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的《楓橋夜泊》是如何讓詩詞極具畫面感的?

小九九﹎


一千年多以前,一個落魄書生載酒行,在舟行蘇州的時候,寫下了這一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一個落榜的儒生,經歷了那夜的輾轉難眠,和著寒山寺的鐘聲,將自己的落榜之痛、羈旅之愁和身世之悲,融入到了那“霜滿天”的夜色裡。

本來希冀著通過金榜題名“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張繼,不曾想自己落榜後的賦詩一首,卻成為千古絕唱,甚至流傳到日本,進入了日本的教科書。這首詩,會令無數人動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極其富有畫面感,能直擊人的內心,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

1. 運用白描手法,通過一系列意象的密集連續出現,勾勒出“楓橋夜泊愁眠”圖。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七絕,僅僅有二十八字,卻出現了九個種意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寒山寺、鐘聲、客船以及無眠之人。如此密集而連續地出現這麼多的意象,能夠迅速在讀者腦海裡形成畫面感,這就是名詞意象的巨大張力。這種白描手法的運用,就像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所造成的藝術感染力,僅用具體可感的名詞意象疊加,就能達到傳情達意的理想效果。這些名詞意象,選取的多是生活裡的常見之景,通俗易懂,無需深挖背後的抽象概念。

而這些意象的運用,又不是簡單地疊加,而是通過了詩人自己的排列組合,營造出空靈而曠遠的意境。月落霜滿,烏鴉夜啼,兩岸的楓樹隨風搖曳,江上的漁火明明滅滅,一切籠罩在朦朧的夜色裡。而今夜無眠的詩人,聽著寒山寺的鐘聲,咚咚到天明。

2. 採用動靜結合、明暗搭配和多種感官綜合運用的藝術手法,傳達出幽寂與淒涼之感。

一首詩要具有畫面感,必須要“有聲有色”,就像蘇軾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楓橋夜泊》,靜中有動,在月色的籠罩下,烏鴉啼鳴,鐘聲迴盪,使得江邊的景色不再單薄乏味,而是有了詩意的律動之美,烘托出黑夜的孤寂與悲涼。

而月落烏啼江楓聳立的昏暗,與江舟之上漁火燃起的通明,形成色彩上的反差。一升一落,一明一暗,詩人從月亮升起到月亮落下的輾轉難眠,精妙地傳達出來。那縷縷憂愁,在江楓與漁火的“對愁眠”之中,盪漾開來。詩人這種動靜結合與明暗搭配的藝術手法,離不開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月落江邊、白霜滿天、江楓漁火等意象都是視覺感官,而烏鴉夜啼、與夜半鐘聲則是聽覺感官,所見所聞帶動的是所感所想,詩人的孤寂與憂愁之感,充盈在字裡行間。

尤其“霜滿天”的描寫,不只是視覺,還有觸覺。夜霜佈滿天空,這看似是詩人的誇張描寫,其實是詩人的主觀感受。因為白霜與霧氣在黑夜之中氤氳,月落之後沁入詩人的身體,有刺骨之寒,正恰似繁霜佈滿夜空,傳達出深秋之夜特有的幽寂與淒涼之感。

3.利用了電影的寫實手法,遠景、近景與特寫相互切換,畫面極其富有層次感。

張繼在這首詩中,運用了由遠及近的表現方式,就像我們現代電影的藝術手法。鏡頭拉開,遠景是江月漸漸下沉,兩岸的江楓籠罩在朦朧的秋夜裡,白霜滿天;而遠處的寒山寺,在江水與月色的掩映之下,更顯古樸與蒼涼。

畫面逐漸推進,近景是一艘客船在江邊停泊,漁火明滅,傳達出燈火可親的溫暖。隨之鏡頭移動,定格在這艘客船上,一個儒雅的書生,輾轉難眠,於是聽著不遠傳出來的鐘聲,悽然獨坐,黯然神傷。

4.融情於景,一切景語皆情語,在情景交融中抒發詩人的羈旅之愁與身世之悲。

詩人並不是孤立地寫景,而是在寫景狀物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將金榜無名的哀痛與羈旅漂泊的愁苦,傾注在了茫茫夜色裡。月落烏啼,白霜滿天,如此悲涼悽楚之景,恰似落魄書生飽經風霜的內心寫照,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江楓漁火,相對愁眠,愁的不是江楓與漁火,伴的也不只是江楓與漁火,而是滿腹愁腸的詩人,輾轉難眠的詩人。寒山寺外,鐘聲迴盪,穿越了歷史的風塵,一聲一聲傳到客船,古樸而蒼涼。哪是“夜半鐘聲到客船”,而是“夜半鐘聲入客心”啊。

總之,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以精煉的語言,勾勒出一個落魄書生夜泊楓橋的難眠圖景。在秋江霜月夜裡,讓讀者感受到了一個失意文人的悲傷,充滿了身世之悲與羈旅之愁。在詩情畫意之中,感受到生命的寂寥與悽美。


此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夜泊楓橋

短短二十八個字猶如一幅時空交錯的畫卷,讓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落魄書生徘徊在江邊,那種人生失意的無限哀愁。

月落,烏鳴,江邊,楓樹,姑蘇城,寒山寺,午夜,鐘聲,還有一葉漂泊的小船,以及一個落榜,充滿無限哀愁的年輕人。

中國水墨畫的寫意和寫實,在這首詩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濃淡相宜,有遠有近,有山有水,還有讓人無限憂傷的寒山寺鐘聲。

月落,是整幅畫卷的底色。所有人都知道,月落後的情景,朦朦朧朧,像被一片薄紗蒙上,在視野裡既是清晰的又是模糊的。不知什麼時候,又下了一層霜,加劇了空間色調的體驗感。實物由於落月而形成的影影綽綽,就像水墨畫裡的暈染,而空白處的江楓,漁火,在寒霜中顯得如此孤寂和落寞。觸景生情,又如何能讓人安然入夢?

事實上,一個愁字,難以入眠,是整個寂靜的楓橋夜泊的神來之筆。

在姑蘇城外一個叫寒山寺地方,香火綿延。半夜時分,寒山寺的鐘聲,以遠離世外的超脫和聖潔,像一道劃破蒼穹的大稀之音,在蒼茫的落月之夜迴盪。像是一場歷經歲月的夢,從遠古到現在,夢醒了,坐在客船裡,感慨萬千。

一個心懷壯志的年輕人,在落榜後,坐在一葉孤舟裡,面對渺茫的人生,感嘆自己的身世,和壯志未酬的不甘,猶如浮萍一般漂泊,想起這些不禁潸然淚下。看不到明天的希望,回不去的故鄉,躊躇在江邊客船,那種似曾相識的場景無疑觸動了無數仁人志士低沉時的內心共鳴。

整首詩是空靈的,是憂傷的,是情懷的。意境的優美讓每一個閱讀者,感同身受。那種身臨其境的筆墨描摹,帶著淡淡的哀愁,帶著霜的寒氣,似乎能觸摸到。

生活從來如此,人生不盡相同。在讀《楓橋夜泊》時,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共鳴。天下之大,何處為家?長路漫漫,該走向何方?


在塵埃裡相遇


這首張繼的《楓橋夜泊》,歷來是唐詩最熱門的七言絕句。別的不說,看看百度上的歷代名家點評就知道,條目之多,一片叫好。這首詩也是唐代少有的火到國外的名篇,在日本與在中國一樣家喻戶曉。也因為這首詩,火了寒山寺。寒山寺至今是旅遊勝地。

張繼寫詩的時候,有的說是剛剛落榜,有的說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已經當了京官的張繼逃難南遷時所作。具體如何,不必細究。無論哪種背景,都會催生一個愁字。甚至可以拋開背景,賦予愁更廣泛的概念。終可以解釋成一個羈旅之客,面對江南秋色的夜晚,有感而發,落筆成章。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即是意象的密集。首句的“月落”、“烏啼”、“霜”、“天”,次句的“江”、“楓”、“漁”、“火”,第三句的“姑蘇城”、“寒山寺”,第四句的“夜半”、“鐘聲”、“客船”,前後13個意象,幾乎一個句子至少3個意象(第三句除外),在整個絕句史上,都是少見的,加之藝術上的渾成高超,可以說為這一類絕句的代表。

整首詩之所以極具畫面感,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緊密羅列、自成佈景效果的意象。羅列不是堆砌,而是有情感、有邏輯、有關聯地組織排列。彼此獨立又相互映襯,共同服務於一個更大的意境。

整個詩可謂一句一畫,四句構成一幅充滿聲、光、色、寒的秋江月夜圖。不僅觸動了客舟中的張繼,也觸動了無數的後世讀者。


詩詞桃花源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作。雖然它並沒有什麼深刻的社會內容,但是,由於它畫面優美,

色彩鮮明,形象生動,意境深遠,特別是詩中所反映的那種羈旅之愁,在舊社會廣大知識分子中,獲得了共鳴,於是這首七言絕句便不脛而走,甚至使蘇寒山寺和寺裡的大鐘都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古蹟了。詩歌藝術是很有生命力 的。

這首詩的藝術魅力產生在哪裡?在於它有新鮮深遠的意境。開篇寫景,點明時間:"月落烏啼",正是半夜時分:"霜滿天"指出是深秋季節。寒涼的秋月逐漸西沉。,偶爾傳來幾聲烏鴉的啼叫,更襯托出秋夜的肅殺、寒冷、寂寞。接句寫近景:"江楓漁火","江楓"在夜裡是看不見的,但是,由於漁船系在岸邊,船上的"漁火"一明一滅,赤紅的楓葉便在"漁火"映射下,閃灼發光。這一句給寂靜冷清的秋夜帶來光亮與溫暖。"對愁眠",又轉到船上的旅客,他們懷著作客他鄉的羈旅之愁,面對"漁火"漸入夢鄉。這兩句合起來,畫面上有月、烏、霜、天、漁火、江楓還有人,於是便構成一幅獨具風格的江邊夜泊圖。但是,如果至此為止,那麼,境界仍覺一般,因為這樣的夜裡泊在祖國其他水鄉的船隻,幾乎比比皆是。但是,當第三句"姑艻城外城外寒山寺"出現以後,環境、畫面便都有了具體的規定性。本來就很富有詩意的畫面上,遠處又出現了古城蘇州這一背景:江岸上又增添了寒山寺的寺院和鐘樓的輪廓,似乎寺院的窗欞上還透露出點點燈光。忽然,寒山寺的鐘聲鏗然作響,在寂靜的秋夜裡。它的聲音是那樣洪亮,低沉,悠遠,綿長。剛剛入睡的旅人,被這鐘聲喚醒,意識到自己正在船上,四處漂流,羈旅之愁,隨著鐘聲的餘響更加濃厚深沉了。

結句是全詩意境的昇華、是畫龍點睛的妙筆。"夜半鐘聲到客船"是音響的境界,它可以譜進樂曲的旋律,但卻很難入畫。而詩歌卻彌補了繪畫之不足,並把它與音響綜合到一起,使"楓橋夜泊"成為有層次,有色彩,有明暗對比,有音響效果的獨特的畫面。"夜半鐘聲"是全詩的重點,這鐘聲不僅敲進詩人和旅行者的心坎,其餘響似乎一直綿延到後世。


陳年往事1222


張繼的《楓橋夜泊》非常有名,不但在咱們國家有名,還在日本被奉為神作。日本人可能不知道李白杜甫寫了哪些作品,但是這首詩是一定知道的,就像咱們的《詠鵝》一樣,童蒙初開的日本小孩就要學習這首詩。

這和詩僧寒山拾得有關,也就是後世所封和合二仙,這裡面有些曲折的淵源。

拾得和尚和寒山和尚是好朋友,在國清寺期間,兩人一起講經論佛,吟詩作偈,不拘形骸,算得上貧賤至交。寒山病死楓橋鎮後,拾得去了日本,全力傳法,成為一代佛學大師。寒山的詩藉助拾得的推動在日本流行起來,他們那種簡單直白,卻有佛理深意的詩廣受日本人喜愛,寒山的名聲逐漸超過拾得,兩人的詩合稱為“寒山詩”,成為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對日本後世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

其實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寒山詩著實淺顯,可是日本人當時的文化水平確實不高啊。而《楓橋夜泊》因為日本人對寒山寺的朝拜而流傳到海外,同時讓他們見識到寒山詩之上的作品,一時驚為天作,成為他們的必讀作品。

《楓橋夜泊》的孤寂,蕭條之美非常契合日本人“菊花與刀”的性格,他們面對死亡,荒涼,寂寞的那種熱愛,能在這首平靜、孤獨的詩中得到紓解。這種民族根性,寒山的間接推動,文化皈依感的崇古這許多因素集合起來,形成了日本人對這首詩的熱愛。

而實際上,這首詩即便在英雄輩出的盛唐,也算得上一首上乘之作。

回到題主的問題:張繼的《楓橋夜泊》是如何讓詩詞極具畫面感的?

這個問題問得很直接,那咱們回答也不要拐彎抹角。

這首詩為什麼極具畫面感?因為寫得好啊。

為什麼說他寫得好,因為他在合平仄的規則之上寫出了意境。

而什麼是詩詞的意境?意境就是指詩詞的意象表達出來的境界。

所以,歸根結底,這首詩好就好在意象的堆積盤活了整首詩的意境。意象不但選用合理,相互之間的構建也巧妙地凸顯了詩人心中的境界。我們看他選取了哪些意象。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一首仄起平收押平水韻“一先”部的七絕。格律就不分析了,沒有出律。而七絕的文法我們也講過,首句、承句一般寫景交代環境狀況事由,第三句轉換,第四句繼續發散。

所以,意象堆砌的重任肯定就是在前兩句。而這首詩的精華也確實就在這。詩人在這兩句選取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不眠人”這六個意象進行了密集堆砌,但是並沒有讓我們有意象過多的臃腫感,反而在清冷的景色下帶出整首詩的詩眼(愁)來。

為什麼張繼堆砌意象就好,我們今天很多詩人堆砌意象就慘不忍睹?

這就是高低手的區別,我們拿一大把顏料只會瞎鼓搗,高手拿一大把顏料就能潑墨出一條龍來。我們仔細觀察張繼選用的這些意象,雖然都是獨立意象,卻內含邏輯。

這一點非常重要。邏輯是解決無用詞彙堆砌的根本辦法。

“月落”是時間,月亮落下去,同時描寫了月色。“烏啼”是時間引起的,凌晨鳥兒起來了,同時描寫了聲音。這兩個意象的選擇,一明一暗,一動一靜,卻又有先後因果,是自然發生的,就好像我們目之所及,耳之所聞,沒有半點拼湊感。“霜滿天”,霜能不能滿天?當然不能,所以這裡實際上用“霜”代指寒涼,不但帶入了霜的白茫茫形色,同時讓人感覺整個氛圍都清冷了下來。

意象多而不亂,有條不紊,這就是高手的手段。

“江楓”、“漁火”這兩個意象好像並沒有關係,但是同樣是有顏色的,有光亮的。經霜後鮮紅似火的楓葉與漁船上星星點點的燈火,在霜天夜晚呈現出一種朦朧美,這幅秋景真是賞心悅目,美得讓人心醉。畫面感就是依靠這些意象的顏色、光亮而活靈活現。但是這裡的“對愁眠”又將“江楓”和“漁火”擬人化,這兩種景緻雖美,卻因為憂愁而相對無眠。

這兩句依靠密集的、鮮活的意象填滿了讀者的想象,腦海中自然就形成了一副秋江月夜圖。不但畫面感超強,而且一個“愁”字寓情於景,景中生情,實在是高妙之筆。

相比前兩句,後兩句就非常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鍾。

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從各方面描繪出秋夜孤客的情境,靜夜鐘聲,卻在這個時候響起,簡直就是直擊大腦,讓人傷從中來。“夜半鐘聲”襯托出了夜的靜謐,好像“空山鳥語”一樣,因為有聲而讓安靜更加安靜,讓詩人的悲愁感受愈加深重,難以言傳,只可意會,意境就自然發散詩外,引人遐想了。

至於後世有些人考證出“月落橋”、“烏啼莊”、“江楓橋”和“寒山寺”對應,這就是吃飽了撐著,雖然不能說沒有意義,但是完全顛覆了千年來這首詩帶給我們唯美的意境。

反正我是不信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這首詩有聲音、溫度、顏色、光線、空間、時間、距離,是一個立體的藝術空間,這些空間的要素構造了一個逼真的畫面。

在月落的時間,有烏鴉啼叫的聲音,滿天的霜,既呈現了一個空間,又有身體溫度的冷感,紅色的楓葉對著桔黃的燈火,這是顏色,船裡的人聽到遙遠的寒山寺傳來鐘聲,這是距離感,近處的小船,稍遠是江邊的楓樹,再遠是姑蘇城,更遠是城外的寒山寺,下面是江,江上是霜滿天的空間,仰望是空中的月亮,上下左右遠近,這是一個立體的空間,遠遠傳過來的鐘聲加深了這種空間感。

什麼是畫面感?就是讀者身處其中,對詩描繪的景象有清晰的感受。這種感受是多方面造成的,聲音、顏色、空間、冷暖等等,越能調動起讀者全方面的感官,就越能體現畫面感。

詩裡表達的畫面是作者的體會,作者提供了畫面的要素,對讀者來說,體驗畫面感有賴於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能力。讀者可以按自己的理解來重構畫面。

楓橋夜泊畫意


大晟府小書僮


其實,唐詩宋詞都有這個特點,都非常善於用各種名詞通過遠近內外前後等對比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空間。

第一句是遠景

月落,月是名詞,月落,既是一個動態的形容,也是一個時間狀語。天上一彎黃色的月和暮色的背景就定了基調。烏啼,悽切的聲音似乎已經聽到了。霜滿天,溫度也有了。

第二句是近景。

江風吹著漁火,那人(也可以是我)對愁怎麼入眠?

遠近的安排形成了畫面的層次。

姑蘇城的熱鬧和城外的寒山寺的寂靜形成強烈的對比,就像畫面的明暗對比。從烏啼到夜半鐘聲又形成了一個孤寂難熬的時間維度。而在這樣的時間空間中,一個孤獨的乘客隨船到了。

這樣的一首詩就好像把一個空間中的很多點以不同的視角描繪了一遍。很像是圖畫中,每一個細節都有立體感,值得品味。



貓肥家必潤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賦予景中,然後藉助景表達自己的情感。

霜,是月夜下的顏色,作者離開故土來到蘇州,又是夜晚。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未來不知道會怎樣的人生。作者眼中的月光是不是猶如寒霜一樣,冰冷,茫然。

愁眠,是難以入睡的愁。江邊的楓樹和漁家的燈火,每天都是如此而並不是因為失眠而點著燈。作者借用還沒有熄燈的漁家和反著漁家燈火亮光的楓樹,表達自己的愁與失眠,表達自己面對一個新的城市和未來生活不確定的愁眠。

寒,寒山寺本是一個寺廟的名稱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作者是借用了其中的寒,以景代情。

夜半,鐘聲,這些都是比較“喪”,比較抑鬱的時候才有的景物。

作者抓住了眾多景物當中包含的與自己心境相應的元素,組成了這樣一首詩。這是很難的。


微語默話


夕陽黯然下沉,歸鴉翻飛叫聲聲,寒樹孤立田野,濃霜早早落在蘆葦和草埂。岸邊深秋的楓葉與船梢上的桅燈紅影相對,就彷彿秋愁加上鄉愁,愁煞船上遠行人。……

這樣的一幅水墨場景,亦詩亦畫,難分詩畫。吟誦的年代久了。幾乎就成了古詩中離別的經典畫面。

李叔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應該也深受此詩影響吧?


老夫常發少年狂


有落葉、烏鴨、寒霜、楓橋、客船、漁火、寺廟等意象,繪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