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之后,除了家康,最有希望夺得天下的便是黑田官兵卫与蒲生氏乡了吧!”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海音寺潮五郎将蒲生氏乡评价为一个有野心并且也有能力夺得天下的人。

然而蒲生氏乡却壮年离世,年仅四十就早早退出了战国的舞台,与争夺天下无缘。于是关于蒲生氏乡早逝的原因便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蒲生氏乡


在以记载蒲生氏乡生平所作的军记物语《氏乡记》中,记载有丰臣秀吉因为畏惧蒲生氏乡的才能而将其毒杀的情节。而此事在《名将言行录》等其他军记中也有佐证。丰臣秀吉因为畏惧蒲生氏乡才能而将其毒杀一事似乎已是板上钉钉。

可是日本现代医学家却根据《医学天正记》中对蒲生氏乡病时症状的描述推断出蒲生氏乡应该死于直肠癌。

如此一来蒲生氏乡的死因又陷入了争论。那么蒲生氏乡究竟有何才能令丰臣秀吉畏惧?又是否因为实力过强而被秀吉毒杀呢?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揭秘。

信长的女婿

既然说到丰臣秀吉因为畏惧蒲生氏乡的才能而将其毒杀,那么就要先了解蒲生氏乡的才能是否对丰臣秀吉构成了威胁?

蒲生氏乡,原为近江六角义贤手下蒲生贤秀之子。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攻灭南近江六角氏,蒲生贤秀于是投降织田信长。年仅十三岁的蒲生氏乡则被送往岐阜城作为人质。

虽蒲生氏父子本为敌人,然而唯才是举的织田信长却对二人十分器重。其父蒲生贤秀为人清廉、深受领民爱戴,其后跟随织田信长征战天下。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女版织田信长


而蒲生氏乡虽然年幼,才智却不输成人。织田信长与手下家臣谈论计谋武略,蒲生氏乡常常陪坐左右,聚精会神以至不觉夜深。信长手下家臣纷纷赞叹蒲生氏乡异于常人、必有作为。

“战必胜”的稻叶一铁更是称赞道:“蒲生氏乡将来必为优秀武士,蒲生家恐怕不会再有比他更优秀的了”。除稻叶一铁等人,织田信长也对蒲生氏乡喜爱有加,更是将自己最小的女儿冬姬许配于蒲生氏乡。

关于蒲生氏乡的初阵未见有详细记载。倒是在后世的军纪物语中记载有蒲生氏乡年仅14岁便孤生夺下敌将首级的逸话。并记载蒲生氏乡先后跟随信长参与金崎合战,姊川合战等多场重要战役,但对蒲生氏乡的具体表现却并没有详细记载。

丰臣秀吉的家臣

虽然在出仕信长期间留下了不少逸话,但蒲生氏乡真正闻名于天下反而是在成为丰臣秀吉家臣之后。

1582年本能寺之变后,蒲生氏父子保护织田信长的家属逃往日野城,而明智光秀则试图以高价拉拢蒲生氏,但被蒲生父子以“不忘信长公之大恩”拒绝。

随后,从中国赶回的丰臣秀吉开始拉拢近畿地区的势力共同讨伐明智光秀,蒲生氏乡父子亦加入讨伐军中。最终丰臣秀吉聚集四万余众成功讨死了惊慌失措的明智光秀。在之后的清州会议中丰臣秀吉为增强自身势力以对抗柴田胜家,广泛奖赏并拉拢与自己一同讨死明智光秀的诸将,蒲生氏乡亦被奖赏一万石领地。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女版丰臣秀吉


在此之后,蒲生氏乡更是跟随丰臣秀吉参与了所有羽柴方面的大战。

1583年,蒲生氏乡跟随丰臣秀吉出阵伊势讨伐泷川一益,并于之后参加贱岳合战。

1584年,织田信雄勾结佐佐成政、德川家康等人反抗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决定讨伐家康。蒲生氏乡兵分两路,一路留于伊势防范织田信雄,一路跟随丰臣秀吉前往参与小牧-长久手合战,之后因为有功,领地增长到伊势松坂12万石。

1586-1587年,蒲生氏乡又参与了九州征伐战,并立下大功。

1590年,最受丰臣秀吉器重的两位家臣蒲生氏乡与堀秀政随军参与小田原之战。此战本是秀吉必胜之战,但不幸秀吉爱将堀秀政在车马劳顿中病逝,蒲生氏乡因此更受秀吉器重。

治理会津

小田原征战后,丰臣秀吉将蒲生氏乡领地由松坂12万石增至会津42万石。而蒲生氏乡到达会津便开始了自己的改革治理。

领地尚在日野城时,蒲生父子便以爱民著称。甚至在蒲生氏乡迁往松坂期间,日野城的百姓因为感恩蒲生氏乡的恩惠,纷纷愿意跟随蒲生氏乡迁往松坂居住。如今治理会津期间,氏乡更是受到会津领民们的爱戴。

会津一地在芦名氏统治期间战乱不断,领内设施也多有损坏。而蒲生氏乡上任后,便着手翻修起城池来。在迁往会津之前,蒲生氏乡从近江领内召集了大量工人带往会津。借助工人之力,蒲生氏乡很快于会津领内建起七层天守阁,辉煌至极。

同时借助主城的辉煌,蒲生氏乡迅速发展城下町。于各地招募商人与手工艺者进入会津经商、劳作。为了方便交易,氏乡按日规定各地市场,马场市为1号和8号,本乡市为2号和7号,三日市为3号,柱林寺市为4号和9号,大市为5号和10号,六日市为6号。

在蒲生氏乡的一系列改革中,会津的农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世为感恩蒲生氏乡对会津所做的贡献,至今仍会举行纪念蒲生氏乡的活动。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会津若松城


全能的名将

除军事与政治上的功绩以外,蒲生氏乡还精通和歌与茶道。更是利休七哲之首。为安土桃山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时之有限花吹散,此心归于春山风”,乃为蒲生氏乡所作辞世诗,此诗亦得到后世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从上文的介绍看来,蒲生氏乡确实为战国时期文武双全的名将。

桀骜不驯的蒲生氏乡

既然蒲生氏乡乃文武双全之名将,又深受丰臣秀吉器重,又怎么会有丰臣秀吉因为畏惧蒲生氏乡的实力而将其毒杀的说法呢?

据《氏乡记》描述,蒲生氏乡虽然文武双全、谋略过人,但其人桀骜不驯,心高气盛。织田信长死后,蒲生氏乡认为天下已无英雄,而自己作为织田信长的女婿更是应该夺得天下之人。在羽柴秀吉手下仕官期间,蒲生氏乡也并非对羽柴秀吉完全忠诚,并且企图在羽柴秀吉之后夺得天下。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蒲生氏乡


同时据《名将言行录》记载,蒲生氏乡得知自己的领地由松坂12万石迁往会津42万石后,竟环柱痛哭,其家臣皆大感迷惑。询问氏乡是否因为领地增加而感太阁秀吉大恩,并为此落泪。不料蒲生氏乡反说道:“松坂领地虽然狭小,但距离京都、大阪很近,若能等到机会,还能趁势夺取天下,而会津领地虽然广阔,却据京都甚远,此行一去,便再无争夺天下的机会。”

另外书中还有一则关于蒲生氏乡出言不逊的记载。蒲生氏乡上洛期间,其侍从询问:“关白丰臣秀次是否会在秀吉死后继承天下?”而蒲生氏乡大骂到“谁会去侍奉那种蠢材?”并大言不惭的表示在丰臣秀吉之后唯有大纳言前田利家能够夺取天下,家康为人吝啬,不愿将领土全部赏于部下,因此无人会跟随家康。在前田利家之后,则会由蒲生氏乡自己夺得天下。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前田利家


秀吉听闻蒲生氏乡所言,简直气得夜不能寐,想起蒲生氏乡的才能,秀吉更是心有余悸。《氏乡记》中描述,1595年,趁蒲生氏乡出阵朝鲜停留京都期间,丰臣秀吉下令将蒲生氏乡毒杀,并于之后找借口没收了蒲生氏的领地,解除了后顾之忧。

至此,一代名将蒲生氏乡便因为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而被主公猜忌,并最终被毒杀。结束了自己辉煌却结局凄惨的一生。

然而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接着看。

揭秘:蒲生氏乡之死

虽然《氏乡记》中对蒲生氏乡被毒杀一事有所记载,但《氏乡记》乃是后世创作的军纪物语,并且有美化蒲生氏乡之疑,其记载有失偏颇。接下来我们便揭秘丰臣秀吉是否毒杀了蒲生氏乡?

  • 秀吉是否有毒杀蒲生氏乡的动因?

首先关于丰臣秀吉毒杀蒲生氏乡的起源-转封会津一事,根据《氏乡记》的说法,乃是丰臣秀吉畏惧蒲生氏乡有意将氏乡迁往偏远地区。其实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相反将蒲生氏乡转封至会津,恰恰是体现了丰臣秀吉对蒲生氏乡的信任。

小田原征战后,丰臣秀吉将德川家康的领地迁往江户地带,而将伊达政宗的领地会津剥夺。无论是德川家康还是伊达政宗对秀吉的此番处置都心怀不满。秀吉担忧两人可能联合起来反抗自己。

而会津作为伊达政宗与德川家康的中间地带,若在此处安排一名将,便可成功监督伊达政宗与德川家康的行动。

面对老狐狸德川家康与独眼之龙伊达政宗,派去的名将必须有足以牵制两人的才能,并且忠于丰臣秀吉。对秀吉来说,蒲生氏乡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蒲生氏乡果然不辱使命。到会津上任之后,虽伊达政宗屡次在会津煽动叛乱但蒲生氏乡沉着应对,有效压制了伊达政宗的行动。并将伊达氏的动向全部报告给丰臣秀吉。伊达政宗的行为引起了丰臣秀吉的不满。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伊达政宗


除了压制伊达政宗外,蒲生氏乡还因处理南部氏旧臣九户政实之乱有功,领地增加至九十余万石。成为雄踞一方的大大名。而这些正是丰臣秀吉与蒲生氏乡之间主臣同心的结果。又何来丰臣秀吉故意将蒲生氏乡贬离京都地区一说。

  • 丰臣秀吉是否毒杀了蒲生氏乡?

关于蒲生氏乡被丰臣秀吉毒杀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根据现在的医学推断,几乎已经确定蒲生氏乡死于直肠癌。与《氏乡记》所说的死于毒杀大相径庭。而根据战国时期医师所收录的《医学天正记》记载,蒲生氏乡早在出征朝鲜之前,便已经出现了身体虚弱、食欲下降、便血等一系列症状。到1594年,蒲生氏乡病情加重,面呈病态,并且油盐不进。

在医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日本,病人到了油盐不进的地步,几乎已经难以救治。听闻蒲生氏乡病重,丰臣秀吉也感到心急如焚。并数次召集天下名医为蒲生氏乡进行救治。甚至派遣德川家康与前田利家两人亲自前往探望蒲生氏乡。足见丰臣秀吉对蒲生氏乡的重视。

至1595年,蒲生氏乡最终因病去世。而后世医生根据《医学天正记》中对蒲生氏乡病情的描述,认为蒲生氏乡死于直肠癌。并非《氏乡记》中所描述的毒杀。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 秀吉为何减封蒲生氏?

最后关于丰臣秀吉剥夺蒲生氏领地一事其实与畏惧蒲生氏亦不相干。

1595年,蒲生氏乡死后,其继承人蒲生秀行年仅13岁,让13岁的小孩子管理90余万石领地,秀吉自不放心。与此同时,在氏乡病重期间,其手下家臣又爆发争乱,如此下去,会津蒲生氏恐怕会走上自我灭亡的道路。

同时会津之地对秀吉而言还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如今继续将蒲生氏留在会津已经起不到继续监视伊达政宗的作用,并且幼弱的蒲生秀行还有被伊达政宗驱逐的威胁。

为此1598年,丰臣秀吉将蒲生氏领土迁至宇都宫18万石。而将实力强劲的上杉景胜由越后迁至会津,重新起到通过会津压制伊达政宗的作用。而在上杉氏到达会津后,伊达政宗果然又开始图谋侵入会津。可见丰臣秀吉的担忧不无道理。

另外削减幼弱大名领地之事,蒲生氏并非首例。早在1585年,丹羽长秀死后,其年仅15岁的长子丹羽长重继承了100余万石的领地。让年仅15岁的孩童管理100多万石领地,丰臣秀吉自不放心,便找借口将其领地削减至五万石。丰臣秀吉对丹羽氏的所作所为与之后处置蒲生氏如出一辙。

以上可见,丰臣秀吉削减蒲生氏领地并非针对蒲生氏,而是秀吉出于政治目的做出的决断。与畏惧、厌恶蒲生氏并不相关。

日本战国:才能过人的蒲生氏乡,是否被丰臣秀吉猜忌并毒杀?

蒲生氏乡


结语

阅读历史时,人们往往对“丰臣秀吉因畏惧蒲生氏乡的才能将其毒杀”这类曲折新奇的历史说法倍感兴趣,并且对其深信不疑。其实揭开云雾,历史的真相往往是简单而又无趣的。但是打破误解、揭开真相的过程却又是最为有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