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狂熱時,投資者要冷靜

記者 黃慧玲

【本週回顧】

疫情限制了人們的行動,限制不了想賺錢的心。本週連續出現了7只“日光基”。睿遠均衡價值的有效認購申請金額超1200億元,刷新公募基金記錄;交銀施羅德瑞思三年、銀華信用精選18個月、東方紅匠心甄選一年持有、易方達研究精選、華泰紫金週週購三個月滾動債、中郵科技創新精選紛紛一日售罄。

各家明星基金經理扎堆發行新產品,投資者們睜大眼睛變得愈發重要。產品設計本身沒有太多花頭可言,現在的流行趨勢是定開或者一定的持有期。買主動型基金是買人,選對基金經理很重要。

有的基金經理喜歡抄底,有的主打宏觀策略,有的純粹自下而上。基金經理風格如果與產品定位和市場風格相匹配,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舉個栗子。上週的爆款基金執掌人交銀基金沈楠,旗下有兩隻基金,宣傳方都拿交銀主題優選來說事,卻不提沈楠管理的另一隻交銀國企改革。兩隻基金四年的收益差距達到40%,國企改革落後太多了,不好宣傳。

為什麼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表現差異這麼大呢?界面新聞分析認為,主要是受到了基金主題的限制,無法匹配近幾年的市場風格。沈楠是主打“自上而下”的“宏觀策略型”基金經理,更擅長主題投資。給他一個限定的主題,相當於限制了發揮空間。不設主題,才有廣闊天地。

出於各種各樣的限制,當某隻基金相對難做出業績時,很可能管理人會將重心轉移至更容易做出業績的基金。仍以沈楠為例,他不僅會做主題投資,也會挑選一些個股進行深度跟蹤和重倉。但是,從持股集中度、個股倉位最高值、均值、換手率等等信息來看,國企改革都比主題優選更低。

雖然理論上說基金經理應該對旗下產品一視同仁,何況國企改革基金還是沈楠親自發行的第一隻基金。但很不幸,數據告訴我們,國企改革基金明顯被冷落了。

說完交易風格,再聊聊研究方面。

挑選主動型基金,定性研究比定量更重要。需知,每個產品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在管理。有的就像你身邊那些謙虛又優秀的同事,唯一的缺點就是認為自己不夠好;有的研究多了幾個行業,就敢聲稱自己沒有短板。

但面對公眾,鮮見相關機構對曾經踩過的雷有公開表態和反思。曾採訪過一位踩雷的基金經理,雖然分享經歷時很坦誠,但他也希望記者“不要寫。”

這可能是很多管理人的想法:魚的記憶只有七秒,時間能沖淡一切。

事實也是如此。大多數投資者都很簡單實際,只看業績。從目前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認購情況來看,受追捧的還是過往業績拿得出手的基金經理。

最近新手基民跑步進場,讓人不免擔心,市場是不是到階段性的頂部了?如果僅從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情況來看,市場熱情還沒達到“陽光普照”的程度,“爆款魔咒”還不至於應驗。

相比主動型基金,被動型基金釋放出的信號更令人擔心。

2月20日,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以超百億規模橫空出世。這隻新基金的成立非比尋常。在超比例換購被叫停的當下,它的規模純粹靠散戶資金聚集而成。18萬戶認購,平均每戶認購不到六萬元。

而上一隻規模超百億的“散戶”型指數基金誕生的時候,還是2015年大牛市。當時易方達重組分級以100億規模成立,現在只剩下7億元,虧損近六成。

基金銷量歷來是判斷市場頂部與底部的反向指標之一。但另一方面,瘋狂的新發基金也為股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子彈。Wind數據顯示,近三個月將有10家公司旗下27只科技類基金申報。 如果順利發行並建倉,它們會為科技股提供新一輪子彈。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總是押著相同的韻腳。誠然,我們還需要結合更多的信息來參考。不過,《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當我看見一個危險信號的時候,我不跟它爭執,我選擇躲開。”

【新基速遞】

未來一週新發基金仍在密集發行。權益類基金有常蓁的嘉實回報精選,李恆的國泰藍籌精選,郭斐的交銀創新領航,張迎軍的博道嘉元混合A,王明旭的廣發價值優勢、楊棟的富國清潔能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