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六千就能體驗F1車隊的模擬硬件?是真的

很明顯,上一篇介紹的模擬方向盤都屬於入門級別的產品,適合資金不是很充裕又想嚐鮮入坑的朋友。同時我也提到Fanatec這類動則上萬的設備,與真車的手感已經非常接近。然而我這篇文章就是想告訴大家,其實想得到超越Fanatec皮帶結構機子的轉向手感,反而不用花那麼多錢,現在請出我們本期的主角--直驅。

模擬轉向機的終極形態:直驅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和之前提到的羅技、圖馬思特、Fanatec的概念不同,直驅並不是一個品牌,而是指代一種機械結構。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那些方向盤,全都是通過一些減速機構(若干級的減速齒輪或者皮帶)對電機進行減速增扭,最後才通過盤體傳遞到玩家雙手上的。需要用到這種手段去減速,代表其選用的電機最大扭矩不足。

之前我說過電機的力氣不夠大,會產生漂移或者轉向過度時,方向盤自轉太慢的問題。其實除此之外,採用小電機加減速機構的轉向基座還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們把遊戲力回饋調到較大的時候,力回饋中一些較大的、突然出現的力突破了電機輸出扭矩的極限,而無法呈現在你的雙手上。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打個比方,比如說你的小電機只能輸出0到60的力,而模擬賽車軟件中包括轉向阻尼、路面顛簸、路肩、車輛重心的前後轉移等力回饋信息輸出範圍其實是0到100,那其中的那60到100這部分的力,你的小電機都只能以60這個極限值來呈現,是麻木的。

這就像你的車發動機明明能輸出600馬力,然而你的6速變速箱只有1擋一個前進擋能用,那再大的馬力都沒法讓你的車跑快了。同時因為齒輪、皮帶等傳動機構中難免有公差和間隙的存在,所以那些非直驅的方向盤都無法保證轉向上不存在虛位和轉向延遲。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而直驅系統則完美解決了以上的這兩個問題。直驅直驅,顧名思義就是電機直接驅動方向盤。這意味著電機的輸出扭矩必須足夠大,能擺脫減速機構獨自工作。同時這類電機往往需要搭配高解析度的編碼器來使用,所以精度也很高。而且因為直驅採用的電機全都來自工業領域,它們本身就是為了在工廠高強度工作而生的,拿來玩模擬賽車壽命和可靠性方面完全不需要顧慮。這些優點都讓它無比適用於模擬賽車領域,像是我之前提到過F1車隊總部假設的模擬器,他們無一例外都採用了直驅電機驅動方向盤,以獲得最大限度的模擬仿真度。

那麼,在哪裡才能買得到呢?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DIY的直驅設備

有人可能就不禁想了,F1車隊都用的設備,那豈不是天價?隨著賽車電競的普及,這類高大上的產品已經逐漸平民化了。時間退回到幾年前,網上已經有大神自己DIY直驅方向盤,通過組合電機、控制板、賽車快拆和方向盤體等,DIY的直驅就問世了。不過不是人人有心思DIY東西的,況且DIY的東西沒有質量保證和後期的軟件跟進,玩起來真的不一定爽。當時市面上也幾乎沒有廠家做好的成套直驅解決方案,這也就導致的直驅的普及率極低。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Fanatec Podium Wheel Base DD2

幸運的是,近年市面上整合好的直驅產品多了好多。比如Fanatec的DD1、DD2,SIMUCUBE 2以及國產Simagic等。像Fanatec、SIMUCUBE這些單單基座就上萬甚至兩萬的產品就不多說了,離我們工薪階層或者學生黨實在太遙遠。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Simagic 阿爾法α

我想著重講講我們的國貨Simagic。這家深圳的公司雖然已經存在很久,但真正開始推出成品直驅是去年年初。他們目前已經推出了兩款直驅,售價3500左右採用步進式電機的DDW和6500左右採用伺服電機的阿爾法α(均為基座價格,不包含方向盤盤體),和國外的比起來售價真的非常親民。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Simagic DDW

其中較“低端”的DDW最大扭矩為10Nm,而阿爾法α則是15Nm,同時因為電機本身的原理不盡相同,採用伺服電機的阿爾法α理論上精度更高,轉動起來也更順滑。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是那款3500塊的DDW直驅基座帶來的力回饋感受,也是那些上萬的皮帶傳動基座無法比擬的。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Simagic 方程式盤體

根據各路的評測,Simagic給基座配套的盤體用料也很下本。真車尺寸的圓盤、平底盤以及方程式賽車盤的用料都可圈可點,最新出的方程式盤體甚至用全金屬打造。方向盤後方的撥片採用真實賽車會用的磁力撥片,帶來鏗鏘的撥片手感。同時基座和盤體間也採用真實賽車的快拆結構,相當過癮。

玩模擬器吧,其實一步到位才最省錢

剛才說這些盤體價格都在2000左右,和Simagic最便宜的基座加起來,一套價格就在5000多。如果像我一樣對轉向的追求比較高,那選擇採用伺服電機的阿爾法α一套價格就接近9k了,假如你本身沒有踏板還得自己花錢另配。所以對於很多剛入門的玩家來說,硬核的直驅顯然不是第一選擇。

只花六千就能体验F1车队的模拟硬件?是真的

我覺得,玩模擬賽車必須經歷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入門產品挖掘自己的興趣,並藉此慢慢提升駕駛技術。不過我強烈反對賽車裝備也循序漸進地升級,因為升級設備的次數越多,冤枉錢就用得越多。我見過有國外的大神,從羅技換圖馬思特T300,然後又改用Fanatec,在Fanatec的生態圈中兜兜轉轉拋撒千金後,才換上直驅安定下來。和這種費事費錢的方法比,自然是從入門設備直接升級成直驅(沒興趣的就止步於入門設備)最省錢,一步到位不走彎路。

好馬配好鞍,再牛逼的模擬器硬件,要是沒有好的軟件和遊戲來推動,那也是白費功夫。下期,著重點評幾個主流的賽車遊戲或者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