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煙——河北省圖紙審查問題分析與對策


防排煙——河北省圖紙審查問題分析與對策


【問題1】《建築防排煙系統技術標準》(以下簡稱《煙規》)GB51251- 2017/3.1.3第1款,是不是樓梯間可以是完全封閉的樓梯間,不設置任何外窗?

【分析與對策】是的,允許這樣。防煙系統包括自然通風系統和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不設置防煙系統,也就是說沒有自然通風條件的樓梯間也可以不設置送風系統。因為此時的前室、合用前室自然通風性能優良,能及時排除從走道侵入的煙氣。

【問題2】當樓梯間滿足自然通風,其合用前室有多個門(此處不包括合用前室通向樓梯間的門)並需要設加壓送風系統,此時合用前室的加壓送風口可以只在合用前室的中間設一個風口嗎?

【分析與對策】當樓梯間採取自然通風時,其無外窗的前室,除設置加壓送風系統外,《煙規》對加壓送風口提出了“加強版”要求。3.1.3-2款給出了兩種方式,即側送風和頂送風。當送風口無法正對前室的門的時候,可以採用頂部集中送風的方式,保證風口不被遮擋,送風量很大,前室壓力容易形成。所以,當合用前室有多個門時,可以採用在合用前室頂部設加壓送風口的送風方式。

需要提醒設計人的是,在實際工程中,可能受層高限制,頂部加壓送風口的底標高較低,設計時應繪製剖面圖,保證底標高在前室疏散門高度以上,千萬不可影響門的開啟。例如,住宅層高2.9m,管井處結構圈樑高度≦0.2m,每層送風量15000~16000m3/h,風管厚度≦320mm,常閉加壓送風口厚度275mm,風口下皮標高2.1m,合用前室的門高度在2.0~2.1m。如果開向合用前室的門2個以上,每層加壓送風量更大,風口下淨空高度可能就會影響疏散,就不可以採用這種加壓送風方式了,這時就要考慮樓梯間增加加壓送風系統,合用前室的送風口就不必採用這兩種方式,可以側牆佈置,只要不被前室門遮擋即可。

【問題3】對於地下只有1~3層,需要設置加壓送風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是否可採用常開風口?

【分析與對策】 如果加壓送風系統小於、等於3層,可以採用常開風口,也可以按規範要求,採用常閉風口。加壓送風機的啟動,規範中有明確要求,其中5.1.2-4條要求“系統中任一加壓送風口開啟時,加壓風機應能自動啟動”,常閉風口具有手動開啟、遠程開啟、自動開啟等開啟方式,開啟信號傳至消控室顯示。閥門開啟時,同時聯動送風機開啟。

【問題4】防煙樓梯間或封閉樓梯間,當建築高度不大於10m時,根據《煙規》3.2.1,僅在頂層設置不小於1.0m2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就可以了嗎?不需要2.0m2?

【分析與對策】可以,不小於1.0m2即可。確切說,此處“建築高度”是指樓梯高度,因為一棟建築有多部樓梯,而“建築高度”只有一個。

地下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均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當樓梯高度不滿10m,需要在該樓梯間的最高部位(樓梯間頂部梁下或頂部)開設面積不小於1.0m2的可開啟外窗。

【問題5】設計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時,還可以在屋頂設加壓送風機嗎?一定要設屋頂機房嗎?

【分析與對策】可以設在屋頂,設置在機房內,保證風機不因風吹雨淋而侵蝕損壞,在火災時能正常運行。當加壓送風機與排煙風機都設在屋頂時,要採取措施防止煙氣被吸入。注意進風口不要與排煙風機的出風口在同一朝向上,否則,應按《煙規》3.3.5-3要求,讓兩者在豎向與橫向保持足夠的距離。

設計人應領會規範的核心思想,在設計時靈活運用,例如:同一個牆角的不同面(朝向)上分別有送風口和排風口,但要避免送風口、排煙口都距離牆角較近,建議折線距離也不小於20m。再比如,住宅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採用加壓送風時,有時受建築格局所限,將加壓送風機設在了入戶大堂門庭上方的屋面上,佈置採風口時,一定要遠離用於地下室自然排煙的豎井及排煙百葉口。

【問題6】居住建築剪刀樓梯間一定要採取加壓送風的方式進行防煙嗎?

【分析與對策】建築高度小於100m的住宅建築,除共用前室與消防電梯前室合用的“三合一前室”必須設加壓送風系統外,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都可以採用自然通風,剪刀樓梯是兩個獨立的疏散口,由防火牆完全分開的兩部樓梯間,當其前室、合用前室加壓送風口設置均滿足《煙規》3.1.3第2款時,剪刀樓梯間也可採用自然通風系統;當然,如果其前室、合用前室滿足自然排煙條件,剪刀樓梯間也可以採取自然通風,不是一定要設加壓送風(僅就這點來說,與舊《高層混凝土結構規程》6.1.2.3是不同的)。當剪刀樓梯間及其前室均需要設加壓送風系統時,各個系統要獨立設置,不可以共用。

【問題7】具有兩個門的前室,門為2.0X1.0m單扇門,通過查表確定加壓送風量時,按表3.4.2的風量乘1.5,再乘0.75?

【分析與對策】具有多個門的前室,不能用查表乘係數方法確定加壓送風量。

應按《煙規》3.4.5~3.4.9計算。計算值與表格中風量對比時,表中風量的選取應按建築高度或樓層,通過內插法確定,不能都取最小值或最大值。

【問題8】根據《煙規》3.1.6條,是否可容易理解為地下樓梯間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當僅地下一層的樓梯間,不滿足自然通風條件,但有直通室外的門或1.2m2的外窗可不設加壓送風。

【分析與對策】當不滿足《煙規》3.2.1條自然通風條件的地下、半地下封閉樓梯間,應設置加壓送風系統。3.1.6條後面的放寬條件僅適用於地下封閉樓梯間(不適用於地下防煙樓梯間),且僅為地下一層時候;還有一個重要條件是“不與地上樓梯間共用”,即不通過與地上樓梯間共用空間疏散至室外的地下樓梯間就是不與地上樓梯間“共用”。當地上地下樓梯間是一個筒體(在同一平面投影內),僅在一層處有防火分隔,該種樓梯間也屬於共用樓梯(詳見《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以下簡稱《建規》)6.4.4-3),那麼這種“共用樓梯”間也不適用3.1.6條放寬條件,而必須執行3.2.1條。

當確定採取自然通風的方案後,如何設置固定窗、可開啟外窗及開口,是由建築專業設計的,請建築專業考慮。

【問題9】機械排煙系統中,當防煙分區總排煙量大於單個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而需設多個排煙口時,排煙口間距如何控制?

【分析與對策】風口中心點的距離可以參考《煙規》4.6.14的計算方法,г取1.0時,除滿足風口中心點到最近牆體的距離≧2倍的排煙口當量直徑的同時,兩風口中心點距離還應滿足≧4倍的排煙口當量直徑。

【問題10】加壓送風系統什麼情況下需要安裝單向風閥或電動風閥?

【分析與對策】對於寒冷、嚴寒地區,設置常開風口的樓梯間加壓送風系統,為了防止產生煙囪效應,風機出風口應設置單向風閥(止回閥)或電動風閥。電動風閥,還可起到調節風量的作用,通過閥門節流,調節樓梯間或前室餘壓。使用止回閥時應該注意,要求風管中風速不能小於8m/s,多葉式風管止回閥只能水平安裝。

常開風口建議使用雙層百葉風口或單層百葉帶調節閥風口。不建議採用自垂百葉風口。自垂百葉也屬於常開風口,開啟時不需要電信號開啟,僅需通過送風系統氣流吹開。自垂百葉損失了風機的壓頭,但阻力損失無法準確計算;另外,自垂百葉無法進行風量調節。

【問題11】根據《煙規》3.2.3條,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避難層(間)應設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那高層住宅的避難間是否也要開有兩個不同朝向的外窗呢?

【分析與對策】仔細閱讀《建規》5.5.23、5.5.24、5.5.24(A)、5.5.31條對避難層(間)的敘述,對照 5.5.32條可以發現,對於大於54m小於100m的高層住宅需要設一間靠外牆、且具備一定安全條件的房間,但它不屬於“避難間”。

【問題12】《煙規》3.3.7、4.4.7條規定機械加壓送風及機械排煙系統應採用管道送風,地下室加壓風機吸入段和汽車庫排煙風機壓出段可否採用土建豎井,不再內襯風管?

【分析與對策】

《煙規》之所以禁止使用土建井道,是由於土建風道內表面粗糙,風量沿程損耗較大易導致機械防煙系統和機械排煙系統失效。當加壓送風機之前的土建豎井內風速低,內壁光滑,連接室外採風口與加壓送風機的土建風道長度較短的情況下,風機的機外餘壓完全可以克服這部分損失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土建風道。同理,車庫排煙系統,當排煙豎井直通室外不會對其他房間造成不利影響時,也可以使用土建風道排煙。

【問題13】走廊外門能否作為排煙口使用?

【分析與對策】首先應根據疏散方向進行判定。如果是疏散至室外的走廊門,由於煙流方向不應與人員疏散方向同向,因此,此門不應作為自然排煙口;如果不是疏散門,再根據《煙規》4.3.3第1款的規定“當設置在外牆上,自然排煙口應在儲煙倉內”,如果走廊外門設有可開啟的上亮子,且在清晰高度以上,這部分可以作為自然排煙口。

【問題14】商業扶梯開洞,上下貫通區域,是否算做中庭,如何計算排煙量?

【分析與對策】《民用建築設計術語標準》規定中庭:建築中貫通多層的室內大廳。由此可判斷商業扶梯可不算中庭。《民用建築設計通則》6.8.2-1:自動扶梯不得計作安全出口。商業扶梯四周設有防火捲簾或擋煙垂壁,由於此該空間既不是人員長期停留空間,也不是可燃物較多的空間,沒必要設置排煙設施。

【問題15】《煙規》4.4.2條規定高度超過50m但不超過100m的公共建築排煙系統應豎向分段設置,但有些建築在100m以內沒有設備層,能否把低區排煙風機也設置在屋頂?”

【分析與對策】該條文的本意就是為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及時排出煙氣,防止系統因負擔層數過多或豎向高度過高而失效而制定的強制措施,因此不能把所有排煙風機都設在頂層,應分段從中間層和屋頂排出。

【問題16】《煙規》3.4.1、4.6.1中設計風量是否指風機風量?選擇風機時在1.2倍計算風量基礎上還再附加漏風係數嗎?排煙系統、正壓送風系統的風管風速是按計算風量還是風機選型風量?

【分析與對策】正是充分考慮實際工程中由於風管的漏風與風機制造標準中允許風量的偏差等各種風量損耗的影響,為保證加壓送風、機械排煙系統效能,設計風量應至少為計算風量的1.2倍,各種漏風因素已考慮,因此係統設計風量就是用來選風機的,是風機的額定風量。

排煙系統、正壓送風系統的風管、風口風速是按計算風量計算。

【問題17】《煙規》3.2.1條對樓梯間開窗部位高度有規定,3.2.2及3.2.3條對前室、避難間的可開啟外窗是否也要求設置在淨高的1/2以上或儲煙倉內嗎?

【分析與對策】3.2節的自然通風設施,是屬於防煙系統,防煙系統的作用是阻止煙氣進來,可開啟外窗的作用,是通過空氣對流,阻止煙氣侵入被保護區域。根據煙氣流動規律,樓梯間最高部位設置一定面積的可開啟窗,是把侵入樓梯間內的煙氣排出去,對於前室、合用前室,自然通風的外窗不要求一定設在最高處,而要開夠面積。排煙系統:火災時煙氣上升至建築物頂部,並會聚集在擋煙垂壁、梁等形成的儲煙倉內,所以用於排煙的外窗一定設在儲煙倉內。

規範對開窗部位有明確要求的,就按規範執行;沒有明確規定開窗高度的,可認為沒有高度要求。

【問題18】汽車庫的每個防煙分區排煙量按GB50067-2014/8.2.5確定,風機設計風量是否還乘以1.2倍?

【分析與對策】不必再乘1.2倍,8.2.5條規定的就是風機的設計風量。

車庫內單個排煙口的排煙量不能超過最大允許排煙量(按《煙規》4.6.14計算),而排煙量又與排煙口的位置、安裝高度以及擋煙垂壁的高度息息相關,若加大排煙口的最大排煙量,擋煙垂壁高度會加大,疏散高度會受影響,設計時應注意。

【問題19】內走廊排煙系統採用豎向共用排煙系統的方式時,排煙風機的設計排煙量按什麼原則計算?

【分析與對策】豎向系統擔負的樓層層高多有變化,採用《煙規》4.6.4-1款計算出每層計算排煙量後,取其中最大值作為系統排煙量。當排煙系統僅擔負走廊排煙時,排煙風機設計排煙量按各層排煙量最大的那層再乘1.2倍確定。對於一些小型建築,可能1~2層或更多層同屬一個防火分區,但其淨高一般不會超過6m,應首先“按同一防火分區任意兩個相鄰防煙分區的排煙量之和的最大值計算”排煙量,再與其餘層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最大值作為該排煙系統的計算值。進而確定風機設計風量。

【問題20】地下非機動車庫的排煙按什麼標準計算?

【分析與對策】住宅地下室非機動車庫存放的車輛,相當一些是電動自行車,有的還有充電條件,當不能滿足自然排煙條件時,應設機械排煙。一般住宅底層非機動車庫層高小於6m,排煙量可按60m3/m2h計算,且一個防煙分區排煙量不小於15000m3/h。對於公共場所非機動車庫,人流量大,屬於經常有人停留且可燃物較多場所,因此應設排煙設施。

【問題21】關於防排煙系統設置,住宅底下三層商業,建築高度大於50米但不超過100m,請問住宅部分核心筒能否採用自然防煙設施,還是必須加壓送風?”

【分析與對策】根據《建規》“商業服務網點”的定義,該建築不屬於居住建築,根據該規範5.4.10-3款規定“除安全疏散、防火分區和室內消防設施配置”系統外,“該建築的其他防火設計應根據建築的總高度和建築規模按本規範有關公共建築的規定執行。”再仔細研讀條文說明,“住宅部分疏散樓梯間內防煙與排煙系統的設置應根據該建築的總高度確定;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樓梯、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佈置與設置要求,防火分區劃分,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防排煙系統等的設置,可以根據非住宅部分的建築高度,按照本規範有關公共建築的要求確定。”

綜上所述,無論底層商業屬於“商業服務網點”還是底層商業超出“商業服務網點”概念時,住宅部分防排煙系統是按住宅建築設計,即不大於100m、滿足自然通風條件的住宅,可採取自然通風方式,不設加壓送風系統。

【問題22】對於小於50m2的設在四層及以上樓層或設在地下一層的歌舞娛樂場所的房間,可不可以在走廊集中設排煙口進行機械排煙?

【分析與對策】可以。根據《建規》8.5.3-1條的規定,設在四層及以上樓層、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娛樂場所放映遊藝場所,應設排煙設施。如果這些房間又是無窗房間,不滿足自然排煙,必須機械排煙。根據《煙規》4.4.12-3,不必再每個房間設排煙口,可以僅在走道設排煙口或自然排煙窗。

【問題23】衛生間接排風豎井是加防火閥還是止回閥?

【分析與對策】浴室、廁所內安裝的衛生間通風器,風量小、餘壓低,它接至排風豎井的風管上不要使用止回閥(如設計人明確知道選用的止回閥在設計風速下可打開的情形除外)。衛生間通風器出風口一般有塑料葉片的自垂百葉可起止回作用,因此只要在它接至排風豎井的風管上加簡易防火閥。目前,住宅建築的浴室和廁所多設有變壓式風道,可以有效防止迴流,因此使用變壓式風道的通風器接至排風豎井的風管上不必加簡易防火閥。目前變壓式風道標準圖編制是為住宅服務的,一般分為廚房用變壓式風道和衛生間用變壓式風道兩種,用於衛生間的變壓式風道每層支風道的排風量在100m3/h左右,不適用於公共衛生間的排風,因此公共建築中的廁所不要採用這樣的變壓式風道。

如果建築圖中已標明採用的防止迴流措施的標準圖號,衛生間排風器可直接與豎井相連。如果建築圖採用的豎井為普通排風管道,衛生間排風器接豎井之前、靠近豎井處加防火閥。

【問題24】汽車庫設置機械排煙,當汽車庫進出口設置防火捲簾時,該防煙分區是否還需要設置機械送風系統?

【分析與對策】地下汽車庫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坡道的出入口上設有防火捲簾時,該防煙分區應設機械補風或自然補風(比如:坡道側牆開百葉風口)系統。因為防火捲簾的“落地”,受溫度影響,當溫感元件達到70℃,捲簾落地,此時可能排煙風機還在工作,因此補風不能結束,所以不可以靠坡道補風。

當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坡道上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坡道入口未設防火捲簾或甲級防火門,該防煙分區可以靠坡道補風,僅設機械排煙即可。

【問題25】設有氣體滅火的房間,還需要排煙嗎?

【分析與對策】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範》GB50370-2005/3.2.9條的規定:設有氣體滅火的房間,當火災發生時,“噴放滅火劑前,防護區內除洩壓口外的開口應能自行關閉”。5.0.6條規定:氣體滅火系統的操作與控制,應包括對開口封閉裝置、通風機械和防火閥等設備的聯動與操作。也就是說,這樣的房間只要滿足平時通風和火災後排風要求,不需要排煙,因此也不需要280℃防火閥,應注意的是,穿過氣體滅火房間的風管上的防火閥必須可以電動關閉,否則無法實現聯動。

【問題26】審圖中發現,有些設計人在住宅地下室內走道設防雨百葉窗做為自然排煙窗,在樓梯間、前室使用固定百葉窗解決自然通風,這樣做存在哪些問題?

【分析與對策】首先,固定百葉窗作為自然排煙窗,有效面積只有洞口面積的50~60%,而且只有位於儲煙倉內或層高1/2以上部分才是排煙口有效面積,這樣做比平開窗要增加開孔面積,現場發現由於百葉窗過大,甚至影響室內採光。其次,固定百葉窗屬於常開風口,會造成地下室各層之間“串煙”卻不能控制。再有,採用常開百葉窗,冷空氣直接侵入,地下室與室外直接相通,採暖設計應按照與室外相通的地下室計算。綜上所述,住宅地下室內走道、樓梯間、前室等需要自然排煙、自然通風的場所不要使用固定(防雨))百葉窗。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暖通專業和建築專業共同完成。

【問題27】加壓送風系統的餘壓值超過《煙規》3.4.4規定值時,有哪些洩壓措施?

【分析與對策】

方法1:設置餘壓閥,可以按《技術措施》/4.10.10-1條計算確定;

方法2:在樓梯間、前室、合用前室設採用壓力傳感器,控制風機旁通管上電動閥的開度,通過調節旁通風量,達到調節餘壓的目的。

【問題28】《技術措施》/4.11.6.4條地下汽車庫排煙系統控制:當排煙溫度達到280°C時,排煙機房入口處的總管上排煙防火閥熔斷,並聯鎖排煙風機關閉,與《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範》GB 50067-2014/8.2.8條:在穿過不同防煙分區的排煙支管上應設置溫度不大於280°C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應連鎖關閉相應的排煙風機,如何理解?

【分析與對策】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操作起來要具體分析。地下車庫一個防火分區常常被劃分為兩個防煙分區,為了節省機房面積,經常是兩個防煙分區共用一個排煙機房、一個補風機房,這樣就會有一個排煙系統穿越相鄰防煙分區,排煙地點距離排煙風機就會有相當一段距離,當火災發生時,煙氣經過一段時間方能到達排煙風機,溫度要比火場中心溫度低很多。所以,為了及時關閉溫度已達280°C的防煙分區的排煙,就需要在穿越防煙分區處設置排煙防火閥,並由它聯鎖排煙風機關閉,而不是排煙機房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聯動風機關閉。但如果排煙系統未發生穿過防煙分區,僅為風機房旁邊的防煙分區排煙,那麼當排煙機房入口處的總管上排煙防火閥熔斷關閉時,聯鎖排煙風機關閉即可。

由此可知,為了及時有效並全面掌控防煙分區的排煙,建議在設計時,穿越防煙分區的分支管儘量少,由排煙機房出來的排煙總管穿過防煙分區後再分支,僅在總管上設一個排煙防火閥即可。

審圖中發現,防排煙系統控制說明中,經常忽略GB 50067-2014/8.2.8條的要求,任何時候排煙風機的關閉都是以機房入口處排煙防火閥為準,這是不對的。

【問題29】汽車庫火災時補風系統風量偏大的情況在設計中很常見,有的補風量高達排煙量的80%,大有“助火焰一臂之力”的作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錯誤呢?

【分析與對策】出現這樣的錯誤,是由於車庫內火災時補風系統和平時通風用補風系統共用風機,在確定補風機的風量時,設計人將“平時通風時,補風量為排風量的80%”錯誤地理解為“補風機的風量為排風機的風量的80%”,忽略了平時排風時,汽車坡道上沒有防火捲簾,一旦排風機開啟,會有大量的風由坡道進入車庫,甚至不需要開補風機。而火災時,補風機風量過大,會造成煙氣溫度下降,上升浮力減小,煙氣流動混亂。

【問題30】電影院防排煙設計是否可以按《電影院建築設計規範》(JGJ58-2008)執行?

【分析與對策】根據總則1.0.2條及條文說明,可參照專業標準執行,但《煙規》標準中的通用性條文仍可參考執行。面積大於100m2的地上觀眾廳和麵積大於50m2的地下觀眾廳,按照JGJ58-2008應設機械排煙,排煙量計算則應按《煙規》4.6.3、4.6.14計算,每個排煙口的排煙量不能超過單個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

【問題31】《建規》8.5.2-3;4條中規定的面積是針對單個車間和倉庫的面積,還是單棟生產車間和倉庫的面積?

【分析與對策】這兩條都是針對單個車間和倉庫的面積而言,不是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原條文中使用“場所或部位”,也是這個意思。

【問題32】《煙規》中多次出現“建築高度”,但其意義不盡相同,如何理解?

【分析與對策】3.1節中“建築高度”適用於建築定性的,計算方法按《建規》附錄A.0.1計算;

3.2節中“建築高度”是指樓梯間高度,同一建築物中會有不同高度的樓梯,比如主樓樓梯間和裙房樓梯間,它們高度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

3.3節、4.4節“建築高度”是指系統服務高度,加壓送風或機械排煙是否分段以此為據。如豎向排煙系統的分段,是以建築高度為標準判斷,分段的高度按有效服務高度確定,即最底層的排煙口至最頂層的排煙口之間的距離。

設計人應根據條文內容及上下承接關係,做出判斷。

【問題33】有審圖人員問:設計人以“消防部門已認可方案”為理由拒絕按審圖意見修改設計圖紙,該如何處理?

【分析與對策】對於已進行消防論證或性能化分析、且有結論意見的項目,可以以意見(或報告)為準。口頭答覆不作為審查通過的依據,審圖人員應以規範為依據。

【問題34】對今後防排煙圖紙、計算書的要求。

【分析與對策】設計說明中消防章節應交代各個區域系統設置情況,針對樓梯間、前室、走廊、房間、地下室、中庭等各區域的具體情況,明確採取何種防排煙形式。對於明確採取自然排煙、自然通風的場所,排煙窗的有效面積、開窗位置、開啟方式等均應由建築專業完成。對於採取機械排煙、加壓送風系統的場所和部位,可以通過列表的形式,對系統進行編號,分別列出系統服務部位、風機風量及所在位置、儲煙倉厚度、清晰高度、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等。系統控制方式應明確。

平面圖中應示意防火分區(標註面積)、防煙分區(標註面積)、擋煙垂壁等,防火門或防火捲簾的文字等要保留,加壓送風口、排煙口的風量應在平面圖中標註。計算書中按系統編號逐個計算風口、風管、風機的風量,風機的壓頭也要通過計算確定。高大空間排煙有效性校核計算(《煙規》4.6.8)也應寫入計算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