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下老区脱贫县的12时辰

2020年2月20日6:00,清晨的第一缕霞光透过天赐桥的钢骨,为碧波万顷的官渡河面敷上了一层瑰丽的红晕。光山,从睡梦中醒来,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熙来攘往,安静,但从容。

7:00,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90后小伙儿陈坤坤拎着行李箱,早早地来到光山县汽车站,经过测量体温、核对证件,小伙子坐上了7时30分发往信阳火车站、高铁站的首班直通车,同行的,还有来自光山其他乡镇街区的13名外出务工人员。“外出直通车开通得太及时了!”陈坤坤兴奋地说。小伙儿在广东中山格力公司上班,前几天公司就一直打电话催着去。随着全国感染疫情人数的持续下降,复工复产的企业越来越多,开通就业直通车可以缓解企业用工难。

战“疫”下老区脱贫县的12时辰

8:00,河南省光山县仙居乡种粮大户杨文虎正开着他的自走式机械给小麦喷洒叶面肥。在仙居乡万亩油菜种植基地里,十几个农民拿着铁锹在给抽薹显蕾期的油菜排沟清水,不远处“梯田油菜看婺源,平野油菜来光山”的宣传标语格外显眼。雨水刚过,天气逐渐回温,广阔的田野上多出不少忙碌的身影,种瓜的种瓜,育苗的育苗。人勤春来早,防疫不误农!趁着这几日天气晴好,光山县在做好防疫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农民恢复农业生产,将疫情对农业农村产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战“疫”下老区脱贫县的12时辰

9:00,十里镇代楼村第一书记吴楠从蘑菇养殖户孔祥成的蘑菇大棚里出来,成箱的蘑菇被打包起来等着配送。南向店乡何畈村干部黄鑫将代购蔬菜的100元钱递到贫困户邹玲大妈手中……疫情当前,全县的7000多名乡村扶贫干部摇身一变,当起了乡亲们的“推销员”“代购员”,宣传、代购、代销、送货一肩挑。

战“疫”下老区脱贫县的12时辰

11:00,一辆红色的挂有“县政府组织蔬菜等生活用品配送车”横幅的面包车停在县经济适用房小区门口,瓜果蔬菜、豆制品、粮油等商品码放得整整齐齐。小区居民隔着栅栏,一手拿着事先调配好的各色蔬菜,一手用手机扫码付款,全程无接触购物。从二月初到现在,光山县政企联手,安排本地农副产品企业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新天地光山分公司、上官岗农批市场等收购乡下滞销农产品,再往城镇小区配送,满足小区居民日常所需。

15:00,网红县长邱学明的直播节目开始了!“晏河三里岗红薯滞销、村民春耕备播直发愁”,昨天刚在十里镇打渔,今天又来到晏河乡卖红薯,邱县长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我的带货能力强,一天能下500多单!还都是铁粉!”邱学明是光山县分管电商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也是今日头条的三农合伙人。只要是他直播的产品,销量噌噌往上涨,根本不愁卖!防疫期间,他和他的电商团队注册了一个名为“易采光山”的网上销售平台,从光山“十宝”等土特产到商品百货应有尽有,网上下单,专车配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既解决了农产品的滞销,又解决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16:00,位于光山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的白鲨针布车间响起了久违的机器轰鸣声,经过县政府的考察批准后,白鲨针布的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的针布元件,通过网络发售到全国各地。产业集聚区的其他企业,都在积极地做着复工前的准备工作。由于地缘关系,光山县是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防控压力大。经过多次慎重评估,光山决定分批次有序地实施企业的复工复产,确保抗疫复产两不误。

18:00,在光山县人民医院门口,一位年轻小伙儿,将装有几十只盒饭的手提袋递交到医务工作者手中。热乎的饭菜、香甜的水果,从大年初二起,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300份,一个由8位90后年轻人组成的“抗疫爱心餐联盟”一直在为光山县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值勤民警提供免费的爱心餐。槐店乡磨豆腐的个体户黄增叶,也会在这个时候免费给医院食堂送来白嫩的豆腐。

战“疫”下老区脱贫县的12时辰

夜幕降临,东城区大广高速光山站收费口,志愿者们仍在有序地排查往返车辆,登记、消杀、测体温,一丝不苟。夜色中,远处高楼上的灯火渐次熄灭,光山,沉沉睡去,从容,安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