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河州八景之積石鎖鑰積石關

積石峽,又叫孟達峽,位於甘肅省積石山縣和青海省循化縣交界處,東北與炳靈寺石窟相望,西與青海省循化縣著名的“孟達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南與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彩陶王”的故鄉安集鄉相鄰,整個峽道長25公里,是黃河上游著名的峽谷。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積石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兩岸山勢峭拔,絕壁千仞,雄奇險峻。峽中黃河奔流湍急,洪濤巨浪,聲振如雷,浪拍石崖,滔滔東去,一瀉千里,被稱為“積石奔流”。峭壁上層層疊疊的紋路,相傳是大禹鑿山導河時留下的斧痕,被稱為“積石神功”。原建於積石峽的禹王廟已蕩然無存,“積石關”也只留下一片殘存的邊牆和坍塌的關門,山下有個村莊叫“關門村”意為積石關之門。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積石在《尚書·禹貢》中屬雍州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屬隴西郡枹罕縣。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立了縣境內第一個縣級政權河關縣。公元345年,前涼張駿攻取枹罕,始設河州,取大禹導河之州之意。西晉在縣境設臨津縣,西秦曾遷都於譚郊(今劉集鄉崔家村),唐曾設米州、米川縣、安鄉縣、積石軍。金設積石州,明設銀川驛和長寧驛。民國時縣境先後屬導河縣、臨夏縣。1913年改河州為導河縣,更加明確和強調了大禹導河的歷史與影響。1928年,國民政府改導河縣為臨夏縣,其取意也與臨近古大夏國(今廣河)有關。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尚書·禹貢》就有:“導河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的記載,《史記·夏本紀》《水經注》《山海經》《括地誌》《太平御覽》《集解》《漢書》等史籍都有積石山或大禹導河積石的記載。不僅如此古人還認為中國的母親河一一黃河之源在積石山。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山海經》雲:“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史記·西域傳》雲:“河出於闐,……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積石,為中國河。”《史記·大宛傳》雲:“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注鹽澤,行地下,其南河源出……河注中國”。這些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更增添了積石山之名的神聖。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積石是一個古老和頗具文化底蘊的地名,伴隨大禹治水的傳說很早名聞華夏。相傳,巍峨高峻的積石山,蜿蜒幾十裡,擋住黃河的滾滾水流,每到雨季,擁塞的黃河水氾濫成災。大禹來到積石山,察看了地形,便帶領萬民挖山削崖,要在積石山開鑿一道峽谷。這時一條惡龍橫行過來,擋住峽谷的開鑿。大禹非常氣憤,狠狠一斧劈下去,把惡龍斬成兩段,繼續鑿山。直到現在,黃河北岸的崖壁還是紅紅的,傳說就是大禹當年斬惡龍留下的斑斑血跡。大禹經過千辛萬苦,終於鑿成一條石峽,滔滔黃河順峽東流而去,消除了這一帶的水患。這條峽谷就是現在的積石峽。有詩讚曰:“藍天白雲舒,丹山碧水流。春風斜炊煙,落日映彩虹。”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積石峽滔滔的黃河割斷了南北交通,要過黃河天險,只能靠皮筏擺渡,船翻人亡事故時有發生。相傳魯班得知後,決心在積石峽修建一座石拱橋,但黃河邊造橋石頭奇缺,於是,他騎著神獸,帶著乾糧到處尋找。一天,他來到積石大峽,發現滿山都是造橋的好石料。便選好石頭,擇定黃道吉日,做好造石準備,於農歷五月初五午夜,他左手提神斧,右手握仙鞭,運起神功,點石為羊,以積石大峽深處起運。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佛曉,只趕到吹麻灘,一眼望去,滿灘都是羊群。這情景恰被一村姑看到,她大聲驚呼:“快來看啊,一灘的羊在跑”。未等喊聲落地,滿灘羊群竟變成塊塊石頭。這是魯班正站在一塊巨石上揚鞭趕羊,見此情景,癱坐在巨石上,望著滿灘的石頭搖頭惋惜。他離開後,巨石上留下深深的塵痕,他的神獸成石頭。後人們口頭傳說著神奇的故事,這塊巨石在民間叫魯班石。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積石關又是絲綢之路南道必經之地。積石關前,黃河古渡,邊將戍卒,商賈行人,絡繹不絕,據宋將遊世雄傳中記載:“自復洮州後,于闐、大食、拂林、邈黎諸國遣使入貢”。由大河家西出積石關門,至循化——甘都盆地間。這條道路,張騫通西域、霍去病徵匈奴、隋煬帝西巡、文成公主西嫁、法顯西行走的都是這條道。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歷代封建王朝曾在峽口築積石關屯兵駐守,是明,清兩代為河州衛所轄的二十四關中的第一關積石關。關內為甘肅省,關外為青海省。 雄偉,險峻的積石峽為歷代文人所讚頌,晉成公綏《黃河賦》雲:“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於黃河;潛崑崙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明李璣《題積石》曰:“地險天成第一關,嶷然積石出群山”。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從積石關相望,一邊是洶湧澎湃的黃河,一面是高接雲天的積石山。大墩就在南山峰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這裡築烽堠墩臺,墩系明朝所築,為守禦積石關的烽堠墩臺之一,此村也以大墩為名。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大墩,它的出名不僅僅是積石山縣特有的少數民族――保安族的聚居地“保安三莊”之一莊,也不僅僅是勤奮智慧的保安人打製的名揚中外的刀具――保安腰刀,還在於歷史上築在其地的一墩一堡及它所處的極其險要的地理位置。墩堡和城堡,無論是守禦縣城、軍城、州城、驛堡還是積石關,古人是頗具戰略眼光的,無怪乎大墩堡被號稱“積石鎖鑰”。墩系明朝所築但築於何時,史志缺乏記載,尚待考證。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河州知州趙桂芳駐防積石關時,在原大墩基礎上築堡,取名“靜安堡”。民國黃陶庵《續修導河縣誌》雲:“靜安堡,州北一百二十里,在積石關內大墩坪上,咸豐十一年知州趙桂芳築”。堡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牆高6米,厚2.5米,佔地2萬平方米;堡中心有一用泥土築砌的堅固小堡,為駐軍官員指揮所。設東西兩門並建有守防門樓,西門遙對積石關,門頂嵌石質“積石鎖鑰”匾額,真書,石刻橫額,長約1米,寬約0.5米,無年月款識。此石刻遺失於“文化大革命”。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濤濤的黃河水阻斷了中原與藏區的聯繫,要從甘肅積石進入青海那離不開積石關上的臨津古渡,它始於漢代,繁榮於唐宋時期。從漢朝到明、清以及近代,一直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渡口,西進新疆,南入西藏。千百年前的絲綢古道上,巍巍積石雄關旁,昔日叱吒風雲,現如今只留下兩條鐵索。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說到古渡,在我們甘肅就有著名的三大古渡。它們分別是臨津古渡、蘭州城內的金城古渡、靖遠境內的靖遠古渡。在古時,這三大古渡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漢武帝時,古渡一帶是兵家必爭之地,漢羌各族聚居於此。據《隋書.煬帝記》隋煬帝親自出巡隴右,河西地區、親臨前線指揮與吐谷渾作戰,從臨津關渡黃河至西平。降伏吐谷渾10萬餘人,暢通了絲綢之路,密切了內地和西域、西亞和歐洲國家的貿易和文化交流。隋煬帝在現今的張掖地區召開了有名的"西域十六國"大會。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到唐時,漢藏互通友好,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上來往的使者、商賈絡繹不絕。北宋熙寧年間,大河家古渡邊設有茶馬互市的榷場,各族人民和平貿易,明清時期,商販們從蘭州、四川、陝西等地運回絲綢、布匹在大河家銷售。民國時期,在大河家經營棉布、雜貨的"永盛茂"、"興盛痛"、"全盛癢"商號在當地皆頗有名氣。1949年8月28日為解放青海、新疆,王震將軍率大軍進駐大河家,當地人民配合解放軍順利渡河。1988年11月黃河大橋通車,結束了臨津古渡的歷史使命。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

穿過時光隧道,數千年來關於積石關的厚重歷史,幾頁紙豈能承載,但是以單薄的筆墨串聯起它的前世今生,也是一樁慰事。大禹肝膽照人的光輝形象,與雄偉的積石關、奔流不息的黃河水一起激勵著河州人民。

旅遊線路推薦:

一日遊經典線路:

1、臨夏一積石民俗博物館一石海一大山莊峽一大河家午餐一保安三莊一大墩峽一積石鎖鑰積石關一返回臨夏

兩日經典線路:

1、蘭州一臨夏一積石山縣午餐一石海一大山莊峽一縣城住宿一次日早餐後大墩峽一積石鎖鑰積石關一返回蘭州

2、蘭州一永靖劉家峽大壩一炳靈寺(乘船渡河至積石山)一積石鎖鑰積石關一住積石山縣城一次日早餐後大山莊峽一大墩峽一返回蘭州

3、青海一循化或民和一積石鎖鑰積石關一大墩峽一大河家住宿一次日早餐後大山莊峽一保安三莊一石海一積石山縣城午飯一返回青海

附:河州八景:

積石鎖鑰一一積石關,高崗鳳樓一一羅家洞

古觀仙蹤一一萬壽觀,松巖疊翠一一鬆鳴巖

露古積雪一一太子山,大禹神功一一洩湖峽

丹鳳晚霞一一鳳凰山,缸泉霧雨一一缸缸泉

1、筆者整理,挖掘和編寫了河州八景,編寫的目的是挖掘臨夏優質的旅遊資源(因為是旅遊資源的挖掘所以多用傳說),讓更多的人瞭解臨夏,走進臨夏,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2、在編寫的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和網絡作品,同時為了寫作的需要在文中引用了前輩們成熟的觀點和優秀的詩文,在此表示感謝。

3、在文章中引用的詩文和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會馬上刪除。

作者介紹: 張作強 研學導師 ,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近年研究、關注研學工作,提出了:“研是形式,學是目的”,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