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基與林散智這兩位書法家,哪一位臨摹《張遷碑》更好?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是東漢晚期較成熟的碑刻隸書作品。此碑特點突出,字形稜角分明,用筆多取方勢,氣象渾然、沉厚,為漢代碑刻隸書代表作品之一。現存有《張遷碑》臨習作品且對後世較有影響的書家有金農、桂馥、伊秉綬、阮元、何紹基、林散之等。作為清中後期碑學大興時的何紹基,是對張遷碑臨習作品存世最多且史料記載最為詳盡的書家。而林散之為近現代碑學潮流湧過後,積極對其理性反思,且習碑、帖兼容的帖學巨擘。

何紹基與林散智這兩位書法家,哪一位臨摹《張遷碑》更好?

藝術面貌的比較何紹基(1799~1873),晚晴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子貞,號東洲、蝯叟、猿叟,湖南道州人。自漢隸書大興以後經唐、宋、元、明的沉淪到清代終於出現復興,何紹基在隸書上的成就對清代隸書發展有著推動作用,尤其是對隸書的臨習與革新。從何維樸對其父何紹基臨《衡方碑》的長跋中我們所知,何紹基在六十歲退出仕途,罷官而去,便開始了對隸書的系統學習,在此期間何紹基對《張遷碑》《禮器碑》用功極深,各臨百通。正是這種對漢碑的熱情,才有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張遷碑》臨習第一百通習作流傳。

何紹基與林散智這兩位書法家,哪一位臨摹《張遷碑》更好?

何紹基所臨《張遷碑》的獨特個性表現在:1.以圓筆代方筆,線條飽滿,骨勁肉豐。何老將篆籀筆法融入以方整用筆著稱的《張遷碑》,運筆渾圓,變以方筆為圓筆的主筆調,藏頭護尾,時有漲墨出現。2.結體隨意,橫畫與原碑中橫筆畫的“勢”完全顛倒,將原有的“左低右高”改變為“左高右低”,使字“勢”向左傾斜,幾乎字字欹側多姿,但整體和諧統一。3.突破了漢隸注重蠶頭燕尾的裝飾意味,張遷的精緻工整,在何老筆下,自然拙趣橫生,神韻滿紙。他大膽將筆畫改造,筆畫長者促之,短者縱之,瘦者肥之,薄者厚之,粗者勁之,總之去掉了人工的安排精巧,使其更加雄渾自然。

何紹基與林散智這兩位書法家,哪一位臨摹《張遷碑》更好?

林散之(1898——1989),原名以霖,後改名為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半殘老人等。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他工詩、善畫是當代一位修養全面的書法家,以草書名世,被譽為“當代草聖”。殊不知林散之隸書也獨成一格,其對隸書的研習也非凡人能比。“大力煎熬八十年”此詩句道出了他一生對書藝的堅毅,對於《張遷碑》臨習沒有何紹基的一百通之多也不下少數,可見兩者都對《張遷碑》十分鐘情。

何紹基與林散智這兩位書法家,哪一位臨摹《張遷碑》更好?

現在我們所見林老臨寫的《張遷碑》,正是其71歲高齡時所作。“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面對同一件作品在林老筆下卻表現出另一種的風貌:1.以方筆為主,如斧劈刀削,強調《張遷碑》的方勁特色。以圓筆為輔,方中見圓,圓中有方,骨肉互現。2.用筆光潤勁鍵,字勢平整。林老減弱張遷的裝飾意味,弱化了蠶頭燕尾,化奇為正,化拙為秀,平整中見方拙,使本就工整的張遷更顯華貴大方。3.巧用墨色,計白當黑。在臨寫過程中,林散之還把黃賓虹教他的積、宿、焦、破、濃、淡、渴七種用墨方法也巧妙用上,重實處尤重虛處,重黑處尤重白處,做到知白守黑,計白當黑,濃淡有致,墨趣盎然。

何紹基與林散智這兩位書法家,哪一位臨摹《張遷碑》更好?

總之面對同一塊漢碑兩位所習臨的《張遷碑》各有千秋,但拋開表面所呈現的面目冷靜思考後我們發現他們還是有相同之處:1.對神,對精神氣象的把握。何紹基線條如何誇張其變化,個人風格如何突出,但《張遷碑》的古拙、朴茂的金石之氣表現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從其臨摹眾碑習作,可看出林散之臨碑力求形似,起收回放,轉折方圓,筆筆合乎法度。故所臨《張遷碑》有方拙勁鍵,斬釘截鐵的意趣,兩位臨摹都可稱為“入神”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