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到的在抗击疫情中,最为感动的一幅摄影作品是什么?

无敌马克兔


武昌医院院长走了,他才五十多岁。在这次汹涌而来的疫情中,他用他一生的精力,用他最真诚,最直接的行动,引导了人们,在生死关头发扬了无畏精神。他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指导工作,他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保护自己。但每当看到,每一个医生,每一个护士,每一个病人。都在这平静而凶残的病毒面前,承担着各种痛苦和考验。他要生先士卒,他要不怕牺牲,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感召众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责任尽到。在每一天的不适中,他是那么的坚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是那么的顽强。在每一天的无力时,他是那么的勇敢。他的职位很高,他的责任很强,他的工作很到位,他的员工很努力。病毒很可怕,它可人传人。在人们还没充分准备时,它已把罪恶之手伸向生命。人们是平凡的,人们在院长的领导下,用自己微弱的生命,抵抗着前所未有的病毒。他倒下了,他的精神还在。他的思想和行为,鼓舞着人们。家属很痛心,员工在痛哭。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平凡。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勇敢。在疫情的拼搏中,留下了无畏。他的精神在闪光,他的精神在照耀。白求恩精神伟大,院长精神伟大。战争时,革命先烈勇敢,和平时,院长行为无畏。那些自私者,羞愧。那些自利者,汗颜。平凡造就伟大,平常哺育高尚。人们在财富的认知上,变得眇小。人们在金钱认识中,不足。金钱固然重要,奉献精神不能少。只有人人有爱心,只有人人讲奉献。这个世界,才能在和谐中发展。院长走了,他的精神天还在。院长走了,无数个象院长这样的白衣战士,他们不怕牺牲,他们不怕困难,他们在造就美好。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美丽的国土上,越过越好。


黄方万158


大家好,我是头条今抖云西西,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抗击疫情期间,最让我感动的绝不只一张摄影作品,而是一幅幅防疫抗疫战线上,各阶层勇士们的英雄赞歌长卷,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再次回顾一下,最先为爱逆行的钟南山院士,接着就是全国各地驰援医务工作者,武警战士们。再就是武汉小汤山医院的施工建设者们,还有全国的慈善爱心之士。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是无法用一张照片去容纳。让我们慢慢的回望。生命中最美丽的照片吧。


今抖云西西


深夜,风雪交加!

一名交警满身飘雪

如同雕塑一般耸立在了风寒中……

“有我们在,请安心!”

这是向疫情发出的号角,

这是铁骨铮铮的誓言,

更是对百姓安全许下的保票!

沈阳大东交警大队警长朱天聪用坚守铸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1980年出生的朱天聪,经招飞入伍成为一名飞行员,后转业到大东交警大队。8年多来,朱天聪一直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外勤一线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汗水和忠诚换来了路畅人安,在处理的上万件违法行为中,无一件投诉,多次获得局嘉奖、市局优秀军转干部、优秀公务员和执法标兵。此外,朱天聪还在工作之余担任辽宁广播电视台嘉宾主持人,普及报道宣传交通常识。

今年春节因为中队民警少,作为警长,朱天聪主动担责把与家人团聚一起过年的时间留给了同事,他选择了大年三十、初一值班。1月24日20时55分,忙碌了一天的朱天聪忙里偷闲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在!一直在!愿欢乐与你们同在!拜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刚准备下班休息的朱天聪得知又有新任务,转身又主动向领导申请要求到防疫的第一线。朱天聪的执勤点在朱尔屯收费站。因为疫情暴发后,进入沈阳的部分高速收费站关停了,朱尔屯是沈阳仅有开通的几个收费站之一,进入沈阳的车辆一下子增加了许多。朱天聪和同事们每天24小时坚守奋战在这里,对进入沈阳的车辆进行分流管控检查、逐一测温登记,不放过一辆人一个人,坚决把病毒阻击在外。

每天站在寒风中,双手冻麻了,脚后跟站得直疼,可没人顾及到这些,因为有许多车辆和人还等着他们检查测温登记,朱天聪忙得不可开交,更没有心情去发发朋友圈。直到1月29日,朱天聪被同事临时替换下来休息一下,坐车警车里才想起发个朋友圈给大家报了平安:“我在!一线!防疫!”许多亲朋好友看到朱天聪所戴口罩不是N95,而是民用防护口罩,都担心不已。朱天聪说,这些还都是自配的,能有就已经不错了,有总比没有的强。朱天聪就是戴着这样的口罩奋战在防疫的第一线,可即使这样口罩也严重短缺,不得不发朋友圈“谁有口罩可以支援点!”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看到了沈阳防疫2号令后,朱天聪写道:“愿我化作钟馗,为你们抵挡一切!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看到丈夫从大年三十一直没有回家,妻子赵悦男留言:“为了钟馗同学的女儿,晚上不用回来了啊,钟馗同学加油!”要知道本想回家看看女儿,朱天聪特意和同事还串了一个班。看到妻子的留言,朱天聪转头一想回家也担心把病毒带回去传染给女儿,再加上检查点的人手不足,又选择留了下来支援同事们。

因为忙碌一天下来,朱天聪什么都不敢去想,就想找个地方倒上好好睡上一觉,更没有心情去更新朋友圈。2月3日23时20分,天空飘起了雪花,寒风刺骨,朱天聪站在风雪中执守。同事看到后,拿起了手机给拍下了那张风雪夜归人的照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感动了无数人。朱天聪看到后转过来,并配上了“有我们在!请安心!中国加油!”发到了朋友圈。妻子看到后即心疼又心酸,可她不敢打电话,怕打扰他工作,怕说不上几句话,自己就会哭出声来,只是酸酸地留了几个字“你瘦了。”

2月9日19时22分,朱天聪在朋友圈发个自己仍在执守的照片和一轮圆月,“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这个十五我们的小家过得都是各自为战,但不退,是为了更多的团圆!弟兄们加油!”

由于长时间在堵卡点站着,朱天聪患上了跟腱炎,走路一瘸一拐的。朱天聪自怨,“不争气的玩意(应),关键时刻掉键子,如果我的小痛能换来岁月平安!我宁愿再多疼会!”2月10日22时37分,朱天聪在朋友圈转发一个视频《警察,愿你们早日回家!》,才透露出他多少想家的念头和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生活能恢复正常。

2月11日,因为表现突出,朱天聪被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抽调和其他5名民警组成防疫送教团,到基层各大队及岗点、防疫检查站讲解如何查车登记及如何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等知识。原本防疫送教团是脱岗集中,不需要再参加大队的堵卡检查任务的,可朱天聪始终放不下。16时许,朱天聪到四个点进行防疫送教后,匆忙返回到了朱尔屯检查站执勤……

朱天聪说,“能否将疫情阻击在外,防住,就在我们身上。我们人手少任务重,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一走单位同事们担子就多了一分。我回来多帮着同事们站一会儿,他们就能多休息一会儿!”

仅2月10日一天,朱尔屯卡点就盘查人员7503人,其中外省人员1587人,辽宁省外市1555人,沈阳市人数4359人,湖北籍人员2人。

盘查车辆5150辆,其中外省车辆1164台,辽宁省外市车辆1080台,沈阳市车辆2906台。

朱天聪和他的同事们防疫工作仍在继续……只要疫情不结束,他们永不后退。他们说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坚决打赢这场防疫保卫战。


看辽宁


不仅一张,疫情期间,真正感动人的镜头实在太多了,有时翻看到,都会泪目。

感动的照片之一,李文亮医生镜头前,生龙活虎,被称为“吹哨人”。但当他因为疫情感染过世,全国上上下下刷屏,就是镜头前的这种照片。戴着眼镜,戴着绿色口罩,没想到,成为这次疫情中,一个永远的经典镜头。

感动照片之二,一个朋友发给我的,他们全部是90后,是贵州支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镜头前,用勇士般的姿态,吃着方便面,但心态是那么的积极感动,让人看到就会涌现出复杂的心情。

感动照片之三,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在火车上闭目养神这种照片,可以说,是疫情期间最感人的一个瞬间,相信也是一个永恒的经典。一个84岁老人,为疫情付出,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没有第二个如此胸怀的老人,对疫情这样坚守与支撑。

感动照片之四,在医院病房里,他们全部是医务工作者,全身捆绑医务工作服,没有温暖的床铺,就在医院的角落,全部累得慢慢睡去。这一幕幕,让人心生怜悯,让人倍感亲切。可又不能做点什么的时候,就是他们这样夜以继日,为疫情防控,付出所有。

感动照片之五,胡明主任在同事出现感染去世,他接受记者采访,边流泪,边说,“同事倒下了,病人还要继续救”。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就像战场上一样,当你看到“战友”倒在身边,自己确无能为力,但众多病人依然等着救治,也许只有当事人,才明白这种复杂的心情,你又会怎么想呢?除了感动,除了执着,除了悲伤,那就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感动照片之六,一个90后医务工作者,眼镜片上全是雾珠,可他坚定的目光,望着前方那种不胜利绝不罢休意志,是钢铁般的感人,因为他们,因为这样众多“钢铁侠”,疫情不被战胜,都不可能。

虽然只需要选择一张,但众多感动瞬间里,每个瞬间,不也都只是心中那么一张感动么?

谢谢提问,如果喜欢,就给予支持,让疫情很快过去。








高原樱花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很多照片令我感动,但最令我感动的是钟南山坐在高铁上赶往武汉的那张照片。84岁的他看起来是在闭目养神,实际上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正在为武汉担忧。他让所有人不要去武汉,而他却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武汉这个疫情重灾区。他所表现出的是大爱。多少像他这样的年龄都在家坐着享清福,而他注定不是个普通的人,他的内心蕴藏着宏大的能量,这是由他的学识、经历和理想以及价值观所决定的。去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什么是初心,归根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钟南山作为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等身份的伟大人物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诠释。他是英雄,是中国人的楷模!



微君视界8


乡村疫线的工作人员,不分日夜守护着美丽的家园!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广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为了早日消灭瘟神他们日夜坚守岗位!有时候还不被人理解,还有我们雷锋爱心社团为乡村值班点义务免费送口罩!值得尊敬的爱心社团,值得尊敬的刘冰团长!党员干部走在前,防治肺炎并不难!祝我们的祖国早日战胜瘟神!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中国河南尚集书画村


一幅能打动人心,并留下永恒记忆的优秀摄影作品,某种程度上不在于取景构图和光线运用上,而在于真实纪录人性的真善美以及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内涵。这组图片包含着无穷的美感和力量,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最为感动的印象!


河南喜子2019


大家好!我很高兴回答问题。

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于2019年12月30日就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成为疫情’’吹哨人’’。2020年1月10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同年2月6日21点30分病逝。疫情的‘’吹哨人‘’一路走好!




话泼


最感动的有农民工‘没钱就出力‘’’、护士削发上前线、钟南山院士的第一次照片、李文娟讲话照片,其中最深刻的是医生李文亮那双渴望的眼睛照片。


薄导


最感动莫过于看见小哥“肺愈清”的照片,😂,所有人都会盼望这样一张照片:白衣战士唱凯旋,千家万户尽开颜,新冠病毒灰飞灭,卸甲英雄数俱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