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女排》屡上热搜,全民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灵児影视


全民关注焦点《中国女排》“铁榔头”郎平和巩俐扮演的“郎平”。

因为,女排的半壁江山是郎平用拳头“砸”出来的,郎平的”硬骨头”气质,体现出女排精神中。

女排就是个传奇,鼓舞了一代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偶像。

世界第一“五连冠”,是郎平及女排用汗水,用斗志,用智慧,用团结,一点一点的的”打”出来的。值得全民热捧。

另一个方面,郎平由巩俐扮演,又是一个爱拼的女人。巩俐是国际知名的影后,多次获得世界大奖,也是女中豪杰。

所以,“两好搁一好”,就是最好!

《中国女排》登上热搜,一点不奇怪!





嗨逛吃逛吃


12月24日上午,由陈可辛执导,巩俐主演的《中国女排》发布又一版预告片。继巩俐、黄渤、彭昱畅及郎平女儿白浪之后,在最新的预告片内容当中,大家惊喜地看到了曾经征战里约奥运会的几位真正的女排队员,甚至还有几位现役的女排国手! 朱婷、惠若琪、张常宁、丁霞、袁心玥、徐云丽、丁霞、刘晓彤……这些冠军队员时隔3年,再次集结,在片中现身,演出自己。 同时,在预告片中重现的也正是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与东道主巴西女排的1/4决赛,此次关键性的胜利一役,成为中国女排当届夺冠的转折点。 预告片也向观众们展现了在经历每一次重大比赛之前,这些女排姑娘们私下是如何接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 预告一经亮相,很快登上了热搜榜,对于这样的预告,网友看完后纷纷表示:这阵容,还有谁?大年初一走起。



其实中国运动队伍众多,为啥国人对中国女排情有独钟?总结原因主要有两大点:

一、突出的实力

竞技体育,最重要的就是实力,而中国女排不仅实力强劲,还是一支有底蕴的队伍。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就已经跻身世界强队。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成就了世界女排史上难得的五连冠佳绩。

如果说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应该算是“传奇一代”的话,2003-2004年的中国女排则可称为“黄金一代”。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的率领下,史上第2次夺得奥运金牌。决赛中,女排姑娘在先失两局的逆境中上演绝地反击,击败了俄罗斯队。

2016年,中国队以3比1战胜欧洲劲旅塞尔维亚队成功登顶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经历了一段低谷后,中国女排王者归来。再加上2003年和2015年的两枚世界杯冠军,虽然不是百战百胜,但中国女排手握的九个世界冠军,绝对对得起我们的欢呼与敬意。

二、顽强的精神

看过中国女排比赛的观众,总能感受到队员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在姑娘们还有几分稚嫩的脸上,能看到一股超越年龄的坚韧与不屈。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有一段话在网上广为流传,“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后来多次遭遇挫折、涅槃重生,这种“女排精神”一脉相传。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体育比赛为什么能超越体育的范畴,得到众多人的喜爱?中国女排告诉我们:体育中最能超越体育、最具感染力的地方,就是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对于我们普通人,也许一生也难有女排这样的骄人战绩,但这种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持挑战的信念是值得学习的,也许你并不会打排球,甚至很少运动,不过只要你可以坚持,哪怕是简单的跑步、走路都能很大程度上提升你的人生品质。


伞人娱评


坚决抵这部电影!借中国女排之名实赚名赚利。

一个香港导演何能表达伟大的中国女排的爱国情怀?

一个外籍戏子巩俐能演出郎平教练为国拼博精神?

一个所谓情商高的黄渤再演也是让人啼笑皆非,怎能表达出陈忠和教练的为国付出?

罢了!不看!因为女排的每一场比赛就是一场爱國主义精神故事片。

拿中国女排赚钱实属可恶!


南竹9146


宏揚正能量应在正确的方式下去展现,不能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基础上加以反衬去体现,由其是电影等影式作品,更不能胡编乱造的去“丑化”去“加料”。


木子呆人


电影《中国女排》即将在2020年春节期间上映,而该影片的新闻多次上热搜,有网友质疑全民到底在关注什么。

在小e看来,电影《中国女排》受到全民关注,原因有这些。

首先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这部电影还原了中国女排2016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夺得女排世界冠军的真实历程,影片内容讲述了女排队员从被发掘到在里约热内卢夺冠的经过。

中国女排上世纪八十年代夺得女排世界冠军后,中间几经浮沉,2016年再次夺冠,意义非凡,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个电影好故事好选题。因为它被全民关注,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必然能引起大部分观众的共鸣。

其次,是女排带给人们充满正能量的顽强拼搏精神

中国女排多年来不只是一个体育队伍,对中国人来说,更是一种奋斗进取精神的代名词。在“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感召下,女排队员顽强拼搏,刻苦练习,在世界赛场上为国争光,给中国人带来了荣誉和骄傲。

女排这种顽强拼搏精神是很多中国人的精神基础,也是他们关注这部电影的一个原因。

最后,这部电影反映的是201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经历,并且是真人出演,女排队员自己演自己,对很多观众来说,这种电影体验非常少有。

虽然大家已经在电视直播中看过了比赛,不过电影中演出的内容可能是比赛幕后不为人知的细节,所以对于体育迷尤其是排球迷来说,这部电影不可不看。综上,电影《中国女排》多次上热搜,首先是电影主题感染了大家,其次是女排的拼搏精神让大家受到鼓励,最后是该部电影真人出演,体验新鲜,所以这部电影受到大家关注也就在所难免了。


娱乐E周


女排,女排不要忘了袁伟民,是袁伟民当年不为名不为利的艰苦努力与競競业业怕付出才打造出了今天这样一支世界闻名五连冠的队伍,才培养教育出郎平这样的选手与教练。可以说今天郎导率领的女排是袁导率领的老女排的延续,是中国老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要想真正用女排精神激励人们就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全方位的展示女排及女排真实的故事,因为它是真人真事。所以我认为展现女排精神最好拍成纪录片,否则有商业捞钱之嫌!


大刀Wy


“中国女排”在中国是最有国民度的话题。1981年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举国欢腾,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在三大球方面一直比不过欧美,亚洲人也一直因为身材的劣势被看扁,女排的这次夺冠是扬我国威,振奋人心。

随后的80年代五连冠更让中国的地位提升了一级。于是女排成为那个年代每个中国人的情怀,等到了2004年时隔二十年再次拿到奥运冠军时,每个人心底的女排情怀再次被唤醒,我们为女排精神感动,也为自己感动,之后的中国女排所向披靡,拿下了一个个世界冠军,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

电影《中国女排》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年初一上映,近几年大年初一大家不再闷在家里,到电影院看电影成为常态,出品方也看到贺岁档的巨大市场,所以用了很大成本宣传,不少热搜其实是配套的宣传方式。当然大家也都很希望过年的时候在影院看到一部好的作品,讨论量也很高。

还有就是主演阵容,巩俐也是中国电影最初走出的“女神”之一,吴刚今年在《庆余年》里又圈粉无数,加上黄渤、彭昱畅、朱婷、惠若琪等出演,观众缘自是不必担忧。

所以《中国女排》未播先火,全民关注,也就不难理解了。




呈亦


"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是中国女排多年来时时刻刻的信念。体现的是中国女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三十八年前,是中国女排率先以全胜战绩,夺得世界杯冠军,实现了中国集体项目零的突破,她们的每一次赢球后,全体国民的兴奋与骄傲,毫不夸张的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无不关注着中国女排的表现。

她们创造的女排精神,也成为了中华体育键儿和中国人民的奋进象征。

这样的女排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无论胜败,女排精神一直都在,当初,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是顽强拼搏。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全球化的进程步伐加快,女排精神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女排精神是奋斗精神的代表,女排精神己经超越了体育范畴,爱国主义精神和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为实现中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尤为重要。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一切目标的基础,而拼搏精神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穷力量。

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只要有拼搏精神,就会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成为真正的强者。

向中国女排精神致敬!

谢谢!








风无踪迹000


中国女排持续为国人关注,原因就在于“中国女排”这四个字凝聚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不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女排史无前例的
五连冠,还是陈忠和指导率领黄金一代创造的两连冠,再到最近郎平指导率领以朱婷为首的新女排创下的辉煌,中国女排的每一次成功无不令人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成功的路上从来就没有捷径!女排这些荣耀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们的无悔付出和拼搏!已故老女排队员陈招娣曾经在日记中这样表露心迹:别人的青春是在花前月下度过的,而我们的青春是在汗水,泪水,伤痛中度过的!但我们的青春也没有虚度,它曾为我们的祖国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正是缘于这种为国争光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也才有了为一代代女排队员传承的女排精神—流血流汗不流泪,轻伤不下火线!女排姑娘们在荣誉加身的同时,无一不是伤痕累累!老女排队员就不说了,魏秋月,惠若琪,徐云丽,…,她们的退出无一不是因为伤病,伤病成了压倒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人如此敬重女排,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女排承载的是一种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中,无往而不胜!

smallorange1


电影中国女排,现在全国排球界和民众中引起很大争议应当暂停上映![发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