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別在微信朋友圈罵人,因為會有很多人對號入座”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反正我是不會在朋友罵人,都說朋友圈裡不光是朋友,大都是自己七大姑八大姨,在就是同事啊客戶啊啥的。如果在朋友圈裡指桑罵槐的罵街,說不定誰就會對號入座,你怎麼得罪的人你都不知道,但凡有點素質的人都不會犯那麼低級的錯誤。

雖然朋友圈是自己的,發啥內容的東西也是自己的權力,可也得考慮看朋友圈人的感受。反正我不會在朋友圈發負能量的東西,本來人家心情挺好,結果看了你的東西,好心情全無,想想人家是啥感受。

我朋友圈裡就有幾個負能量爆棚的人,真受不了她們,直接屏蔽。還有一些人,就是你不管發啥內容的東西,她們永遠有話說,各種評論,也是讓人很無語,想這種人群,我也會選擇屏蔽。不能讓他們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遠方5255439934807


朋友圈是好友的公共場所,有親戚、好友、家人、朋友、同學、社會人等等,就象一個大雜院,剛用微信時會經常發,把一些好看又好玩,有意義或新鮮事分享,當然會把一些不好直面說的事情發到朋友圈,就是暗示了。

通常罵人極少數,指桑罵槐就已很露骨了,對方也就知道你的觀點;

對號入座倒真有,我以前發過一次,然後就在朋友圈看到了與之相關的回應;

但有一次是是家中事發出來,反倒同學對號入座了。唉,我就也暫別管他,心想,以後自己會明白的。

果然過了一段時間,消息就出來了,他自己也消除了誤會吧。

.

隨著普及微信,除非派任務,基本就特大事件,過年過節或特殊日子,發一下,很少弄朋友圈了,也很少看,每個人的微信好友至少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根本看不過來,有些項目的講師之類、微商啊,就更多,天天刷。

只是偶爾想起了那個人,便直接點開看一下,看有什麼新動態,是不是又去旅遊啊之類的;或又對那件公共事發一下感想。

有一點奇葩的是,很多年沒見的同學,建了群,都把圈封了。大概是離校後,都東西南北去了,工作不同,職務不同,事業上有差異,愛好興趣,三觀等都發生了變化,甚至還有剛學微信的,怕岀醜吧。

但還有就是控制慾特別強,理論一大堆,真是形態各異,呵呵!

.





鴻豔媛


非常贊同! 我在翻朋友圈時,有時候就會看到某好友發朋友圈指責別人。

有的是指明道姓的指責,有的是指桑罵槐!

不管如何,都非常不建議這種行為!

而他們為何要發朋友圈罵人呢?

很簡單,對某人心懷不滿,希望發洩一下,可能這樣會感覺心裡好點。



但是如果你是那個人的好友,正好刷到這條朋友圈呢? 就算她是在指另外的人,你會不會往自己身上看一看,我有沒有這個問題?

所以不管是指名道姓的指責,還是指桑罵槐的指責,都很容易觸發誤會!

請在發微信朋友圈前留留手,多加三思。



如果遇到心懷不滿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建議責怪別人之前先檢討自己,當你對某人不滿時,首先要換個角度去想象,如果有不足就要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

如果遇到自己沒錯誤卻要忍受委屈,比如在職場中員工出了小錯導致被辭退,並沒有造成損失之類的情況。

此類不公平事件,當然誰都心中會有鬱悶。 當自己不開心時,並不是都適合直接出這個鬱悶氣,很多時候需要低調和忍讓,很多人就是心理老是感覺不開心才會出現發朋友圈抱怨。 而發朋友圈從來不會考慮後果!

如果你要指責的人不是你的微信好友,發出來意義不大,反而會被其他人看到,被認為你是一個愛抱怨的人。

如果你發朋友圈正好對上另一個好友的某件事,可能說友誼之船說翻就翻,可能以後就斷絕關係了!

所以不建議在朋友圈發洩,發朋友圈解決不了問題,只能將自己的情緒暴漏出去!建議大家能忍就忍,即使是面子工程也比不相往來要好得多!



CC生活吧


這個事情我非常贊同,不要在微信圈裡罵人或者亂髮脾氣。

這個世界很有意思,微信朋友圈是這個社會的縮影,在這個圈裡應該說大部分是朋友,是親友,也有一些是因為工作需要或者業務需要甚至偶然事件中加進來的一部分人,有些人還有些聯繫,有些人可能隨著工作或業務的變更已經沒有任何來往了,但念著舊情沒有刪除。

所以一般的朋友圈組成比較雜了,各種關係的都有,人往往在生氣的時候很容易衝動,想的肯定不周全,只想著某個事或者某個人怎麼樣怎麼樣,而且大部分時候真正想罵的人是不在朋友圈裡的,只是想為自己出出氣,然後就在圈裡說出來了。

有一句話叫說者無心,聽著有意,比如你在朋友圈說工作不順心了,領導或者同事就有可能要想,是不是哪兒招惹你了。比如你說哪個親戚咋樣了,你想說的親戚沒在圈,可有其它親戚在
啊。往往這種情況下人們莫不作聲,但心裡各有想法。你還不知道呢,別人已經有看法了。

我見過朋友圈說別人的,我心裡一下子就咯噔一下子,感覺這不是說我嗎?然後我拐彎抹角的問了一下,對方可能感覺到什麼了,然後和我馬上說了一件事情,暗裡告訴我不是說我呢,我才放下心來,知道中間有個巧合,但是正是這種巧合讓人以裡挺彆扭吧。多虧是互相說了一下,不然心裡的疙瘩不知道什麼時候解開。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難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發生,實際上今天可能感覺過不去的事情過兩天就隨著時間過去了,但是你如果非要氣頭上在朋友圈發聲,當時是痛快了,但是這種抹不掉的痕跡卻永遠留在別人心中,當時間過去你發現這不是什麼問題的時候去刪除,但刪除的是話語,收不回來的是人心。如果你當時雖然生氣但沒有發朋友圈,當過去了就沒什麼了吧。

記住了,人在生氣的時候不要做決定!


吟雪楓情12


可以這樣![耶]



賣水晶的小蘿莉


但凡有素質,有水平,我相信都不會在朋友圈罵人,洩憤,因為朋友圈裡都是自己的朋友,家人或者同事,或者合作伙伴,在自己的世界裡撒潑,不等於損失了自己的形象嗎?就好比一堆抱怨讓別人對你刮目相待!所以,朋友,優雅點,任何人都有情緒,但是情緒是需要調控的,控制不了的時候,去跑步10公里,甚至20公里,跑完了你發現滿頭大汗的時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



走在紅毯那一天878


朋友圈也好,微信群也罷,指責罵人、情緒洩憤的現象時常出現,我覺得嘛,每個人發表的微信內容都是各自的觀點,沒必要讓你異議、指責、甚至罵人,這是不道德的,也是你的教養缺失,更是有損於你的形象,所以,大家能在“朋友圈”或“微信群”裡相聚都是緣分,應該互尊互愛、共鳴共樂,牽手同沐快樂的陽光。


用戶晨曦陽光


據說,人是地球上唯一能夠接受暗示的動物,而且似乎,越是聰明越是敏感,在這方面的“能力”似乎就越強。

另一個原因,隨著我們的微信好友的越來越多,我們的朋友圈似乎越來越不“純淨”了。 您也許記得,最初的時候, 我們的微信第一波好友,真的就是那一批最熟悉的人,最好的朋友、兄弟、閨蜜、知己等。那個時候,我們的朋友圈隨便怎麼發,似乎都可以。本來,你也就是發給他們看的。上面記錄了你的喜怒哀樂,甚至你“耍寶““顯二”“裝神”的表演內容,和朋友們一起分享,愉快無比。

可隨著時間推移,一個又一個不那麼熟的人都進來了,有隻喝過一次就的“朋友”,只拜訪過一次的客戶,一個幫你做過衛生的保潔,你買過一次產品的銷售,你的領導,你的父母,你得過好幾年才能見一面的遠房親戚,等等等等。所以,你發朋友圈的顧慮就會越來越多,你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意願會越來越少,你會越來越擔心一條朋友圈發出去之後, 他們方面面的各種想法。

所以,成年人的朋友圈當然不敢罵人,因為上面各式各樣的人太多 、太雜,你幾乎記不清楚他們中間的某幾位是不是以前和你有過什麼過節。你害怕被說“含沙射影”,害怕別人“對號入座”。是這樣嗎,我的朋友。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灑酒慰平生


每個人都會有點嫉妒心裡的,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單純,也不要把別人想的單純,表面是一回事,背後又是一回事。不是說人都是惡人。但自己什麼樣的人,在不同時期都會有變化的,不是說變壞了。而是對人有戒心啦!所以對號入座也是正常情況吧!但是我們不傷害人就是最好的狀態!心存善念!



愛陪伴的陽光


因為那是你的朋友圈,你發的各種東西,特別是吐槽之類的消息,你身邊的人看到了,自然會去想這說的是不是自己。這是人的第一反應,並不是他們想多了。

如果你不想某些人看到對號入座的話,就少在真實的三次朋友圈來發牢騷。世上最難揣摩的就是人心,往往你無心的一句話,就讓有心人看了去,記在了心裡,更有甚者恨在了心裡。怎麼得罪的人什麼時候得罪的你都不知道。

累了煩了高興了……這種情緒想要發洩的時候,可以選擇在二次發,這個虛擬的世界,看不到摸不到的朋友,沒有那麼多的擔心,可以隨意

關係親近點兒,好打聽事八卦的人,也就這兩種人會關注你的動態。一個是出於關心,一個是閒的……人活在世沒有哪個能夠不被八卦,就算你啥都沒幹也免不了被說三道四。不管出於哪種目的的關注,別太往心裡去。如果因在意而煩惱的話,還是那句少在微信朋友圈發動態,實在沒別的辦法

追問

有時候我只是換個頭像也有人分析,改個簽名等等就清掉了,結果還是有不少人看到,說明他們沒事也翻我的資料和頭像,如果不看也就跟誰都無關,看了就有人靠過來了,為什麼他們自己不考慮自身呢,難道不是除了男朋友其他人都沒什麼資格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