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過疫情衝擊、迎來政策紅利,券商投行業務要如何發力?

儘管還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券商投行的工作一點都沒有停滯。

按照相關防控要求的影響,現場盡調等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再融資新規、支持防疫相關企業上市及重組等政策相繼出臺,保薦承銷和財務顧問的需求大增。華菁證券總經理劉威向第一財經表示,衝擊與機遇並存,對券商投行發展其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產業轉型有深刻的理解、對合規風控有高度的認識,才能抓住這一輪發展良機。

疫情衝擊帶來新思考

“整體來看,我們認為資本市場中長期向好的走勢不會受疫情的衝擊,一些新經濟業態還會在這之後迎來爆發式增長。”劉威表示。

過去一段時間,除了關注疫情發展態勢,劉威稱自己也一直在觀察對各個產業的影響。在他看來,由於春節是傳統的消費旺季,疫情對聚集性的消費影響是巨大的。截至目前,餐飲、旅遊、酒店、交通運輸、電影、線下教育等行業,全國範圍內基本都處於停業狀態,相關產業經濟損失較大。春節也是返鄉消費旺季,疫情也對房地產、汽車銷售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但劉威也表示,在疫情發生後,遠程線上辦公需求井噴,蘋果商店中這類程序的下載量一直保持在前三位;在線遊戲、在線問診、線上教育等也有較大的需求。家用護理和醫療品方面,口罩、消毒液等需求當前還是居高不下,供應存在較大的缺口。

“一個行業的發展或爆發,往往需要一個契機。疫情將對社會生活方式與消費習慣帶來深刻變化。線上對線下的替代會加速,新經濟行業無疑將成為最大受益者。”劉威稱。

其還指出,二級市場可能會提前釋放這種預期。比如,半導體、操作系統等科技硬件和軟件進口替代進程大幅加快;5G加速部署,手機產業鏈迎來景氣週期;以直播帶動雲計算等板塊登上風口。加上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的大背景,新經濟和新模式聚集的科創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可能會走出獨立的行情。

這種思考落到券商投行業務上,就會帶來模式和路線上的個體差異。

“新經濟和高科技領域存在很多中小企業,大量都仍處於初創期。雖然發展前景廣,但同時風險也相對偏高,存在不確定。很多企業不符合銀行信貸標準,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非常依賴股權融資。”劉威說,券商投行可以多渠道的解決企業融資需求、優化企業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但同時,也需要改變券商投行標準化、通道服務的傳統模式。深耕資產將會變得更重要,也是實現資本和產業精準結合的關鍵。

政策加碼推進新發展

再融資新規的落地,疫情防控期間相關扶持政策的迅速出臺,都是券商投行新的發展機遇,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劉威表示,從境外市場的經驗來看,資本市場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及科技公司穿越週期、抗擊短期突發事件的衝擊,在降槓桿、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和疫情衝擊下,逆週期調節變得尤為重要。在傳統政策工具空間受限大背景下,資本市場可以在逆週期調節中發揮更重要的角色。“提高資本市場股權融資規模、加速新經濟與高科技公司上市進程、鼓勵有競爭力和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上市公司再融資等,都是很有效的政策支持。”

再融資新規近期落地,A股市場應聲而起,多家上市公司迅速推出相關方案。劉威對此也表示,再融資新規做出諸多調整,包括鎖定期縮短、折扣率提升、鎖價發行放開、發行對象數量增加、批文有效期延長、減持限制解除、創業板盈利及指標條件取消等,發行總量也有所提升,改革力度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無論是上市公司的發行條件和融資規模,還是資金方的投資方式和退出難度,都有很大程度的鬆綁。”劉威表示,再融資的供需兩端都適度放開,買賣雙方充分博弈,這能夠有力改善定增發行困難等問題,促進市場活躍度和信心。同時,也會推動銀行理財、保險資管、信託等各類資管資金入市,激發市場活力。

不僅如此,從去年起,註冊制改革提速;科創板實現平穩運行,創業板改革也提上日程,新三板深化改革方案落地。而近期,監管層也提出支持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發行上市、再融資、併購重組,發行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相關措施。

“對於券商投行來說,當前是難得的發展良機。政策給予充分的支持和空間,但監管對於中介機構的責任要求明確而嚴格。”劉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