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對傳統教育有什麼影響?

敖老師在線課堂


應該是沒大影響。如果說有一點影響,我覺得,在線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補充,讓家長和孩子視野更開闊了。也有可能在認識上存在不足,影響了對傳統教育的認知。我想所有這些,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正常教學秩序的回覆,都能迎刃而解。


長江源1461209671579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在這個階段,因為人口聚集就是給國家添亂,所以線上教育就成了香餑餑。不過呢,這個影響只是暫時的,因為疫情遲早會過去。以前我就是做線上教育的一個鋼琴機構。我做了有一年做下來的感覺,就是在線上待久了,你會和現實生活離得很遠。剛開始我每天都在房間裡拿著手機上課,久而久之我會不想出門,不想打扮不想和人見面。所以線上就有這個弊端,而在線下的話,你每天出門遇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物每一天都是新鮮的,在家你無論你翻出什麼樣的天,你都是那個樣。所以這個影響呢,也只是暫時性的影響我們這場戰爭馬上就要打贏啦!大家一起期待勝利的曙光。前線的所有的人你們都辛苦了[贊][贊]盼望疫情儘快過去,大家平安回家。


霍霍哈嘿


教育培訓界的“一哥”尚且如此,那些中小機構的生存難度可想而知。

該怎麼辦呢?

答案只能是,要麼關門大吉要麼轉型線上!

在過去,儘管很多線下機構也開始轉型線上,但轉型的過程卻不是很容易。一方面,受制於在線教育系統的複雜性,尤其難以承受擊大量學生同時在線的流量壓力;另一方面,受制於老師、學生的傳統習慣,在線教育的滲透率始終很低。

但這一次,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下,在線教育成為了唯一的選項。

1月26日,央視頻與學而思網校聯合發佈消息:

“學而思網校在全國動員了數百位老師,涵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全部課程,從2月1日起進行全天免費授課。”

據說,平均每節課的實時上課人數就達到了200多萬人。

2月3日,猿輔導、作業幫也緊隨其後上線了相關課程,並且創造了同時在線人數的歷史記錄。

不僅如此,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入場。

截至2月10日,包括湖北、廣東、江蘇在內的30多個省份、300多座城市的學校加入了阿里釘釘的“在家上課”計劃,通過釘釘在線課堂的方式展開教學工作,預計覆蓋全國5000萬學生;

與此同時,騰訊教育與全國40多家教育局廳建立了聯繫,超過100多萬名老師自助使用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功能迅速開課。根據數據顯示,騰訊課堂已經覆蓋萬所學校千萬師生。

除此之外,抖音也進入到了在線課堂戰場。

在2月3日後的三天內,清華大學通過抖音平臺直播公開課,課程累計5期;2月5日,北京大學官方抖音也發佈消息,通過抖音平臺推出更多直播課程。

僅首期課程的觀看人數就超過了19萬。

02

為什麼說在線教育正當時?

眾所周知,互聯網教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它既能夠促進優質教育的共享,也有利於落後地區的學生享受教育的公平公正。不過,儘管有了互聯網工具,但這種共享式教育卻始終未得到普及。

這到底是為何?

在我看來,儘管有地方保護的因素在內,但更多的因素卻是科技條件的不允許。

比如,儘管電腦已經步入尋常百姓家,但是普及率終究不高,尤其對於中小城市和偏遠農村的人來說;比如,3G和4G網絡不僅網速不穩定而且還很貴;再比如,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通過網上開課的流程都很瑣碎,而且也難以承受大量學生同時在線的高峰流量。

更重要的是,相比於線上而言,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更加習慣線下教育的場景!

但如今,隨著硬件和軟件都趨於成熟,而且隨著搭建平臺能力不斷完成,在線教育的風口只待一聲春雷。

而這聲春雷,就是在這次疫情影響下,所有的線下課堂被迫全部關閉轉移到線上!

怎麼理解呢?

在線教育平臺在幾乎不用花費任何營銷費用的前提下,就實現了新用戶的獲取。而只要在線教育平臺能夠給用戶提供好的體驗和服務,那麼勢必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用戶的偏好,增加留存率。

以獲客成本為例。

根據Q3財報顯示,好未來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了87.6%。根據在電話會議中的消息,好未來的獲客成本高達1300元,比2018年增加了18%。即便是新東方,其線下獲客成本也在500-1000元之間,線上更是線下的三倍之多。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為何在此疫情下,各大機構紛紛主打“免費”這張牌。

一方面,靠著“免費”的旗號吸引大量流量,即便等到疫情結束後能夠留下1%的用戶,也相當於節省了上億的營銷費用;另一方面,憑藉先入為主的優勢,能夠在品牌層面迅速建立起品牌影響力,並且轉化成品牌競爭力。

03

強者恆強

在線教育將進入巨頭時代

受疫情影響,整個資本市場也愈發看好在線教育市場的發展。

以網易有道為例。

在過去的兩個交易日裡,網易有道的股價從16.38美元上漲至29.5美元,漲幅高達80%;另外,無論是好未來還是新東方在線,過去幾個月裡也都走出了大牛行情。

但是,我們也發現一個現象:

一方面是傳統教育機構轉型線上,流量逐漸向頭部集中。但另一方面,以騰訊、阿里和字節跳動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也瞄上了這一領域。

並且憑藉技術和流量優勢,對傳統課堂進行著某種程度的顛覆。

由此我們大膽猜想,由於阿里和騰訊的優勢在於搭建平臺,那麼未來極有可能通過投資控股教育機構的方式,實現對教師資源的掌控。

如此一來,寡頭的痕跡將更加明顯。

最後想說的是,就大培訓機構來說,儘管其線上市場獲得了突破,但短期內並不能彌補線下市場的虧損;至於說中小玩家,則在資金、技術和流量的三重壓力下,面臨出局的危機。

也就是說,巨頭或是最終的贏家!


生活小妙招天天見


在線教育的推廣和實施,也證實著我國科技發展的卓著和對教育的重視!但是對傳統教育也是一種衝擊。

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是什麼?教育的宗旨是把在校接受教育的學生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國家接班人;目的是開化育人,為國家培養輸送優秀的人才。開化即教化,開化人的心靈是灌輸正確的思想和理念,這樣就必須有著特定的環境,特定的環境下才能有著良好的教育成效和良好的接受氛圍,這樣就離不開學校。學校的集中性和紀律性能讓學生在著裝、學習、作息上和思想上,都有一定的統一性和約束性,這樣優秀的學生和差等生就有一個明顯對比,對比當中就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就會出現相互學習,相互趕超的活躍氣氛和良好的教育氛圍。

如若一個呆在家裡,一沒有對比二沒有交流,本來還不能太自律的心態,又沒人督促往往適得其反,許多人長時間會對學習產生乏味或厭倦。

單純的在線教育只能是在特殊的環境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補救措施!

個人認為只有傳統教育和在線教育相結合,傳統教育為主,在線教育為輔才能取得優異的教育成果!

寫於2020年2月20日


容百川700


答題人:胡 漁。

因為這場新冠病毒,很多地區封城,包括很多中小學不得不延遲開學,尤其是疫區的,武漢市,湖北省很多地區的中小學不得不一再延期開學。

筆者亦接到單位微信通知,規定不得早於3月10日復工,各學校開學的時間還有待教育主管部門的通知,擔心被傳染。因為這種背景,同時在各級教育部門的倡議下,封校不停學,如是各種在線教育應運而生了。

談不上在線教育,有多大的生命力。以筆者觀察身邊的孩子在線教育情況,效果一般。在線教育只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補充。

這裡面還分兩種情況:

一是學校的義務教育及高中,大學的教學。在線教育只是一種迫不得已的補充方式,它並不能取代傳統教育的方式。傳統教育以它無法替代的交互性,無可替代。好比師生可以面對面,感受教育的氛圍,如沐春風,言傳身教,這兩個詞語,再好的在線教育方式也無法取代並實現。

還有一類就是各種培訓機構的在線教育,比如某東教育等,這類教育可以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把很多學員不得不逼到線上進行。比如公務員考試,研究生考試等等。

這類在線教育的單一度,缺乏足夠的生態和現場互動。

悲觀的預計,如果當下這種封閉,封城的時間延長了,當然會反過來促使在線教育提高它的粘度和用戶感受,並且還會重新培養起新的教育業態!








青年魯迅學社



冷月殘夢132398015


對傳統教育影響應該不大。目前不能上課,互聯網教育改變了傳統模式教育,但傳統教育仍然可信度很高。只是等疫情過後,老師和學習都相互調整幾天,彼此適應好了。


月下琴絲語


我認為沒有什麼影響,必竟孩子們還是應該以傳統教育接受教育為好,在線教育雖然好處多,如集中優質資源授課,足不出戶聽課,但學生們尤其是高初中以下的學生們一是老師和孩子們互動少,啟發的不夠,二是孩子們之間互相接觸的少,會形成孤獨的性格,三是對孩子們的視力影響大,孩子們天天看電腦或是手機,平板,所以我認為線上教育不會對傳統教育形成衝擊。而是應該互補,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也是無奈之舉。


藝珍影像


傳統教育模式也是傳承和變化了幾千年,其隨著時代發展和一些條件的變化和促就,教育模式肯定會緊緊跟隨時代特色而變化!全民化普及,集中管理,學習氛圍,分區佈置,傳授方法……等等都是受時代和環境特點所左右的!在線教育模式跟隨時代特徵和社會家庭環境的變化應運而生,她的顯著優勢在時間、反覆、快速、多型等方面更加適合個體的需求。相較於傳統教育模式對於個體的自律性和自控性以及恰當安排性都有更高一些的要求!傳統教育在學習氛圍、管理修正、相互影響、集體效應方面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大家都能很快分辨和領略出傳統教育和在線教育模式的優劣對比,現在只能處於一種優劣互補,形式兩結合的時期,至於後期發展還要實踐很長一段時期才可以有一定結論!大環境、發展趨勢、內外在條件、家庭的選擇、社會的普及、群體的意識、個體的訴求等等都是需要全方位考慮融合試驗實踐的!


說客先生dys123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對傳統數育有什麼影響?針對目前這狀況,我談談個人的見解: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一開年,“”冠狀病毒新型肺炎"刷了屏。由於病毒來勢洶洶,全國人民在家隔離不出門,且面對"人傳人"的嚴峻形勢,針對疫情形勢嚴峻情況,教育部宣佈2020年春季將開學延期,並提倡停課不停學,網上教育趁這個時候,緊鑼密鼓的開展起來,網上廣告也到處是,學校與網上教育聯合,對於我們這些三四線城市,家長們也大多數沒接觸過,慢慢也開始適應,經過使用和體驗,網上教育或許將邁上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的特殊期間對於在線教育行業和傳統教育來說有著不同的方式,利蔽可從三個不同層面來體現。

第一、首先,國家從政策方面來看,由於疫情影響,各地中小學陸續發佈推遲開學時間的信息,各地教育部門也已經啟動在線教學計劃。全國各地開始利用網上教育搭建"在線課程"等舉動,對在線教育技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同時也對傳統教育造成一定的困擾,從線下受疫情的影響,線下培訓機構也不得不暫停授課活動,並轉移線上謀求發展。在線教育這個行業迎來的新一波的流量同時,也加劇了行業內的競爭,對但對於一些中小型線下教育而言則會變得生存艱難。

第二、從用戶角度來看,學生家長對優質的課外教育資源依然趨之若鶩,尤其是在當前氣氛較為緊張的情況下,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學服務體驗,對於很多人來說,依然有著足夠的吸引力。在特殊時期,特別是這種疫情內,不得不說線上教育將迎來一波高速增長期,並有望成為線上經濟的一個拐點。而線下教育備受"停課通知"困擾,如不能瞬間將課程轉移到線上,只能被迫支持無法選擇線上課程的學生可辦理轉退業務,使線下教育舉步維艱。

第三、線上教育固然在這種時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疫情過後在線教育能持續火多久,就我個人而言,學生家長文化差異化較大,有的的家裡都是老人在家,本身自己不懂網上教育,無法對學生起到監管作用,也無法來輔導學生來網上學習,在這種形式下,如對學生管不到位,學生也會私自玩遊戲等,勢必造成學生兩極分化嚴重,老師要求學生在網上學後要在班級群打卡,但這會造成一部分人應付形勢的打卡,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總結,在線教育加速滲透,看似"春暖花開",但必須還得傳統教育相結合,揚長避短,建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雙師模式,成為最好的教學模式,標本兼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