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未民初,戰亂窮苦,為什麼各個領域的“大師”很多?

南山明月


清末民初,戰亂窮苦,為什麼各個領域大師頻出?有道是亂世出英雄,國家到了危忘時刻,國人尤其是仁人志士,必須奮起救國家於危亡。眾所周知,要救國憑什麼呢?必須要從改變國民的整體素養做起,祛除愚昧,扶起意志,增強信念。而要做到這些,就要強化教育,戰亂貧苦就是那個時代學子們的學習動力。所以,他們在困苦中總能發奮學習,直至學有所成。事實上,當時的晚清政府也已經看到了,只有教育才可以救國,所以庚子年起分批,送中國學子出國留學深造,形成了一種尊重人才注重知識的文化氛圍。也的確在那個時代去國外留學的學子們,有相當多的人都學到了真本事,在各個領域都不乏有大師級的人物。中國現在的絕大多數學科學術,都是通過這些大師們而奠基的。感念那個時代,感謝這些大師們!


煙雨江南141818606


民國時期戰亂不斷軍閥割據,但是卻出現了很多大師級別的人物,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雖然民國大師多如牛毛,而且個個造詣都很頗深,但當時的大師大多數都是文學上面有很大的造詣,理工類的大師及科學家寥寥無幾,但這些又是當時中國最需要的,說明我們的國學教育還是比較深厚的。來看下圖,是民國時期的小學課本,這是兩篇民國時期, 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文章。 白描式的語言, 寥寥數筆, 就把中文的魅力盡顯。

這些課本大都是由蔡元培、 張元濟、陶行知、沈頤、 葉聖陶、豐子愷、夏丏尊…… 一流的學者、一流的教育家、 一的流藝術家、出版家等編纂。大師們絞盡了腦汁精益求精,逐字逐句討論。甚至為了, “來來來,去上學”和“去去去,去上學”, 用“來”和“去”哪個字更合適, 爭論不休好幾天。將傳統文化作為基石,又吸收了西方的理念。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石鷗甚至還說,當年錢學森發問的那句“現在的學生,為什麼不能跟民國時期的大師相比?”,答案就在這本語文教材裡。 第二,士人治學精神與為國風骨,民國的時候思想解放了,有龐大的知識群體,又有各種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國家對於文化人給與了很高的地位,那時候的大師都出於名門望族世家子弟,他們的家庭有能力有實力供自己家子弟出國留學學習先進的西方文明思想。而且

那個時代的國人還保留了中國最後一代士大夫的“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風骨,有擔當,有操守。

陳寅恪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劉文典敢罵蔣介石、踹蔣介石肚子,梁思成林徽因病居李莊,在環境條件差得今人無法想象的情況下寫出了中國第一部建築史,其精神可見一斑。

所以,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大師,不僅僅因為學術厲害,更厲害的是他們前沿的改革的思維,大師才擁有的氣節,這對當代人來說,是無法比擬的。




瘦金體花間書


清末民初,國家積貧積弱,戰亂頻繁,但各個領域的確出了許多"大師“,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朝代更迭,直至整個民國,內外戰不斷,治學環境相對寬鬆。類似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的亂世,反而有諸子百家,文化上空前繁榮,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大一統王朝不僅在政治上統一,通常也要求文化、思想領域相對統一。

2、清末民初,中華遇“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西風東漸,不光文學、思想界,包括自然科學領域,都出現了許多開創者,奠基人。"大師"起點較低。

3、雖處亂世,但處於金字塔頂的文化人待遇是非常高的,可以說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例如:魯迅在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擔任科長,月工資是300銀元,家中請三個保姆,而北京的黃包車伕,一個月的收入也不過八塊銀元。由此可見,"大師“在當時絕對算是高收入群體。

4、內憂外患,民眾苦難深重,文化人思想上得到了"昇華",將救國救民於水火不自覺地熔入到治學上。


秋水長天H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戰亂紛爭不斷,但是卻出現了很多大師級別的人物,貌似亂世時期大師的數目要比盛世多,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逆境出人才。這裡的英雄,可不只行軍打仗的將軍,還有武文弄墨的文人。民國時期,內憂外患,中華大地一片狼籍,連平日裡坐在花園裡賞月觀柳,舞詩作畫的文人都不得安寧,因此就不得不開始思考救國救民之大徑。一個人是一種思想,很多人就是很多種思想,再加上亂世本身夠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綱領來作為文化的主心骨,所以文人墨客們往往就自成一派,進而彼此說服,彼此吸收,結果是出現了一堆大家。這些大家又經過長期的沉澱和加工,把自己的思想又融入到抽象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進而表達出來。仔細回想,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最根本的出發點,是不是都爭的是治國之道?

當然,話到這裡,還是要給大家說說和平年代為什麼沒有大家的問題。首先,我要說這樣的論斷是不對的。和平時期是有大家的,不過所有的大家都不再迷茫,而是有一個確定的,核心的,先進的主導思想。春秋,戰國,過了秦,到了漢,文景之治接著漢武中興,是不是儒家就成了正統?可那個時候董仲疏,司馬遷其人不也是大師嗎?同樣的道理,新中國成立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也成為文化發展的方向標,但是在這個時代,我們依然是有大師的,早些年的畫家張大千,徐悲鴻,後來成名的路遙前輩,前些天剛剛去世的楊絳先生,不也是大師嗎?只不過他們都是我們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師。


鏡頭裡的童年


越是亂世方能顯示英雄本色,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亂世也是成就大師的舞臺。

因為那個時候,正是科學在中國萌芽的時期,中國正由封建走向開明,由愚昧無知轉向對文明的好奇,有那麼一些在西方開了天眼的人,傳播了他們接觸外界的信息,影響了中國固有的思維,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是的,沒有那些大師的引領,也許中國還要在混沌的黑暗中繼續摸索。前行者歷盡艱辛,開啟了民智,改變了大眾阿Q式的愚昧,真該感謝那些大師。

清末的中國,與外國缺少接觸,缺少聯繫,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那些外國人來到中國,甚至必須給皇帝叩拜,才會允許見面。其實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文化,都是大大地落後於世界強國,卻還自鳴得意。如今人們的印象中,除了那些胡說八道的格格,恐怕更多的是恥辱。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腐敗無能,終於迎來了辛亥革命,很快,滿清就土崩瓦解,壽終正寢,歷史便從此改寫。但滿清的滅亡,隨後並不是天下太平,中國又經歷了多年的軍閥混戰,日本侵略,國共內戰,才迎來中國的穩定。

而清末民初,儘管民不聊生,卻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由表達自己的觀念思想,展示自己的才華,於是,湧現了足以稱大師的人物。

教育以蔡元培為代表,提倡學術自由,思想自由,開學術之風,以北京大學為舞臺,培養了無數後起之秀。

各方便的人才,紛紛登場。使得各自領域得到改變,得到了發展,可謂大師雲集。文化方面有周氏兄弟,陳寅恪,錢穆等等;畫家有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科學家有李四光,童第周,竺可楨等,可謂星光燦爛。

戰亂與窮苦,也可以有卓越的人橫空出世,還是那句話,時勢造英雄,心靈的啟蒙,需要智者,而那些大師,正是那個時代的智者。是他們傳播了文明,傳播了科學,傳播了知識,才使中國走到了如今。


水中之萍1


清朝末年,天下大亂,在紛亂的年代,卻湧現出了一大批大師,文化領域,科技領域,軍事領域,人才輩出,以我粗淺的認識來看,主要有這麼幾點因素促成:1,清朝整個歷史時期,滿族接收漢族文化,除了政治方面壓抑比較嚴格外,其他方面還是很倡導的,漢族文人失去了在仕圖上的大好機會,就專心考據和論證了,所謂:尋章摘句老鵰蟲!不問政事,專心文化了,所以民間文化藝術積澱較深,清朝一覆滅,他們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2,洋務運動,清政府師夷長技以制夷,派留學生到歐美學習西方,產生了詹天佑等科技方面工匠;3,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是在思想上讓當時的文化人認識到了清政府政治體制上的落後,決心喚醒國民,反對專制;4,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又開始學習日本,派留著生到日本留學,日本國風和中國比較接近,他們的思想和社會對當時的留學生影響不小,魯迅,郭沫若,田漢,都是留學日本;5,清政府訓練新軍,在軍事上為以後提供了軍事人才;6,孫中山辛亥革命,從軍事上,理論上,為反清人才提供了大發展的機會,並隨之登上了民國建立後的國家機構!7,五四運動的作用,從科學與民主的角度,對國民進行了一次大教育,大啟蒙;8,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國家的工農運動大發展,使一些文化人成為革命者,或者是用辯證的方法來考量當時的中國情況,研究農村,研究工人,研究哪個時代的國際,都給落後的舊中國帶來了新風!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清朝末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求變的年代,風雲際會,人才輩出,讓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有機會拉著優秀的本民族文化不放手的同時,放眼看世界,並且走向世界,最終讓世界認識了我們!這是中華之福。


報紙廣告守望著


眾所周知,民國時期誕生了許多影響後世的大師,甚至有幾個人差點都拿了諾貝爾獎了。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不解其中的緣故。其實這個有時代的造化,也有隱秘的內因。簡單來說,民國時期很多都是學貫中西、博學多才、中西合璧的大人才,向胡適、林語堂、陳寅恪、魯迅、郭沫若等等等等,大師簡直太多。從人才的誕生來說,那是一個輝煌的年代,更是人才輩出、百花爭鳴的學術時代!核心(根本)原因是來自於清末民初時期遺留的傳統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薰陶(讀經誦經解經)及時代變革時期自由的學術氛圍和治學環境,起因和助力是西方文化的進入普及和中西方文化自由的交流、劇烈的碰撞所導致的人文火花!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統治時間太久了,雖有博大精深的國學國藝薰陶和教化,但始終缺少學術自由探索的空間和與異域國家的交流碰撞。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自由的交流才有學術的蓬勃發展,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交匯才能有靈感的迸發和人才的成長!而清末民初恰巧正是這麼一個特殊卻極好的時期,封閉了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坦坦蕩蕩、自自在在的自由探索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再加上西方(主要美國)文化短期內的大量流入和與東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就造就了那個年代百華絢爛、群星璀璨的大師頻出年代,這是可遇不可求的。總結一下,就是三點:深厚文化根基+自由學術氛圍+西方文化碰撞。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阿哲談天說地


清末民國初,各個領域的“大師”很多,這是歷史的必然。要準確、客觀的去看待這個現象,知道其原因,就必須瞭解中國近代史,還要了解“大師”的內涵。

一、什麼是大師,大師是誰的大師

我們現在講大師,或者是宗師,基本上是說一個人在一個領域的卓越影響力,或者是一個人開創了某個領域。比方說牛頓開創了經典力學,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他們直接開創了一個領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但是他們兩個在進入我國之前,並不是我們的大師,當我們受到了影響的時候,他們才是我們的大師。

換成中國人也是一樣,那個時代的“大師”就是在那個時代裡的中國,在各個領域裡的引領者和開創者。

說到這,很多人已經有些明白了為什麼那時候大師多了。

二、我們有批量產生大師的土壤,清朝閉關鎖國造成的歷史空白

清朝閉關鎖國數百年,中國在許多領域都是空白的或者是相當滯後的。比方說物理學,比方說化學,比方說天文學可能還處在看形象算命的階段……當我們被迫打開國門之後,我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我們才知道我們世界差了那麼多年。

我們的空白,外面的精彩,就有了產生大師的土壤,有了客觀環境。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要肯學,肯引進,就有大師的產生。我們中國人也確實好學,我們的確產生許多“大師”,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為大師不是說有歷史機遇就一定能成的,還需要個人能力。北大清華擺在那裡,全國能考中的也就那麼些人,不是。

無論如何,土壤是我們產生大師的必須條件。

三、中國人骨子裡的自強不息

有一句話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很能說明中國人骨子裡的精神的。我們被閉關思想束縛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外面天有多大,我們是井底的蛤蟆。當我們跳出了這個井的時候,自強不息的精神又開始迸發了。

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甚至更好!這是那一代的很多大師們持有的觀點。他們持有著,也證明著,的確我們不差的,的確,我們誕生了很多“大師”,他們開創了中國的各個領域,甚至超越西方。

所以,自強不息是我們產生大師的精神所在。

四、國家弱倒逼出來的悲壯

中國在那個年代是很弱的,以至於現在很多人翻到那個年代的歷史就生氣。我曾經有個同學不學近代史,說生氣。國家弱倒逼有識之士的脊樑骨挺的更直了,這是骨氣,也是悲壯,因為不改變,不努力,中國就有亡國的危險。

這種悲壯也是中國產生大師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清末民國初,儘管國弱,但是我們確實具備產生大師的各種條件,也的確產生了許多大師。但是這並非說他們強於現在,很多領域是發展的,儘管他們是大師,跟現在比起來,大部分領域,他們是比不過我們的。





千粟


亂世出英雄,各種矛盾碰撞激化爆發。物極必反,盈滿則虧,置之不死地而後生,事物發展規律使然。《易經》陰陽變化節點。引發知識分子人們反思,探索。產生新思想。歐洲黑死病及社會矛盾激化,引發文藝復興。科學、藝術、文化大師輩出,新星滿天。鳳凰涅槃浴火重生。21條引發五四運動。舊民主主義革命開端。


用戶搗蛋鬼


清末民初,戰亂窮苦,為什麼各個領域“大師”很多?

其實,放眼望去,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國家無論在哪個朝代、哪個時期都從來不缺乏大師。無論是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與“百家齊放”,還是魏晉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亦或是有唐一代的詩歌巔峰與南北兩宋以及元朝的詞曲繁華等等,一直以來都是星光璀璨,熠熠生輝。當今自不必說,也正步入文化盛世。

想想民國所處的時代,也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既不是人才之盛異於他時,也不是人才之傑出冠於古今。只是在清末民初,封建帝制被推翻,舊學被打倒,西學剛引進,舊的文化評價模型突然轟塌,新文化運動也剛剛興起,大家一時都不知道該到底應該遵循哪個標準,也沒有足夠傑出的大人物登高一呼,一錘定音給出個答案,大家都自由自在地根據各自的理解來互相辯解與爭論。

可以說時勢造英雄,造就了那麼多大師,而獨木難成林,這麼多大師當時真的也是惺惺相惜,互相成就。

在那個時代,馬列主義、英美自由主義、德日軍國主義、實用主義以及形而上學等等各種理論都被國人拿進來互相辯難比較,從而在多種思想的激烈碰撞下造成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被後世稱之為民國文化的小高峰時期,歷來任何一個百廢待興的時期都會出現文化的短暫井噴,所以民國大師雲集也就不足為怪了。

今天,我們需要辯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過去好的一些傳統要肯定,要繼承。但是社會發展的車輪也總是滾滾向前的,我們也不能總是厚古薄今,畢竟現代人有現代人的思維模式與文化土壤,也需要我們去不斷地發展,去全力地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