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區一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 日產量600件

  


  2月20日,位於歷城區王舍人街道的濟南宇山風尚服裝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山風尚)的生產車間內,40餘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加工生產防護服。

  1月28日,該公司臨危受命,緊急調借專用設備,改造生產線,培訓職工,重造工藝流程,僅用幾天的時間,便成功“轉型”生產防護服,日產量600件左右。

  緊急調借4臺專用設備6天實現防護服生產

歷城戰“疫”|歷城區一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 日產量600件

20日,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生產防護服。 新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

  2010年成立的宇山風尚,是濟南歷城區的本土服裝企業,主要生產經營定製西裝、風衣、醫用服裝等產品以及進出口業務。1月28日(大年初四),宇山風尚臨危受命,接到歷城區防疫指揮部通知,緊急“轉產”防護隔離服。“接到通知後,有些猶豫,我們沒生產過防護服,原材料從哪進,設備怎麼解決,工藝如何改造?”濟南宇山風尚服裝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遠大說,但疫情面前,企業也需承擔社會責任,“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劉遠大緊急召開協調會,制定方案,向同行濟寧一家服裝廠調借生產防護服專用設備“五線包縫機”4臺,改造生產線,並設計製作服裝樣板;召回濟南本地員工40餘人,進行培訓,重造工藝流程;向供應商尋求幫助,調運原材料等。2月2日,僅用6天時間,宇山風尚就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實現防護服生產。

  目前,日產量在600件左右。“基本能滿足歷城區及相關部門的需求量。”劉遠大說。

  提高生產標準生產完成立即配送

  2月20日早8點,工人們經過體溫測量、登記,酒精消毒手、鞋底,進入生產車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除了給員工做好消毒,生產車間每天也會進行兩次消殺,確保環境安全。

  從生產服裝到生產防護服,看似區別不大,實質大不相同。“最大的區別是工藝通道的不同,防護服有一體衣,不像其他服裝可以拼接,對工人技術要求也較高。”劉遠大說,“不過我們的員工在關鍵時刻,都能盡職盡責完成任務。”

  “工作量相比以前要大,有時訂單量多,我們都要加班加點。”宇山風尚工場長楊曉霞說,不過大家沒有抱怨,都盡力為防疫作些貢獻。

  疫情期間,除了對員工的感謝,劉遠大也感受到政府、社會各界及供應商的“溫暖”。“公司長期合作的溫州一供應商,得知我們生產防護服,第一時間將拉鍊、膠條等防護服部件空運過來,而且不加一分利,原價供應。”劉遠大說,疫情面前,大家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共同戰疫。

  採訪中,市中區衛健局需要的600件防護服生產完成,宇山風尚的工作人員立即將防護服裝車送去。

  目前,該公司剩餘的原材料還可生產10000餘件防護服。“根據疫情需要,我們隨時調整生產。”他說。(新時報記者牛偉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