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一顆黃色恆星,那為什麼太陽光是白光不是黃光?

墨子學生


太陽光有九種顏色光,白光佔一半,其次,紅光,黑光,黃光,藍光,赤光,青光,灰光,紫光。太陽光與地球的物體的顏色是相同,可是什麼樣的濾鏡,顏色都會變化的,如果有二種光疊加,也會變白光,所以說物質的化合,顏色也會轉變。太陽光因為有九種光,所以地球就會有九九八十一種元素產生,但是總歸為九種顏色,九種氣味,九種聲音。

總之就是,太陽光是以白光為主,是最活潑的光源。但是任何一種光,都需要負電子化合的,所以負電也是最活潑的電子,

在自然界,質量越多的,也就是最活潑的,所以氧元素在地球最多,也是最活潑元素。


紹明6481


其實,太陽是白色的。我們看到的黃色的太陽不是太陽本身的顏色,而是透過大氣層的濾過後,觀察到的太陽。太陽光並不是單一顏色的光線,而是其發出的所有波長光線的組合。而這些光線的組合就是白光,所以白色也就是太陽最純粹的顏色。

事實上,準確地來說,太陽是白色的——從國際空間站或者月亮上看到的真實顏色。而身處地球的我們,平日看到的黃色、橙色或者紅色的太陽,都不是太陽本身的顏色,而是透過大氣層的濾過後,觀察到的太陽。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例子都間接地反映了太陽的“原色”。比如,透過稜鏡觀察陽光可以看到全部波長範圍內的光線。再者,雨過天晴,從天邊的彩虹也能夠看到太陽的光譜。不難發現,太陽光並不是單一顏色的光線,而是其發出的所有波長光線的組合。而這些光線的組合就是白光,所以白色也就是太陽最純粹的顏色。

而且,太陽發射出的不同波長的光線,其含量也不同。實驗測定發現,在可見光區域,含量最高的是綠光而不是黃光,所以,太陽最常見的“黃色”,也並不是在太陽光譜範圍內黃色區域佔比最大而引起。

值得一提的是,可見光不僅僅是太陽輻射的產物,還受黑體輻射的影響。最終這些光譜表達出一種“平均顏色”——反映了太陽和其它恆星的溫度。太陽的平均溫度接近5800Κ,幾乎為白色。獵戶座β星溫度更高,超過10000Κ,它呈現為藍色。而獵戶座α星相對涼爽,溫度為3500Κ,顯示為偏紅色。


瞧瞧不一樣


小時候常說太陽最紅,其實太陽真實顏色是看不出的,看到的只是它的耀眼光芒,而光是七彩的,不同環境狀態下散光率是不同的,所以陽光的顏色是多變的。超高溫才會有白光。有時覺得太陽很刺眼就是這種狀態。發黃光時覺得人不是很舒服。黃胖太陽曬死人,黃胖台州方黃不健康。磁場受到干擾才會有光的變化


大海142581829


太陽的光色是淡米色,依據來自世界天文權威〈隱密的宇宙〉。我的實驗證實光度的強弱變化對光色有偏移效應。在夏天中午太陽光最強的時侯,我們看到的景色呈白色;在冬天中午太陽光弱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景色呈紅色。大家以後可以注意一下,或用手機拍攝下來對照。在我的空間裡曾發佈〈光度變化偏移光色效應〉。


小憩的悟


很正確的見解,關健是誰看,太陽光的顏色只有七種,分別是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七種顏色全部發光時為白光,或稱為有,而七種顏色全部不發光時為黑,或稱為無,我們平常見到的光就在有光和無光之間,或無中生有之間,所以我們看見的光一直是在各種光的變換之間


門泊東吳萬里船


把太陽理解為恆星本身就是錯誤,太陽不是恆星,太陽是借天地之能生成太陽,太陽本身是一個大火球,只有早晚看似黃色,因為早晚是陽光輻射的原因,早晚看到的只是太陽的一點邊,過時就是輻射度小了,太陽是火球發出白光是不稀奇的。


我的名字白興長明白嗎


太陽的光是七種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太陽不是黃色的,人看上去像黃色,太陽之所以發光發熱是核聚變化學反應造成的。大陽光照到地球上得須要8分鐘。由可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太陽光經過地球的大氣層,發生光的物理現象折射,看上去是白光。


用戶8335494501305


去請問太陽公公和天文學家就清楚了!


春風聽雨876


你怎麼知道太陽是黃色的?


用戶外星人


太陽光經過大氣層折射反映的光色不一樣。開普勒望遠鏡加上光譜儀分析,就可以看到太陽光的幾種顏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