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文化的起源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伏羲一脈,炎黃共貫;血濃於水,葉落歸根。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清朝著名史學家章學誠更是把家譜與國史、方誌相提並論。

家譜,亦稱族譜、宗譜、家乘、通譜、統譜、世譜、支譜、房譜等等,名稱各異,其內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區別而已,現在一般統稱家譜或族譜。家譜是系統記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緣集團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就是記錄某一姓氏家族成員間的血緣關係的圖冊。譜牒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的特有現象。家譜、族譜,實際上就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中國姓氏文化研究委員會秘書長於麗黎介紹:“家譜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見證。在過去它是一種家族制度規範,能夠規範人倫,是對社會法律和制度的一種重要補充。對於當代來說,家譜可以作為傳統文化展示,可以重溫先祖的優秀文化。家譜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具有文學、社會、史料價值。正史的記錄畢竟是有限的,範圍也太廣,而家譜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有利補充,更加生動。如果我們現在珍視和珍藏好家譜,那麼也是將來子孫瞭解我們的一個範本。”

家譜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書籍,是由記載古代帝王諸侯世系、事蹟而逐漸演變來的。家譜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說起源於周代,一說起源於戰國秦漢時期,一說起源於宋代,更有一說起源於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甚至更以前的口頭家譜和結繩家譜。先秦時,社會上流傳有《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秦漢以後,又出現了《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到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制度盛行,家譜成了世族間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據,於是便迅速發展起來。隋唐五代後,修譜之風更從官方流行於民間,以至遍及各個家族,出現了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並且一修再修、無休無止。因此每次修譜,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之間的大事。

第一部家譜是什麼樣子?修撰於何朝何代?是官修還是是私修?因為歷史上缺乏記載,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於官方修譜的傳統禁例被打破,民間編撰家譜風氣開始興盛。於是家譜也日益多了起來。在這一時期的家譜中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圖,若想知道譜中某人世系所承,屬於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圖便即瞭然;第二部分是家譜正文,是按世系圖中所列各人的先後次序編定的,分別介紹各人的字號、父諱、行次、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諡號、姻配等。這些介結性的文字,長者50餘字,短者僅二三字,實際是人物小傳。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為附錄。對研究姓氏的源流、遷徙、分佈、文化等都有較大價值。尊重家譜是尊敬祖先的表現,中國人有很樸素的祖先信仰,不僅我國,而且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比較大的國家,也都存在濃厚的祖先信仰。韓國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譜,他們的總統盧武鉉、盧太愚都曾經到我國山東來認祖尋根。

家譜是人類以血緣為核心親緣關係的投影,若從人與群體聯繫觀念形成的角度考察,起源相當久遠。現在人類學研究的成果已經表明: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前,血緣關係是人類群體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紐帶。人類最初出現的群體是“榛榛狉狉、群居襲處”的原始群,此時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純是渾然之群。按照古人類研究得出的結論:在人類存在的三百多萬年曆史中,約有二百九十萬年是處在原始群時期,到了距今十多萬年時才開始產生氏族制度。渾然的原始群,開始分為若干小群,而且演進愈深,分析愈細,辨別親疏的族群觀念也隨之產生,“故人之相仁遇也,始於知生我之母。知有母,則知有與我同母之人焉。由此而推之,則知有母之母焉;又知與有母同母之人焉。親族之關係,蓋由此而昉也。”這也就是後來作為家譜核心和基本內容世系的萌芽。

血緣親疏的辨析,族群世系的認同,應是譜牒產生的根源,口述口傳的世系,正是家譜濫觴。有“瞽矇主誦詩,並編世系”之說,呂思勉考證,“瞽矇之職,蓋尚在小史之前。”可見了在文字家譜出現之前,確有口述家譜的存在。我們追溯家譜產生的源頭,可以發見家譜(嚴格地說只能是口述族群世系)、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親疏,凝聚族群,優化生育,即所謂“親親以相及”。此後萬變不離其“別”與“聚”這兩個基本功能的,但隨時代推移,社會制度不同,其具體內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樣。”

周代實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宗者,尊也。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白虎通義》:“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稱者為小宗。”《禮記·大傳》“族”本來只是有血緣關係的群體,並無尊卑主從之別;而進入階級社會,便有了“宗”,也就是在親族之中奉一人以為主,主者為尊並有特權,他死了則由宗子繼承。這樣,家譜別親疏、明統系的功能滲進了主從尊卑等級特權,為宗法封建政治服務的內容。《周禮.春官》載:“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繫世,辨昭穆。”鄭康成注云:“繫世,謂帝系,《世本》之屬是也,小史主定之”。“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親疏,故須辨之雲。”由此可見:周代的家譜《世本》之類,是屬於以周天子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統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統系;所辨的親疏,是尊卑貴賤的親疏。所以,周代的家譜完全是為推行宗法分封,鞏固周王朝統治服務的。


家譜文化的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