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疫情難擋急腹症,手術連臺14小時

2020年1月31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早上7點30分,普通(新生兒)外科值班人員已經就位,這一天是大年初六,但是病房並不冷清,有39名患兒無法回家過年,這其中還包括危重及新生兒患兒25名,而醫護人員要時刻準備著接診急重症患兒。


「動態」疫情難擋急腹症,手術連臺14小時

上午10點30分,電話鈴聲響起,“是兒研所普外嗎,我們醫院有一例新生兒,生後3天,出現嘔吐1天,目前考慮腸梗阻,患兒生命體徵尚平穩,家長已趕往你們醫院,麻煩注意接診。”原來是首兒所醫聯體醫院產科打來的電話,普通(新生兒)外科醫生立即詳細詢問了患兒病情,並做好了收入院的準備。

11點50分,患兒經綠色通道收入普通(新生兒)外科病房,精神狀態稍差,胃腸減壓可見大量黃綠色液體,全腹可及壓痛,無明顯反跳痛。張軍副主任醫師查看患兒後立即聯繫急診超聲,告知大家做好急診手術準備。

12點10分,患兒完善了相關檢查,考慮是先天性腸旋轉不良伴腸扭轉,扭轉540°。“馬上手術”,此時手術室已做好準備,3分鐘後患兒被抱進手術室。術中發現,腹腔內有中等量積液,腸管顏色已經發暗,“幸好及時,腸管沒有壞死”,復位腸管、鬆解粘連……很快,腸管變得紅潤。14點10分,手術成功完成。

從上午10點到晚上23點30分,普通(新生兒)外科醫生張軍、葉茂、許堅吉,麻醉科醫生楊文爽、魏國,手術室護士王男、郭闖闖連軸轉了13個小時,完成了4臺急診手術。正準備到休息室吃晚飯時,張軍接到病房醫生打來的電話:“中午收入院的闌尾膿腫術後腸梗阻患兒,我們給予了胃腸減壓、抗炎補液治療,但仍無好轉,並且有加重趨勢,現在怎麼辦?”“我去跟家長交待病情,你們準備手術”。

2月1日零點,手術再次開始。術中發現患兒腹腔粘連極重,腸管多處粘連伴索帶形成,梗阻近端腸管直徑達5cm,顏色發暗,腹腔大量積液,解除梗阻後,腸管顏色很快變得紅潤。“如果等到明天早晨,這些腸管可能就要切除了,外科大夫一定要當斷則斷,把握好原則,早一秒手術,就能挽救一個生命。”張軍一邊手術一邊向年輕醫生傳授經驗,手術終於在2點20分結束。

經過14個小時的鏖戰,所有急診手術全部完成,大家飢腸轆轆的回到病房,發現辦公桌上整齊地擺放著三盒熱乎乎的水餃,“護士小姐姐想的真周到,過春節就是要吃餃子。”狼吞虎嚥地吃完“愛心餐”,他們又分別處理其他患兒病情去了。

在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危殆生命;在基層醫院,醫務工作者用盡全力保證醫療系統的正常運轉。哪裡生命遇險,哪裡就是他們的戰場,和病魔抗爭,與死神賽跑,為生命護航,有了這些最美逆行者,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


文 | 葉茂

攝 | 王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