全部家底,诸葛亮对魏延和杨仪两人的间隙是很清楚的,他越级提拔杨仪则绝对会得罪魏延,这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要是魏杨相争让司马懿把握住了机会进攻呢?诸葛亮会想不到这一点吗?

所以我认为《三国志》的资料是被篡改后的资料,虽然陈寿在后面对魏延的举动做出了解释,认为他只是为了杀杨仪而已,可是却也侧面反应了魏延只顾私怨,置国家大事不顾的自私心理,让人觉得魏延是死有余辜。而《魏略》的记载,虽然有“敌国之言”的嫌疑,可却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记述,不受任何当事者的影响,反倒显得更为真实可靠一些。



总结:魏延是不可能谋反的,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冤案

由于魏延是当时最有资格继承诸葛亮地位的人选,而他脾气大、战绩高,如果让他成功接替诸葛亮职权的话,那会导致很多人的不满:

  1. 蒋琬、费祎等中央大臣,他们可以压制杨仪却不太可能让魏延服从,毕竟魏延连诸葛亮都不服,很难想象他会屈尊于蒋琬、费祎之下;
  2. 姜维、王平等外将也很忌惮魏延,魏延能力在他们之上,又是两朝老臣,十年的汉中都督,如果真的让魏延执掌了军政大事的话,那他们或许就没有出头之日了,而杨仪始终只是文官,对军事这一块也不得不倚重姜维等人;
  3. 刘禅也惧怕魏延,他害怕再来一个“事事躬亲”的魏延,把自己的权力架空了,魏延的地位也让刘禅十分忌惮,很难对其下手。

可以说,在诸葛亮死后,杨仪和费祎、姜维等人已经达成了某种政治交易,并且将这一交易通过费祎转告给了成都的蒋琬和董允,内外沆瀣一气,要在诸葛亮之死所导致的局势混乱中铲除魏延,保护各方利益。

当然刘禅也是默认了这一行为,《三国志》所说的“魏延欲杀仪等”,或许就是魏延在带兵到达褒口之后,已经察觉到杨仪和姜维等人的谋划,所以他不止要杀杨仪,还要杀费祎、姜维等人,然后面朝圣上,洗脱自己的冤屈,所以即使是魏延在失败后,他也并没有北上投敌,而是南下回蜀汉,他本来就无罪,为什么不敢回去?

所以魏延是“被迫谋反”,这是一桩蜀汉官员为了维护各自集团利益而发起的“被谋反案”,诸葛亮给了魏延不公正的对待,蜀汉政权也没有对其给予平反,历史也多指责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切的一切当然可以说是由于古代朝廷对武将那种特有的偏见所造成的,可细想一下:难道魏延就不应该为此负上一定责任吗?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魏延谋反应该不是真的。这点上我比较赞同易中天教授的观点,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回撤成都,当时蜀国能正面战胜魏延的人几乎没有,而魏延在回撤的路上并没有展开军事行动,应该说他没有想到会给他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否则以他的实力纵使兵败,也不至于落得最后的下场。


正直的人1978


历史上魏延谋反的事是否真的存在,我个人认为是子虚乌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这段历史,然后再聊一下原因:

猛将成长史

魏延字文长是河南义阳人。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脑后天生具有反骨、智勇双全、骁勇善战但去不太安分的人,他的最终结局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因为反叛而被斩首的负面形象。历史上记载的魏延最后确实是被马岱斩首,但是他到底有没有反叛的心思,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肯定的记载。

而和他有关的最著名的事件一个则是魏延斩门吏想把襄阳给刘备,但最后因为文聘阻拦没有成功,第二件事则是斩了韩玄又救了黄忠,将长沙的大门给刘备打开,虽然他让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长沙,并成功掩护住里关羽运送水兵的行为,理论上他应该是立了大功的,可是到底是抵不过诸葛亮,诸葛亮的一句“天生具有反骨”,为他以后的结局埋下了隐患。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认为魏延在日后必定会起兵造反。

而且,魏延一直都是张鲁的手下,本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但是魏延却拿着张鲁的俸禄,背叛了张鲁,这是魏延不忠的表现,而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的原因。但是刘备出于仁慈之心,还是魏延给留了下来。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魏延谋反更是震动了蜀汉当局。魏廷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多次委以重担。

关于魏延谋反,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绘,说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而谋反也在意料之中。那么魏延谋反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其事?诸葛亮和魏廷谋反有什么关系?魏延谋反为什么会触及到诸葛亮呢?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

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

是否真的谋反?

历史上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诸葛亮料定魏延会反,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当历史来看,千万别把《三国演义》当历史。

第二个说法是吕思勉先生、陈迩东先生他们的说法,说诸葛亮就没有下这个命令,这是杨仪等人假传丞相遗命。反正死无对证,口谕嘛,又没有录音,又没有录像,又没有字条,说不清楚。但是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没有证据啊,你还是推理,还是猜测。也就是说历史学家也是要猜测的,只要你的猜测符合逻辑,至少就可以作为一家之言。但是陈寿也是良史,陈寿记录在案的事不能轻易地推翻,这个里面还是有些问题。

那么我们剩下的就只有第三种选择了,就是诸葛亮确实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

为什么呢?张作耀先生《刘备传》的解释是,诸葛亮和魏延在军事路线上有分歧。“子午谷奇谋”这个事是发生在第一次北伐战争,我们知道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出发,北伐曹魏,必须翻过秦岭。翻过秦岭有三条路,东边的一条叫子午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长安;中间的一条叫驻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在武功;第三条路叫斜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在陈仓。

那么魏延提出的办法是什么呢?说请丞相给魏延一万人马,当中五千精兵,还有五千人干什么呢?运粮食。我魏延带着这支人马,走子午谷北上,十天功夫就可以到长安。长安是谁在守着呢?是曹操的女婿,叫做夏侯楙。这夏侯楙是个公子哥儿啊,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可以,打仗不行的,如果夏侯楙发现末将的军队从天而降,肯定吓得屁滚尿流,弃城而逃,末将就可以拿下长安,丞相自己呢带着大军从斜谷北上,这样我们两军会合,咸阳以西都搞定了。诸葛亮不听,设有采纳魏延的这个计策,这个就叫做“子午谷奇谋”。

这个子午谷奇谋是一项极具应战性的北伐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没有区别,全都风险万分,但是打仗贵在出奇,出奇才干制胜。但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最终却没有采用。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但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据《三国志·魏廷传》的记载,临终前,诸葛亮召开了一个机密的榻前会议,参与会议的有杨仪、姜维、费祎等人,诸葛亮遗命.他死之后,不要继续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国,撤离的时分,让魏廷断后,姜维次之。

并且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意即假如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本人开拔。做了这个布置后,诸葛亮就病故了。魏延是个坚持不懈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理解魏廷,他自高自大,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分,他总觉得不得志,但是碍于诸葛亮的声威。他也不敢胆大妄为,如今诸葛亮病故,杨仪等人哪里还镇得住魏延?没有方法,只能随他去了。由于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把大军撤回成都,捍卫蜀汉政权。只要保住了蜀汉,未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才有希望。这就是诸葛亮的一片良苦用心。

为了阻止魏延继续北伐,诸葛亮知道魏延与杨仪早就水火不容了,故临终前召开机密会议,让魏延断后,诸葛亮认定自己身亡后,魏延必定会不满自己的遗命。果真魏延一听就跳起来:“让我断后?不对吧。丞相逝世了,可我魏廷还活着,还能够率领部队继续北伐,为什么由于一个人死了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搁了?再说,我魏廷凭什么要给杨仪断后?”魏延赶快派探子去刺探,探子报杨仪准备依照诸葛亮的部署,先带着部队撤回成都。魏延怒火万丈:你撤我也撤!于是魏延抢在杨仪的前面往南撤,而且还走一路烧一路,把桥、路都给毁了,不断撤到了南谷口。杨仪带着部队往回撤的途中,发现路桥都被破坏了,两个人的积怨更深,于是都上书朝廷告对方谋反。

但一来魏延的人缘一直不好,二他撤兵的方式以及给杨仪大军使绊的行为惹了众怒,所以众将领一直认为魏延才是造反的人。于是,刘禅命令蒋琬带宿卫营北上拦截魏廷,杨仪也带着部队南下,去追击魏廷,两路军队把魏延堵在南谷口。魏廷带着几个心腹逃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杀了魏延以后,把魏廷的首级送到杨仪的面前,杨仪把魏廷的脑袋扔到地上,用脚踩,然后诛杀魏延三族。最后这位蜀国后期勇冠三军的猛将最终冤死。


历史之殇以之为鉴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的魏延谋反案应该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从本质上这是魏延和杨仪的政治斗争失败,被杨仪污蔑为谋反叛逆,最后被夷灭三族。参考的是历史学家吕思勉的论断。在历史记载里“魏延谋反案”有两个版本,第一个《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版本,另一个则是《魏略》记载的版本。我们先看看历史文献的记载。

“魏延谋反案”的两个版本。

《三国志》版本

在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去世,他临终时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议撤军的事宜,诸葛亮做的安排是魏延断后,姜维排在魏延前面。诸葛亮还做了另一个指令,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大军可以自己出发,诸葛亮去世后,撤军的计划开始秘密进行。

杨仪作为丞相长史,他和魏延素来不对付,于是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情况。结果魏延对费祎说:“丞相虽死,我自活着在这里。相府里亲近的人和官属,自可将护他的棺柩回去安葬,我自当带兵击贼。如何因一个人之死,废掉天下的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要听杨仪的命令,替他做断后将?”魏延还拉着费祎一起商议蜀汉军队去留分配,并且做好了计划,并且要求费祎和他连名,把这命令传达各将领。

结果费祎找借口出了魏延的军营跑去向杨仪告密,杨仪知道后立刻带着军队返回汉中。与此同时魏延在放走费祎之后也觉得不对劲,于是派人追赶费祎,但是为时已晚,他急忙打探杨仪的消息,结果杨仪带着大军已经走了。魏延大怒,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先走,把经过地方的栈道都给烧毁了,并且占据了南谷口,而杨仪也带着部队赶到这里,魏延狙击杨仪。同时两人都上书后主,说对方造反。后主询问董允和蒋琬的意见,董允和蒋琬都支持杨仪,说魏延要造反。

最后杨仪带着大军和魏延战斗,何平攻入魏延军中大呼“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竟敢造反。”,何平的话一出,魏延的军队崩溃,魏延在战斗失败后逃亡汉中,在路上被马岱追上,夷灭三族。

《魏略》版本

《魏略》的记载十分简略。诸葛亮去世后是让魏延担任全军的统帅,魏延秘密带着军队返回,等带着大军返回褒口,才发丧。杨仪宿来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暂时成为蜀汉的军事首领,害怕被魏延所害,于是声称魏延想要带着军队北上投降曹魏,杨仪还带着部下攻打魏延。魏延于是没有战斗就带着军队离开,被杨仪追杀。


根据史料的分析结论

观察两个版本的“魏延造反案”。《三国志》的版本的记载详细,它明确地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要知道陈寿作为蜀汉人,他本人肯定对于蜀汉的历史的是十分精通的,但是在叙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依旧有很多解释不明的地方,比如魏延和杨仪互相说对方是叛贼,最后魏延的军队仅仅是何平的一声怒喝就崩溃了。而《魏略》的说法也十分奇怪,《魏略》中杨仪作为一个文官,居然可以带着部队直接进攻魏延,最后还迫使魏延逃亡被杀。很显然这些例子都不符合常理。

这两个版本故事中最为重要的是一点事,我们可以看到魏延本人是没有造反的意图,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魏略》都是诉说魏延和杨仪相争,并没有魏延要攻打成都或者北上依附曹魏的行为,他本人如果造反也不应该先回去南谷口,再去狙击杨仪,因为按照诸葛亮的信件,蒋琬才是诸葛亮的继承人,魏延前去攻打杨仪的大军,且不说胜算不大,而且攻击目标也放错了位置。所以魏延本人是不可能造反,这个罪名很有可能是捏造的,《三国志》也有原文:

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那么魏延这么多反常的行为怎么解释呢?要知道他拒绝接受诸葛亮的遗命,私自带着军队返回蜀汉,又和杨仪主持的大军之间相互攻打。这种行为该如何解释呢?

猜测的结论

其实按照史料推测,这可能是蜀汉政权在诸葛亮去世后发生了一场内讧,就是魏延和杨仪的争权夺利的行为,而且诸葛亮很可能是突然去世,导致了军中无主。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所以在诸葛亮病危时,他肯定会制定一个完善的撤军命令,并且下令给全部的军事将领。即使是秘密撤军,也需要下达命令给高级将领知道,因为北伐大军的撤退并不是几句话的事,而且需要安排后勤,行进路线,断后的诸多事宜。诸葛亮怎么可能就匆匆和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就商议完成,而且还留下一个不稳定因素,那就是杨仪和魏延的不和,要知道在诸葛亮生前,杨仪和魏延就已经闹得很僵,让杨仪担任主帅,必然很引起魏延的不快。而且魏延本人还是先锋军的统帅,所以诸葛亮肯定制定详细的计划。但是《三国志》和《魏略》的记载都看不到这一点。

所以依据事实可以推测的真实情况很可能是:

诸葛亮并没有预定退兵的计划就去世了,由于诸葛亮去世的突然,作为丞相长史的杨仪知道这个情况后,他和费祎等人制定了一个撤退的计划,但是怕和自己不对付的魏延不听,于是杨仪派费祎去探问魏延的态度,魏延果然不听杨仪的安排,要与费祎重新制定计划,但是费祎却支持杨仪,他借口逃出魏延的大帐后。费祎和杨仪直接丢弃魏延走人。魏延于是带着军队在南谷口狙击杨仪,但是寡不敌众,魏延被打败杀死。

所以魏延是和杨仪争夺诸葛亮去世后的继承权而相互争斗的,只是魏延被杨仪打败杀死,但是杨仪自己也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成果,因为杨仪不仅杀死魏延,还灭亡魏延的三族,手段残酷,加之本人在战胜魏延后,狂妄自大。但是依照诸葛亮的指令继承人是蒋琬,杨仪在怏怏不快中被放逐。

所以依照事实的结论是魏延确实被冤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