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百戰歸來不卸甲 我市退役軍人戰“疫”再上陣

戰爭年代,保家衛國;和平年代,守護家園。他們,身經百戰。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他們“百戰歸來不卸甲”,主動請戰,衝鋒在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在這場戰“疫”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退役軍人。

若有戰,召必回

“我請戰!”“我報名!”“算我一個!”……一聲聲鏗鏘的誓言,一個個有力的簽名,疫情當前,廣大退役軍人紛紛主動請纓,要求到抗擊疫情一線去。

“相老,您又來啦!我們記著您的囑咐呢,非常時期,您年齡大,更要注意身體啊!”

“你們配合工作,就是對我最大的關心。現在是疫情防控關鍵期,一定要少出門。”

71歲的相玉明,從大年初一開始,一直頂風冒雪到小區防疫執勤崗。老伴心疼他,鄰里們不忍心,他卻說:“疫情當前,國家需要我們,社區需要我們,我是退役軍人,必須去!”

大風吹倒了封閉海港區紅光南里小區的黃兆金挺也是退役軍人,從大年初二開始,他就申請加入到了社區抗疫工作中,在小區卡口拉警戒線、安置宣傳牌,為小區居民辦理車輛通行證,排查外地來秦人員…… “我曾經是一名戰士,就永遠不能忘記戰士的身份,國家有需要,我隨時可以上!”

“傳化·安心驛站天津分站有‘趣頭條’捐贈給湖北的大批消毒液無人運送。”大年初六中午,手機上的這樣一條微信讓盧龍縣劉家營鄉南關村退役軍人柴任標放下飯碗,孤身一人、義無反顧地踏上千裡馳援湖北的征程。“咱當兵出身的,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能袖手旁觀?還能有二話?”面對妻子的阻攔,他絲毫不讓。

“必須去”“隨時上”“沒二話”……在秦皇島,退役軍人們就是以這樣的軍人本色,直面迎擊這場戰“疫”。

戰一線,勇爭先

“你們退後,讓我來!”

2月7日凌晨,已連續半個多月堅守在一線的馬玉武接到了北戴河區的通知,要求立即啟動應急消殺程序,對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所有人員及其居住環境進行終末消毒。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後,他和其他幾個隊員立刻奔赴確診患者的家中消毒。因為空間狹小,大家被消毒劑中的二氧化氯刺激得喘不過氣來, 見此情景,馬玉武硬是把其他隊員轟了出去,自己忍著不適,完成了消毒任務。

疫情面前,一“馬”當先的馬玉武是北戴河區疾控中心消殺科負責人,他今年54歲,也是一名退役軍人。

事後,馬玉武因為呼吸道灼傷,出現了嚴重的呼吸困難。在同事的攙扶下到醫院檢查時,大夫建議他居家休息,馬玉武喘著粗氣說:“我不能休息,現在人手緊張,我得戰鬥在一線”。

戰在一線,衝在一線,戰“疫”當前,這裡沒有退縮,只有軍人的集結號和衝鋒號。

在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水暖分公司,退役軍人張建昆、姬鵬飛每天都出現在防疫一線,測溫記錄、出入管控、宣傳教育、勸阻聚集;在海港區燕山小區第一社區,退役軍人顧世斌走遍了轄區每一個門店、每一家賓館、每一個卡點;在北戴河區,退役軍人劉擁軍衝在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網格化管理的第一線,統一幫助他們購買生活用品,及時送到他們手中,耐心安慰他們,穩定他們的情緒……

永學鋒,老兵魂

“我不是醫生,家裡也沒有抗疫物品,但我是退役軍人,我要捐款1萬元,盡微薄之力,抗擊疫情。”

2月12日,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來到盧龍鎮政府,為抗擊疫情捐款。老人在登記冊上寫下了“永學鋒”的名字。

“永學鋒”,就是要永遠向雷鋒學習。盧龍鎮政府工作人員經多方打聽,才瞭解到老人真名叫陳悅,家住盧龍鎮蔡家墳村,是1969年入伍的老兵,1970年入黨的老黨員。他捐贈的1萬元來源於平時節衣縮食積攢的退役軍人費。

同一天,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第三休養所工作人員接到了軍休幹部孫振華的電話。“請組織幫我把這1.3萬元的黨費送去抗疫前線。我是一名退休軍醫,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鬥’,現在我的身體不允許我再去前線,但我想為抗擊疫情再盡一點力。”

孫振華今年87歲,1959年參軍,有著59年的黨齡。2003年,當時已經退休的孫振華志願參加了抗擊“非典”。“現在,我每天在家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變化和防控工作,當看到人民解放軍和多地醫務工作者奔赴湖北抗擊疫情時,我特別激動,就和老伴商量,要為抗擊疫情捐錢出力。”

此前的2月5日,市軍休三所曾在微信公眾號發出“我們在一起 打贏這一仗——伸出援手,共渡難關”的倡議。廣大軍休幹部迅速響應,在不到3天的時間裡,85名軍休幹部和工作人員就交納特殊黨費92119元,用於武漢和秦皇島的疫情防控。

記者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瞭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成立258支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1支應急隊。據不完全統計,我市有13200餘名退役軍人奮戰在抗疫一線,退役軍人捐款捐物合計110萬餘元。

若有戰,召必回。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市廣大退役軍人以果決的姿態出現在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在戰“疫”中,他們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抒寫著退役軍人的擔當,展現著新時代退役軍人的風采。

記者 :安淼 儲學敏

終審:馬力 張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