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少胜多,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反倒败给了周瑜?

说到曹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当初在官渡的时候曾经凭借两万人打败了袁绍的十一万人,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等到曹操带领二十万军队跟孙刘联盟在赤壁战斗的时候,为什么会败在周瑜的手中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让小宋来给大家剖析一番。

话说官渡

  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前期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天赋,积极采用谋臣荀彧,荀攸等人的建议击杀了颜良文丑,取得了前期的优势。

  至于袁绍,曹操手中的重要谋臣曾经对他有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这句话说,袁绍效仿周公礼贤下士,身边汇聚了像田丰,沮授等顶级谋臣,颜良文丑等顶级武将,只是袁绍不知道用人的时机,喜欢听别人说计谋,但却不善于决断。

  这件事在官渡之战中就体现的非常的明显。

  在《三国演义》中,沮授曾经跟袁绍说,他们胜在兵多粮足,而曹操兵精粮少,所以应该跟曹操打持久战,等待曹操的军队自行崩溃。

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少胜多,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反倒败给了周瑜?

沮授

  但是袁绍觉得他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认为沮授蛊惑军心就将沮授给囚禁起来了,而他的主动出击也让他接连损失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历史上文丑不是被关羽杀的)。

  只是,虽然说袁绍前期失误,但兵力仍然占据优势,双方陷入僵持状态,后来,幸得许攸背叛袁绍投奔曹操给曹操献上奇袭乌巢的计谋才让曹操战胜了袁绍。

  袁绍不能听从谋臣的建议,又不能稳定内部军心,导致许攸临阵倒戈,这就是他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的原因,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郭嘉对袁绍的评价是相当合理的。

  至于曹操能够战胜袁绍,除了许攸的逃跑外,他自身杰出的军事才能,重视贤才,善于听从谋臣建议的性格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曹操跟袁绍一样,看不起许攸这种临阵倒戈的小人,许攸也未必会献奇袭乌巢的计谋给曹操,而曹操自然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击败袁绍。

  可以说,一场官渡之战就向我们说明了人和在战争当中的重要性,若是袁绍能够维护内部稳定也就未必会输了。

  只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凭借人和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反倒是忘了人和的重要性,败给了周瑜呢?

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少胜多,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反倒败给了周瑜?

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杀了师勖,扰乱了军心,以至于在黄盖趁东南风来降的时候程昱和荀彧等人都不敢过多的劝谏曹操,防止惹怒曹操落得跟师勖一样的下场被曹操击杀,而这也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那为什么曹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以前善于纳谏的曹操怎么会变得这般专横呢?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这就要讲一下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的不同局面了。

  曹操跟袁绍都是北方的霸主,再加上曹操的实力本就弱于袁绍,曹操自然清楚自己想要胜利就必须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因素,也正是如此,他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最后统一了整个北方。

  但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已经统一了整个北方,可以说是得到了一半的天下,自然有些心高气傲,觉得自己这一次带兵南下,能够平定南方,统一天下。

  毕竟,所谓的孙刘联盟只有五万士兵,而曹操则拥有将近二十万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对孙权和刘备有所轻视也是正常的。

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少胜多,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反倒败给了周瑜?

孙权

  不过,这一次,除了人和外,曹操会败给周瑜还有另外两个原因,那便是天时和地利。

  《孙子兵法》有云,“天时不离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战争的开始,曹操就已经丢掉了三者之中最为重要的人和,而天时和地利也被周瑜给抓住了。

  在赤壁跟曹操大战的是孙权与刘备的同盟,在这里,我们就要提一下孙刘联盟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其实是被神话了的,在其中,孙刘联盟几乎是诸葛亮一手造就了,甚至就连周瑜动用火攻的东南风也是诸葛亮借来的。

  但在历史上,孙刘联盟的形成,鲁肃的功劳也是不能否定的,至于借东风一事则根本就没有记载,唐代的杜牧曾经写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就说明周瑜自身有可能会观察天象,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我国的古代,的确有不少谚语说明古代的人已经有一定的能力预测天气了,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天时是周瑜通过观察天象预测到的东南风来临的时间,而地利自然便是周瑜借助东南风对曹操进行火攻咯。

  可以说,正是周瑜借助天时地利动用火攻在赤壁对付曹操,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击杀师勖,在东南风起时不肯听从程昱的劝谏,对黄盖不加防范才导致了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以少胜多,倒是给人一种分外奇妙的感觉,就好像是历史再次重演一般。只是,如果可以,曹操是绝对不希望袁绍的结局在自己的身上重演的,而我们也应该从曹操两次战斗的不同结局中得到一定的收获。

  从曹操前后两次的不同结局,我们可以知道,兵家所言骄兵必败所言非虚,而一个人若是不能听从他人的劝谏也很有可能会犯一些自己觉得不会出现的错误,对此,大家要引以为鉴哦。

  喜欢点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