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人上官婉兒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嗎?

騎蝸牛走高速


談不上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如果上官婉兒不是一個女子而是男人的話,那他很有可能是是歸於小人這一類的臣子,要知道上官婉兒的一生都想左右逢源,肆意討好權貴,其實這樣的人的命運早就已經註定。在歷史上像上官婉兒這樣的人都是在政治傾軋中被殺或者被貶,最後銷聲匿跡。

其實按照《舊唐書》的記載,上官婉兒的權利實際上相當於宰相。但是他又沒有宰相的地位,這就註定了她的左右逢源的命運。

上官婉兒出生於宰相之家,他的祖父上官儀擔任西臺侍郎、同三品,相當於宰相。只是上官儀因為幫助唐高宗起草廢除武則天的詔書,而被武則天所殺,而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庭芝也一起被武則天所殺,上官婉兒當時還是嬰兒,但是她作為罪人子女被送進唐朝的皇宮,成為掖庭的一員。

上官婉兒長大後,也許是家庭遺傳的關係,她十分擅長文詞,最為重要的是她對於行政管理事物很有天份。當時上官婉兒獲罪,武則天因為愛惜她的吏治才能從而放過了她。上官婉兒也因禍得福成為武則天的秘書,負責為武則天處理朝廷的奏章,可以說上官婉兒的權利十分大,相當於皇宮之中的女宰相,獲取了一部分皇權 。

《舊唐書》記載:

自聖歷已後,百司表奏,多令參決。中宗即位,又令專掌制命,深被信任。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武則天的晚年到唐中宗時代,傳遞到皇帝面前的奏摺是由上官婉兒批閱,而在唐中宗時期皇帝的詔書和口諭又是上官婉兒傳達。而這種權利按照唐代制度,是應該由唐代中央的中書省負責的,也就是中書省的權利被上官婉兒侵佔了。但是她又沒有中書省長官應有的地位和官階,這就使得上官婉兒成為皇帝的附庸,可以被隨意拋棄,這也註定了上官婉兒的命運。

這也使得上官婉兒處在權利的漩渦裡面。上官婉兒被唐中宗看中,被封為昭容,同時她也要為了未來的命運擔憂。

左右逢源的上官婉兒

在唐中宗時期,爭權奪利的是唐中宗的妻子韋氏和安樂公主,尤其是韋皇后,她一心想要當武則天第二。由於唐中宗李顯是一個老好人,對於曾經和自己一起流放的妻子韋皇后十分好,幾乎是縱容韋皇后,這使得韋皇后擁有很大的權利。所以上官婉兒把目標放在討好韋皇后身上,上官婉兒向韋皇后推薦了自己的舊情人武三思。武三思此人應該相貌長得不錯,很會討女人歡心,所以上官婉兒才會推薦。韋皇后也很欣賞武三思,最後武三思也成為了韋皇后的情人。由於韋皇后對於上官婉兒很滿意,所以上官婉兒的權利很穩固。

但是唐中宗李顯縱容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飛揚跋扈,鬧得朝堂很壞,這裡面也有上官婉兒的推波助瀾。但是安樂公主和韋皇后對於太子李重俊的打壓引得李重俊發動了兵變。李重俊的兵變並不是要推翻唐中宗的統治,而是要殺死韋皇后,安樂公主,武三思等人,同時也要殺了與武三思通姦的上官婉兒。

在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率左羽林及“千騎”(御林軍精兵)三百多人,突然衝入武三思府中,立斬武三思、武崇訓父子以及相聚飲酒的黨徒十多人。之後李重俊派李千里守住宮城的各門,最後來到肅章門,索要上官婉兒。但是上官婉兒大喊:

觀其此意,即當次索皇后以及大家。

翻譯成白話文,大概得意思是:看太子的意思,是先殺婉兒,再殺皇后與安樂公主,最後是要殺皇帝陛下!

這使得唐中宗大驚失色,但是這場兵最終變失敗,這是由於太子李重俊的猶豫不決。上官婉兒也得以逃過一劫,她雖然在此後一直附庸於韋皇后,但是韋皇后的野心和她的能力不在一個層次,那麼韋皇后的命運註定失敗,上官婉兒也一樣。

上官婉兒的死

唐隆元年(710)六月二十一日,唐帝國再度發生了兵變,這次的兵變的主人公是李隆基,李隆基的目標十分簡單就是殺死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在此之前的二十天,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為了自己的野心毒死了唐中宗,一個妻子殺死自己的丈夫,一個女兒毒死自己的父親。

唐中宗的遺詔正是上官婉兒編寫,他順從韋皇后一黨的意思,立幼子李重茂為皇太子,韋皇后處理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在這裡也看到上官婉兒的小心思,她知曉韋皇后和安樂公主醜聲在外,朝廷對於她們不滿的大有人在,而相王李旦作為近支親王,這些不滿者肯定會藉著他的旗號鬧事。但是上官婉兒的心思,被韋皇后的親信宗楚客破壞,他要求改了唐中宗的遺詔,立李旦為太子太師,以此架空李旦。

在唐隆元年的兵變裡,相王之子李隆基依靠禁衛軍“萬騎”和“飛騎”發動兵變,進攻皇宮,韋皇后和安樂公主被殺,上官婉兒在聽說外面兵變的時候。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的中宗“遺詔”,帶著宮人跪迎起事軍人。

但是李隆基控制局面後,他痛恨上官婉兒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法,最後下令處死上官婉兒。

可以說上官婉兒的死並不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是左右逢源的人必將被政治人物拋棄,上官婉兒在唐中宗一朝站在了韋皇后一邊,這使得上官婉兒變成了人們眼中為虎作倀的人,李隆基發動兵變的時候,正是以消滅韋皇后勢力為口號,他當然不需要上官婉兒這樣的人物,因為在宮廷裡面李隆基完全可以找到另外一個人,最為重要的是自武則天之後的朝廷亂局,李隆基自認為也需要整治。所以上官婉兒才會被李隆基所殺。

本文來源於《舊唐書》,《資治通鑑》。


人者仁義也


貌美如花,才華橫溢,個人生活又充滿傳奇色彩。一千三百多年來,一直被關注,爭議著。她就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出生前,母親曾夢見有人告訴她此兒將來可稱量天下。可是,很不幸,就在她出生的那年,公元664年,爺爺上官儀因給高宗起草廢黜武則天的詔書,連同他的父親上官庭芝,都被武則天處死,襁褓中的婉兒隨母配沒掖庭為奴。

婉兒有個好母親。在母親的教導下,婉兒十四歲時,不僅花容襲人,而且滿腹詩書,明達吏事,才思過人。就在她十四歲這年,武則天召見婉兒,被她的才華所打動,當即免去她的奴婢身份,並讓其掌管宮中昭命,作了皇帝的秘書。

近年考古發現上官婉兒墓誌記載,她還曾被封為唐高宗的才人。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李顯又納上官婉兒為妃,封昭容,繼續掌管起草詔令。

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往來密切,與太平公主也很親近。

公元710年,李顯被韋氏和安樂公主毒死,韋氏企圖效法武則天攝政,李隆基發動政變,盡殺韋氏一黨。上官婉兒秉燭率宮女迎接,並出示先前她與太平公主一起所擬讓李旦輔政的詔書,以證明自己心屬李唐而非韋氏一黨。

但李隆基就是不肯放過,當場斬殺上官婉兒於旗下。四十七歲的婉兒就此香消玉殞。

近年出土的上官婉兒墓誌銘記載,上官婉兒確曾極其強烈地反對李顯欲立安樂公主為太女,繼承皇位,甚至險些飲毒藥而死。由此看來,上官婉兒並非韋后黨羽,而是和太平公主一黨,是傾向於李唐宗室的。

上官婉兒逝去一千三百多年了,但並沒有蓋棺論定。她深處政治權利中心,在長達十七年的時間裡,專掌高宗,武則天,中宗三任皇帝的詔書起草。被各種政治力量誘惑,拉攏,利用,有時又遭到打擊,排擠,迫害。

最後,儘管她仍想盡力維護李唐宗室,但還是被李氏所誤解,所不容,終被李隆基所殺。








故事一籮筐603


上官婉兒,她的才華確實值得稱讚,畢竟一介女流能夠有如此才華和政治遠見,在古代確實少有,不過最終卻慘被李隆基殺死。至於李隆基此舉對錯,那就是仁者見仁的事情了。

從奴到妃的蛻變

上官婉兒的運氣其實不怎麼好,她祖上都是高官,爺爺更是當朝宰相上官儀,上官婉兒本該一出生就是榮華富貴,然命運不給力,她爺爺上官儀為唐高宗李治擬了一份詔書而得罪了武則天。

武則天殺了上官儀和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芝,一個家族瞬間落魄。上官婉兒和母親鄭氏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武則天留了她們母子一命,只不過曾經高貴的出身,如今卻已不復存在,成為了別人的奴婢,在掖廷為奴,服侍住在那裡的妃嬪起居。

上官婉兒的母親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她在生上官婉兒的時候做過一個夢,在夢中有一個巨人向他走來,手裡拿著一杆秤,指著她肚子裡的孩子說,如果你能掌控好這桿秤,你就可以稱量天下。當時上官婉兒的母親很開心,覺得自己的肚子裡很可能是一位帝王。

上官婉兒的母親相信上官婉兒不平凡,用心栽培,教她讀書識字。在她的悉心栽培下,上官婉兒成為了一個舉世無雙的才女,出口成章,舉筆成文,一時間在宮中頗有名氣。

武則天聽說了這件事情,就派人把上官婉兒找來,武則天給上官婉兒出了一道考題,結果上官婉兒對答如流,讓武則天極為滿意,就免了她和母親的奴隸身份,留在了身邊留用。

上官婉兒能力確實強,才華也夠用,而且她還很聰明好學,跟在女強人武則天身邊,主要負責起草詔令等文筆工作,雖然地位不高,但是跟在武則天身邊卻有一些特別的優勢。

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被逼下臺,上官婉兒面臨死亡的威脅,等到唐中宗李顯上位以後,此時的上官婉兒早不是當年的“懷春少女”,面臨形勢的鉅變,上官婉兒選擇依附李顯,並且獲得了成功,在李顯的朝代站穩了腳跟,繼續負責起草詔令的事宜,並且被封為昭容。

危機漩渦中求生求權的婉兒

雖然上官婉兒獲得了暫時的安全,但是上官婉兒卻開始做起了投機的買賣,她覺得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於是就與武三思保持著曖昧關係,腳踏兩條船。哪知道,這條腿還沒抱熱,在707年,太子李重俊就帶兵把武三思給殺了,還要殺上官婉兒,幸好被韋后和李顯救了下來。

失去一個靠山後,敏銳的上官婉兒又發現了一個事情,李顯雖然是皇帝,但他妻子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才是真正做主的人,於是,上官婉兒又開始主動投向韋后一方,以她們作為最新的靠山,賴以生存。只不過她沒想到的是,韋后和安樂公主權力夠大,野心也夠大,就是腦子不是很靈光,居然合謀毒死了李顯,打算立一個幼主垂簾聽政,重現武后的高光時刻。

這個消息走漏以後,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決定先下手為強,帶兵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就在大局已定的時候,上官婉兒來了。太平公主看到了上官婉兒前來,趕緊上前迎接,因為她們曾經一起擬過遺詔,準備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結果被人篡改,所以,太平公主拿上官婉兒當自己人,也很喜歡上官婉兒的才華和政治能力。

最後的投機失敗於李隆基

就在此時,本以為再一次成功挽救自己性命的上官婉兒卻失算了,因為李隆基接下來的一番話讓她沉入了谷底。

“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李隆基顯然對上官婉兒沒有什麼好感,這也表現出了李隆基要殺她而後快的決心。李隆基要殺上官婉兒,太平公主也攔不住,於是,上官婉兒成了刀下亡魂,這一次的投機,在李隆基的堅持下,失敗了。

上官婉兒如果不死,就會成為一個女權時代的代表人物,在李隆基眼中,她就是兩位女權人物的延續,不除上官婉兒就無法徹底除去女人掌權之風,不利於日後統治。至於上官婉兒的才華和能力,李隆基自然很欣賞,但是上官婉兒此時此刻與太平公主走得更近,能否為他李隆基所用還不得而知,即便投靠了他,這種反覆小人說不定哪天就會再給他“一刀”,所以,李隆基最終還是決定出之後快,免得後患無窮!


歷史便籤


上官婉兒是唐朝時期的一代才女,很多人也都羨慕他的才氣和名氣,羨慕她能夠在那個時代留下她自己的事蹟。上官婉兒最開始是在武則天時期,後來經歷了神龍政變,武則天從皇帝之位上退了,天下也重新回到了李家人的手中。不過上官婉兒最後還是被李隆基殺了,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上官婉兒是非死不可的。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上官婉兒出身名門,然而他卻與武則天有仇,她的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她也成了宮中的毒闢,然而因為她的文采受到了武則天的讚賞,想要讓她執掌宮中的朝命,於是就賜給了她一個名分,而上官婉兒的才華最後也救了自己一命。

後來太平公主勢力發展壯大,上官婉兒又依附了太平公主。當時正逢衛皇后想要升帝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上官婉兒出去迎接,還把自己與太平公主起草的遺詔拿給劉幽求看。她這樣做當然是希望證明自己和李隆基是一夥的,劉幽求也去求了李隆基,只可惜李隆基並沒有答應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就這樣被殺死了。為什麼李隆基一定要殺掉上官婉兒?也許他是想到了曾經張敬之在殺掉張易之兄弟的時候,放過了武三思,結果卻被武三思害死。

唐中宗死前沒有聽從別人舉報自己的妻女,所以被聯手毒害致死。一件件的前車之鑑擺在,再加上上官婉兒總是有些牆頭草的態度,效力過很多人,所以覺得不可信。即便她才華再出眾,但一個不忠心的人,誰要呢?上官婉兒是一代才女,就這樣死在了政治鬥爭當中,的確是非常可惜,但也沒有冤枉。如果他不是搖擺不定,只是謀求自己的利益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準呢?我個人認為她是死於政治鬥爭,所以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一代才女就此落幕。

以上就是我關於上官婉兒是否是始於政治鬥爭該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對於上官婉兒的死,大家還有什麼看法的,歡迎留言評論。


中醫李友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又稱上官昭容,小字婉兒。出生於當時的名門上官氏,祖父是唐高宗時的宰相上官儀,因反對武則天,被武則天抄家,祖父、父親皆被殺害,此時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便同母親與家人發配掖庭宮為奴。上官婉兒自幼聰慧,其母也是書香世家,雖然整日在宮中勞作,卻依舊將上官婉兒培養的知書達理,博學多才。

武則天偶然看到聰慧善文的上官婉兒,頗為喜愛,便當場出考題,上官婉兒對答如流,武則天看後極為開心,下令免了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負責為武則天起草詔書。那年的聰明伶俐的上官婉兒才十三歲。武則天稱帝后,對才華橫溢的上官婉兒更是寵愛有加。這時上官婉兒已經替武則天參決政務決策,行使丞相之職,成為一位“巾幗女宰相”。多年後上官婉兒權傾朝野。張柬之等一批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繼位,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可唐中宗李顯懦弱無能,長期生活在母親武則天陰影下了李顯懦弱不堪,等大臣擁立他為皇帝時,大權更是旁落,韋后一黨把持朝政,韋后更是想立自己的女兒,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稱的安樂公主為“皇長女”,上官婉兒上書反對,以死相諫,喝毒藥後,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710年)唐中宗李顯突然駕崩,朝政大權盡落韋后之手,韋后更有效仿武則天稱帝的意圖。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之變,誅殺韋后、安樂公主及其黨羽,李隆基擁立其父李旦繼位即唐睿宗。上官婉兒因在武則天與唐中宗時官居顯要、權傾朝野,李隆基擔心對其父統治不力,下令誅殺上官婉,上官婉兒成為了政治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陳小二do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7日向記者透露,備受關注的唐代上官婉兒墓研究工作有最新進展,該院公佈了上官婉兒的墓誌,計982字,涵蓋世系、經歷、死因、葬地等信息。專家稱,上官婉兒是唐代宮廷權力鬥爭的參與者和犧牲品,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資助其葬禮,還主張為她編纂文集。

  2013年8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的考古勘探中,發現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單室磚券墓,坐北朝南,水平全長36.5米,深10.1米。由墓道、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組成。第四、五天井與第五過洞及甬道被大範圍擾動,壁龕開鑿於第三、四過洞兩側,未被盜擾,形制和出土物皆保存較好。

  甬道內放置墓誌一合,蓋題“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青石質,正方形。志石高、廣皆74、厚15.5釐米。劃細線棋格,陰刻正書32行,滿行33字,共計982字。四側在整體聯珠紋框內減地線刻十二生肖,襯以纏枝忍冬。生肖皆為動物形象,生動寫實。志蓋四剎和志石四側的線刻圖案造型優美、鏨刻精細,在唐代墓誌線刻裝飾圖案中屬難得的上乘之作。

  有關史料顯示,該墓墓主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唐代女詩人上官婉兒,葬於唐景雲元年(710年)8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明介紹,《墓誌》序文用近一半的篇幅,敘述上官婉兒祖父三代的歷官,誇耀其事蹟文采。還用大量篇幅和藝術化的語言敘述上官婉兒極力與韋后、安樂公主一黨劃清界限,甚至不惜“請飲鴆而死,幾至顛墜”,明確表明她的政治立場。結合史書記載:中宗駕崩後,婉兒與太平公主合謀,於遺制中引“相王旦參謀政事”,試圖牽制韋后。

  李明分析,上官婉兒在中宗朝後期與相王、太平公主屬於同一陣營,而非韋后一黨。

  首先,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同齡,“太平公主者,高宗少女也。以則天所生,特承恩寵。初,永隆年降駙馬薛紹。”其次,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同在宮中長大,具備頻繁接觸的條件。再次,上官婉兒曾與武氏過從甚密,而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駙馬武攸暨正是武氏家族成員。兩人有私交和相同政見是完全有可能的。

  據墓誌記載,唐睿宗下詔安葬上官婉兒,該墓系太平公主遊說唐睿宗修建,並強調“太平公主哀傷,遣使弔祭,賻贈五百匹,詞旨綢繆”。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太平公主很傷心,派人去弔祭,送奠儀五百匹絹,也就是份子錢,五百匹絹在唐代是一筆鉅款。

  有專家指,上官婉兒身後事一波三折:景雲元年(710年)8月以昭容身份葬,太平公主賻贈甚厚,張說為其撰寫碑銘;景雲二年(711年)追復昭容,追諡惠文,太平公主上表編纂《上官昭容集》,張說作序;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被賜死,上官婉兒墓遭到“官方毀墓”。這種做已逝者文章的行為,折射出唐代政治鬥爭的慘烈與詭譎。

  針對上官婉兒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李明表示,上官氏系唐中宗所冊昭容,理應陪葬唐定陵。然而,上官昭容於李唐皇室有隙,又系橫死,不能獲陪葬帝陵合乎情理。那麼,唐代有司為上官昭容選擇的墓地僅僅是因為洪瀆原是歷史上傳統的貴族墓葬區嗎?還是存在其他理由?接下來的考古發現,或許能揭開這個謎底。


雍榮嫻雅


上官婉兒從武則天開始,到中宗復位後景龍四年,當皇帝的秘書至少有32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儘管上官婉兒也曾一度享盡榮華與權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這個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後來,她仍未逃脫厄運,做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



歲月無V痕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她的一生具有傳奇色彩,她是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十四歲的時候受到了武則天的重用,負責掌管宮中制誥很多年,被稱為“巾幗宰相”。在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她被稱為“內舍人”,很多詔書都出自於她的手中。但是,後來因為上官婉兒違背旨意,犯了死罪,因為武則天愛惜她的才華而赦免了她,被處以黥面的處罰。以後,上官婉兒更加小心謹慎的侍奉武則天,更加得到了武則天的寵愛。上官婉兒才華詩文水平很高,尤其是在近代更是得到了很多學者的推崇。上官婉兒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影響了一代文風,很不容易。她創作詩歌,選拔人才,品評詩文,對當時的文壇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傳說上官婉兒將要出生的時候,她母親鄭氏夢見一個舉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日後,上官婉兒進入宮中,選拔人才,果然實現了代表朝廷稱量天下士。上官婉兒喜歡在花前讀書,尤其是在夏日的夜晚,仔細品味書中的辭章妙句。上官婉兒也是名門之後,她的祖父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上官儀。上官儀因為替高宗皇帝起草廢掉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殺害了。並將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發配到掖庭為奴,在此期間,上官婉兒學習詩書,積累了知識。

上官婉兒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受到了黥刑的呢?段公路在《北護錄》裡進行了很詳細的敘述:“天后(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兒)臥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唐高宗)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就是上官婉兒和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私相調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當然了這種說法並不可信。上官婉兒在詩歌方面繼承了上官儀的文風,重視詩的形式技巧,“上官體”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創作主流。上官婉兒還設立了修文館,廣召詞學之臣,大力開展文化活動,她在開拓唐代園林山水詩的題材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上官婉兒流傳下來的詩作並不多,其中有一首很是經典。《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人生之中充滿了各種變數,吉凶禍福都包含在其中,每個人能夠做的就是要把握住當下。人生中最珍貴的就是真情,親情和愛情最寶貴,名利不過是過眼煙雲。上官婉兒擁有過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她的人生中得到了頂峰,但是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在激烈的皇權鬥爭中,上官婉兒成為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最後落得了一個被殺的結局,讓人感到遺憾。作為古代社會的一名女子,上官婉兒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確是很了不起。縱觀上官婉兒的一生,她能夠得到賞識,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她具有著非凡的才學,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才華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一定要讀書,讀書能給你一個機會,讓你有可能活在一個更大一點的世界中。


海洋說歷史


上官婉兒還會經常想起第一次見到武則天的場景。那時的她還是一個罪人,一個小小的奴婢,但武則天給了她第二條生命,讓她的生活重新光亮。

武則天賞識她的才華,而她也竭盡全力的奉獻了生命中最好的年華,成為武則天最得力的秘書。

武氏在位約二十餘年,上官婉兒一直深受器重。後來因獲罪被受“情刑”,武則天都不捨得殺之。哪怕是武則天退位於李顯,逝世後,上官婉兒一直活躍在李唐江山的政治中心。

武則天駕崩後,中宗即位,上官婉兒被冊封為妃子,受盡寵愛。這樣一來,她便更加名正言順的在後宮中掌管內廷事務,同時對於前朝政務,她也牢牢抓在手中。上官婉兒以皇帝妃嬪的身份在李唐朝廷內外活躍,掌握著朝廷上下的政令法令通行,一時間風頭無兩。

墓誌銘中記載,上官婉兒年十三為才人,而墓誌銘又記載,神龍元年,冊為昭容,上官婉兒真的曾嫁給兩位帝王嗎,當史學家正在考量時,墓誌上接下來記載的事情,又直接為上官婉兒因與韋氏一黨而被李隆基所殺翻案。

墓誌銘記載,唐中宗時,安樂公主為了做武則天第二,一心想做皇太女,為了阻止這件事,上官婉兒就以死相諫,在喝了毒藥後,被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而安樂公主的皇太女夢,也因上官婉兒的死諫而最終沒有得以實現。上官婉兒雖然為了李唐王朝用心至此,但最後還是被李隆基所殺。

在上官婉兒的一生中,有一個人的存在不能不說,這個人就是上文所說的武三思。武三思的存在可謂是直接或間接促成了這個花季年華的爛漫少女向在權力漩渦中盤旋的女相的轉變。

對於上官婉兒來說,也不過是一個終日身處深宮,不知情為何物的女兒家罷了。

而武三思處處殷勤的風流手段成功地讓這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墮入情網。

對於這個浪蕩公子而言,上官婉兒不過是他浪蕩招惹的一個小小玩物,一個過客。

上官婉兒的野心漸漸膨脹,上至皇族,下至官員都對她處處奉承。那個生活在深宮的清純才女漸漸便被別人也被她自己給遺忘了。這樣以後,留在人前的便只有上官婉兒在權力中心追逐的面目,可憎而可怕。

與太平公主聯手

景龍四年(710)六月初,中宗暴崩。一死激起千層浪。儲君未立,帝座空置,韋后黨羽立即展開行動,力求上位。

韋后和太平公主起草遺詔時,她將李重茂立為太子,由相王李旦輔政。韋后和宗楚客看到後,改成了由韋后輔政。

李隆基不滿於韋后的專權,更不願看到下一個武則天,憤而舉兵發動政變。當李隆基舉兵進入宮中時,上官婉兒手舉燈籠和宮人一起迎接,還把起草的遺詔底稿帶在身上。

李家在行動

景龍四年(710)這個六月,時間似乎過得特別緩慢。隨即韋后攝政,眼看著這天下又將改姓了。

上官婉兒明白,自己也逃不脫韋后的屠刀。知其必會孤注一擲,篡改遺詔強行上位以至惹禍上身。

上官婉兒多了一個心眼,留下遺詔草稿。 這遺詔備份既是一份保命書,也是一枚橄欖枝。 風暴將至,她必須為自己找好棲息之所。

上官婉兒知道,太平公主和臨淄王李隆基已在策劃廢黜韋后。 然,兵變的詭譎之處正在於,縱然策劃滴水不漏,不到最後一刻, 誰也不會知道結果。

猜錯了結局

唐隆元年(710)六月二十日,政變爆發。

並沒有像上官婉兒預料的一樣放過她,甚至親手將她斬於旗下。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殞,去世時,上官婉兒年僅47歲。

李隆基欣賞上官婉兒的政治才能,她必須死。上官婉兒未必沒有料到李隆基這一手,但也只能這樣了。



優質紀錄片感悟人生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所謂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應該定位為被動參與者,甚至是旁觀者。而上官婉兒主動參與政治鬥爭,最終消殞,雖然可惜,但並不可憐。

因此說,她不是犧牲品,而是失敗者。

《舊唐書》、《新唐書》等都對上官婉兒有記載,既說她品評天下詩文,“稱量天下士”名重一時,更說“邪人穢夫爭候門下,肆狎暱,因以求劇職要官……”(《新唐書》),直言其淫亂宮闈。更可怕的是,她還妄圖操控朝綱,《景龍文館記》中說她,“晚年頗外通朋黨,輕弄權勢,朝廷畏之矣”。

一、如魚得水,欣欣自得。上官婉兒入宮為婢,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從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開始,受命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神龍政變,中宗復辟,上官婉兒依然專掌起草詔令,深受信任。

二、出謀劃策,蠢蠢欲動。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多往來,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的故事。又請求規定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時才算成丁,到五十九歲就免除勞役,改易制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

三、百變機巧,包藏禍心。上官婉兒先後依附武則天、韋后、太平公主等,實為女權奸。她與武三思合謀,排除異己,並經常在所草詔令中,推崇武氏排抑皇家。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矯詔殺武三思、武崇訓等,又引兵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說:“我死,當次索皇后、大家矣!”離間父子君臣,用心險惡,導致太子被殺。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及韋后一黨,斬上官婉兒。一代妖女,就此殞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