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生活在無聲家庭?這樣的人是什麼感受?

用戶5860525623


我有幾個朋友是聾啞人,覺得她們活的也很陽光,她們可以有文字交流,思維很敏捷,有時候覺得她們活的也很精彩。


我是毛逗子的媽


無聲家庭,對我來說感觸很深!從小出外地上學跟在親戚身邊,平時很多話是無法說出來的,更不會像跟在父母身邊隨意!慢慢就形成了一種沉默寡言的性格!這種情況下內心都是極度空虛的,甚至說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孤獨!這樣的人相對比較自卑,也比較堅強!後來長大工作,結婚,婚後的家庭依然是一種沉默的氛圍,妻子不明白我的內心經歷,也不願多說一句話,一天到晚兩人也說不上幾句話,甚至都不願意說話!這樣的情況就像深陷深淵之中,孤獨的絕望!


玻璃屋的火


無聲家庭相信其中有一方是最痛苦的,當然肯定是女方。女方為了這個家肯定會放下所有的一切成全她想守護的家,這樣男方更會肆無忌憚。無聲在以後的日子裡會成為習慣,女方終於累了。無聲就代表著他對你已無所謂,更談不上一文不值的愛情,她不離開是因為這有她的牽掛,時機成熟她定會毫不猶豫的離開,那時你算什麼。


胖丹丹愛生活


“無聲家庭”這個充滿疑惑的詞語閃過腦海裡時發現,自己好像就是這樣!從小缺失父愛母愛,長大後獨立後,最怕的是春節回家。因為回到家卻感受不到溫暖,反而覺得很孤獨,這樣的感覺會讓自己想要逃離這個地方,不管去哪裡,只要不要回到這個冰冷的地方,自己都覺得是快樂的,像我們這樣的人內心是自卑,孤獨,且不容易相信人。



蠢萌的小豬豬


現在很多人都迷戀手機,一家人也好,情侶也好,父子也好,都沒有了交流。無聲的家庭很可怕,夫妻之間,父子之間,無話可說,零溝通,想想都覺得可怕。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溝通,夫妻之間,不管有多忙,每天至少要有半個小時的聊天時間。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一樣,不是扔個手機或者平板給孩子就行了。


黑羽小妖


無聲家庭可能多半是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家庭,大家都有了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和獨立的思維方式,都有成熟的思想體系,互相都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因此達成共識,沒有爭議,也就成了無聲家庭。




麗一884


無聲家庭是說沒有溝通,家裡面沒有歡笑聲,我想呆在這樣的家庭必然會很壓抑,很苦悶,很難受吧!

這樣的家庭裡面的孩子,老人,心情也不會很好,每天面對沒有交流的家庭,每天每個人臉上都是面無表情,這樣的無聲家庭,有時可能會窒息。



呆在書中的靜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其特有的思維和三觀。我相信每個家庭變成“無聲”之前都經歷了無數的爭吵與較量。如果夫妻之間不能體諒對方,為對方改變,到最後都會筋疲力盡。或許因為孩子不能分開,但是已經沒有慾望表達什麼改變什麼了,這樣就慢慢變成了樓主所說的無聲家庭。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痛苦不堪的,毫無生活質量可言。所以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溝通,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解決矛盾。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快樂也是一天,悲傷也是一天,何必為了掙一時之氣傷了彼此?想想開始在一起的時候,也是情深意切呀!如果發現有了這樣的苗頭,還是儘量早早作出改變為好。


熟悉的陌生人76248014


我就是生活在無聲家庭(非聾啞),我和我老公12年不講話,我的孩子已經結婚,不和我們住在一起。因為我沒有退路,所以只能接受現狀。


小玳姐


生活習慣而已,我也喜歡靜靜的,各做各的事,互不打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