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罵醒一個高三不想學習的人?

holland巧克力


罵是沒有用的,孩子會有抵抗叛逆的心裡!要正確的去引導,學習不是爸媽的事,不是任何人的事,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學會為自己負責任。同時我們作為家長的也要以身作則,靜下來看看書,不斷的成長自己這個非常重要,孩子都看到爸媽都在讀書了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



王澤福1314


我原來同事家有一個高三男孩子,經常請假不去學校(住宿生),家長說了也不聽,後來在說和家長對著來,我同事沒法說只要去上學就非常好了,作業什麼的不做就不做把,將來有個學上就行了。我以為這樣的人是沒有人生目標,沒有目標不知道將來做什麼也就沒有學習動力;還有就是家裡條件好,要什麼有什麼,沒遭過難,沒有經歷過坎坷。


用戶4230605793969


作為一個高三老師,想說的是,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勁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從小到大,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成績一直不滿意,到高三之後,不會的東西太多,即便想學,會感覺壓力好大,萬事開頭難,很多人在第一步就會望而卻步,因此,如果這方面原因較多的話,需要家長以鼓勵為主,一方面安慰孩子,只需要考出來自己的真實水平,不與其他人比。只與昨天的自己比較,每天有收穫,每天有進步,這就找到了學習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孩子基礎薄弱之後,單靠自己的努力確實非常困難,家長可以有條件的找家教老師做高考前衝刺,老師會從基本的,可以先拿到分的知識點出發,引導孩子逐步找到學習的興趣。

另外,如果孩子從小到大,就是討厭學習,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臨近高考僅有一百天的時間,我感覺確實難度較大,可以一方面尋找一些專業較好的單招學校,提前做準備,尤其一些學校可以直接走部隊,對於男生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在給孩子適當壓力的情況下,讓孩子力所能及的堅持完最後這段時間,文科的背誦,理科當然也可以背題。

打罵,對於現在的高中生,已經起不到作用了,所以想對家長說,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確實因為之前的不努力,不付出,導致現在的厭學,這已經是事實了,我們家長需要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問題,討論以後得方向。


啟文數學


有句話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不可能罵醒一個不想學習的人。那麼面對高三的學生,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讓孩子體會生活的不易。趁著假期,帶孩子體驗一下生活的辛苦,比如,讓孩子去美團當個騎手,每天風裡來雨裡去,辛苦搶單,按時送到,讓孩子以每天的收入換取一日三餐。再比如,讓孩子去工地當幾天基層的民工,順便跟農民工聊聊生活的堅信,看看農民工家的孩子是怎麼生活的。

第二,讓孩子學會傳遞愛心。帶著孩子去孤兒院或者養老院做做義工,問問孩子的感受和體會,問問孩子如果有條件,能夠為這個孤單的孩子和孤獨的老人做些什麼,怎麼樣才能為這些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第三,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勞。我們成年人習慣了故作堅強,習慣了報喜不報憂,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真空的環境裡。其實這樣沒有好處,為什麼總是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什麼說寒門出貴子,因為他們的孩子更早的知道了生活的不易,更早的知道了不努力就一無所有?,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環境呆一天或者讓孩子跟自己加一次班,讓孩子知道成年人的委屈和故作堅強。

不要以為孩子小,而把他們嬌養成溫室的花朵,他們本該長成參天大樹的。有了感恩的心,知道了父母和生活的不易,知道了關懷弱勢,孩子自然知道努力。




五月的媽媽


高三罵醒自己的狠話  1.想玩手機了嗎?困了嗎?累了嗎? 你有什么資格想這些,難道現實對你還不夠殘忍嗎?你就這點出息?

 你想這樣過一輩子嗎?拿大學文憑、找份工作、談戀愛、嫁人,生小孩,為家庭瑣事煩惱,平平淡淡地老去,死去嗎?2.你對得起爸媽嗎,他們辛辛苦苦送我上學,儘自己最大努力給我更好的生活條件,自己卻省吃儉用,不捨得在他們自己身上花多一分錢,自己在學校卻花錢大手大腳,沒心沒肺的,當自己在玩、在睡覺、在玩電腦時。也許他們正在烈日下勞作,為幾塊錢討價還價,你有什么資格不努力學習!3.你生來就不是豪門,沒有王子公主的命就別學只有王子公主才能得的病,人家有時間、金錢去仰望天空、去抑鬱彷徨,你沒有,你必須奮鬥,你生來就揹負著家庭、生活的重擔!別把時間都浪費在埋怨、牢騷上,沒有人對不起你;別把自己看得跟故事裡的男女主角似的,人家天生漂亮、天生的富有,你呢,你能夠給自己的優勢就是能力,然而,如果你一味的頹廢,就連這最後的機會都會喪失,成為一無是處的廢物!4.不論你是籠罩在失望陰影下的大學生,還是很不順心的工作者,你都得找到自己的信心,然後去努力。否則,就認命吧,一輩子渾渾噩噩,無所做為,別怪別人鄙視你、瞧不起你,因為你活該!


會下雨的雲彩


嚴格意義上說,想要罵醒一個不學習的孩子是不可能的。特別是高三的學生,還有幾個月就高考了,即使他醒了,又能如何?難到他的高考成績會很婦,好金榜題名?罵是罵不醒的,更何況罵還是一種語言暴力,是不提倡的。有的人也許會說:如果不罵,講理總可以了吧?實際上,這個時講大道理也沒用,哪一個高三不懂道理。有他是懂裝不懂,除非智殘。他智殘的人又怎麼能升上高三。除非有奇蹟發生,否則他還會沉睡的。有這樣一個學生,不學習,上課經常睡覺。高三進入第一輪複習時,他沒有複習資料。他打電話跟我說,他的書沒找到。實際上是他根本就沒買這本書。但我沒有說破,而是把我手裡多餘的一本給了他。他要把書錢給我,我沒收。也許這件事感動了他,以後上課文課時不但不睡覺了,而且學的特別認真。我知道他是給我面子才學的習。所以我認為要想讓高三不學習的學生學習,罵沒用,講道理沒有。得做,做一件讓他感動的事,他不好意思了,才有可能買你的賬,才有可能學習。人和人之間需要真誠的感情交流,不需要狂風暴雨,而是需要的是潤物細無聲。


解讀名著a1


罵只能是一種語言暴力,罵多了天天罵適得其反不說,還可能傷害各自的內心感情,如果是倔強的孩子他(她)還會走向極端與你結下仇冤,因此罵不解決根本問題。讀書是苦差事,十年寒窗苦,關鍵是孩子為什麼不想讀書,是基礎太差還是沒有興趣,搞清楚才可對症下藥。我有一同事孩子的故事講給你聽聽,希望你從中得到啟發。他爸是一下崗職工,在一個礦山挖石頭維持生活,孩子也是不想讀書了。爸爸心想我不能讓孩子與我一樣吃苦受累一輩子,讀書能改變命運,你不是不願意讀書嗎?好,趁你是假期就跟我到山上採挖石頭去。孩子讀到高中了力氣還是有,讓他出力磨練吃吃苦,是讀書有出路還是沒知識沒文憑幹苦力有出路?他自己有體驗自己就自然找到了答案。果然下學期開學後成績直線上升,並且不用任何人去督促,刻苦認真的勁攔都攔不住。高考榜單揭曉,被一所221一本錄取。真是皆大歡喜啊!故此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孩子認準目標後內心有一個理想。才是最關鍵的。


西域達無為


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理永遠罵不醒一個不想學習的學生!

如果一個人已經自我放棄了,那麼精神上的刺激是行不通的。肉體上的刺激反而行得通。

教育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學生不想學習了,父母就安排他出門打工。一個多月後學生實在扛不住了,於是偷偷找到媽媽,在媽媽的說服下父親終於同意他復學,但約法三章“好好學、認真學、堅持學”。復學後孩子果然不復期待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學。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面對精神上已自我放棄的學生,拯救他的方式不再是精神上的救贖,而是肉體上的刺激。適當的肉體上的刺激和合適的精神引導,是可以叫醒一個不想學的學生的。


黑喵高中物理


教育這個事,是盡人事聽天命,作為教師該說該點的點到位,跟到位就好了,沒有必要說每一個學生都能轉化。這是不現實的,孔子三千弟子也不過七十二賢人,他老人家也強調了“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

高三還不醒的,基本上就那麼回事了。不過不能不分析裡面的原因。

一般而言這樣的學生有這麼幾類:

一,家裡有礦的(有企業,拆遷戶…),這樣的學生家底雄厚,衣食無憂,房子住不完,不求沒男孩子女孩子追,他想著他的上一輩都替他奮鬥好了,他還費個啥勁呢?這樣的學生都不在少數,當年就有一個這樣的學生,她不但不學習,還破壞班級秩序,班主任課任老師年級主任都沒拿下,校長自告奮勇去,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二,高一高二根本就是玩過來的,老師講什麼根本聽不懂的,這樣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是放棄自己了。老師的作用基本不大,除非能什麼直擊他/她靈魂讓他/大徹大悟的事情發生,否則一點戲都沒有。

三,家裡出現了什麼變故,嚴重擾亂了他/她的學習心思。這樣的學生經過疏導可能會轉變的。

不過退一步講,一所學校或者一個班級出去的學生,也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個個都好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一些非重點的普通高中,如果他/她們能在學校裡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到了社會上能夠自食其力也未嘗不是一種成功。畢竟我們都只是普通的大多數。社會上很多成功的人士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學歷,他們的成功反而拼的是為人處世。

在辦公室裡,我們經常開玩笑,要好好對待你班上那些學習成績並不突出的學生,因為將來你會在銀行,派出所,街道辦……這些最基層的部門裡碰到他們。

總之,對罵不醒的,也沒有必要自責。不過從提問來看,你肯定是初入教學崗位的老師吧,以後這樣的學生還會碰到的,保持好心態。


教語文熱愛生活的大叔


看到罵字覺得不太好,以下是我的想法:

1.我不支持通過罵這種方式,因為罵所使用的語言會很傷高三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高三孩子所處的年齡段還是有一定的叛逆心理的,越是罵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會使其破罐破摔,直接就是不學。

3.我建議:首先是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其對待學習的認識和想法,對待未來的想法、規劃,哪些科目一是對他來說是薄弱科目,有沒有補救的可能,是否願意通過補課來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進而也有助於成績的提升。

其次,可以看看其對哪方面感興趣,如果不想走學習這條路,可以結合其興趣看看別的出路(比如去學一門技能),這也是以後安身立命的辦法之一。

再者,不建議逼著高三學生學習,越逼可能會適得其反,還是以引導為主,多瞭解其想法和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

最後,高三這個階段面臨升學壓力,身心情緒等都需要隨時關注,還是多鼓勵,多分享煩惱,不要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