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為什麼要離開劉備?

奇葩歷史大觀


我是蜀中梁哥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徐庶其人其事

徐庶字無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徐庶本名徐福,早年惹上官司,更名為徐庶,拜師學道,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交往密切。劉備屯兵新野,徐庶投奔劉備,成為劉備帳下謀士。劉備禮遇徐庶甚厚,徐庶對劉備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君臣二人相得甚歡。

得劉備的禮遇,徐庶大展拳腳。作為劉備的謀士,徐庶給劉備出謀劃策。幾個月之內,連施妙計。略施小計,殺呂曠斬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取樊城,把曹操的囂張氣焰給打壓下來,使劉備軍心士氣大振。

徐庶跟劉備的關係

《三國志·諸葛亮傳》載:……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曹操連吃敗仗,感覺不妙。派人去刺探誰給劉備出謀劃策,打聽得來的消息,劉備眼下軍師是徐庶。曹操心有不甘,想把徐庶收歸到自己門下,派人打聽徐庶的軟肋。得到消息稱,徐庶無甚特別嗜好,早年喪父,對母親孝順至極。母親的話,唯命是從。

曹操派人把徐庶的母親擄到自己的軍營,叫她給兒子修書一封,勸兒子投靠曹操。徐庶母親當然不答應。曹操叫手下人,把徐庶母親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要啥給啥。徐母要讀書寫字,曹操要手下人照辦。

徐母無聊時看書寫字,曹操安排人照徐母丟棄的字紙,臨摹徐母的字跡。幾個月後,徐庶接到“母親”來信。徐庶看到這封書信,就知道是曹操偽造母親大人的書信。但徐庶是孝子啊,母親在曹操那兒,他怎能不心急如焚呢!

徐庶對曹操的看法

徐庶到曹營,見到母親。母親對兒子大罵一通,說劉備仁義之君,你不輔佐他,你來曹賊這裡幹什麼?徐庶跪地上,聽憑母親責罵,不敢絲毫辯解。母親罵累了,回到內室,徐庶仍然跪在地上,不敢起來。

跪了半個時晨,徐庶感覺不妙,進裡屋看望母親,母親已經自殺了。徐庶頓感天昏地暗,哭天無路,覺得是自己害死母親,很是自責。同時也知道,如果不是曹操施計,母親怎會自殺。母親死後,徐庶心灰意冷,在曹營不再出一計謀。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見,共訴舊日之情。庶曰:“曹操使庶來招降使君,乃假買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進。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計。”玄德欲留徐庶。庶謝曰:“某若不還,恐惹人笑。今老母已喪,抱恨終天。身雖在彼,誓不為設一謀,公有臥龍輔佐,何愁大業不成。庶請辭。”

人在曹營心在漢”這句俗語,據說也是因徐庶而來。徐庶表面在曹操那兒,心卻在劉備那裡。是曹操的謀士,卻不給曹操出一計謀,可見徐庶心裡還是很感念劉備的。

總結

徐庶本意是不想離開劉備的,無奈他的母親被曹操虜去,徐庶是個大孝子,擔心母親的安危,飛奔到母親身邊。一句話,徐庶在忠孝兩者之間,選擇了“”。

他和劉備君臣之間,如魚水之歡,劉備禮遇徐甚厚,徐庶對劉備知恩圖報,本可以長久合作。只是曹操在在其中作梗,讓他們君臣之間,有緣無份。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蜀中梁哥哥


徐庶離開劉備是迫不得已,因為是他主動找的劉備,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他自從加入劉關張團隊之後,有很多建樹,充分實現了自身的價值。自從他離開劉備之後,後半生因為堅持“不為曹操謀一計,設一謀”的承諾,在曹營一直扮演吃瓜的角色,基本都是一言不發,混吃等死。


赤壁之戰之前,徐庶為了躲避戰爭,提出自己鎮守一處關隘,從此脫離了曹操的操控,應該是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徐庶為什麼會離開劉備呢?因為他加入劉備團隊之後,使其戰力大增,多次打敗曹軍,並且輕而易舉就破了曹仁在新野城下襬下的八龍金鎖陣,然後曹操就打聽,劉備怎麼突然間這麼牛逼,手下人就說了,他請到了一個高人:徐庶——徐元直,於是曹操為了瓦解劉備陣營,就把徐庶的母親請到了曹營,然後去信威脅徐庶來曹營,否則就殺了他的母親。


徐庶是個大孝子,他只好離開劉備,來到曹營營救母親,誰知上當。是曹操讓他的好朋友模仿徐庶母親的筆跡給他寫的信。最終徐庶母親為了防止兒子墮落,跟隨曹操助紂為虐,就自殺了,徐庶從此恨死了曹操,終未為曹操出過任何計策。


一是為了報答皇叔劉備,二是為了報復曹操害死自己的母親。


符號帝國


徐庶,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名士,在劉備的帳下效力。後來因為迫不得已的因素到了曹操的軍中,故而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歷史典故。徐庶是有大才華的,在劉備的帳下竭心盡力,使得劉備順風順水的,因而成為了曹操抹不去的傷痛。徐庶不能留在劉備陣營,從徐庶來說是限於情,而從劉備方面來說,則是迫於勢,都是不得已。所以說,在情勢方面,任何人都可能有邁不過去的坎。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徐庶帶著家眷跟隨劉備逃亡,不幸的是徐庶的老母親被曹操虜獲了。為了保全母親的性命,無奈至極的徐庶向劉備辭行,劉備不忍徐庶離他而去,徐庶對劉備說道:“我本來想和將軍一起創造王霸之業,所憑恃的就是這顆心,但是現在我的母親被曹操抓去,我現在方寸已經亂掉了,對將軍也沒什麼幫助,所以我請求從此與你告別。” 劉備只好答應,於是徐庶為了保全母親前往曹營,同郡石韜也和他一起前去。

說起來徐庶也挺悲催的,剛剛認準了明君準備挽起袖子大幹一場,就被曹操下了絆子,雖有千般無奈,救母心切的他還是迫不得已離開了劉備轉而投曹。按理說徐庶被曹操用陰招挖了過去,應該受到高規格待遇吧,可惜的是徐庶自此被埋沒在了曹營,再也沒有了光彩。


姑臧山鷹


徐庶與諸葛亮、司馬水鏡都比較熟悉。演義把徐庶見劉備的故事寫得很有味道。

徐庶當時改名單福,剛剛見到劉備時,見劉備就說:“你騎的馬名曰的盧,會妨主。“並給劉備出了一個餿主意,說:”只要把這匹馬送給一個仇人,妨過他之後,再騎就沒有問題了。“

劉備一聽就不開心了, 單福就說:“都說您劉皇叔仁德,我是故意試探您的。”

皇叔一向圖虛名愛面子,一聽這馬屁,自然是皆大歡喜。

龐統跟隨劉備入川后,提出了取成都三計。劉備採納中策, 劉備把這個的盧馬給了龐統騎,結果龐統被射死了,可見劉備嘴上沒有聽從徐庶的建議,但是身體很誠實,讓龐統做了替死鬼。

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俘獲,辭別劉備。

建安十三年(208年),當陽長坂坡之戰,劉備拋棄妻子,徐庶當時是跟著劉備逃出來了。得知母親被俘獲,徐庶就投奔了曹操。

最經典的是,徐庶與劉備道別的情節。

劉備謀士孫乾私下裡對劉備說:“徐庶天下奇才,又熟悉新野的情況,如果放他走對我們很不利。”

劉備卻說:“母子天性,我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放他走不合適。”

劉備捨不得徐庶走,就以送行為藉口,一再挽留他。

可結果是,徐庶到了曹營混得很不錯,《諸葛亮傳》記載,徐庶的確推薦過諸葛亮,而且建議劉備親自去請。諸葛亮是大才,不能叫來,只能去請。

徐庶的作用就是拋磚引玉的,其意在於為諸葛亮的出山做鋪墊,一般也都是這麼理解。

後來徐庶的母親還是死了。徐庶是孝子,理該遵從母親之願,死也應該從曹操處逃走,徐庶咋不回到劉備身邊呢?

徐庶這一來一去,的確展示了劉備作為梟雄的形象,把戲份演得足足的。徐庶後來的官也做得不算小。公元220年,徐庶改名徐福,列入曹丕提拔名單。公元223年,徐庶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徐庶改名叫徐福,他為何改名呢?因為他不好意思,他曾經信誓旦旦地對天下人說,我身在曹營心在漢,不發一言,不為曹魏出一條計謀。但現在,他恐怕要食言了,要打臉了,為了不讓人恥笑,只能改個名字。

徐庶離開劉備的真實原因,顯然不是為了母親,而離開劉備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自己能混得一個好的前程,在亂世之中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雖然劉備也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但是最終還是自己當了皇帝,徐庶也是一樣,雖然說他不給曹操出謀劃策,但是最終還是當了曹家的官。而且這官當得還真不算小,還是專門出主意的官。


喜歡歷史問答


因為他徐庶的母親被曹操俘虜,古人又很注重孝道。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的,而且還特別介紹,他是臥龍。他要是嫉賢妒能,這不是前後矛盾麼。

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

三國志當中對徐庶的描寫就兩句話,還是放在了諸葛亮傳裡,能和諸葛亮做朋友的人,三國志裡只配有兩句話?是確實沒有真才實學,還是?

徐庶最早是個舞槍弄棒的熱血青年,犯了事兒才棄武從文。就這種半吊子出身,還能和丞相交朋友,能讓劉備器重,這是什麼?是實力。

於是感激,棄其刀戟,更疏巾單衣,折節學問。始詣精舍,諸生聞其前作賊,不肯與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義理精熟。遂與同郡石韜相親愛。

諸葛亮北伐時曾經感嘆徐庶官位低,難道是魏國謀士太多,所以不重用徐庶麼?。

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御史中丞那是曹丕時代封的官,曹操時代呢?不過一校尉而已。

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驢蛋蛋與魚蛋蛋


徐庶在諸葛亮“出山”後,與劉備等人一同遭遇了曹操的突襲追擊。大約在長坂一役,曹操俘虜了徐庶的母親,徐庶聞聽後辭別劉備。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劉表病死。劉琮在重壓之下將主動向曹操投降,但劉琮投降時仍未告知劉備。當劉備得知曹操攻來且劉琮投降後,只得倉促轉移。逃跑時徐庶還攜帶家眷和諸葛亮一起跟隨劉備逃亡,約在長坂坡的遭遇戰後,徐庶的母親被曹操軍隊俘虜,徐庶聞聽後方寸大亂,決定辭別劉備,投降於曹操。

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徵,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三國志·諸葛亮傳》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三國志·諸葛亮傳》


我們可以看出,在《三國志》記載中,徐庶先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然後還在劉備陣營中直至長坂坡的遭遇戰之後才加入曹操的。這一點《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不符。


徐庶加入魏國後的軌跡


1:恢復了自己的本名“徐福”。延康元年,徐福曾上表勸曹丕受禪。

2:黃初四年,徐庶被封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魏略》

3:太和二年諸葛亮首次北伐時,聽聞徐庶在魏國只任太守職位,疑惑魏國為何不重用徐庶。

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魏略》

4: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數年,徐庶病死。

庶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猶存焉。——《魏略》

正聊三國


很簡單的道理,跳槽唄。只是三國演義美化了這段故事。

徐庶和諸葛亮在出山前就是好朋友,他們共同進入了一家小型創業公司(劉備集團)打拼。後來,在大型壟斷企業(曹操集團)的壓迫下,公司瀕臨破產。

這個時候,諸葛亮心想:沒事,只要撐過這個坎,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個時候,徐庶心想:這公司都快倒閉了,我還是跳槽到大企業去吧。

於是乎,諸葛亮留了下來,最後做到了一國總理。徐庶跳槽了,就此默默無聞。

這件事放到現在來看,兩個人的選擇都沒毛病,不能說誰對誰錯,換做你是這場戰爭裡的一個打工仔,你會怎麼選呢?

只是說,徐庶的離開,是在劉備萬分危難(長坂坡被打得妻離子散,兵敗如山倒)之際,患難見真情,所以說來多少有些不光彩。於是乎,《三國演義》特意美化了這段故事,甚至篡改史實,把徐庶離開的具體時間往前推了推。這樣,既能體現劉備的寬容大度,又體現了徐庶忠孝不能兩全的無奈,好一段明主賢臣佳話。

可能有人會反駁,徐庶的母親被抓了,是真的無奈之下離開劉備的。

但我們不如設想一下:

曹操抓徐庶母親,圖什麼呢?

圖徐庶的智謀?

圖徐庶掌握的劉備的秘密?

圖徐庶的身子?

劉備此時已經是喪家之犬,動向全部被曹操掌握,還能有什麼秘密?徐庶在《三國志》連傳都沒資格立,他有什麼過人的智謀?難道人才濟濟的的曹魏陣營缺他徐庶,缺到需要靠抓別人的老母來威脅他就範?

所以說,母親被抓不是徐庶離開的根本原因。徐庶就是想跳槽了。

而進入曹營後,徐庶也並非演義裡所說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他也想好好表現,無奈競爭對手太強,根本混不到曹操面前。從另一角度來講,徐庶確實從沒給曹操獻過任何計謀(笑)。

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獲悉了多年不見的老友徐庶的消息,不禁發出了感嘆,如果徐庶當年肯跟著劉備,也不至於混到這種地步了(徐庶最終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這類官職在魏國多如牛毛)

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順便一說,諸葛亮話裡的“二人”,除了徐庶外,另一人指的是石韜。

總結一句話就是,歷史人物也是人,他們不是神,他們也需要恰飯。


關注我,帶你從不同角度看待你所好奇的歷史文化


新奇角度看歷史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徐庶作為劉備第一任軍事,因為曹操以母親作為要挾,去了曹操處,但是後期母親去世,徐庶本可以回來,但因為怕天下輿論的問題,自己現在是曹操的幕僚了,不能夠在朝三暮四,其次,好友諸葛亮已經在哪了,自己再回去,多少有點鳩佔鵲巢的意思。

下面筆者就通過還原歷史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徐庶


第一,徐庶的母親被曹軍擄走,自己思母心切,所以才會孤身入曹營。

曹操率軍追擊劉備,劉備因為帶著老百姓,走的慢,被曹軍騎兵衝散隊伍,徐庶的母親也在這被衝散隊伍的人群當中,徐庶的後來被曹營的幕僚認出,因此就被曹操,當成人質,放置於許都。

《三國志·諸葛亮傳》: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徵,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

徐庶得到消息後,思母心切,因此向劉備請辭,在請辭的時候也向劉備介紹了臥龍諸葛亮。

徐庶之母。


第二,為了保全劉備,使的劉備暫時可以得到自保。

曹操因為得到了袁紹的軍隊和劉琮的軍隊,成為了此時的東漢第一大諸侯,現在的劉備只是一個小小的軍閥,劉備現在和曹操鬥,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徐庶為了避免曹操在次對劉備的追擊。犧牲自我,去曹操處當幕僚,使的曹操暫時放下了對劉備的殺心,因此後續暫時沒有對劉備進行追殺。劉備也因此得以自保。

而徐庶去了曹操處,因為忠於劉備,一生不為曹操出謀劃策,諸葛亮後續見過徐庶,交談才得知,徐庶不為曹操所用,安心的搞學術。

《魏略》: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劉備


第三,徐庶有意讓諸葛亮出山。

徐庶和諸葛亮是好友,瞭解諸葛亮自比管仲等名臣,因此他多次向劉備介紹諸葛亮,

並且通過多日的接觸,發現劉備確實是以為品行端正,為人仁義的好明主。因此他決心出走,有意讓諸葛亮出山。

《三國志·諸葛亮傳》: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其次,徐庶年齡比諸葛亮年長,長為兄,把諸葛亮當弟弟,因此為了成全諸葛亮和劉備兩個人的君臣因緣,所以最終出走劉備處,去往曹營。

徐庶離去,劉備傷感


向日葵愛歷史


在三國中,劉備、曹操、孫權身邊都有著很多的謀士。例如是曹操身邊有郭嘉,劉備身邊有徐庶和諸葛亮,孫權身邊有周瑜等等。但是最後徐庶卻離開了劉備,他離開的原因是因為母親被曹操挾持。但是後來徐庶的母親去世之後,為什麼徐庶沒有選擇回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三國除了戰場上的廝殺,就是政治之間的博弈。所以在曹操劉備和孫權的陣營中,就有著很多的謀士為他們出謀劃策。曹操正是因為有郭嘉的幫助,所以才得以打敗袁紹統一北方。劉備的身邊也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後來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可是一肩挑起了蜀國的重任,可以說諸葛亮是蜀國的大功臣。

其實在諸葛亮之前,劉備的身邊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謀士,這個人就是徐庶。徐庶此人雖然名氣上不如諸葛亮,但是他的事實力卻是非常厲害的,他為劉備出謀劃策,並且和劉備的兄弟關羽、張飛的關係都非常的好。

而此時曹操也聽說了劉備的身邊的徐庶,就想要將其收歸旗下。此時他就擒住了徐庶的母親,並且有徐庶母親的筆跡寫了封信寄給威脅徐庶。徐庶為了救自己的母親只好離開了劉備。而在他離開之前,就向劉備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名震天下的諸葛亮。

此時,徐庶到了曹操的這邊,而他的母親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因為自己而離開了想要效忠的主公,所以為了不使徐庶危難,徐庶的母親選擇了自盡。此時徐庶進了曹營,但是母親已經身死,所以他決定一生不向曹操進獻一個計策。

這時候大家不免會想了,此時曹操已經再也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徐庶的了,為什麼徐庶沒有選擇回到劉備的陣營呢?其實真實的原因非常簡單。首先,因為此時劉備已經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出了山,徐庶知道有諸葛亮在在劉備的身邊輔佐他,那不就不需要自己了。

這就像周瑜臨死之前的感嘆:既生瑜何生亮一樣,徐庶知道自己即使在回到劉備的身邊也幾經多餘了。其次,就是徐庶的文人的氣節,就是從一而終。既然他離開了劉備到了曹操的陣營,那麼他就不會出爾反爾。即使他不向曹獻出任何計策,但是他也不會再選擇回去了。

最後的原因就是他察覺到了劉備的野心。劉備當初征戰天下的時候打的是匡扶漢室的旗號,所以才引得天下忠於漢室的英雄來歸,徐庶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到了後來,徐庶也察覺到了劉備有爭奪天下的野心。而徐庶內心裡其實一直將自己當做漢臣的,所以對這有著狼子野心的劉備,他自然不願意再回去輔佐他。






愛看電影的沐沐


個人認為原因有幾點。據史書記載,徐術智謀超群,曹阿瞞抓了他母親,以此為要挾,所以他不得不離開劉備。先不說這個是真是假,總之他確實是離開了,但是他離開前,也向劉備承諾過,終生不為其獻一計一策。為此也留下了千古佳話:徐術進曹營,一言不發。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有我覺得,也有可能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也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跳槽。因為當時劉備集團是很貧弱的,曹操當時實力雄厚,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夠當作參考,也可以給我提點意見或者建議。最後謝謝頭條給我個發表自己演講的機會,祝願頭條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我會一直陪您走下去[互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