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之后,中国女排再没有天才新人了吗?

最爱切尔西


关键是怎样定义“女排天才”,如果以朱婷为标准来定义“天才”,确实不会有第二个天才,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果把“天才”定义为很会打排球、用脑打排球、发扣拦传等环节都有较好的技术,那么,现在入选国家队的队员都是“天才”。比朱婷后入选的所有队员都可以称为天才新人。


开心神话1


超越一般人,拥有天赋才能,这类人被称为天才,毫无疑问,朱婷、郎平、魏秋月、惠若琪等等都可以称为排球天才,那中国女排迅速崛起的超新星李盈莹呢?她到底属不属于排球天才?

至少在我认为,李盈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排球天才,她对排球的理解远远超过了同龄人,可能你会觉得这是过度吹捧,没错,过度的吹捧是会让有些运动员“飘飘然”。我看好李盈莹,不光是因为她的天赋,还因为她有一颗上进的心。现在的中国女排,除了朱婷,第2个会想到的就是李盈莹,事实上,在近几年来,李盈莹确实是中国女排最大的收获。

对于外界给李盈莹贴上的各种夸张标签,比如“”天才少女,她是不认同的,她觉得大家都不了解她,能得到今天的成绩并不仅仅依靠那所谓的天赋。身高、手臂长等等都是先天的,但这些在李盈莹的眼里根本不是她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她努力了7-8年,10岁就离家来到天津练打球,为了追求梦想,她也放弃了很多,谁都不知道她在那几年里,流下了多少泪水和汗水,我想这些苦只有她自己清楚吧。

再来说下朱婷,她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当时她也不怎么喜欢排球,也没啥天赋,也遭到很多篮球教练的拒绝,多次想要放弃,虽然身体条件很出色,但营养不足,她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很难想象能成为世界女排第一主攻手,朱婷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不可貌相。

说实话,朱婷还得感谢自己没有出身在富裕的家庭,要不然她早就放弃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朱婷开始喜欢打排球,受再多的苦也不跟家里人说。她说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没有放弃打排球,她坚持下来了也成功了,不过,后面她还需要不断地去优化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也是朱婷一直处在巅峰的一个“秘诀”。

朱婷与李盈莹相似之处还挺多的,现在她们相互鼓励、成长,也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我还想看到更多像李盈莹,朱婷这样的天才。


最爱生活汇


个人的意思,”天才” 这个词以后还是慎用吧!包括小编在内,这个词以前也曾用过,现在基本不敢用了。

为啥?禁不起推敲。这个词用到谁身上都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其实自媒体用这个词最多的意思就是想夸赞某个运动员在某个项目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的取得不可能完全靠天赋异禀,更多的还是后天的努力。


被夸天才的球员着实不少,从五连冠郎平开始,
她便被称作 “铁榔头”,有打球的天赋,朱婷也被夸赞天才,李盈莹也是,但她们本人对这种说法都一律给予否认!

郎平的本领是袁伟民教练逼着练出来的,朱婷的一传也是被郎平逼着才过关,李盈莹也是,她现在逢人便说,我打每个球,朱姐几乎都喊我的名字,告诉我这个球怎么打,所以我在场上脑子一直清醒,不会有蒙圈的时候。
中国排球优秀运动员如雨后春笋,人才倍出,除了朱婷和李盈莹,袁心玥、张常宁、颜妮、丁霞、龚翔宇、姚迪、林莉、王梦洁、刁琳宇、郑益昕,后起之秀倪非凡、吴晗、王艺竹、毛钧怡、车文涵等等,在她们身上无疑具备了成为优秀球员的素质和条件,但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缺陷和短板,只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赛场上充分激发和调动自我潜能,通过百分百甚至超水平的发挥,才能取得更好更突出的成绩。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国女排加油!


天津朱云


国家队某队员出道三年,跟着七仙女蹭个冠军。两大战役(2018世锦赛,2019世界杯)都是替补,两手空空,有这样的天才吗?袁张龚都是不到20岁都靠主打拿到了世界杯奥运会冠军,还不能冠以天才。就是某地域的极端球迷对自己喜欢的队员的过度吹捧罢了。又是横空出世,又是超新星超天才,捧到宇宙第一了!吹捧者无知可笑,被吹捧者无辜可悲!!!








资深吃货老郭


天才现在是贬义词了,让人反感,好吃常吃也反胃,应该谦虚一点叫非常突出,李盈莹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有的球迷看到小李在国内巨无霸的强势地位,让人过目不忘给赋予的,在国内不是说大话,除了朱婷,真没比小李强的,牛逼不是吹的,实际情况这三年联赛证明自己。一直保持强势地位,一般人做不到。你墙内开花香,国外才能应付,这是丛林法则。小李关键是年龄虽小,心比天大。打排球气质风度和朱婷相似。良好身体条件具备了中国第二的称号,中国一百年出一个朱婷,50年出一个李盈莹。中国女排长久不衰,正是中国有了小李出现。朱李连手,天下全有。



天津大师


有,那个苏队打不上联赛而被吹为国二姐接班人的无梦皆,有那个被恒大不用而吹为丁=传接班人什么燕,有靠关系硬上来的自由人泥不凡,还有两个体二代被苏捧臭脚的玺先光线等苏吹夺21年全运会冠军的天才们,好象被全国视为鸡肋的全运会上得个冠军就能吹破全苏班裤衩似地,人家天津拿了四次全运会冠军也没象苏吹成天挂在嘴上,再说别象二青会决赛前吹大了反而苏队叫不显眼的天津小将们干下去十来不栽面?到时苏队几个天才遇到山东福建天津夺了冠后,到时再吹天才吧,提醒一下,是为苏扛旗挂帅的上海人菜小跑首创天才的


千事可乐2


在讨论朱婷之后有没有天才之前,需要弄明白两个问题:①什么是天才?②有没有天才?这两个问题没有统一认识,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成为无原则的争吵。

〈1〉什么是天才?

关于什么是天才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天才是天生之才,生下来就有的才能。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说法。民间传说,能中状元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

另一种说法是:人与人之间在身体上及智力上是有差异的,有的人身体条件比同龄的孩子更适合一项运动,而他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项运动的技术。他就是这项运动的天才。

在智力上同样有的孩子超出同龄的孩子。

我认为后一种天才的概念比较合理。



〈2〉有没有天才?

有人不承认有天才,认为人的差异是后天造成的。事实上,中国古代就出现过不少天才。譬如:曹植少年能“七步成诗”,曹冲6岁提出的在船上刻出载象船的吃水标记,再用石头称出大象重量的方法,至今有的成年人未必想到。还有著名的“司马光砸缸”,都说明的确有的孩子智力超常。现在中国的大学也設“少年班”,就说明人是智力差异是存在的。

〈3〉朱婷是天才吗?

说朱婷是中国女排的天才球员最没有争议。朱婷从2013年参加国际大赛开始到现在已经为中国,为自己争得了无数奖牌和荣誉。



〈4〉朱婷之后还有没有天才吗?

因为陈忠和说过朱婷是100年不遇到天才。所以就有人说在最近几十年之内中国排球不会再出现天才。一有好苗子出现,就拿朱婷取得多少冠军,多少MVP来对比,这样一比,一些被看好的未来之星都成了“劈柴”。

为什么不允许朱婷之后再有天才出现呢?原因有两个:

①朱婷的粉丝,认为天才多了,会影响朱婷的光茫。

②羡慕嫉妒恨的地域黑,他们地方没有出彩的球员,也不许别的地方队员出彩。



我认为,天才没有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排球领域,对一些天赋异禀,对排球技术理解掌握快,实战中表现优异的青少年球员,称之为“天才”没有不妥。同时,天才也没有统一标准,不能都拿朱婷作标尺来衡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听听您的看法?


李冠朝


有啊!切尔西你前期提出的张萍、朱婷、惠若琪、张常宁四人的联合接班人,可以二、三四、号位不换位进攻及后二、三都可进攻段吴梦洁算一个;秒杀不死鸟张娜和里约主力自由人小林莉的倪非凡算一个;比杨锡兰更机灵、比冯坤身体条件更好、比魏秋月大胆、比丁霞更沉稳的孙燕算一个......,加上这个赛季拦网秒希袁心玥的王辰玥、比张蓉芳更怪异的亚洲U23MVP吴晗及一众令国人惊叹的苏籍国手,哪一个没有越越朱婷的机会,加上朱婷离开就打不好球的江苏队长张常宁,中国女排前途是一片光明......。

继续意淫吧,让大句吴女排的旗帜在你手中......哪个啥。


登山者L


天才很多啊!许璐瑶,孙燕,王艺竹等等不都是球迷眼中的“天才”吗?
朱婷的球商举世公认,她那样的球员可遇不可求。中国女排出了一个朱婷,已经足以让我们惊喜和庆幸。
天才并不是球迷自封的,用以帮派之争以及地域攻击的工具。


张常宁和李莹盈都具有不错的潜质,但现实中却被一些人用做了互相攻击的活靶子。
起码从目前来看,我们还缺乏让“天才”
健康成长的土壤。媒体,舆论的急功近利,以及球迷的短视行为,使得她们对于一个球员要么捧杀,要么棒杀,很难做到公正地评价……李莹盈为何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值得我们深思!
扪心自问,对于“天才”的出现,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smallorange1


这话不能这么说死,虽然朱婷天赋是现役球员中最突出的,但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朱婷这样的球员出现,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要看到中国排球特别是女排运动是向前发展的,不是后退的。



☞客观的说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朱婷这样的球员涌现

朱婷出生于1994年,和她同年龄段的张常宁是小主攻类型球员,不具备大主攻实力,刘晏含吧攻强守弱,段放灵性很强但是一传不稳定,攻击力度也不够,栗垚至少目前还没有进入国家队集训大名单。

排球迷都知道,和朱婷同年龄段的主攻位置球员能力突出的着实不多,更别说媲美朱婷了,这也体现出中国女排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主攻位置优秀球员凤毛麟角。



后继力量目前就涌现出李盈莹一名主攻手,李盈莹作为下一年龄段球员整体能力是目前最突出的,已经跻身三大主攻行列,不过李盈莹要超越朱婷有一定难度,但李盈莹未来绝对可期,和李盈莹同年龄段的主攻能力强的又太少太少,几乎就没有发现,这也是中国女排面临的现实问题。

☞后继力量还需挖掘

朱婷这批球员包括张常宁、李盈莹还能够有一段时间的黄金期,她们最起码能够打到30岁左右,甚至33岁以前都有可能,这就给了补充下一代优秀主攻手的缓冲机会,也就是大约8/9年左右,这段时间能够涌现出什么样的球员谁都无法预测,至少这8/9年对应的是现在10岁左右的孩子,这些孩子以后有没有朱婷这样的苗子真就不好说。



所以不能说死,朱婷用陈忠和的话说“百年一遇”,的确罕见,不过凡事都要看到乐观的一面,而且中国地大物博人才资源丰富,说不定哪一年就能够涌现出一名能力出色的球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