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怎麼種植株距和行距?

JJ-魅力值Ax小豪


馬鈴薯的種植密度對其商品性有很大影響,種植過稀,產量低,光能利用率低,過密,互相遮陰,薯多而小,產量同樣高不了,因此,馬鈴薯的合理密植,提高大薯率尤為重要。

要想合理安排馬鈴薯的種植密度,得從土壤肥力,馬鈴薯的品種,生產目的,及栽培方式等方面來考慮。

一,土壤條件

土壤肥沃,水肥條件充足,可稀植,土壤貧瘠,乾旱少雨,可適當密植。

二,品種條件

馬鈴薯有很多品種,株高,分枝能力等都不盡相同。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可適當密植,常用行距為60釐米,株距為20–25釐米,土肥水差時,可適當縮小株行距。中晚熟品種株高,分枝力強,可適當稀植,在水肥條件好的地塊,一般株行距為25x90~100釐米,旱薄地可適當密植,株行距為20~25x80釐米。


三,生產目的

馬鈴薯可以繁種,可以食用,可以加工等,用途不同,種植密度不一樣。種薯要求塊小,可密植,商品薯和加工用薯,要求個大,可稀播,加大株行距。

四,栽培條件

馬鈴薯可單壟單行種植,也可單壟雙行種植。單行種植可採用株行距為20x60釐米,雙行可採用25~25x90~100釐米。

此外,有種薯切塊播種,也有整薯播種的,切塊的可稀一點,整薯的可密點。地膜覆蓋的,或者是套種的,可密一點。


總之,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種植模式和種植目的,對馬鈴薯種植密度的要求差別很大,在生產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努力就好


你好,農學博士教種植 為您解答。

土豆是一種常見的蔬菜,也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與蛋白質,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農民學會種植土豆,可以獲得很不錯的經濟效益。

1、播種密度

春季種植土豆,最佳的播種株距為30釐米、行距為60釐米,最適宜的播種密度為每畝土地4000株,如果是秋播土豆,需要採用的株距為25釐米、行距為55釐米,最佳的播種密度為每畝地5000株左右。

2、播種方法

在一般情況下,土豆的栽培,要進行地膜覆蓋。主要栽培方式為壟作式,壟高為30釐米。在春天栽培土豆時,要挖溝起壟,深度在4釐米為宜,然後開始開溝,在溝中,按照之前的株距擺放好薯塊,薯芽應該與溝底緊接,在完成播種之後,應該及時平壟覆土,最後做好地膜覆蓋工作。秋天種植的土豆,要先挖溝起壟,深度為3釐米最佳,完成播種後,需要及時進行覆土。

3、肥水管理

在土豆出苗前,就需要及時進行肥水管理,主要是為了提溫保墒,保持土表的溼度。在土豆出苗到團棵期的時候,要進行肥水管理,利於保墒生長。在團棵到開花的這一階段,主要是保墒。在結薯前到中期,土壤要保持溼潤的狀態。但為了收穫後貯藏方便,需要在最後的結薯期,減少澆水次數。


農學博士教種植


在我們甘肅農村老家種植洋芋的時候確定行距與間距,就是用既簡單又直接的“土方法”用腳丈量。<strong>

1、 在我甘肅農村老家種植土豆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犁耕牛拉,方言就是(guang);第二種方法就是簡單的用鐵鍬挖一個坑直接種下去。

2、 用犁耕種點種土豆的時候,這個行距就是簡單的一犁的寬度,至於這個株距也就是一隻腳的長度;那麼用鐵鍬簡單的挖種,行距是一隻半的腳,當然一隻腳的行距也是可以的,至於株距就是單純的一腳距離。

3、 這個用腳丈量的距離就是成年人的腳部長度,一般就是在35至40釐米這個區間左右,這既是一個簡單的丈量,當然在農業種植生產中是比較簡略的,因此大家對於這個距離不必過多的計較。

4、 洋芋種植的行距與株距就是一個整體的種植密度,咱們按照一畝來算,最佳的一個標準就是在13000至15000株左右,當然這個值是專門種植土豆的農民得出來的。當然在我甘肅老家裡面種一畝土豆的說實話,除過定西地區以外,還真是不好找出第二個了,我老家平涼地區一般種植一整畝的土豆還是比較少的,就拿我家來說吧,今年在3月份點種土豆的時候比較散,是在剛移栽的蘋果園裡面隨便點種了有100株左右,當然這個株距是在30釐米也就是一腳左右,至於行距,只有更寬,沒有更窄。

總結

土豆在種植的時候,株距和行距就是“一腳”的距離,其實這個對於規模化種植的要追求一個整體的密度,這個還是比較規範和標準的種植區間,至於像我家那樣散種只供自己家吃的朋友們,就隨便點種,不必過多過於精確的追求行距與株距,這也主要得益於土豆生長對於環境的要求沒有那麼的高。


寧寧說的話


馬鈴薯種植的適宜密度,4500-5500株/畝為宜;播種方式以條播法為宜。按廂寬100-110㎝分廂起壟,壟面寬80㎝左右,每壟種兩行,行距40㎝左右、株距20-24㎝為宜。


公立村高波


你好,我是晴格格,土豆是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下面讓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國的南北氣候相差比較大,所以種植土豆的時間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最好是適時早播,不然會影響到土豆的生長和發育。在播種前半個月左右,要把選好的土豆种放在有一定光照的地方進行催芽,切忌陽光直射,保持催芽地的溫度為15-20攝氏度左右,如果有地窖的話,可以直接放在地窖裡進行催芽,因為地窖裡的溫度是相對比較高的,催出的芽點最好是0.2釐米左右,不能超過0.5釐米,否則在切塊的時候很容易使芽點受到損壞。

土豆的種植方法只要有以下幾點:

1. 土壤:土豆喜歡微酸性沙性的土壤,要求土壤肥沃、疏鬆;

2. 管理:土豆澆水的時候需要小水勤澆,保持溼潤;土豆進行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土豆苗高10-15釐米的時候,第二次在苗高25釐米的時候,第三次開花的時候。每中耕一次培壟一次,保持壟溝;

3. 間苗:每窩土豆只保留一棵壯苗,其餘的幼苗需要及早清除。

4. 追肥:土豆追肥的時候需要使用適量的氮肥,增加鉀肥。第一次出齊幼苗以後,每畝使用氮肥10千克,第二次苗高20釐米的時候,每畝實使用氮肥15千克,第三次開花時每畝使用氮肥25千克。

5. 防治:土豆開花的時候噴施多效唑,五月上旬噴施吡蟲啉,連陰雨天噴施甲霜靈,土豆徒苗噴施硫酸鎂溶液,土豆苗發黃的時候噴施尿素溶液葉面肥。

土豆在種植的過程中,最講究的就是行距和株距了,行距和株距過大過小都會影響土豆的單產水平。收穫塊莖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株行距決定的,比如間距越小,塊莖也越小。主莖在田間分佈越均勻,塊莖大小也越均勻。另外,只有當土豆的葉片儘快達到最大田間覆蓋率才有希望獲得高產,株距行距要是過大,達到最大田間覆蓋率需要的時間就更長,土豆的產量也會大受影響。

到底多大的密植更科學更合理?現在,對土豆株行距都是用單位面積的主莖數來表示。通常來說,每平方米最佳的主莖數為15-22個,如果採用90釐米的行距的話,最佳的株距為15釐米左右。

土豆種薯生產的目標是獲得足夠多的中等大小薯塊,且中等大小薯塊比大薯塊在種薯市場更受歡迎。因此,種薯生產中提高單位面積的主莖數把有可能收穫更多的塊莖,並且塊莖大小越均勻,越趨於中等。所以,種薯生產最合理的密植是每平方米25-30個主莖。

以上全部就關於土豆種植方法和株行距的合理分配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吧!祝大家都能種出好吃又高產的土豆來!


晴格格在東北


土豆採用壟距65-70釐米小壟或80-90釐米大壟栽培,株距18-30釐米。

馬鈴薯為一年生草本塊莖作物,在我國有20多個別名:荷蘭薯、土豆、地蛋、洋芋等。

起源於南美洲,但它從南美洲傳播出來的歷史迄今只有450多年,現全世界已有125個國家和地區栽培,成為世界人民所喜歡的糧食、蔬菜、飼用和加工等多用途的主要經濟作物,在世界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馬鈴薯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是明朝萬曆年間。

擴展資料:

馬鈴薯各生育期與栽培環境條件的關係:

1、芽條生長期:也可叫出苗期,從塊莖萌芽(播種)至幼苗出土。

影響該期器官形成質量的外因是土壤溫度、水分、礦質營養和空氣狀況,內因是種薯是否帶毒(即濃度高低),種薯生理年齡和自身養分含量等。

溫度達5-7℃,芽眼開始萌發,10-12℃,幼芽和根系生長迅速而健壯,但以18℃為最適宜,超過30℃,不能萌芽且薯塊大量腐爛。施用速效磷肥做種肥,有促進發芽出苗的作用。

2、幼苗期:指出苗至現蕾這一時段,該期農業措施以壯苗促根為中心,在施促基肥的基礎上,早澆水,加強中耕除草,改善土壤通透性及保墒,從而促使幼苗迅速生長。

苗高15-16釐米前適當乾旱,以後及時灌水,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60-70%,有利於根系的發育和光合效率的提高。幼苗生長適宜溫度15-21℃,-1℃幼苗受凍害,-4℃全株死亡。

3、塊莖形成期:指現蕾至開花期,該期進入塊莖形成期,主莖開始急劇拔高,使株高達到最高高度的1/2左右,主莖及葉全部建成。

該期的生長特點是:由地上部莖葉生長為中心轉向以地上部莖葉生長和塊莖形成同時進行階段。是決定單株結薯數多少的關鍵時期。該期存在著養分的製造(合成)、消耗(莖葉生長)、積累(塊莖增長)三個生理過程協調問題。既要促進莖葉具有強盛的同化機能,又要控制其徒長。

塊莖形成期適宜土溫16-18℃,田間最大持水量70-80%。農業措施要多次中耕除草、培土,若基肥不足要及時追肥,灌水,以滿足植株迅速生長對水、肥、氣、熱的需要,為高產打下良好基礎。

4、塊莖增長期:盛花至莖葉衰老。該期是塊莖體積和重量生長為中心的時期,是決定塊莖大小的關鍵時期。對土壤缺水最敏感是塊莖增長初期,水分不足常造成畸形塊莖,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

該期最適宜土壤溫度是15-18℃,田間最大持水量80-85%最適宜。

5、澱粉積累期:終花期至莖葉枯萎,莖葉與塊莖的鮮重達到平衡,標誌著進入了澱粉積累期。

該期莖葉不再增長,塊莖的體積基本不再增大,但光合產物大量流入塊莖,塊莖重量隨之增加。塊莖中30-40%的幹物質是這一時期積累的,是決定塊莖品質好壞的重要時期。

該期的生育特點是以澱粉運轉積累為中心,塊莖內澱粉含量迅速增加。該期栽培的中心任務是防止莖葉早衰,增加光合時間和強度,使塊莖積累更多的有機物質。田間最大持水量以50-60%較適,土壤過溼,會造成塊莖田間腐爛和降低耐貯性。

6、成熟收穫期:植株大部分或全部枯死,塊莖周皮木栓化程度較高,並開始進入休眠狀態,這時即達到生理成熟期,成熟的塊莖要選擇晴天和低溼度土壤及時收穫,減少養分呼吸損失和一些病害的傳染。


美食大本營


土豆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家常菜,無論大人和孩子都喜歡吃。那麼我們如何種植土豆呢?

種植土豆的最佳間距,行距60至70釐米,株距20至25釐米,每畝栽植4000株,需要暑種300斤。

1.選好田地:

選擇一塊適合種土豆的田地,地勢要平坦,然後選有利於澆土豆的水源。不要用重茬的田地,重茬的田地,土壤裡有滋生的細菌,會給土豆帶來病害。

2.準備肥料:

準備好發酵好的有機肥,氮肥,磷肥,和鉀肥。

3.整理土地:

我們把準備好的肥料,均勻的撒在田地裡,然後進行深耕細作,細作過後,開始起壟,土豆的起壟有兩種,一種是65至70釐米的小壟,大壟是80至90釐米,株距是25至30釐米。

4.準備種植:

把準備種植的土豆,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催芽,等到土豆發芽後,我們把發芽的土豆切成塊,每塊切好的土豆上面,要保持有3顆嫩芽。然後準備種植土豆,把切好的土豆放在穴裡,適當的澆點水,等水入土後,然後封上土壤即可。

5.進行管理:

1.等到土豆的幼芽出土後,如果天旱,就要適當的澆水。澆水的時間,最好選在早晚進行。以免土豆被陽光的傷害。

2.澆水過後,等到田地不粘的時候,用鋤頭把土壤翻一遍,這樣既能清理田間,好多剛長出來的雜草,還能保持土壤裡的水分。

6.收穫:

到了六月份,就是土豆收穫的季節,人們就能吃到,新鮮可口的土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