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在藝術上的創作在63年前後是否有所轉化提升?體現在哪?

京都帝雲大觀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他崇仰屈原的《離騷》,心儀其品德情操,同情屈子“抱石懷沙”自沉汨羅江的悲壯結局,自號“抱石”。一生研究石濤、改良石濤畫法,對石濤的情有獨鍾,別號“抱石齋主人”。傅抱石是開宗立派的一代藝術大師,特別是他獨俱特色的“抱石皺"雨境畫法,詩意畫,融入現代符號的新山水畫等等,深受人們喜愛。

       傅抱石喜酒,他是一位具有北方氣質的南方畫家,他嗜酒行為中的豪爽,助長了他用筆的奔入不羈。為此,專門刻有一方印章,叫“往往醉後”。先生喜歡在酒後作畫,酒後的醉意使他進入那種自由自在的創作狀態,率性而為、返樸歸真,酣暢揮灑。

       1963年前後,傅抱石創作了《冬雲》、《詠梅》、《登廬山》等一系列詩意畫。他還專程赴井岡山、瑞金革命聖地,創作了《井岡山》、《黃洋界》、《茨坪》、《長征第一橋》、《革命搖籃葉坪等一批作品。1963年,傅抱石還與何香凝、潘天壽合作國畫多幅。為中國駐緬甸大使館作大幅《華山圖》。

        這一時期的詩意畫有一種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裝飾化傾向,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變化,使他的詩意山水畫在新山水畫中獲得了特殊的地位,新山水畫也因詩意畫的表現而在國畫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視和廣泛的影響。

        傅抱石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鬱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轉化提升,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

       傅抱石在藝術上崇尚革新,他的藝術創作以山水畫成就最大。他研究日本繪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融會日本畫技法,受蜀中山水氣象磅礴的啟發,進行藝術變革,以皮紙破筆繪山水,創獨特皴法-----抱石皴。他的人物畫受顧愷之,陳老蓮的影響較大,但又能蛻變運用,自成一格。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學名著為創作題材,用筆洗練,注重氣韻,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現人物的內在氣質,雖亂頭粗服,卻矜持恬靜。傅抱石先生人物畫的線條極為凝練,勾勒中強調速度、壓力和麵積三要素的變化,不同於傳統沿襲畫譜的畫法。他還把山水畫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畫之中,一改清代以來的人物畫畫風,顯示出獨特的個性。











陳克斌書畫


不是什麼轉化提升,只不過多了幾種風格而已,但時不時仍然會畫出重慶金剛坡風格,比如下面這幅64年作品,完全還是金剛坡的筆力筆勢,勾勒出的山石質感和樹木樹枝讓人陶醉!

當然60年代也多了一些筆勢比較柔和的作品,比如下面這幅65年作品,雖然沒有了金剛坡的凌厲之勢,顯得更老成持重,但是水墨的空間層次感一點沒變,墨韻的空靈通透是傅抱石作品除了筆力筆勢之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一直一以貫之,成為讓人陶醉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總之傅抱石的山水不管哪個時期的作品都大氣磅礴氣象萬千,水墨空靈通透筆勢凌厲華滋,特別是以巴渝山水為物象的作品,給人莫大的精神享受,感謝傅抱石,給我們充分體會到了中國山水畫的筆墨之美。

傅抱石作畫不像其他畫家那樣精雕細刻慢慢堆砌,他是酒仙,李白一樣的人物,酒後揮毫一氣呵成,所以他的畫作都有一股大氣磅礴的氣勢,但也時常可在有些作品中看到酒喝高了把持不住筆走偏鋒的情形,這也是欣賞傅抱石作品的一大樂趣,從他畫作就可看出他的喝酒狀態,如果喝得恰到好處,作品往往都是精品。


清風揖善


傅抱石是一位具有綜合藝術修養的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他的山水畫藝術大氣磅礴、氣吞山河,自成一家,而且開創出獨具個人風格的“抱石皴”;他的篆刻風格爽利勁健、率真雅正,早在日本留學期間便聲名遠播,被時人譽為“篆刻神手”;他對於中國美術史的開拓性研究是從根本上探尋中國畫發展演變的規律,博古論今堪稱著述等身。

青年時期的傅抱石研究、摹古、識古。這一時期,他主要精力是學習篆刻,研究畫史,他對山水、人物、花鳥等全面學習。學習石濤並不學他的繪畫技法,而是領會他的繪畫精神,師其心而不師跡。他敢破除古法,敢於自立新法,敢於放筆直掃,全賴於石濤的創造精神。

抗戰時期,傅抱石開始尋求救民族之道,懷揣著對故土的悲傷與沉鬱,與古代士族進行了穿越歷史深層次的精神溝通,入蜀八年是傅抱石畫大變化的時代,也是他繪畫風格確立的時代。他的畫風的形成,主要來源於蜀地雄奇蒼秀的山水對他的薰染。

新中國成立後,是傅抱石繪畫藝術的鼎盛輝煌時期。這一時期基本上保持原來風格,增加了厚重與穩健,開始從內涵中思考問題,大量作品得以傳世。

從1950年初直至1965年去世,傅抱石等一批著名中國山水畫家,深深地被毛澤東的詩詞所感染,重走長征路,蒐集寫生素材。他們心懷崇敬,深刻揣摩,反覆畫繪,大量創作毛澤東詩意山水,使之成為傅抱石後期繪畫創作中極具特色而又頗為新穎的一部分。





北京嘉得書畫院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江西新喻人。他是二十世紀中國最著名的中國畫大師之一,“新金陵畫派”領袖。他擅長山水,人物,精篆刻,長於美術史論研究,其山水畫勁毫散峰,大筆狂掃,創“抱石皴”,氣魄雄健,淋漓酣暢。到了晚年,1963年後,他用筆比以往圓潤多了,下筆變急猛為流暢。往日的激情消失了,猛氣也消失了,增加了靜態,潤態,和少量的富貴態。





每日文藝一點通


傅抱石的山水人物畫處處透著"仙氣",中國當今獨自一家,別無二人。用筆如神,不拘泥於所謂法度。對國畫的水、墨、色的用法有獨特的參悟。


陽光總在風雨後38680579


傅抱石藝術的成熟和頂峰時期應該是他居住在重慶金剛坡那段時間,及至以後,人生是走向頂峰了!藝術卻沒有向前,就是他和關山月合創的《江山如此多嬌》,相比於他自己前期的藝術,筆墨多做作而少激情,醉了也無濟於事!


松下雲池


傅老在63年往往更醉了,醉後更加轉化和提升了,傅老那方“往往醉後”,應該添加為“往往醉後之醉”;具體體現在:期間作品無論用筆用墨,還是立意抒懷,真是醉墨淋漓 ,渾然天成,氣象萬千,令人震撼,作品更加具有時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