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在我們歷史長河中的文化觀念向來賦予“君子”是尊稱,歷史上的君子是不是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是不是古往今來君子都是一樣的內質要求呢?看了戰國四君子的各個列傳,我為這幾位響噹噹的“君子”捏把汗,一定角度看他們某些作為實在是不敢恭維的,或許是歷史發展的緣故,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這樣,這正好說明了君子不是固定不變的文化觀念,而是時代道德的產物。道德總是有時代階段性的,奴隸社會有奴隸社會的道德標準,封建社會有封建社會的道德要求,資本主義社會固然也有為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向服務輔助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體系。歷史上那些是有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影響著的“君子觀念、君子形象,我們得批判的學習他們,好的固然可以繼續發揚,糟粕的就要積極的剔除。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下戰國四君子吧。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戰國四君子” 這個稱謂究竟如何來的,起於何時?咋樣才算符合戰國時君子的要求?這四位君子相比較誰才是最優秀的?

從這個幾個問題開始或說帶著這幾個問題,接下來針對戰國四君子進行一番比較異同、批判探究: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一、戰國四君子,既然同同是戰國時期的人物,且同被稱為是君子,這幾位君子共有的形象特點就是他們的最大相同點嘍,我總結了三點:出身高貴,諸侯王、公爵之後。熱衷於廣攬門客、食客,也就所謂的招賢納士、“養士”。熱衷於政治活動,基本上都與秦國敵對。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1、諸侯王、公爵之後,君子都是被封出來的

戰國四君子,一說是戰國四公子,常見常用的是“戰國四君子”,是指: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和楚國春申君黃歇。按儒家的文化觀念而言,我們知道“君子”歷來是尊稱的。周朝周公禮制是早期的儒家思想表現,孔子慕名周公,孔子發展了儒家,也就繼承了君子文化。這裡就很容易捋清楚了,四君子又稱四公子,周朝是貴賤階級森嚴的,公子是貴族的尊稱,來源都是周朝貴族,貴族是一個等級、然後是平民、然後是奴隸,而貴族中再分等級也就有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而能被稱為公子、君子那都是天子、諸侯之列的。比如齊桓公、晉文公、公子小白等等。而戰國四君子,四個人之中除了黃歇出身不明確外,其他三個人都是公室成員,是名符其實的公之子或君之子。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孟嘗君姓田名文。其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王族的公子,擔任過趙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昭王去世後,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春申君是不是王公貴族之後,史記並未交代,但提到他遊學博聞,善辯,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曾任楚相,楚考烈王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綜之這四位可見,都是君王的親戚或寵幸,被君王封的君子。

當然,出身貴族,這是首要必要條件。是公族之子嗣,還不一定能稱謂遠近聞名的公子、君子。還得有“好客養士”,這在那個時候被稱為是賢德有才,能招賢納士的德行。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2、以“養士”著稱,所謂的招賢納士,招攬各種食客、門客。

四位君子中,春申君所養的門客,達三千多人。孟嘗君的幾千多,平原君也幾千多,具體記載都不詳細,平原君組織敢死隊還達幾千多人,養士,士也就有士兵的意思,正謂收人錢財為人消災,平時養士用士一時。信陵君禮賢下士養士也達三千多人。“養士”且養眾多的士是四位君子的招牌標誌。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3、都與當時的秦國素有敵意

孟嘗君入秦做過一段時間秦相,差點被殺死在秦國,所以顯然是有違秦國的利益的。而多虧些平時所養之士中有兩位雞鳴狗盜之徒,在雞鳴狗盜之徒的幫助下才得以逃出秦國,因此更加註重招攬各種階層的人士,且更加憎恨秦國。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平原君更不用說了,秦國攻打趙國,作為趙國的貴族平原君為維護自己國家及自己的利益召集賓客幕僚們誓死抵抗。奉趙王之命遊說魏國、楚國合縱盟約,這都是有平原君及其賓客們的努力及功勞的。

信陵君呢,秦攻趙國,魏國君王不出兵救趙,信陵君來了個竊符救趙,傳為美談。

春申君,在沒有封為春申君之前,親好秦國,與楚國太子完一同赴秦國做人質。到楚太子完做了楚考烈王之後才與秦國敵對,六國盟約,此時楚國國王擔任六國盟長,春申君作為楚國宰相當然也與秦國敵對了。

可見四君子都已革新變法強大後的秦國相牴觸,實是代表了周朝以來的舊貴族宗法禮制的人身依附模式而已。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二、戰國四君子雖都被稱為君子,但是其德行品性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信陵君相比其餘三位更值得稱讚些。

四位中,按史記的記載看,信陵君似乎倒是更完美些。

禮賢下士,講究道義,顧及情誼,臨危不懼,在平原君的遊說鼓動下,上演了一出“竊符救趙”的大策劃,傳為歷史佳話。由此也落得避免魏王的憤怒而逃離魏國到趙國,遂有了與趙國平原君一較高下的機會。在趙國,信陵君為了接近傳聞中有名的薛公、毛公竟然也跟賭徒、酒店夥計頻繁交往。平原君知道這事就對夫人說,“我當初以為信陵君乃是個就是無數的大賢人,而今看不過是個無知的妄徒。”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誰料平原君夫人不知是出於有意還是無意竟然把這話告訴了信陵君,信陵君由此要與平原君絕交,而且立即收拾東西準備離開趙國,平原君得知,十分懊悔,千般挽留,自此,平原君的門客多有歸附到信陵君的門下。可見,君子也怕比較呀,不比不知道,放到一起一比,信陵君高了一大截。

平原君門下聞之,半去平原君歸公子,天下士復往歸公子,公子傾平原君客。——《魏公子列傳》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平原君就是一風度翩翩的公子哥形象,他所謂的禮賢下士我看呀,更多是能稱得上交了一幫酒肉朋友而已。

平原君即被當時君王封為君,除了爵位繼承,當然也有一定的優點和大的作為功勞,信陵君“竊符救趙”多虧了他的積極鼓動。但關於平原君垢聞的事也不少。從史記中記載的看其最垢聞的一件事是,平原君的一個妾一次在樓上看到民宅中一個坡子一瘸一拐的去打水,不覺就笑了起來。就此,這坡子竟然要求平原君殺了嘲笑自己的妾,讓其提著妾的人頭來謝罪。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後來還真的殺了,而且還是他門下的食客給他大加壓力造就的,完了,他的門客們還都大讚這事,由此歸附平原君的門客更多了。這就有些甚荒唐了,妾嘲笑殘疾人縱然不對,何至於非要殺了呢。足可見平原君的德性及平原君門下都是一幫什麼食客了,廝混的一群狗肉朋友而已。趙國長平之戰被坑殺四十多萬,這平原君也脫不開一定的關係。

門下一人前對曰:“以君之不殺笑躄者,以君為愛色而賤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乃斬笑躄者美人頭,自造門進躄者,因謝焉。——《平原君虞卿列傳》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春申君雖博學才智有辯才,卻不識人才不辨忠奸。

平原君與春申君也有一段交流碰撞,二者鬥富炫富。一次,平原君派使臣到春申君那裡去訪問,春申君安排上等賓客禮節接待,平原君的使臣特意用玳瑁簪子綰插冠髻,亮出用珠玉裝飾的劍鞘以此向楚國炫富,春申君的上等賓客也不甘示弱,都穿著寶珠做的鞋子來見趙國使臣,可想而知,平原君落敗了。

春申君雖知識廣博,有辯才,也禮賢下士,有勇略。但也有大汙點,不能辨別人才。竟然養了李園這樣的賓客,李園連同自己的妹妹為了寵信於楚王,往上攀爬,設謀把春申君刺殺了,且滿門抄斬,把楚考烈王的王室血脈給偷樑換柱換掉了。這些與春申君不能使人是脫不開干係的。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從孟嘗君的一個大汙點看,他簡直是個小器而又狠毒的殺人狂。

雞鳴狗盜就先不說了。僅就一事足以說明其人心胸狹隘,視人命如草芥,那就是,竟然因為,別人無意中嘲笑他個子矮,就把一個縣的人全部殺光了。歷史上孟嘗君果真有如此事的話,孟嘗君這樣的君子真的少點為妙。人家不就說一句個子矮嘛,況且,說的是實話,就這怒了,與賓客下車竟然把一縣人滅了。總覺的不可思議。但看史記卻就是這麼記載的。

趙人聞孟嘗君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孟嘗君列傳》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綜上,戰國四君子是戰國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這些君子與後來的封建帝制社會時期的君子形象及文化有巨大不同,戰國四君子基本上都是王公貴族之後,都有巨大的財力物力和權力來養士。戰國四君子養士的風氣興盛,完全是周朝以來的一種宗法禮制人身依附關係的最後錘死掙扎和苟延殘喘的延續而已。短暫現象。他們的很多作為及精神有些還值得學習,有些放到今天的社會並不值得讚賞。我們要批判的學習他們。而戰國四君子,相比較而言,我認為,信陵君比之另三位更優秀些更稱得上是君子這麼個尊號。


“戰國四君子”之異同簡略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