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到的在抗擊疫情中,最為感動的一幅攝影作品是什麼?

無敵馬克兔


武昌醫院院長走了,他才五十多歲。在這次洶湧而來的疫情中,他用他一生的精力,用他最真誠,最直接的行動,引導了人們,在生死關頭髮揚了無畏精神。他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指導工作,他可以用自己的知識保護自己。但每當看到,每一個醫生,每一個護士,每一個病人。都在這平靜而兇殘的病毒面前,承擔著各種痛苦和考驗。他要生先士卒,他要不怕犧牲,他要用自己的行動,感召眾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責任盡到。在每一天的不適中,他是那麼的堅強。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是那麼的頑強。在每一天的無力時,他是那麼的勇敢。他的職位很高,他的責任很強,他的工作很到位,他的員工很努力。病毒很可怕,它可人傳人。在人們還沒充分準備時,它已把罪惡之手伸向生命。人們是平凡的,人們在院長的領導下,用自己微弱的生命,抵抗著前所未有的病毒。他倒下了,他的精神還在。他的思想和行為,鼓舞著人們。家屬很痛心,員工在痛哭。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平凡。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勇敢。在疫情的拼搏中,留下了無畏。他的精神在閃光,他的精神在照耀。白求恩精神偉大,院長精神偉大。戰爭時,革命先烈勇敢,和平時,院長行為無畏。那些自私者,羞愧。那些自利者,汗顏。平凡造就偉大,平常哺育高尚。人們在財富的認知上,變得眇小。人們在金錢認識中,不足。金錢固然重要,奉獻精神不能少。只有人人有愛心,只有人人講奉獻。這個世界,才能在和諧中發展。院長走了,他的精神天還在。院長走了,無數個象院長這樣的白衣戰士,他們不怕犧牲,他們不怕困難,他們在造就美好。讓我們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美麗的國土上,越過越好。


黃方萬158


大家好,我是頭條今抖雲西西,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在抗擊疫情期間,最讓我感動的絕不只一張攝影作品,而是一幅幅防疫抗疫戰線上,各階層勇士們的英雄讚歌長卷,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再次回顧一下,最先為愛逆行的鐘南山院士,接著就是全國各地馳援醫務工作者,武警戰士們。再就是武漢小湯山醫院的施工建設者們,還有全國的慈善愛心之士。這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是無法用一張照片去容納。讓我們慢慢的回望。生命中最美麗的照片吧。


今抖雲西西


深夜,風雪交加!

一名交警滿身飄雪

如同雕塑一般聳立在了風寒中……

“有我們在,請安心!”

這是向疫情發出的號角,

這是鐵骨錚錚的誓言,

更是對百姓安全許下的保票!

瀋陽大東交警大隊警長朱天聰用堅守鑄寫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1980年出生的朱天聰,經招飛入伍成為一名飛行員,後轉業到大東交警大隊。8年多來,朱天聰一直默默無聞地奮戰在外勤一線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用汗水和忠誠換來了路暢人安,在處理的上萬件違法行為中,無一件投訴,多次獲得局嘉獎、市局優秀軍轉幹部、優秀公務員和執法標兵。此外,朱天聰還在工作之餘擔任遼寧廣播電視臺嘉賓主持人,普及報道宣傳交通常識。

今年春節因為中隊民警少,作為警長,朱天聰主動擔責把與家人團聚一起過年的時間留給了同事,他選擇了大年三十、初一值班。1月24日20時55分,忙碌了一天的朱天聰忙裡偷閒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在!一直在!願歡樂與你們同在!拜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剛準備下班休息的朱天聰得知又有新任務,轉身又主動向領導申請要求到防疫的第一線。朱天聰的執勤點在朱爾屯收費站。因為疫情暴發後,進入瀋陽的部分高速收費站關停了,朱爾屯是瀋陽僅有開通的幾個收費站之一,進入瀋陽的車輛一下子增加了許多。朱天聰和同事們每天24小時堅守奮戰在這裡,對進入瀋陽的車輛進行分流管控檢查、逐一測溫登記,不放過一輛人一個人,堅決把病毒阻擊在外。

每天站在寒風中,雙手凍麻了,腳後跟站得直疼,可沒人顧及到這些,因為有許多車輛和人還等著他們檢查測溫登記,朱天聰忙得不可開交,更沒有心情去發發朋友圈。直到1月29日,朱天聰被同事臨時替換下來休息一下,坐車警車裡才想起發個朋友圈給大家報了平安:“我在!一線!防疫!”許多親朋好友看到朱天聰所戴口罩不是N95,而是民用防護口罩,都擔心不已。朱天聰說,這些還都是自配的,能有就已經不錯了,有總比沒有的強。朱天聰就是戴著這樣的口罩奮戰在防疫的第一線,可即使這樣口罩也嚴重短缺,不得不發朋友圈“誰有口罩可以支援點!”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看到了瀋陽防疫2號令後,朱天聰寫道:“願我化作鍾馗,為你們抵擋一切!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看到丈夫從大年三十一直沒有回家,妻子趙悅男留言:“為了鍾馗同學的女兒,晚上不用回來了啊,鍾馗同學加油!”要知道本想回家看看女兒,朱天聰特意和同事還串了一個班。看到妻子的留言,朱天聰轉頭一想回家也擔心把病毒帶回去傳染給女兒,再加上檢查點的人手不足,又選擇留了下來支援同事們。

因為忙碌一天下來,朱天聰什麼都不敢去想,就想找個地方倒上好好睡上一覺,更沒有心情去更新朋友圈。2月3日23時20分,天空飄起了雪花,寒風刺骨,朱天聰站在風雪中執守。同事看到後,拿起了手機給拍下了那張風雪夜歸人的照片,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感動了無數人。朱天聰看到後轉過來,並配上了“有我們在!請安心!中國加油!”發到了朋友圈。妻子看到後即心疼又心酸,可她不敢打電話,怕打擾他工作,怕說不上幾句話,自己就會哭出聲來,只是酸酸地留了幾個字“你瘦了。”

2月9日19時22分,朱天聰在朋友圈發個自己仍在執守的照片和一輪圓月,“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雖然這個十五我們的小家過得都是各自為戰,但不退,是為了更多的團圓!弟兄們加油!”

由於長時間在堵卡點站著,朱天聰患上了跟腱炎,走路一瘸一拐的。朱天聰自怨,“不爭氣的玩意(應),關鍵時刻掉鍵子,如果我的小痛能換來歲月平安!我寧願再多疼會!”2月10日22時37分,朱天聰在朋友圈轉發一個視頻《警察,願你們早日回家!》,才透露出他多少想家的念頭和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生活能恢復正常。

2月11日,因為表現突出,朱天聰被瀋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抽調和其他5名民警組成防疫送教團,到基層各大隊及崗點、防疫檢查站講解如何查車登記及如何做好自身安全防護等知識。原本防疫送教團是脫崗集中,不需要再參加大隊的堵卡檢查任務的,可朱天聰始終放不下。16時許,朱天聰到四個點進行防疫送教後,匆忙返回到了朱爾屯檢查站執勤……

朱天聰說,“能否將疫情阻擊在外,防住,就在我們身上。我們人手少任務重,一個蘿蔔一個坑,我一走單位同事們擔子就多了一分。我回來多幫著同事們站一會兒,他們就能多休息一會兒!”

僅2月10日一天,朱爾屯卡點就盤查人員7503人,其中外省人員1587人,遼寧省外市1555人,瀋陽市人數4359人,湖北籍人員2人。

盤查車輛5150輛,其中外省車輛1164臺,遼寧省外市車輛1080臺,瀋陽市車輛2906臺。

朱天聰和他的同事們防疫工作仍在繼續……只要疫情不結束,他們永不後退。他們說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堅決打贏這場防疫保衛戰。


看遼寧


不僅一張,疫情期間,真正感動人的鏡頭實在太多了,有時翻看到,都會淚目。

感動的照片之一,李文亮醫生鏡頭前,生龍活虎,被稱為“吹哨人”。但當他因為疫情感染過世,全國上上下下刷屏,就是鏡頭前的這種照片。戴著眼鏡,戴著綠色口罩,沒想到,成為這次疫情中,一個永遠的經典鏡頭。

感動照片之二,一個朋友發給我的,他們全部是90後,是貴州支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在鏡頭前,用勇士般的姿態,吃著方便麵,但心態是那麼的積極感動,讓人看到就會湧現出複雜的心情。

感動照片之三,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在火車上閉目養神這種照片,可以說,是疫情期間最感人的一個瞬間,相信也是一個永恆的經典。一個84歲老人,為疫情付出,真正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沒有第二個如此胸懷的老人,對疫情這樣堅守與支撐。

感動照片之四,在醫院病房裡,他們全部是醫務工作者,全身捆綁醫務工作服,沒有溫暖的床鋪,就在醫院的角落,全部累得慢慢睡去。這一幕幕,讓人心生憐憫,讓人倍感親切。可又不能做點什麼的時候,就是他們這樣夜以繼日,為疫情防控,付出所有。

感動照片之五,胡明主任在同事出現感染去世,他接受記者採訪,邊流淚,邊說,“同事倒下了,病人還要繼續救”。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就像戰場上一樣,當你看到“戰友”倒在身邊,自己確無能為力,但眾多病人依然等著救治,也許只有當事人,才明白這種複雜的心情,你又會怎麼想呢?除了感動,除了執著,除了悲傷,那就是一份責任和擔當。

感動照片之六,一個90後醫務工作者,眼鏡片上全是霧珠,可他堅定的目光,望著前方那種不勝利絕不罷休意志,是鋼鐵般的感人,因為他們,因為這樣眾多“鋼鐵俠”,疫情不被戰勝,都不可能。

雖然只需要選擇一張,但眾多感動瞬間裡,每個瞬間,不也都只是心中那麼一張感動麼?

謝謝提問,如果喜歡,就給予支持,讓疫情很快過去。








高原櫻花


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很多照片令我感動,但最令我感動的是鍾南山坐在高鐵上趕往武漢的那張照片。84歲的他看起來是在閉目養神,實際上從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正在為武漢擔憂。他讓所有人不要去武漢,而他卻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地衝向了武漢這個疫情重災區。他所表現出的是大愛。多少像他這樣的年齡都在家坐著享清福,而他註定不是個普通的人,他的內心蘊藏著宏大的能量,這是由他的學識、經歷和理想以及價值觀所決定的。去年,全國上下都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什麼是初心,歸根到底就是為人民服務,這就是鍾南山作為一箇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等身份的偉大人物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好詮釋。他是英雄,是中國人的楷模!



微君視界8


鄉村疫線的工作人員,不分日夜守護著美麗的家園!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廣大黨員衝鋒在第一線,為了早日消滅瘟神他們日夜堅守崗位!有時候還不被人理解,還有我們雷鋒愛心社團為鄉村值班點義務免費送口罩!值得尊敬的愛心社團,值得尊敬的劉冰團長!黨員幹部走在前,防治肺炎並不難!祝我們的祖國早日戰勝瘟神!加油中國,加油武漢!








中國河南尚集書畫村


一幅能打動人心,並留下永恆記憶的優秀攝影作品,某種程度上不在於取景構圖和光線運用上,而在於真實紀錄人性的真善美以及捨我其誰的大無畏精神內涵。這組圖片包含著無窮的美感和力量,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最為感動的印象!


河南喜子2019


大家好!我很高興回答問題。

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李文亮,於2019年12月30日就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成為疫情’’吹哨人’’。2020年1月10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同年2月6日21點30分病逝。疫情的‘’吹哨人‘’一路走好!




話潑


最感動的有農民工‘沒錢就出力‘’’、護士削髮上前線、鍾南山院士的第一次照片、李文娟講話照片,其中最深刻的是醫生李文亮那雙渴望的眼睛照片。


薄導


最感動莫過於看見小哥“肺愈清”的照片,😂,所有人都會盼望這樣一張照片:白衣戰士唱凱旋,千家萬戶盡開顏,新冠病毒灰飛滅,卸甲英雄數俱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