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今天還是講一個前同事的事兒,這個前同事比較有意思。他畢業之後就進了我們公司,在工作中屬於那種能不犯錯就不犯錯的類型。在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就離職了。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他對待工作的態度。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經常看我文章的讀者老爺應該知道,我之前的工作內容是負責公司的互聯網推廣。有一次公司組織一次推廣活動,需要這個同事所在的部門配合。他的部門領導覺得他是個新人,就想讓他藉此機會鍛鍊一下業務能力。

我們兩個部門在內部溝通會上,對各自負責的工作進行了安排。當他的領導給他安排工作的時候,這位前同事沒吭聲。起初我們以為他是對這樣的安排沒什麼反對意見,於是也就當他是默認接受這些安排了。結果等到具體執行的時候,這個同事開始搞么蛾子了。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具體表現在給他安排的工作,沒有一項是能夠按時完成的。後來他還對自己領導說這些工作都不是他職責範圍內的,還說自己只拿三千工資,憑什麼要做工資八千的活?為了不影響任務進度,他的領導只好把他調去做別的工作。

導致這個前同事離職的原因,並不是他的直屬領導給他穿小鞋。實際上是這個同事自己申請離職的,原因是年底部門有個職位空缺。他知道以後就申請升職,結果這份申請毫無意外的被拒絕了。他還挺不服氣,去找領導理論。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他領導一句話,懟的他啞口無言。這個領導說你只做了價值三千的工作,沒有體現出這個職位所需要的工作價值。等到年底,這個同事就離職了。

<strong>“只給三千,憑什麼要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前幾年的時候非常流行,原因在於引起了我們在職場上被壓迫的共鳴。然而這句話也讓職場人,尤其是職場新人產生一些誤解。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這份誤解,就是在職場上要不要做額外的工作,今天這篇內容要談的就是這個問題。

我們憑什麼在工作中獲得收入

當我們從學校畢業之後,進入職場開始賺錢好像是順理成章的事。對於工作內容,通常是給自己安排什麼就做什麼。很少有人會考慮自己對於公司的價值。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價值是體現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而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在明確價值和價格的概念之後,我們與公司之間的關係就很好理解了。

公司存在的意義是解決市場上需求供給的不平衡,在滿足需求的同時,需要僱傭員工來進行實際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作為解決方案的執行者,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公司的報酬。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看完這些可能有的讀者老爺會覺得有點繞,下面我們來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我老家是在一個東北農村,村東頭有好布料卻沒有好裁縫,村西頭有好裁縫卻沒有好布料。穿衣服對於全村的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剛需。

為了滿足村民對於衣服的需求,我把布料從村東頭運到村西頭的裁縫那裡。裁縫做好衣服之後,我把衣服買個村民。我所獲得的報酬,就是我能為村民提供的服務的價值。但是我一個人每天所能運送的布料和衣服有限,未能能創造更多價值、賺更多的錢,我召集幾個村民一起運送布料、販賣衣服。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在獲得收入之後,我會把賺到的錢分給他們。發放報酬的依據,就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所提供的價值。

只給月薪三千,憑什麼要做月薪八千的工作這句話對不對

在明白了我們與公司是之間是如何通過互相滿足需求,來獲取報酬之後,再來看看這句話對不對。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我們在職場上的工作內容是隨著能力的變化而變化的,簡單概括起來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從解決具體問題開始。作為一名職場新人,快速適應職場的方法就是多解決具體問題,把多參加公司解決具體問題作為切入點。

在第二階段,開始獨立完成或負責一些小項目。在經歷過第一階段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後,我們對於公司業務的整體把控會有所提升。如果我們做的不錯的話,公司會開始安排我們獨立負責一些項目,以鍛鍊我們的業務能力。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第三階段,成為公司高層。在我們經過多次獨立完成一些項目之後,我們已經向公司證明了自己所在的價值。公司會讓我們負責更多工作,安排我們進入公司高層。對於打工來說,到了這個層次基本上就到職場天花板了。

<strong>如果我們完全相信“只給三千,憑什麼要做月薪八千的工作”,表面來看自己不吃虧。但實際上失去了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想公司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對於公司來說,一個錯誤的人事任命會導致一系列的錯誤後果,這份代價有時候是承擔不起的。也就是說只有自家員工表現出相應的價值之後,公司才會給他安排更多工作。

如何在不被壓迫的同時提高自我能力

首先,從小事做起,但是不要只做重複性高的工作。就像很多人喜歡買彩票一樣,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希望自己的事業一步到位。彷彿自己今天剛入職,明天就能出任總經理,迎娶白富美,然後走向人生的巔峰。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然而羅馬並非一日建成的,所有大的成功都是由無數個小成功積累而來。而不斷獲得小成功的方法,就是以小問題作為切入點。在職場上,越具體的問題,越容易解決。當我們在解決足夠多的細微問題之後,對於自己的工作內容把握程度會非常高。

不做重複性高的工作,是因為過多的重複性工作會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對於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毫無幫助。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其次,積極擴展自己的能力邊界。擴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價值。當你能夠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公司自然而然地會重視你的價值。以我同學的經歷為例,她在的工作是新媒體運營。在最開始只負責公眾號的粉絲維護,以及一些簡單的裂變推廣工作。

但是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學習如何寫原創內容。經過自己的努力,她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甚至寫出過兩三篇十萬+。現在已經從新媒體運營,變成公司運營負責人了。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就是增加公司替換自己的籌碼。個人能力越強,公司替換的成本就越高,公司也越不願意換人。

最後,給自己制定一份職場路線圖。最近幾年,T型人才越來越成為就業市場的主流。想成為T型人才,就要先給自己明確一個專精方向。在這個領域內,把自己的業務做精做好。在成為一個行業頂尖人物之後。在通過不斷涉獵其他方面的工作,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只給三千,憑什麼安排我去做八千的工作?這句話究竟錯在哪

但是在此要強調一下,如果自己的目標不是非常明確的話。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前三年不要嘗試制定職業規劃。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影響自己目標發生變化的因素太多。比如不清楚自身優勢,不清楚行業前景等等。

好了,今天要說的內容就這些。對於那些壓榨我們的領導,要有說不的勇氣。但是“月薪三千,憑什麼要安排我去做月薪八千的工作”這句話,並不應該成為我們拒絕提升自己的藉口。在月薪三千的時候,表現出八千月薪的價值,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