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護正氣,合理生活最重要,這樣居家防“病毒”

比起吃藥,生活起居更為重要。 因為吃,喝,睡覺是一天內持續的活動,循環往復,只有這些人體的基本生命活動正常,才能談論預防。

<strong>中醫養生有四個基礎:飲食,情志,起居,運動。

飲食

黃帝內經》中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樣的名言。 飲食是多種多樣的,以均衡的飲食,主食以及主食為主,以肉,蔬菜和水果為補食,控制攝取油膩的東西,冷茶,砂糖多的飲料等。 同時要求“食飲有節”,否則因食積而變得內熱,反而容易感冒,簡直就是“人沒有內熱,感覺不到外寒”。

本次新冠肺炎患者多有納差、腹瀉、腹

固護正氣,合理生活最重要,這樣居家防“病毒”

脹等中焦脾胃的症狀,舌苔多見厚膩,中醫辨為溼邪阻滯,飲食上更要強調少吃油膩類食物,多吃薏米、冬瓜、扁豆、山藥等健脾祛溼之品。特別是對於那些體型肥胖、大腹便便之人,多屬於痰溼體質,飲食上更要注意。

情志

疫情期,很多朋友被隔離在家,驚很多朋友被隔離,擔心的心情普遍存在。《素問·舉痛論》曰:“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靈樞·壽夭剛柔》曰:“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情志過度憂慮驚恐,耗損正氣,阻滯氣血,人體正氣不固,內憂外患,會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固護正氣,合理生活最重要,這樣居家防“病毒”

因此對於疫情,我們要相信醫護人員,更要相信自己的身體。要保持精神樂觀、情志暢達、髒氣和調,從而增強抗病能力。建議多吃一些小米、百合、蓮子、紅棗等安神養心之品,正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起居

生活要有正常規律,順應天地四時晝夜規律,不熬夜,也不起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對此進行了詳細論述,“春三月……晚上睡覺早起,在院子裡走得很寬”。 特別是強調不熬夜,現在已經習慣拿手機,微信微博上充斥著大量信息,熬夜普遍存在。

固護正氣,合理生活最重要,這樣居家防“病毒”

建議最遲23點睡覺。一到11點以後,天氣就開始變好,睡不著。 另外,建議中午11~13點休息15~30分鐘。 也就是說,強調午睡的重要性。另外,起床時,包括保持兩個航班的流暢性,謀求勞動和偏離的結合,溫暖,清新,避免虛邪的賊風和各種汙染等病因,根據《孔子家語》,“臥床不舒服,飲食不節,懶惰的人,與疾病共殺”。

運動

流水不爛,也不關上門。 生命在於運動,年輕人要多運動,但也要堅持適度和平衡。 正如華瀾所說的那樣,“人體想工作,但極其不當地使用耳朵”。 如《素問·宣明五氣篇》所述,五勞所傷包括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肌。

固護正氣,合理生活最重要,這樣居家防“病毒”

目前疫情嚴重,我們為避免交叉感染儘量不外出,但也要在家適度活動,不要整天“葛優麻痺”,建議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養生功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