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從開什麼品牌的車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層次,你同意嗎?為何?

二叔觀世界


看品牌分層次?寶馬1系和7系是一個層次?奔馳B級和S級是一個層次?奧迪A3和R8一個層次?

就算同一型號,全款幾百萬買新款S600自己開的人,跟十幾萬塊買2006改款不過戶S600跑婚慶的人,請問怎樣通過品牌看出層次?

所以品牌跟層次一點關係都沒有!

品牌選擇只跟錢包、面子以及消費觀有關係,跟層次沒關係。

尤其現在名牌車也便宜了,BBA也有十幾二十萬的車,普通工薪家庭也買得起,但這能代表什麼層次?

江浙一帶很多身價千萬的老闆開著十幾萬的車,上億身家企業家還有開比亞迪的。反而有些月薪五六千的打工族開著二手BBA,或者二三十萬的合資車,上班或聚會看著光鮮,背地裡勒緊褲腰帶還貸款,這代表後者層次高於前者?

有的人因為喜歡國產車的某個特點而換掉合資車,這就意味著層次和品位降低嗎?

十年前開捷豹的因為品牌被印度收購就沒層次了?

開奔馳的因為有了吉利的入股就降低品味了?

如果有朝一日要是國產品牌把勞斯萊斯和法拉利全資收購,那麼此前的購入的人們在層次上會發生什麼變化?

而收購世界名車企業的國產品牌層次會瞬間提升?


城市發展報告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同學,中專畢業後就和兄弟三人合作開了一家裝修公司,因為開公司,出去談生意需要有排面,所以就首付20萬,貸款20萬左右買了一輛寶馬5系,他的另外兩個合作的兄弟都買了奔馳E系,說實話,每個月1萬的貸款壓的他有點吃不消,幾張信用卡來回套,將近兩年,堪堪還完貸款,再加上生意有點起色,生活還過得去,回家聚會的時候,特羨慕這同學,但是他和我說這兩年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怎麼過來的,每天一睜眼,就要想著掙回一天需要還的錢。所以你覺得他的層次怎麼樣呢,外人看著他很風光,很有層次,出門開著寶馬,內中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能體會,所以開什麼車並不一定說明你的層次高,個人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聚會的結束他和我說,如果不是開這個公司,他打死都不會買這輛車,平時用車費用就不說了,開了兩年,小毛病多得很,頭疼。

所以千萬不要為了充門面而去消費超出自己能力的東西,生活很簡單,舒適開心最重要。


非專業愛車小兵


開什麼牌子的車跟一個人的層次貌似沒有必然聯繫,這個說法有失偏頗,我本人不完全同意。


在豪華車領域,這句話比較符合實際。比如成功人士可能選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勞斯萊斯、賓利等等頂級品牌,再往下就是邁巴赫等一二百萬元的品牌,然後是一百萬-五十萬的BBA等車型,這確實可以區分層次,身價百億級別的、十億級別的、千萬級別的會有逐級遞減的選擇,層次分明。畢竟混到這個地步,一方面資金比較雄厚,一方面因為工作業務關係接觸的人群層次也更高。


而下探到50萬以下的車型,基本上很難通過車型分別一個人處在什麼層次的。比如我們身邊很多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買三四十萬BBA的,也有很多買十萬甚至三四萬左右車型的,但是你不能因此確定後者一定處於低收入或者低層次群體,這個與每個人消費觀念、是否低調有直接關係,有點魚龍混雜的意思。

高層次群體買高端品牌的可能性更大,他們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自己用,而是業務需要,撐門面的作用,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車的主要用途還是代步,我們不能因此把人們分為三六九等,但是越往高處看,層次感越強,越往下看基本上就失去了區分層次高低的作用了。


貓眼看車


不同意!

層次指某一系統或組織架構中,以功能或才能將結構分級,在某一次層級則可理解為某一層次。然而在不同的系統中的不同等級劃分可以重合在一個物體或人物上,比如知識層次、道德層次、經濟層次等等。

在知識層面有極高水平的人不見得會有很高的道德標準或經濟能力,在道德層面有高水平的人往往不會有理想的經濟層次但普遍有知識,在經濟層面有高層次水平的人在未來會出現大量同時在知識與道德層面也有高水平的人,然而在特殊時期因時代造就的很多經濟層次比較高的人水平如何相信有目共睹。

品牌與層次的關係

  • 品牌分級能體現消費層次的差異
  • 品牌並不能成為大概念層次的分級標準

  • 不同汽車品牌可以反應出三觀

簡而言之普遍現象中有錢總會買豪車,但在初期是出於不追求車輛品質為目的,而是以追求品牌為目,這種現象說明了在這批人在獲得經濟高層次後在知識層次方面仍然為較低水平。而早期這批時代造就的富人快速架設其汽車圈的鄙視鏈,一種不健康的購車用車心態形成了定式。白話的說就是進口車最好、合資車其次、國產車最差,於是在不討論車輛品質的前提下品牌出現了層次的劃分,這是愚昧且無知的。

而正是因為如此品牌層次有了新的詮釋,它不能全面的反映出經濟層次,但是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三觀或獨立於群體意識的邏輯分析(道德水準)。比如10萬左右購買一臺入門級合資車也能得到優越感的人,這些車主怕是大多都不瞭解主流的消費級合資車,在故障率最高汽車前十名裡佔了90%的份額;毫無疑問這些車毫無品質可言而且存在嚴重的簡配行為,那麼這份優越感則完全依靠那枚車標創造,但如果說品牌有一定價值的話然而車輛並沒有價值,在那個品牌的圈子也是徹頭徹尾的屌絲。

於是這些車主往往會出現以貶損其他品牌(國產汽車)為主,以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方式滿足一種畸形的心態。這種人的道德水平一定是很低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可以說都不健全,如果說品牌一定可以劃分某些層次的話,這種現象最具代表性。

反之再看國產汽車品牌,這種普遍被認為低端的廉價品牌已經衝擊了中高端;汽車的主要消費等級在入門級可消費級,然而國產車衝擊輕奢級與中端車均獲取了理想的戰績,這點足以說明已經有很多能客觀看待分析所的品牌層級,以合理的經濟層次選擇合理品質層次以獲得真正用車體驗的人出現。那麼這些人的消費層次已經高於主流消費群體,如果以畸形的品牌層次判定人的層次會合理嗎?

總結:社會層次等級劃分最簡單最最直觀的參考是經濟層次,但在經濟層次之後的東西太多,不可因經濟能力與消費水平一概而論人的層次,這是絕對片面的。


本文由天和MCN發佈,內容請勿站外搬運,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天和Auto


看不出的,工作中認識的兩個長輩一個開吉利自由之子那車破的..此人保守估計2000+,另一個開標誌301..本身個子就高得187左右吧,坐著都頂棚了.資產保守估計也得1000+


從網易移民來的


不同意!

開不開車就無法看層次。

人不是必須開車!我家從90年有私家車(夏利),到現在前後六輛車。2008年前私車能極大提高效率總開。後來由於擁堵和停車難路況差,大部分時間改為地鐵+共享單車+純電新能源+備用一輛汽油車模式。

現在,連續開一週車,缺乏運動+渾身難受。

我和朋友們都知道層次,開什麼車和層次沒關係。

或許有關係是,最底層的人這四五年熱衷奔馳寶馬;其次十多年前熱衷奔馳寶馬。我家解放前就開車行,最高檔也就十幾萬的車車而已代步工具消耗品而已!


KKzqsong


從我從業多年的經歷告訴你,請勿以貌(車)取人!

我這幾年來遇到過形形色色的購車消費者,有人為了面子砸鍋賣鐵負債累累買豪車,也有人萬貫家產也才買個一二十萬的車來代步。之所以有人會以車的品牌來評價車主的層次,那隻能說明他自身的層次和消費水平侷限性太大。

前幾年就有人來評論拿蘋果手機是不是裝逼這樣的話題,現在基本很少有人提起了,想想是為什麼?如果我們每個月收入3000塊,就可能認為拿1萬塊蘋果手機的人裝逼,你可能不知道也許人家一個月收入幾萬塊,買個手機只是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目前國內很多豪華品牌其實在國外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也只是普通的品牌而已,收入高的人群買個車就是稀疏平常的事。當大家買汽車就像買個單車摩托車一樣沒有壓力的時候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疑惑了,你覺得對嗎?


賣車那點事兒


對於時代的進步,人們的代步工具也相對在進步!

上個世紀70年代,有一輛自行車就是身份的象徵,到了80年代,摩托車也成為有錢人的象徵,到了90年代,擁有一輛汽車更是神氣的不行,簡直就是光宗耀祖!雖然到了現在汽車已經普及了。但是高價的豪車依然是身份的象徵,衡量貧富的標準!什麼樣的人開什麼樣的車,在汽車方面也分很多有很多的品牌有便宜的有貴的,自然要看你的經濟實力了!


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說來一款比較經濟實惠的代步車是比較合算的。而對於公司白領來說開一個10萬左右的車也挺複合身份,對於企業公司的老闆就要買一臺高端品牌的車了,比如說奔馳寶馬之類的。也是,有多大的實力你就開什麼樣的車,還有就是不同的車也就有不同的用途,比如說用個麵包車拉拉貨還是挺方便的,總不能用奔馳拉貨吧!

所以開大眾、開宏光五菱的平民百姓。開賓利、寶馬、奔馳、奧迪的必定是有錢有勢、高貴顯赫的人。那麼開最尊貴的勞斯萊斯的呢?那他一定是一個~~普通的司機!


D鬍子大


說這話有點扯淡。貸款買車裝逼的多了去了。

隱形富豪多的是,越是有錢人越低調。

正式印證了一句話:人越是缺什麼,越是對什麼有慾望,也越愛顯擺什麼,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

因此,開豪車的不一定是有錢人。現在豪車不代表身份,淨資產才是實力驗證。


大海hts


說一下聽我朋友說的一個人吧,自己一月一千多的工資,買了個馬自達cx_4,還貸款,他爸還點,他媽還點[捂臉][捂臉],有時候自己連保險錢都拿不起。你能說他比一個騎自行車的有層次麼?在我看來,連個撿破爛的都不如!

我們縣城有個書社的老總,身價幾個億,開著個大眾寶來,給他兒子買個法拉利,你們能說他兒子比他有層次麼?

開什麼品牌的汽車,看出一個人的層次的前提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